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互作论文-Mita,Khatun

显性互作论文-Mita,Khatun

导读:本文包含了显性互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与环境互作,玉米穗性状,体表面积

显性互作论文文献综述

Mita,Khatun[1](2019)在《包含加性、显性、上位性及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复杂性状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已广泛用于解析人类,植物和动物复杂性状遗传结构。GWAS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将个体的表型差异归因于潜在的遗传差异。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发展,已经为不同的生物开展了重测序,生成了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阵列。众所周知,在数量遗传学中复杂性状由多基因,上位性及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控制。大多数GWAS分析忽略了显性、上位性和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复杂性状产生的影响。忽视这些影响是GWAS遗传率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中,通过使用QTXNetwork中混合线性模型方法,估计了显性、上位性和环境特异性遗传力对玉米NAM种群穗部性状的影响。对于NAM群体,全模型包括加性、显性、上位性和环境特异性遗传效应。对于MESA群体,混合线性模型包括加性、显性、上位性和种族特异性遗传效应。本研究中,解析了MESA群体的体表面积(BSA)和玉米穗性状的遗传结构,提供了新的见解。对于玉米穗部性状,显性和显性相关的上位效应对估计的遗传力有显着贡献。环境特异性遗传效应也是玉米穗的遗传变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少数控制玉米穗性状的多效位点被鉴定出来。通过利用关联分析结果预测了优良品系和优良杂交品种。全模型有助于理解穗部性状的遗传结构,并提供特定环境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技术路线,为选育高产量作物提供一定的帮助。Monte-Carlo模拟研究揭示了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分析复合体性状的重要性。忽略基因与环境互作可能导致较低的检测功效和较高的错误发现率(FDR)。此外,它可能会误导遗传效应遗传力的估计。BSA的遗传分析鉴定了与肥胖相关的几种疾病相关的基因。BSA受多个基因座和种族特异性遗传效应控制。基础和条件模型总遗传力的估计大部分相似,其中杂合基因型在表型变异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基因座的表达以控制表型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候选基因与钙化合物或BSA相关疾病有关。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种族群体中BSA的复杂遗传机制,并评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基因遗传水平的影响,这可能有助于个性化医疗的设计。(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01)

张文英,徐海明,朱军[2](2010)在《基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加加上位性模型的多环境指数选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适应性和稳定性是优良品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多个环境下对多个性状进行选择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基于加性-显性-加加互作以及它们和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本文提出了两类选择指数:普通选择指数和考虑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选择指数(环境互作选择指数)。其中普通选择指数可用于具有广泛适应性品种的选择,环境互作选择指数则可用于具有特定环境适应性的基因型的选择。对于自花授粉作物,本文提出了两类育种值,即普通育种值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育种值。其中,普通育种值包括上位性效应和加加上位性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育种值包括加性、加加上位性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应用混合线性模型估算选择指数构建中涉及的方差-协方差分量。以一组陆地棉双列杂交设计试验作为实例,演示了所提出的选择指数的构建过程。本文提出的指数选择方法可望为多环境下多个性状同步选择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李学斌[3](2003)在《数量性状显性互作基因的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将特定的分子标记数量化,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有互作的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此方法可以对有互作的显性基因的相对作用进行很好的估测,为基因的诠释提供方法,并可能会被运用到动物育种、生理、病理、发育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03年05期)

阿布德拉芒,朱军[4](2002)在《加性-显性-母体效应及GE互作效应遗传模型的模拟比较(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蒙特卡罗方法比较了8个亲本正反交的加性-显性-母体效应的全模型及缩减模型.当σM2和σME2存在时,检测各项遗传方差分量的功效高达97%以上.如果存在σM2和σME2而缩减模型未包括这两项效应时,除显性效应以外的各项方差分量都被高估.对于加性-显性模型,如果忽略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σε2和σA2将被高估.当母体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被忽略时,将显着地增加遗传效应预测值的方差.(本文来源于《生物数学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潘幸来[5](2001)在《普通小麦F_1杂种Glu-1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共显性,基因组互作和剂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Eighty two F1 seeds selected randomly from 33 hybrid ears of 23 crosses between 8 parental varieties were examined by 10% SDS PAGE for HMW glutenin expression and accumulation.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1. All tested 8 alleles co dominated in the F1 seeds of 22 crosses. 2. In the 6 F1 seeds of the cross Pan 555 / Zheng 891, a novel subunit appeared in stead of the expected subunit 9 (contributed by Pan 555) and subunit 10 (contributed by Zheng 891), indicating that an interaction of unknown nature between the maternal and paternal genome had affected the expression of some HMW glutenin genes in the endospermic cells of the hybrid seed. 3. The subunits specified by the maternal genes accumulated twice as much as those specified by the paternal genes.(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01年01期)

董振生,赵志海[6](2000)在《论油菜显性核不育材料基因的互作——兼与李树林先生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李树林先生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 2 3 AB的研究[1~ 5 ] ,以及董振生 [6~ 9] 在白菜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 896AB的研究结果 ,用全不育株与恢复株测交 ,F2 代可能的育性比出现全可育、可育株与不育株 3∶ 1、1 3∶ 3的育性分离资料分析 ,认为油菜显性核不育的遗传不宜用上位抑制来解释 ,而应用抑制作用解释较为妥当。即育性是由一对显性不育基因 MSMS和一对显性恢复基因 Rf Rf互作控制 ,且显性恢复基因能抑制不育基因不育性的表达 ,使育性恢复可育。(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蔡耀辉,贺浩华,颜龙安,刘秋英,匡贤彦[7](1999)在《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与质核互作不育系的遗传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果表明:萍乡显性不育水稻带有质核互作不育系的恢复基因,不同遗传背景的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对质核互作不育系具有不同的恢保关系;萍乡显性核不育基因与质核互作不育基因是独立发生的,当质核互作不育系中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隐性不育基因一起作用时,能够掩盖萍乡显性核不育基因的育性表达(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罗鸿源,胡仲梅[8](1995)在《白菜型油菜显性核互作不育系转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大白菜的显性核互作不育基因向白菜型油菜上转育,成功地育成了白菜型油菜显性核基因互作的全不育系93-1A.经测恢,找到了上位显性核互作恢复基因(Ms),它对不育基因(SP)具有上位恢复作用。并证明其F1具有超亲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强优势组合正在选育中。(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1995年01期)

刘秉华[9](1994)在《植物基因互作型显性核不育材料的新假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基因互作型显性核不育材料的新假说刘秉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植物雄性不育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有的受遗传基因控制,有的则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影响所致。显性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称为显性核不育。在通常情况下,显性核不育材料的异...(本文来源于《生物学通报》期刊1994年05期)

胡洪凯,石艳华,王朝斌,赵虎臣,韩文奎[10](1991)在《谷子核显性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配套》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不育系的选育与配套方案1978年赤峰市农科所胡洪凯等在澳大利亚谷×吐鲁番谷的杂交后代中得到一份不育材料78182,1979年又在同一组合的后代可育株中得到78181-5系,对其不育性具有全恢能力。经过多年研究确认:其育性是受核内两对显性连锁基因Ms和Rf互(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1991年02期)

显性互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适应性和稳定性是优良品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多个环境下对多个性状进行选择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基于加性-显性-加加互作以及它们和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本文提出了两类选择指数:普通选择指数和考虑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选择指数(环境互作选择指数)。其中普通选择指数可用于具有广泛适应性品种的选择,环境互作选择指数则可用于具有特定环境适应性的基因型的选择。对于自花授粉作物,本文提出了两类育种值,即普通育种值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育种值。其中,普通育种值包括上位性效应和加加上位性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育种值包括加性、加加上位性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应用混合线性模型估算选择指数构建中涉及的方差-协方差分量。以一组陆地棉双列杂交设计试验作为实例,演示了所提出的选择指数的构建过程。本文提出的指数选择方法可望为多环境下多个性状同步选择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显性互作论文参考文献

[1].Mita,Khatun.包含加性、显性、上位性及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复杂性状遗传分析[D].浙江大学.2019

[2].张文英,徐海明,朱军.基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加加上位性模型的多环境指数选择(英文)[J].棉花学报.2010

[3].李学斌.数量性状显性互作基因的诠释[J].科技通报.2003

[4].阿布德拉芒,朱军.加性-显性-母体效应及GE互作效应遗传模型的模拟比较(英文)[J].生物数学学报.2002

[5].潘幸来.普通小麦F_1杂种Glu-1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共显性,基因组互作和剂量效应[J].遗传.2001

[6].董振生,赵志海.论油菜显性核不育材料基因的互作——兼与李树林先生商榷[J].西北农业学报.2000

[7].蔡耀辉,贺浩华,颜龙安,刘秋英,匡贤彦.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与质核互作不育系的遗传关系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

[8].罗鸿源,胡仲梅.白菜型油菜显性核互作不育系转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1995

[9].刘秉华.植物基因互作型显性核不育材料的新假说[J].生物学通报.1994

[10].胡洪凯,石艳华,王朝斌,赵虎臣,韩文奎.谷子核显性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配套[J].作物杂志.1991

标签:;  ;  ;  ;  

显性互作论文-Mita,Khatun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