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认知论文-熊和妮

子女教育认知论文-熊和妮

导读:本文包含了子女教育认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家庭教育,非认知能力

子女教育认知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非认知能力”搭建家庭教育和子女发展的桥梁》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组成"北京市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调查"课题组,针对40所学校,共计5638名小学四年级学生,采用分层等比整群抽样、深度访谈、焦点讨论等方式,探讨家庭教育对于子女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调查结果表明,家长过度干预和管理孩子的学习,如检查作业、指导功课的频率很高,反而不利于其学业成绩的提高。数据分析发现,良好的亲子沟通有利于培养子女的非认知能力,使(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德育》期刊2019年08期)

陈诗林[2](2019)在《家庭教育支出、父母教育期望与子女认知能力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教育支出反映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支持力度,父母教育期望则反映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主观期待,本文从家庭人力资本视角出发,基于家庭教育支出决策理论、新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罗森塔尔效应,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追访数据,从学校教育支出和课外辅导费用两个方面检验家庭教育支出对子女认知能力的直接影响,进而探讨父母教育期望对家庭教育支出影响子女认知能力发展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学校费用支出和课外辅导费用支出的增加有助于子女认知能力发展,其中家庭学校教育支出每提高1%,子女认知能力平均增加2.18%个单位,而家庭课外教育支出每提高1%,认知能力平均增加0.712%个单位。(2)父母教育期望对子女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的系数和显着性较为稳定,表征父母教育期望的提高会显着促进子女认知能力的发展。(3)学校教育支出、课外辅导费用两者分别与父母教育期望的交互项均达到5%的显着水平,表明父母教育期望对家庭教育支出影响子女认知能力发展存在调节效应,且随着父母期望的提高,家庭教育支出对子女认知能力发展的积极效应越来越明显。(4)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家庭教育支出和父母期望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在女孩、独生子女、城镇以及父母高学历子样本中更加明显,但是农村和父母低学历子样本的学校费用支出的系数绝对值大于城镇地区和父母高学历样本,说明家庭教育支出对弱势家庭子女认知能力的边际效用更大。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提出要家庭进一步优化家庭教育支出;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秉持恰当的子女教育期望;学校应坚持素质教育,聚焦学生认知能力培养;政府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家庭教育支出、父母教育期望和子女认知能力提升的研究是对新人力资本理论、家庭教育支出决策理论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和拓展。与此同时,研究结论支持了罗森塔尔效应的存在性,对如何优化家庭教育支出,实现家庭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实现子女认知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01)

熊和妮[3](2019)在《关于教师子女教育的认知》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以教书育人为职业,他们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经验,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教师在教育自己子女的过程中却并非一帆风顺,甚至会出现一定比例的教师子女难成才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教师子女教育"灯下黑"现象呢?首先,角色认知偏差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随着个体的成长和社会化程度的提升,个体的角色也随之增多,并在不同社会情境(本文来源于《今日教育》期刊2019年02期)

俞韦勤,胡浩[4](2018)在《随迁与留守子女认知能力及影响因素差异——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度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家庭文化环境视角,分析了随迁与留守对流动人口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随迁子女的认知能力显着比留守子女的高0.098;相对于留守子女,随迁子女的家庭文化环境更优,随迁子女的家庭文化禀赋、家庭文化资源、亲子文化交流和亲子文化行为分别比留守子女高0.210,0.449,0.086,0.373;家庭文化禀赋、家庭文化资源和家庭文化活动对流动人口子女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在两类流动人口子女中家庭文化环境的促进效果略有不同,在随迁子女中,家庭文化资源和亲子文化行为的影响更显着,在留守子女中,家庭文化禀赋、家庭文化资源和亲子文化交流的影响更显着。(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马升伟[5](2016)在《认知行为治疗介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实务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口流动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进一步的提升,这为我国的前进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与此同时各类社会问题也伴随出现,人口流动增多而产生的务工人员子女群体数量日益庞大,并面临着各项随之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政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青少年心理因素等都成为导致务工人员子女问题产生的根源。如何正确合理的解决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的各项问题,让他们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这关系到我国社会公平事业能否真正地实现,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本研究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研究对象,以解决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主要内容,基于该特殊群体的特征入手,从整体上对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论述。并将研究重点聚焦于个案之中,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由此制定出针对案主的专业服务计划,进而为案主开展认知治疗和行为矫正,帮助其解决所面临的主要教育问题,提高了案主自身受教育的热情及对未来的渴望。文章共分为叁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本次研究所处的社会背景,并对有关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详细回顾,以此形成对目前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的了解,进一步明确本次研究的指导方向。随后介绍了笔者此次研究的大致内容,包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领域,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研究所采用的指导理论与实务方法。第二部分详细的介绍此次研究中个案工作的具体过程,通过接案、介入、实施、评估等环节解决案主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促进案主成长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案工作介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经验总结。第叁部分为服务总结与建议,主要依据笔者在研究中所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所探索的一些解决对策,为我社会政策的设置与完善提供建设性的倡导与建议,为我们更好地解决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6-05-01)

刘立坤,赵蔚蔚[6](2014)在《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认知及行为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认知的变化将直接对教育行为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从利用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对保定城区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农民工对其子女的教育认知和行为选择的现状。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价值认知、期望认知以及收益认知大都比较高,并且对子女教育的金钱投入与时间投入力度大。(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4年23期)

王磊,王敏,相丽辉[7](2013)在《提升“90后”独生子女自我认知的教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数所高校独生子女研究结果为基础,从专业的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其自身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性,探讨有价值的对策,促进"90后"独生子女自我认知的发展,从而提升和完善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独生子女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3年12期)

史秋霞[8](2013)在《城市公办学校教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认知与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教师的主体性感受出发,全面再现公办学校教师在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认识和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系列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困难与压力,以期引起社会及有关方面的关注。(本文来源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陈霞,申屠珊[9](2012)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研究——基于教育认知度及教育行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225位进城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采用个体访谈和发放问卷相结合的的调研形式,首先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认知程度,得出结论: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价值认知度,期望认知度和收益认知度都非常高。其次,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认知度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认知度与对其子女学校教育的资金投入行为、对子女教育的辅导时间投入行为、对学校老师的交流子女学习情况的行为均呈正相关。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城市发展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罗竖元[10](2010)在《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认知与行为选择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湖南省的实证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收益和价值的认知与其对子女学校教育的金钱投入行为呈正相关性;对子女教育期望和收益的认知与对其子女接受社会教育的金钱投入行为呈正相关性;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期望和价值的认知与其对子女教育的时间投入行为呈正相关性。因此,要积极引导农民工形成对子女教育正确的价值认知、期望认知和收益认知,从而选择正确的子女教育行为。(本文来源于《成人教育》期刊2010年09期)

子女教育认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家庭教育支出反映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支持力度,父母教育期望则反映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主观期待,本文从家庭人力资本视角出发,基于家庭教育支出决策理论、新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罗森塔尔效应,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追访数据,从学校教育支出和课外辅导费用两个方面检验家庭教育支出对子女认知能力的直接影响,进而探讨父母教育期望对家庭教育支出影响子女认知能力发展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学校费用支出和课外辅导费用支出的增加有助于子女认知能力发展,其中家庭学校教育支出每提高1%,子女认知能力平均增加2.18%个单位,而家庭课外教育支出每提高1%,认知能力平均增加0.712%个单位。(2)父母教育期望对子女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的系数和显着性较为稳定,表征父母教育期望的提高会显着促进子女认知能力的发展。(3)学校教育支出、课外辅导费用两者分别与父母教育期望的交互项均达到5%的显着水平,表明父母教育期望对家庭教育支出影响子女认知能力发展存在调节效应,且随着父母期望的提高,家庭教育支出对子女认知能力发展的积极效应越来越明显。(4)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家庭教育支出和父母期望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在女孩、独生子女、城镇以及父母高学历子样本中更加明显,但是农村和父母低学历子样本的学校费用支出的系数绝对值大于城镇地区和父母高学历样本,说明家庭教育支出对弱势家庭子女认知能力的边际效用更大。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提出要家庭进一步优化家庭教育支出;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秉持恰当的子女教育期望;学校应坚持素质教育,聚焦学生认知能力培养;政府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家庭教育支出、父母教育期望和子女认知能力提升的研究是对新人力资本理论、家庭教育支出决策理论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和拓展。与此同时,研究结论支持了罗森塔尔效应的存在性,对如何优化家庭教育支出,实现家庭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实现子女认知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子女教育认知论文参考文献

[1]..“非认知能力”搭建家庭教育和子女发展的桥梁[J].中小学德育.2019

[2].陈诗林.家庭教育支出、父母教育期望与子女认知能力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9

[3].熊和妮.关于教师子女教育的认知[J].今日教育.2019

[4].俞韦勤,胡浩.随迁与留守子女认知能力及影响因素差异——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马升伟.认知行为治疗介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实务探索[D].郑州大学.2016

[6].刘立坤,赵蔚蔚.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认知及行为选择研究[J].商.2014

[7].王磊,王敏,相丽辉.提升“90后”独生子女自我认知的教育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

[8].史秋霞.城市公办学校教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认知与困境[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

[9].陈霞,申屠珊.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研究——基于教育认知度及教育行为的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2

[10].罗竖元.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认知与行为选择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湖南省的实证调查[J].成人教育.2010

标签:;  ;  

子女教育认知论文-熊和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