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主义论文-刘安琦

逃离主义论文-刘安琦

导读:本文包含了逃离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夏布洛尔,女性主义,符号学,视听分析

逃离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安琦[1](2019)在《从《爱丽丝最后的逃离》看女性主义视域下影像文本的整合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导演克劳德·夏布洛尔在其作品《爱丽丝最后的逃离》中,通过符号化角色、搬演伊甸园寓言的手段,在叙事内部构筑起了一座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处境的微缩景观,同时,通过对叙事主题与影像风格、空间造型、人物设计的深度糅合,使得影片成为一部在外在形式与观念内核上高度自洽的惊悚类型电影,为类似的主流创作进行影像文本整合建构提供了一个范例。(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33期)

王文静[2](2019)在《逃离与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艾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在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一位凭借短篇小说获奖的加拿大作家,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加拿大的契诃夫”。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门罗以细致、深刻的观察,反映了平凡人尤其是普通女性在家庭、社会乃至世界上所隐含的悲剧命运。对于门罗小说的研究,“女性主义”和“叙事”视角是其研究的主要理论热点。本文立足于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以《逃离》短篇小说集为研究文本,分析小说中女性在成长历程中的艰辛和欢乐,深度剖析门罗小说中所表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除引言和结论外,本论文正文包括叁章。引言主要介绍了门罗的生平、创作情况,国内外对门罗小说研究的现状,以及对所运用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简要阐释。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为视角,对女性和自然的联系、女性的逃离以及女性的回归进行了叁方面的解读。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女性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女性是自然的密友,自然是女性的归宿,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与自然的命运相互交织在一起。第二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女性的逃离,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压迫,探讨女性逃离行为产生的原因。女性与男性最终要建立平等的地位以及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第叁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女性的回归,女性在逃离的途中出现自我冲突而选择回归,女性的回归是为了自我解放,女性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选择回归。本文通过对《逃离》中女性命运的解析,反观门罗在这部作品所展现出女性追求自我解放。女性不应该被动等待男权社会的认可,而是要主动完成自我救赎,避免悲剧发生,女性与自然以及男性得以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生活。女性在经济独立的同时,能跨越自身思维障碍,不断自我完善,追求精神和人格的独立。(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6)

黎桑[3](2018)在《顺从,逃离,回归——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法力》女性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门罗的小说写的是加拿大小镇中普通女性的爱情和日常生活,涉及的却都是和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以女性主义理论家波伏娃作品《第二性》中的女性主义理论为依据,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门罗的短篇小说《法力》,论述作品中反映出的男权社会中不平等的两性关系,分析男权制对女性造成的压抑和束缚以及女性的反抗与觉醒,但最终女性又回归家庭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李汇香[4](2018)在《德勒兹后结构主义视角下小说《逃离》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门罗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又是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篇论文通过德勒兹的后结构主义理论来分析门罗的代表作《逃离》。论文首先用德勒兹后结构主义理论中的“块茎”概念来分析小说《逃离》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包括女主角卡拉叁次逃离的原因、塞尔维亚对卡拉的难以言说的感情以及小说中弗洛拉这只羊谜一样的结局。作者认为,德勒兹的“块茎”概念为解读《逃离》、探讨故事中事件及人物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提供了有力工具。作者发现,要十分明晰的解释出逃离原因、塞尔维亚的感情、弗洛拉的结局是不可能的,他们都是由多种多样的因素互相作用,甚至有时是解释不清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这一事实,而非尝试去阐释。此外,论文还用德勒兹的后结构主义理论中的“领域”概念以及从欲望观的角度来分析卡拉逃离背后的意义。笔者认为,卡拉的逃离是种“解辖域”运动而且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失败,相反,多次的逃离恰恰体现出了卡拉追求更好的生活的强大欲望或生命力。而且卡拉所选择的生活是由她自己决定的,并没由为某种主义、观念所左右。作者认为能够自主地抉择自己的生活才是自我尊重的表现。(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郭晓颖[5](2018)在《解构主义的反二元对立视角下《逃离》英汉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对于解构主义的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基于国内目前对解构主义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解构主义已经和多个学科领域结合研究,如语言学,文学批评,建筑学,翻译学等。而国外对于解构主义的研究更加全面丰富。2013之后,作为加拿大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门罗最为有名的小说《逃离》引起了全球读者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对《逃离》的研究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2004年--2013年,2013年--现在。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逃离》各个角度的研究更是全面兴起,出现了一股门罗热。然而,仍有一个方面鲜有学者提及。本文借助解构主义翻译观中反二元对立这个独特的视角,来分析《逃离》汉译本中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并且试图为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找到一个可用来借鉴的思路和经验。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逃离》中英两个译本中相同和不同之处的例子进行对比分析,然后从反二元对立视角下对这些例子的解构主义特征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分析《逃离》英汉翻译过程,得出《逃离》汉译本的解构主义特征有以下四点:首先,在进行文学翻译之前,译者对文本进行解构主义解读,使得作品更加接近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体验;其次,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发挥了更大的主体性,使得文学作品更加接近目标语的语言环境,从而更易理解;再次,译者没有拘泥于能指,而是强调了语言的所指,展现了语言真实的含义,使得作品更具可读性;最后,译者在翻译中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需要,适当地体现两种语言的关联性,使得语言之间的联系和转换更加方便。同时,基于以上四个特点,本文的作者也总结归纳文学翻译过程中的相对应的四点建议,希望为文学翻译提供一点个人浅见。鉴于之前鲜有人曾以这个视角对《逃离》的中译本进行分析,本文从解构主义反二元对立的视角对文学作品原文和译本的分析是一个具有创建性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这篇论文试图用解构主义中的反二元对立来分析《逃离》汉译本的翻译特点,并通过这个分析过程探索解构主义翻译观对于文学翻译交际目的实现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郭巍[6](2018)在《《逃离魔法师》的女性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考察《逃离魔法师》中女性在教育、职业生涯和两性关系方面所面临的不平等以及男性阴影下的女性间的友谊,发现二战后父权制传统下的女性仍是由男性定义的他者,力争平等自由的主体地位的女性难以摆脱在男性的魔咒下矛盾挣扎的命运,性别藩篱下的女性友谊也难以升华成真正的友谊。《逃离魔法师》反映了二战后英国各阶层的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仍处于从属地位的真实处境与生存状态,揭示了默多克思想脉络里潜藏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来源于《厦门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阜士亮[7](2018)在《女性主义的男性形象——以《逃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门罗在2013年因其短篇小说《逃离》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使这本以女性主义为视角的小说焕发了新的活力,也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所接受、阅读。本文从《逃离》中的男性形象为出发点,试着阐述门罗在女性的逃离过程中所引起的种种现象,并对女性主义本身提出一些新的看法。(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08期)

余华[8](2018)在《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分析爱丽丝·门罗的《逃离》的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拿大着名女作家爱丽丝.门罗在她的短篇小说《逃离》中讲述了一位平凡的女子在面对家庭和社会两难的困境而选择不同方式逃离的故事。本文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出发,挖掘故事的结构模式和主题。(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05期)

刘超[9](2018)在《逃离与回归:《播弄》的女性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播弄》是她的短篇小说集《逃离》[1]的第七篇。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若冰在追求人生幸福和新生活的过程中遭到了播弄这样一个悲剧。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目的在于揭露这样一个事实:尽管女性一直在寻找机会逃离原来的生活,但是她们从未真正的得到过自己想要的,相反,她们一再回归到本想逃离的父权社会。对于这样的结局她们并未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将一切归结(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8年05期)

侯君,赵晶[10](2018)在《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两性关系探讨——爱丽丝门罗小说《逃离》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影响自然界的程度愈发深刻。尤其是近年来,在工业信息化科技大爆炸式的开发,自然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自然灾害愈演愈烈,一些动物濒临灭绝的大背景下,生态意识及生态哲学概念便日益频繁的出现在了广大作家作品当中。加拿大短篇小说家爱丽丝·门罗就是这样的文学作家。加拿大土地幅员辽阔,对加拿大文学作品的研究永远不能脱离广阔的自然环境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与塑造。爱丽丝门罗的小说对自然环境和荒野的关注和(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8年02期)

逃离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3年,艾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在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一位凭借短篇小说获奖的加拿大作家,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加拿大的契诃夫”。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门罗以细致、深刻的观察,反映了平凡人尤其是普通女性在家庭、社会乃至世界上所隐含的悲剧命运。对于门罗小说的研究,“女性主义”和“叙事”视角是其研究的主要理论热点。本文立足于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以《逃离》短篇小说集为研究文本,分析小说中女性在成长历程中的艰辛和欢乐,深度剖析门罗小说中所表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除引言和结论外,本论文正文包括叁章。引言主要介绍了门罗的生平、创作情况,国内外对门罗小说研究的现状,以及对所运用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简要阐释。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为视角,对女性和自然的联系、女性的逃离以及女性的回归进行了叁方面的解读。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女性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女性是自然的密友,自然是女性的归宿,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与自然的命运相互交织在一起。第二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女性的逃离,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压迫,探讨女性逃离行为产生的原因。女性与男性最终要建立平等的地位以及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第叁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女性的回归,女性在逃离的途中出现自我冲突而选择回归,女性的回归是为了自我解放,女性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选择回归。本文通过对《逃离》中女性命运的解析,反观门罗在这部作品所展现出女性追求自我解放。女性不应该被动等待男权社会的认可,而是要主动完成自我救赎,避免悲剧发生,女性与自然以及男性得以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生活。女性在经济独立的同时,能跨越自身思维障碍,不断自我完善,追求精神和人格的独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逃离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安琦.从《爱丽丝最后的逃离》看女性主义视域下影像文本的整合建构[J].戏剧之家.2019

[2].王文静.逃离与回归[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黎桑.顺从,逃离,回归——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法力》女性主义解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李汇香.德勒兹后结构主义视角下小说《逃离》的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8

[5].郭晓颖.解构主义的反二元对立视角下《逃离》英汉翻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6].郭巍.《逃离魔法师》的女性主义解读[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8

[7].阜士亮.女性主义的男性形象——以《逃离》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8

[8].余华.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分析爱丽丝·门罗的《逃离》的主题[J].青年文学家.2018

[9].刘超.逃离与回归:《播弄》的女性主义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

[10].侯君,赵晶.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两性关系探讨——爱丽丝门罗小说《逃离》的启示[J].知识文库.2018

标签:;  ;  ;  ;  

逃离主义论文-刘安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