一、秦沈线软土路基沉降监测的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祝灿光[1](2021)在《软土地区高速公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荣乌高速新线将在河北省中部形成一条联系津冀的高速通道,也是雄安新区高速公路规划网中重要的一环。由于该高速公路需穿越软土地区,而高速公路对于沉降要求较高,所以需严格进行沉降控制。依托于荣乌高速新线ZT1标段,结合现场试验、数值模拟等,以此研究软土地区高速公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控制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阐释了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基本组成,深入分析了路堤填料的“土拱效应”、土工格栅的“张力膜效应”、褥垫层调整桩土应力比的作用、桩土加固区复合作用等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可为工程实际沉降控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在现场埋设传感器监测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地基沉降、土工格栅拉伸应变、桩土应力等数据,结合现场实际深入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可知:a.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能够显着的降低地基沉降,其中降低桩间距能够使地基沉降得到有效地降低,在同一断面中越靠近路基中心的位置其地基沉降量越大。b.随着桩土差异沉降增大,“张力膜效应”作用增强,土工格栅拉伸应变增大。由于通过减小距路基中心的距离以及增加桩间距等两种方式均能使桩土差异沉降变大,故两种方式均使得土工格栅拉伸应变增大。c.预应力管桩的使用能提升地基承载能力,有效地降低地基沉降。减小桩间距能够提升桩土应力比,进一步加强桩体承载作用,使得地基沉降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在填土施工45 d左右时,形成完整土拱,“土拱效应”能充分发挥预应力管桩的承载能力。(3)应用PLAXI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可知:a.在填筑完成时,经预应力管桩处理后的地基,其地基最大沉降量减少了50.43 mm,沉降量减少所占比值为40.08%;其地基最大隆起量减少了14.4 mm,最大隆起量减少所占比值为51.28%;其地基最大水平位移减少了44.91 mm,最大水平位移减少所占比值为63.17%。经预应力管桩处理后的地基能显着降低地基总沉降、有效减小地基隆起程度、极大地减小水平位移。b.随着桩长的增加,沉降却随之减小,两两相较,桩长每增长1.5 m时,沉降量平均降低11.58%;随着桩间距的减小,沉降随之降低,两两相较,桩间距每减小0.5 m时沉降量平均降低11.88%;随着桩帽的设置,沉降随之减小,沉降量降低11.07%;随着填土内摩擦角的增加,沉降却随之减小,两两相较,内摩擦角每增长10°时,沉降量平均降低5.21%;故随着桩长的增加、桩间距的减小、桩帽的设置,地基沉降能较为显着地降低,随着填土内摩擦角的增加,地基沉降可较大地降低。c.增大桩体刚度、垫层弹性模量、土工格栅抗拉强度等均令沉降减小,沉降量平均仅降低1%左右,其降低程度很小,所以仅改变这些参数并不经济合理。(4)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控制,需综合考虑经济投资与施工难度等因素,可根据上述参数进行合理优化,以期既有效控制沉降又降低经济投资。
张清峰[2](2021)在《沉陷区煤矸石路堤稳定性衰变机理及工程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依托淮南矿业集团采煤沉陷区铁路专用线和公路路堤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室内试验、反演计算、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煤矸石路基填料在自然因素作用下物理力学参数衰变特性,获得了煤矸石填料力学参数衰变特性和衰变后设计参数。基于路基填料煤矸石衰变特性,研究在自然因素、不良地基和采动影响共同作用下路基稳定性演化规律,提出不同工程条件下路基合理断面形式和煤矸石路基加固处理关键技术方法,对确保煤矸石路基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基于不同风化时间煤矸石路基现场筛分试验结果进行了室内静三轴试验,获得了煤矸石经历不同风化饱水时间的力学参数衰变规律,通过实际工程反演计算得到了煤矸石长期浸水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风化时间的增加,煤矸石填料的黏聚力逐渐增加,内摩擦角逐渐减小。随着饱水时间的增加,黏聚力急剧衰变减小,内摩擦角变化较小,在30°~32°之间。长期浸水后煤矸石填料的黏聚力衰变为0,内摩擦角衰变为27°。(2)进行了煤矸石路堤经历不同风化时间、不同饱水时间以及在风化饱水共同作用下、不良地基及受采动影响和高水位复杂工程条件下煤矸石路堤稳定性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公路煤矸石路堤,施工结束后安全系数最大,稳定性最好。随使用时间增加,煤矸石填料风化衰变和降雨浸水影响,路基稳定性逐渐降低,在路基高度大、边坡坡度较陡条件下路基稳定性降低幅度大,安全系数小,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铁路煤矸石路堤,在暴雨季节煤矸石填料力学参数折减的条件下,其稳定性不能够满足铁路路基规范要求的最小安全系数1.3的要求,需要对沉陷区铁路路基进行加固设计。(3)进行了复杂工程条件下(高路堤、高水位、软土地基、不稳定填料、超重交通荷载、受采动影响)沉陷区煤矸石路堤稳定性演化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公路路堤高度为9m时,边坡坡度为1:1.5或1:1.75,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正常工况最小安全系数1.2,非正常工况最小安全系数1.15的要求。铁路路基高度小于5m时,煤矸石衰变对铁路路堤安全影响小。随开采下沉路堤高度增大和煤矸石衰变,路基的稳定性逐渐降低,路基高度为10m时,煤矸石填料为风化降雨工况,若水位高度为5m,地基为受开采影响的软弱地基,其路堤安全系数小于铁路路堤最小安全系数1.3的要求,需要采取针对性加固处理措施。(4)基于煤矸石路堤稳定性演化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结合张集矿中央区和北区铁路专用线软土地基维护加固工程应用,提出不同采动下沉条件和地基条件下路基合理断面形式和煤矸石路基加固处理关键技术方法,确保了煤矸石路堤安全稳定。经稳定性验算,张集矿北区铁路专用线反压护道宽度为10~16m。对高填方、高水位的沉陷区受采动影响的张集矿中央区铁路煤矸石路堤,创新性的提出了可滑移超宽反压护道软土地基加固方法,超宽宽度为15m。该论文有图190幅,表107个,参考文献169篇。
高志毓[3](2019)在《岩溶区高铁路基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构件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作为目前最新型的深埋式桩板结构,主要特点为T型梁承担路基荷载。相较于传统的几种桩板结构,具有如下特点:承载板由纵横梁的翼缘充当,为四边受力双向板,与纵横梁的接触面积较大,易满足抗冲切的要求;梁板同步浇筑,可加快施工进度并缩短工期,技术经济性较好。目前对桩板结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桩板结构的设计方法仍没有相关规范或法规可以参考,而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在国内高铁路基中属首次应用,对其设计方法如何进一步优化尚缺乏研究。本文以黔张常高速铁路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路基为工程背景,对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初步设计方法、简化力学计算模型和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为如下几点:(1)对国内外桩板结构的应用现状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尚待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在详细阐述不同类型桩板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桩板结构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基于试验段溶隙广泛发育的特殊地质条件,提出了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2)通过对黔张常高速铁路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开展现场监测,得到了桩内力、纵横梁内力与变形、承载板内力与变形、地基反力和沉降监测数据。(3)采用Midas GTS NX建立岩溶区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从结构构件内力、地基反力和地基沉降与试验段的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并将其应用到岩溶区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的优化分析中。(4)阐述了岩溶区深埋式桩板结构的初步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原则、初步设计流程、结构构件尺寸设计方法、设计荷载、内力计算方法、配筋设计与验算方法。(5)提出了考虑地基反力作用的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的简化力学计算模型,对构件的内力进行了推导,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将计算得到的内力与初步设计内力和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简化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并可用于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的优化计算中。(6)采用正交分析法对岩溶区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分析中采用有限元模型参与辅助计算,得到了影响结构力学性能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构件的最优尺寸范围,在拟定比选方案并引入简化力学计算模型参与优化计算后,得到了岩溶区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
刘辉[4](2018)在《中国高速铁路的创新与发展》文中提出中国高铁立足于自我,博采众长,把借鉴、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与研发、试验验证、自主创新相结合,并加以系统集成,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路情的世界一流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建设了世界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高和技术最先进的高铁运营网络。同时,中国高铁还要进一步在设计、研发、制造、应用上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使中国高铁永远成为世界高铁发展的示范,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唐东峰[5](2016)在《无砟轨道路基动力参数反求与过渡段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室内试验、模型试验均不能真实反映路基的动剪应变,现场试验难以提出合理的路基技术条件及合理结构体系,诸如此类复杂问题必须通过数值计算来解决,但“参数给不准”及“模型给不准”已成为数值计算应用难以突破技术“瓶颈”。由反问题精确求得路基动力计算参数,再由正问题分析路基动力特性和状态,是解决路基技术条件及合理结构体系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但反问题不适定性、极度非线性和大计算量等特点,对其稳定近似解的计算方法选择带来了巨大挑战。实际上,路基长期稳定性及变形取决于路基服役状态,而路基服役状态与密实程度、围压、加载频率、含水率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当前缺乏路基尤其是过渡段路基满足行车舒适性要求的结构设计参数、技术条件与评判标准以及保持长期动力稳定性的技术参数、研究方法与评判指标等。因此,本文针对于上述诸多问题,并依托现有的高速铁路路基测试数据,展开进一步的室内外试验、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对基床底层填料力学特性和构筑物间短路基过渡段的结构形式与设计参数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块石类A、B组填料以及线路服役状态、路基残余变形预测、路基面动力设计参数、构筑物过渡段短路基设计参数等一系列成果,具体如下:(1)通过现场动响应测试,分析并评价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的服役状态,揭示了运营后的高速铁路路基动力性状。(2)基于现有的岩土动强度理论,构建了以“临塑动强度”为控制指标的无砟轨道路基结构“应变增量控制设计方法”。在室内外试验与数值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高速铁路路基“临塑动强度”的影响因素,即路基填筑体的“临塑动强度”与压实程度、围压、加载频率、含水率等因素密切相关,提出了无砟轨道路基不同压实标准下的“临塑动强度”建议值。在设计允许的行车速度范围内,运营列车的密度以及编组的增加,对既有无砟轨道路基的服役状态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而运行速度的增加,即意味着轴重作用频率的增加,将会使路基“临塑动强度”的降低,进而导致路基病害增加,线路平顺性变差。(3)通过块石类A、B组填料的动三轴试验,建立小变形的前提下的路基填料的动剪切模量比max/ddGG和阻尼比D随动剪应变γ变化的曲线关系,以及大变形的动荷载-变形特性曲线,完成适合于既有线无砟轨道基床底层、路基本体的累积塑性应变与动偏应力及振次关系;通过建立车-轨-路仿真模型,分析并评价高速铁路各类路基的服役状态以基床底层土体和路基本体的累积塑性应变,并验证其有效性。(4)基于高速铁路的动车轨检实测得到的轨面不平顺数据,结合动三轴试验与车-轨-路的动力有限元数值分析成果,研究提出了采用基于混合模型与多参数相互影响的连续域组合优化蚁群算法,利用动车轨检不平顺数据,优选高速铁路路基的动力计算参数,解决了高速铁路路基服役状态评估参数难以确定的难题,同时根据优选确定的参数,可以进一步预测分析高速铁路的服役状态,以及对路基变形病害的分析与评估。采用多参数相互影响的连续域组合优化蚁群算法求得路基参数,并结合Chai和Miura修正指数模型计算高速铁路路基累计塑性变形,实测值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5)基于混合模型与多参数相互影响的连续域组合优化蚁群算法,高速铁路车-轨-路的动力有限元数值模型,以车辆垂向加速度az为目标函数,优化了密集过渡段路基设计参数和控制指标。结合现场实测(路基面动应力≦15.0k Pa,动位移≦0.125mm)研究和仿真计算,提出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面的设计动应力限值取60.0k Pa,动位移设计限值为0.50mm,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面最小支承刚度不小于200 MPa/m。
秦文权[6](2008)在《客运专线复合地基上无碴轨道路基沉降的控制与计算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大力发展无碴轨道是我国新建客运专线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无碴轨道由于受自身结构的限制,对路基沉降控制非常严格,要求路基工后沉降不能超过15mm,甚至要求地基为“零沉降”,可以说,客运专线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的核心问题就是沉降控制。本文以我国武广客运专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对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沉降的控制与计算问题,开展了以下的工作:(1)根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的基本特点,对土质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的技术要求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和施工。(2)按照相关试验规程和施工规范,通过开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以检测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并通过路基试验段填筑工艺性试验与路基沉降的现场监测,对武广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进行施工控制分析。(3)从CFG桩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和加固机理出发,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并重点探讨了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有关方法。(4)结合武广客运专线里程DK1268+599.38~DK1268+913路段地质资料,运用FLAC有限差分程序,将桩和土按不同的材料考虑,分别计算CFG桩加固前后路基的沉降大小,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采用正交分析法分析了CFG桩设计参数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程度,并根据不同桩长、桩距条件下路基沉降量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该路段CFG桩的合理桩长与桩间距。(5)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等时距的灰色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分别对武广客运专线DK1268+769、DK1268+787与DK1268+835三个典型断面的路基沉降进行实例预测,并运用相对误差法对预测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分析了灰色理论模型对客运专线路基沉降的预测效果。
岳健[7](2007)在《软土地基桥台稳定控制及现场监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对于修建在深厚软土地基上的桥台,如果台后路基填土较高,桥头下卧软土层将在上覆路堤荷载作用下产生侧向塑流和固结,若处理不当,会对桥台稳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如使桥跨距减小,无法架梁,甚至在施工或运营中使桥台严重变形、桩基折断等。本文对位于深厚软土地基上的温福铁路对务山特大桥温州桥台在施工阶段进行现场监测,并且结合理论分析,进行了高填路堤下深层软土地区桥台稳定性研究:(1)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了目前桥头路基填筑对软基桥台稳定影响的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和数值计算等诸多研究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2)分析了软土地基桥台台后路基填筑对桥台稳定的影响,探讨了台后路基填土引起软土变形对桥台桩产生的侧向压力和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并对这些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3)分析了软土地基桥台病害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归纳了软土地基桥台稳定的关键影响因素,总结了软土地基桥台的稳定控制措施。(4)开展了对务山特大桥温州桥台施工阶段监测,整理和分析了已经取得的初步监测成果。(5)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在台后路基堆载作用下软基桥台桩基的性状进行三维分析,获得了桩基受台后路基填筑影响的变形规律。
成梅[8](2007)在《浅谈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技术特点及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说明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开通时速200km以上的双线电气化铁路,具有建设起点高、质量要求高、科技含量高和设计标准新、施工工艺新、建设规范新等特点,是中国铁路建设水平的标志性工程。本文结合秦沈客运专线的工程实际情况,对客运专线路基工程的技术特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史存林[9](2005)在《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技术特点》文中研究指明秦沈线是我国第一条时速200 km的客运专线。路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新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其路基填筑质量标准高,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强化结构,路桥及横向构筑物间采用过渡段,严格控制路基变形和工后沉降,路基采用动态设计,并进行了运架梁和铺轨前质量评估,及多种类的地基处理等。
吴连海[10](2004)在《土工合成材料在秦沈客运专线应用实践和成果》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土工合成材料在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工程中设计、施工应用实践和科研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提出高速铁路路基要科学应用土工合成材料,加强科研试验。
二、秦沈线软土路基沉降监测的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沈线软土路基沉降监测的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软土地区高速公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
1.2.2 桩网复合地基的应用 |
1.2.3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各种效应研究现状 |
1.2.4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5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1.2.6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预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 |
2.1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基本组成 |
2.2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2.1 路堤填料的土拱作用 |
2.2.2 土工格栅的作用及加固机理 |
2.2.3 褥垫层的作用 |
2.2.4 桩土加固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现场施工试验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简介 |
3.1.2 地理水文条件 |
3.1.3 工程地质条件 |
3.1.4 主要工程问题以及处理措施 |
3.2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
3.2.1 预应力管桩施工流程 |
3.2.2 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 |
3.2.3 桩帽施工技术 |
3.2.4 褥垫层施工 |
3.3 现场试验设计 |
3.3.1 试验测试主要内容 |
3.3.2 传感器布设及监测方案 |
3.3.3 传感器安装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地基沉降 |
3.4.2 土工格栅拉伸应变 |
3.4.3 桩土应力及桩土应力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模拟 |
4.1 PLAXI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 本构模型 |
4.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1 基本假定 |
4.3.2 几何模型建立与参数确定 |
4.3.3 边界条件与网格划分 |
4.4 路堤填土高度对沉降的影响 |
4.5 预应力管桩处理前后的位移对比分析 |
4.5.1 预应力管桩处理前后的竖向位移对比分析 |
4.5.2 预应力管桩处理前后的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4.6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有限元模拟 |
4.6.1 桩长对沉降的影响 |
4.6.2 桩间距对沉降的影响 |
4.6.3 桩体刚度对沉降的影响 |
4.6.4 垫层弹性模量对沉降的影响 |
4.6.5 土工格栅抗拉强度对沉降的影响 |
4.6.6 填土内擦角对沉降的影响 |
4.6.7 桩帽的设置对沉降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沉陷区煤矸石路堤稳定性衰变机理及工程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沉陷区煤矸石路堤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衰变研究 |
2.1 风化对煤矸石物理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
2.2 饱水对煤矸石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
2.3 风化和饱水综合作用对煤矸石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2.4 煤矸石长期浸水力学衰变参数反演 |
2.5 本章小结 |
3 复杂工程条件煤矸石路堤稳定性衰变规律研究 |
3.1 复杂工程条件下铁路煤矸石路堤稳定性衰变规律研究 |
3.2 复杂工程条件下公路煤矸石路堤稳定性衰变规律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沉陷区煤矸石路堤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4.1 公路煤矸石路堤在不同风化时间的稳定性分析 |
4.2 公路煤矸石路堤在不同饱水时间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4.3 铁路煤矸石路堤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沉陷区煤矸石路堤稳定性加固治理工程应用研究 |
5.1 软土地基反压护道加固技术 |
5.2 高水深高填方煤矸石路堤可滑移超宽反压护道加固技术 |
5.3 铁路专用线软土地基维护加固工程应用 |
5.4 铁路专用线软土地基其他加固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岩溶区高铁路基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构件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桩板结构国内外应用现状 |
1.3 桩板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理论研究 |
1.3.2 试验研究 |
1.3.3 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
1.3.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
1.4 现有桩板结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对比分析 |
1.4.1 托板式桩板结构 |
1.4.2 托梁式桩板结构 |
1.4.3 板梁式桩板结构 |
1.4.4 复合式桩板结构 |
1.5 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的提出 |
1.6 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的主要优点 |
1.7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8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工程试验段地质特征与现场监测 |
2.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1.3 水文地质条件 |
2.1.4 不良地质现象 |
2.2 工程试验段现场监测 |
2.2.1 桩内力监测及桩身轴力计算 |
2.2.2 纵横梁内力监测及弯矩计算 |
2.2.3 承载板内力监测 |
2.2.4 土压力监测 |
2.2.5 沉降监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区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法的分析原理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材料参数和本构关系 |
3.2.3 模型尺寸及边界条件设置 |
3.2.4 单元选取与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对比 |
3.3.1 桩轴力对比分析 |
3.3.2 纵横梁弯矩对比分析 |
3.3.3 地基反力与沉降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溶区深埋式桩板结构初步设计方法 |
4.1 设计原则与流程 |
4.2 设计内容 |
4.3 结构构件尺寸设计 |
4.3.1 承载板尺寸设计 |
4.3.2 纵横梁截面尺寸设计 |
4.3.3 桩基尺寸设计 |
4.4 设计荷载确定 |
4.4.1 竖向荷载 |
4.4.2 水平荷载 |
4.4.3 温度荷载 |
4.4.4 荷载组合 |
4.5 结构构件内力计算 |
4.5.2 承载板内力计算 |
4.5.3 纵横梁内力计算 |
4.5.4 桩顶轴力 |
4.6 结构构件配筋设计与验算 |
4.6.1 承载板配筋设计与验算 |
4.6.2 纵横梁配筋设计与验算 |
4.6.3 桩配筋设计与验算 |
4.7 桩板结构路基设计控制指标 |
4.7.1 路基填料控制标准 |
4.7.2 承载板变形刚度控制 |
4.7.3 裂缝控制 |
4.7.4 工后沉降控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简化力学计算模型 |
5.1 简化力学计算模型 |
5.2 模型计算参数 |
5.2.1 桩参数及桩土综合转动刚度计算 |
5.2.2 梁计算参数 |
5.2.3 地基土计算参数 |
5.3 荷载作用计算 |
5.3.1 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
5.3.2 收缩徐变应力计算 |
5.4 简化力学计算模型地基反力确定 |
5.5 简化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5.5.1 桩顶轴力对比分析 |
5.5.2 承载板内力对比分析 |
5.5.3 纵横梁内力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溶区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
6.1 正交分析法基本原理 |
6.2 桩板结构优化方案拟定 |
6.2.1 结构构件影响因素确定 |
6.2.2 方案组合与目标函数 |
6.3 正交方案计算及结果分析 |
6.3.1 计算方法 |
6.3.2 计算结果整理 |
6.3.3 结果分析 |
6.3.4 结构构件设计参数优化 |
6.4 优化设计方法及计算 |
6.4.1 优化方案拟定 |
6.4.2 优化计算分析 |
6.4.3 优化方案确定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中国高速铁路的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速铁路概论 |
(一) 什么是高速铁路 |
(二) 高速铁路系统组成 |
(三) 高速铁路的技术标准 |
(四)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史 |
二、高速铁路是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 |
(一) 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
(二) 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
(三) 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
(四) 经济发展的瓶颈 |
三、中国高速铁路的现状 |
四、中国高速铁路创新路线及发展进程 |
(一) 中国特色技术创新路线 |
(二) 技术创新的发展阶段 |
五、中国高速铁路的主要创新成果 |
六、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成就及技术展望 |
(一) 中国高铁运营速度最高、路网规模最大 |
(二) 技术标准体系更加成熟、可靠、先进 |
(三)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四) 装备制造成绩显着 |
(五) 中国铁路“走出去”效果初显 |
七、中国高速铁路的成功经验及比较优势 |
(一) 成功经验 |
(二) 比较优势 |
1. 建设模式最新 |
2. 管理体制最好 |
3. 建设规模最大 |
4. 运行速度最快 |
5. 技术集成最全 |
6. 集成能力最全 |
7. 创新能力最高 |
8. 高铁人才最多 |
八、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面临的机遇 |
1. 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
2.“一带一路”政策支持 |
3. 中国高铁具有显着竞争优势 |
4. 投融资政策支持 |
(二) 面临的挑战 |
1. 原始创新能力需要提升 |
2. 标准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 |
3. 与发达国家的竞争激烈 |
(5)无砟轨道路基动力参数反求与过渡段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基结构的动态响应 |
1.2.2 路基动变形 |
1.2.3 路基长期沉降变形 |
1.2.4 既有线路基动力参数反求 |
1.3 本文主要研究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路基的动力特性及控制变形设计方法 |
2.1 引言 |
2.2 路基动力特性 |
2.2.1 路基动应力 |
2.2.2 路基动变形 |
2.2.3 路基振动加速度 |
2.3 路基土体的动强度及破坏标准 |
2.4 基床临界塑性变形限值控制 |
2.5 块石类A、B组填料的临塑动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1 压实度 |
2.5.2 含水量 |
2.5.3 加载频率 |
2.5.4 初期轴向压力 |
2.6 临界体积效应应变与临塑强度的控制变形设计之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砟轨道基床的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床结构的控制变形设计值 |
3.3 基床表层厚度及填料的控制参数 |
3.3.1 基床底层的弹性模量 |
3.3.2 基床表层厚度的计算 |
3.3.3 基床表层厚度设计 |
3.4 路堑换填设计 |
3.4.1 路堤地基条件 |
3.4.2 路堑换填厚度计算 |
3.5 下蜀黏土、软土地区低矮路基基床的处理 |
3.5.1 下蜀黏土 |
3.5.2 软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既有线路基长期沉降变形分析 |
4.1 引言 |
4.2 既有线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沉降变形的计算模型 |
4.2.1 土体累积塑性变形分析 |
4.2.2 等效线性本构模型 |
4.2.3 修正指数模型 |
4.3 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基土体沉降变形特性的分析 |
4.3.1 填料的基本性质 |
4.3.2 小应变幅下的既有线路基土体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 |
4.4 计算条件 |
4.4.1 列车振动荷载 |
4.4.2 计算模型的尺寸 |
4.4.3 边界的处理 |
4.5 路基的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 |
4.5.1 计算参数分析及选取 |
4.5.2 动力响应时程曲线分析 |
4.5.3 路基动力计算参数对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4.5.4 既有线路基总变形与动力计算参数的函数关系 |
4.5.5 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土体的累积塑性应变 |
4.5.6 过渡段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分析 |
4.5.7 路堑的沉降变形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混合模型与蚁群算法的既有线路基参数识别 |
5.1 引言 |
5.2 用于连续空间优化问题的蚁群算法 |
5.2.1 基本思路 |
5.2.2 基本算法 |
5.2.3 基于蚁群算法的优化算例 |
5.3 基于混合近似模型与蚁群算法的参数反求 |
5.3.1 实验设计方法 |
5.3.2 近似模型 |
5.3.3 混合近似模型的工作原理 |
5.3.4 基于混合近似模型与蚁群算法的参数反求 |
5.4 路基动力参数反求数学模型的建立 |
5.4.1 实际问题的描述 |
5.4.2 数学模型的构建 |
5.5 路基动力参数识别的验证 |
5.5.1 验证区段的选择 |
5.5.2 多参数相互影响连续域组合优化蚁群算法的动力参数反求 |
5.5.3 参数识别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砟轨道构筑物短路基过渡段结构优化设计 |
6.1 引言 |
6.2 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 |
6.3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 |
6.3.1 相关问题描述 |
6.3.2 无砟轨道结构动力学仿真模型 |
6.3.3 土体动力本构模型 |
6.4 轨道不平顺的计算模型 |
6.4.1 轨道不平顺的数学描述 |
6.4.2 过渡段不均匀沉降 |
6.4.3 过渡段不均匀沉降与桥台差异沉降 |
6.5 轮轨接触作用的数学模型 |
6.5.1 轨道模型 |
6.5.2 轮轨接触关系 |
6.5.3 轮轨接触力模型 |
6.6 无砟轨道两构筑物过渡段路基的有限元模型 |
6.6.1 无砟轨道路基结构 |
6.6.2 各结构层几何尺寸 |
6.6.3 单元属性、材料本构关系及计算参数 |
6.6.4 边界及初始条件 |
6.6.5 有限元模型 |
6.7 车-轨-路的空间耦合计算模型的验证 |
6.8 基于乘车舒适性的构筑物间刚性短路基长度控制限值 |
6.8.1 约束性指标分析 |
6.8.2 两构筑物之间刚性过渡的计算工况分析 |
6.8.3 动车编组通过构筑物间短路基过渡段动力响应分析及设计 |
6.8.4 动应力相互影响叠加距离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客运专线复合地基上无碴轨道路基沉降的控制与计算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的基本特点 |
1.2.1 路基变形控制标准高 |
1.2.2 路基强度高且刚度大以及均匀性要求高 |
1.2.3 在高速运行以及自然条件下长期稳定 |
1.3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沉降的控制理念 |
1.4 土质路基上无碴轨道的应用现状 |
1.5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研究现状 |
1.5.1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2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特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基于沉降控制的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的技术要求 |
2.1 概述 |
2.2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断面的结构型式 |
2.3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的填料要求 |
2.4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填筑的压实标准 |
2.5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沉降的控制要求 |
2.6 客运专线土质路基上无碴轨道的施工技术条件 |
2.6.1 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的关键施工技术 |
2.6.2 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的技术条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武广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沉降控制的现场试验 |
3.1 概述 |
3.2 武广客运专线路基试验段的工程概况 |
3.3 武广客运专线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
3.3.1 CFG桩成桩工艺 |
3.3.2 现场试验方法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武广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 |
3.4.1 路基试验段的填料参数 |
3.4.2 路基试验段的填筑工艺 |
3.4.3 路基试验段填筑压实效果分析 |
3.4.4 填筑工艺性试验的初步结论 |
3.5 武广客运专线试验段路基沉降的现场监测 |
3.5.1 路基沉降监测的目的 |
3.5.2 路基沉降监测的技术要求 |
3.5.3 试验段路基沉降的监测分析 |
3.6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竖向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理论分析 |
4.1 概述 |
4.2 CFG桩复合地基工作特性分析 |
4.3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分析 |
4.3.1 桩体的作用 |
4.3.2 褥垫层的调节作用 |
4.4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因素 |
4.4.1 置换率对沉降的影响 |
4.4.2 桩长对沉降的影响 |
4.4.3 褥垫层对沉降的影响 |
4.4.4 下卧层土性对沉降的影响 |
4.4.5 基础宽度对沉降的影响 |
4.4.6 外部荷载对沉降的影响 |
4.5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 |
4.5.1 沉降计算模式 |
4.5.2 运用复合模量的沉降计算方法 |
4.5.3 考虑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的沉降计算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FG桩控制客运专线路基沉降的数值模拟 |
5.1 概述 |
5.2 FLAC有限差分程序简介 |
5.2.1 FLAC程序的基本原理 |
5.2.2 FLAC程序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5.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1 本构模型的选取 |
5.3.2 模型的材料参数 |
5.3.3 模型的网格划分 |
5.4 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分析 |
5.5 CFG桩参数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分析 |
5.5.1 CFG桩对沉降影响的正交分析 |
5.5.2 桩长对沉降的影响分析 |
5.5.3 桩间距对沉降的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沉降的灰色模型预测 |
6.1 概述 |
6.2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方法 |
6.2.1 基本原理 |
6.2.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6.2.3 预测模型的精度检验 |
6.3 灰色理论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
6.3.1 不等时距的沉降值转化方法 |
6.3.2 灰色系统模型对路基沉降的预测 |
6.3.3 灰色系统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
6.4 客运专线路基沉降预测的评估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内容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
(7)软土地基桥台稳定控制及现场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场试验 |
1.2.2 室内试验 |
1.2.3 数值计算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软土地基桥台台后路基填筑对桥台稳定的影响 |
2.1 软土的工程特性及工程影响 |
2.1.1 软土的定义 |
2.1.2 软土主要的工程特性及工程影响 |
2.1.3 温州软土的工程特性 |
2.2 软土地基桥台台后路基填筑对桥台桩的影响 |
2.3 软土地基桥台台后路基填筑对桥台的影响 |
2.3.1 影响桥台前移的因素 |
2.3.2 判断桥台前移的计算理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软土地基桥台桩基的关键计算问题 |
3.1 前言 |
3.2 台后路基填土引起桥台地基附加竖向压应力的计算 |
3.3 软土侧向变形作用在桩身上的侧压力计算 |
3.3.1 极限侧压力的计算方法 |
3.3.2 桩身侧压力的计算模型 |
3.3.3 用侧压力系数法计算桩身侧压力 |
3.3.4 桩身侧压力计算方法比较 |
3.4 软土地基桥台桩所受负摩阻力的计算 |
3.4.1 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
3.4.2 中性点位置的确定 |
3.4.3 负摩阻力计算方法比较 |
3.5 小结 |
第四章 软土地基桥台稳定控制措施 |
4.1 软土地基桥台病害的原因及表现形式 |
4.2 软土地基桥台稳定的关键影响因素 |
4.2.1 桥台桩侧向受力变形的影响因素 |
4.2.2 桥台桩所受负摩阻力的影响因素 |
4.2.3 桥台前移的影响因素 |
4.3 软土地基桥台稳定控制措施 |
4.3.1 桥头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
4.3.2 控制软土地基桥台稳定的设计措施 |
4.3.3 控制软土地基桥台稳定的施工措施 |
4.3.4 控制软土地基桥台稳定的其它措施 |
4.4 小结 |
第五章 对务山特大桥温州桥台施工阶段监测系统 |
5.1 温福铁路对务山特大桥温州桥台工程概况 |
5.2 对务山特大桥温州桥台施工阶段监测系统概论 |
5.2.1 构建监测系统的必要性 |
5.2.2 构建监测系统的目的 |
5.2.3 构建监测系统的原则 |
5.3 监测元件的布置 |
5.4 现场监测步骤 |
5.5 监测系统的内容 |
5.5.1 变形监测 |
5.5.2 应力监测 |
5.6 监测元件的保护 |
5.7 监测系统的运行 |
5.7.1 稳定判别标准 |
5.7.2 测试频率 |
5.7.3 监测系统的运行 |
5.8 初步监测成果 |
5.9 小结 |
第六章 软基桥台桩受台后路基填筑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6.1 有限元分析理论概述 |
6.1.1 有限元分析过程 |
6.1.2 土体本构模型 |
6.1.3 ADINA有限元软件简介 |
6.2 软基桥台桩有限元分析 |
6.2.1 工程概况 |
6.2.2 20节点实体单元模拟梁的误差分析 |
6.2.3 桥台群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2.4 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秦沈线软土路基沉降监测的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软土地区高速公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研究[D]. 祝灿光.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2]沉陷区煤矸石路堤稳定性衰变机理及工程治理研究[D]. 张清峰.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3]岩溶区高铁路基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构件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 高志毓.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中国高速铁路的创新与发展[J]. 刘辉. 领导科学论坛, 2018(12)
- [5]无砟轨道路基动力参数反求与过渡段优化设计研究[D]. 唐东峰. 湘潭大学, 2016(02)
- [6]客运专线复合地基上无碴轨道路基沉降的控制与计算分析研究[D]. 秦文权. 中南大学, 2008(12)
- [7]软土地基桥台稳定控制及现场监测技术研究[D]. 岳健. 中南大学, 2007(01)
- [8]浅谈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技术特点及质量控制[J]. 成梅. 甘肃科技纵横, 2007(02)
- [9]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技术特点[A]. 史存林. 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 2005
- [10]土工合成材料在秦沈客运专线应用实践和成果[A]. 吴连海. 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