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谭启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小儿科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2-0173-02
新生儿出血症又称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是由于体内维生素K缺乏,造成维生素K依赖因子的凝血活力低下所致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一般为少量或中等量出血,偶见重度消化道或颅内出血者,可致死亡。存活者多有明显后遗症,故如何提高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力争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新生儿出血症患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胎龄40+5周。因胎儿宫内窘迫于2009-7-2713:20在当地市医院妇产科剖宫产。出生体重3.0kg,羊水性质不详。生后患儿哭闹时下颌抖动,疑为“HIE”予该院NICU观察治疗。次日晨患儿出现呕吐,为暗红色血性物,共约50-60ml。予冷生理盐水+肾上腺素0.5mg洗胃后注入凝血酶200单位,患儿呕吐止,无呼吸困难、吐沫及紫绀;无腹胀、腹泻及抽搐等,我院以新生儿出血症收入科。患儿生后尚未开奶,入科后立即给予维生素K15mg入壶,查血常规,血红蛋白正常,提示患儿入院前呕血出血量少之故。遵医嘱禁乳,患儿晚间排出1次柏油样便,量少,急查便常规未见异常,后排出两次暗红色血便,量多,再次急查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立即给予凝血酶50u稀释后口服,立止血0.3ku肌肉注射,无呕血,继续给予凝血酶50u口服治疗,监测血常规,血红蛋白下降,血凝四项提示纤维蛋白原降低,符合新生儿出血症诊断。遵医嘱给予肠外营养补充热卡,禁食5日后患儿未再次出现呕血及血便,无鼻衄,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较前升高,患儿消化道出血已停止,停禁乳,少量稀释配方奶喂养后,无鼻衄、呕血及尿血,大便正常,血红蛋白尚未恢复正常,家长要求出院,请示科主任后签字办理出院。5日后电话回访患儿家长,患儿未再出现出血症状。
2护理
2.1保暖将患儿置于新生儿暖箱,箱温设置为33℃,并根据患儿体重增长情况调节箱温,测体温1次/4h。
2.2喂养患儿出现呕血或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禁食,给予肠外营养补充热卡,出血症状消失后遵医嘱开奶,给予蒙脱石散0.5g口服2/日。
2.3预防感染对患儿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患儿所用的衣物、床单、毛巾等物品每日更换,均高压灭菌后再使用,所用奶瓶、奶嘴、配奶用具,每次使用后均用高压煮沸及消毒柜消毒,配奶前后认真清洁、消毒双手,并戴口罩。病室地面及物体表面均用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d及紫外线照射2次/d,并登记。
2.4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根据出血部位抬高肩部,头偏向健侧,避免呕吐物和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尽量避免头皮穿刺,应用维生素K1预防再出血,甘露醇脱水降颅压,苯巴比妥镇静并降低脑组织氧耗,神经节苷酯营养脑细胞治疗,促进脑功能恢复。
2.5黄疸的护理监测患儿经皮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予蓝光照射干预治疗,预防胆红素脑病。
2.6监测血糖根据输液量有计划地输入液体,使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采用静脉留置针,减少穿刺对患儿造成的刺激,密切观察输液部位,如有渗出予重新选择静脉穿刺。
2.7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患儿神志、面色、体温、呼吸、心率、肌张力、哭声及抽搐情况,给予血氧饱和度监测,避免患儿剧烈哭闹,减少磕碰,预防再出血,静脉穿刺后应延长按压时间,减少出血。
3讨论
3.1该病发病年龄多在出生后3d~2个月,可能是孕期母体维生素K不易通过胎盘,造成胎儿缺乏维生素K。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无细菌,维生素K会减少,本病经维生素K治疗后出血在8~12h内停止,这也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本病的有力证据。
3.2新生儿出血症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及时做凝血酶原时间检查,有助于诊断。早期诊断是关键,若能提高认识,时刻想到小婴儿颅内出血病因中、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占首位,及时应用维生素K,即可防止严重颅内出血的进展。
3.3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11~5mg,连续用药3~5d,输新鲜同型血或新鲜冷冻血浆,每次10~15mg/kg体重,以迅速补充凝血因子和纠正贫血。
3.4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应加强对乳母的营养指导,在没有母乳的情况下尽量以鲜牛奶喂养。最好应用维生素K强化奶粉。最关键的还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建立预防用药制度:(1)全部活产婴儿出生后立即肌注维生素K11~3mg;(2)妊娠期有使用抗凝者,抗癫痫者或抗结核者的孕妇,在妊娠最后3个月期间肌注维生素K1,每次10mg,可能对新生儿出血症的预防有利;(3)对于母乳喂养儿除肌注维生素K1外,在生后3个月内还应每周口服维生素K11mg,或者其母口服维生素K1,每周2次,每次20mg;(4)对于慢性腹泻,肝胆疾病,脂肪吸收不良或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儿,每日肌注维生素K11mg。
参考文献
[1]孟桂萍.新生儿出血症15例临床分析及治疗经验.地方病通报,2008,23(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