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转旋翼论文-王锋,逯振坤,周国庆,佟刚

自转旋翼论文-王锋,逯振坤,周国庆,佟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转旋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转旋翼机,旋翼机,技术进展,设计方法

自转旋翼论文文献综述

王锋,逯振坤,周国庆,佟刚[1](2019)在《自转旋翼机技术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转旋翼机是一种通过旋翼自转来获得升力的飞行器,其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性好、安全性高、抗风性强等特点。文中依次对自转旋翼机的发展历程、系统组成、飞行原理、设计方法、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研究表明,自转旋翼机安全高效、性能优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9年10期)

陈敏[2](2019)在《旋翼转速信号系统自转下滑状态故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论述了某直升机旋翼转速信号系统在模拟自转下滑状态过程中出现的旋翼转速低误告警故障,并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改进旋翼转速信号处理器的采集门限电压值,有效地解决了旋翼转速信号系统误报警问题,改进后产品经过了地面试验和试飞验证,保证旋翼转速信号系统工作正常。(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9年09期)

梁可庭,周月桂[3](2019)在《郴州“小燕”飞向3000米蓝天》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日报4月2日讯(通讯员 梁可庭 周月桂)头顶一根长桨,前后两个连座,机头像一颗冲劲十足的子弹头。这款由湖南湘晨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自转旋翼机,型号为XY-100(小燕-100),打破了我国自转旋翼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3月28日,随“(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19-04-03)

江凤祥[4](2019)在《轻小型自转旋翼无人机总体方案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无动力自转旋翼为升力面和操纵面、推/拉力螺旋桨为其提供前进方向动力的自转旋翼机,整体结构简单,制造使用维护成本较低,操纵简单,飞控容易实现,具备良好的低空、低速性能和安全性,并对起飞着陆时的场地要求低,相比于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随着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轻小型自转旋翼无人机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在轻小型自转旋翼无人机总体方案设计技术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尚未形成完整可靠的整体解决方案。本文根据设计要求,对轻小型自转旋翼无人机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技术研究。首先,参考直升机总体参数设计方法确定了自转旋翼无人机的主要参数,并选择了相匹配的发动机;然后,对自转旋翼无人机进行了总体布局设计,完成了总体布置方案设计、气动布局设计以及操纵系统设计,并计算了自转旋翼无人机的重量、重心和惯量;其次,对自转旋翼无人机进行了纵向气动力、气动力矩计算和飞行性能计算;最后,建立了自转旋翼无人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自转旋翼无人机的爬升控制、平飞控制和下滑控制方面的控制特点,设计了相应的爬升、平飞和下滑控制回路的控制律,并对自转旋翼无人机进行了纵向剖面全过程飞行仿真以及特性分析。通过对轻小型自转旋翼无人机总体设计方案的研究,本文完成了自转旋翼无人机的总体布局设计,建立了自转旋翼无人机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旋翼机爬升、平飞和下滑控制方面的控制策略,并通过纵向剖面全过程飞行仿真验证了轻小型自转旋翼无人机纵向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李鹏程[5](2019)在《无人自转旋翼机自动着陆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转旋翼机是一种以自转旋翼作为升力面、螺旋桨推力为前进动力的旋翼类飞行器。本文以某型无人自转旋翼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飞行控制存在的难点,开展了自动着陆飞行控制策略的研究,并最终通过仿真与飞行试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策略的可靠性与适用性。本文首先依据机体各部件独立建模的思想,得到对象旋翼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速度控制对于旋翼机飞行安全的必要性,并指出对象旋翼机自动着陆过程中的两个控制问题:俯仰角对速度影响剧烈、发动机滑流对横侧向通道干扰强烈,为后续控制策略的设计奠定基础。然后针对直线下滑段速度、高度需同步控制的问题,对比研究了两种纵向控制策略,通过各种不确定性仿真验证以及理论分析,采用油门控高度、桨盘控速度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同步控制的问题,提高对象旋翼机飞行的安全性。针对近地拉起段触地姿态与速度的协调控制问题,对比研究了开环补偿法和闭环控制法:开环控制策略能够保证飞行安全性,但鲁棒性较差;基于高度反馈的闭环策略具有更强的抗干扰性与实用性。针对自动着陆过程中横侧向控制的要求和难点,引入航线预着陆段并详细设计自动着陆的横侧向控制律,保证对象旋翼机着陆过程中航迹控制的快速性与精确性,通过航向保持亦有效避免侧风及发动机的滑流干扰。最后,为全面高效地验证自动着陆段的控制策略,开发了基于Win32环境下的等效仿真系统。该系统支持批处理大量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全自动仿真,提高了自动着陆控制策略的测试效率。针对研究对象开展了飞行试验,实现了对象旋翼机的全自动安全着陆,表明课题所研究策略具有足够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雷良[6](2019)在《全电自转旋翼机总体方案设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非常安全的低空低速飞行器,自转旋翼机在民用领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而目前的自转旋翼机都是采用燃油发动机进行驱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会产生很大的振动与噪声,严重影响乘坐的舒适性。本文设计了一种更加环保、更加舒适的全电自转旋翼机,主要研究及工作内容包括:(1)根据一款现有的成熟自转旋翼机机型,提出了全电自转旋翼机的改装设计方案,确定了电动系统所用的电池和电机类型,提出了电动系统参数匹配和飞行性能计算方法,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改善全电自转旋翼机续航性能的若干方案;(2)从改善飞行性能、提升航时航程的角度出发,对全电自转旋翼机进行了减阻增升方面的气动优化设计,包括流线型的机身外形和整流罩设计、加装升阻特性良好的小机翼、自转旋翼的气动优化设计;(3)确定了全电自转旋翼机的初步总体设计方案,包括总体气动外形、所用电池与电机的规格型号、重量与重心的布置以及一些总体设计参数的确定,并进一步计算了其飞行性能和操稳配平特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马存旺,林清,崔跃理,吴伟伟[7](2018)在《ELA-07自转旋翼机飞行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转旋翼机与同类直升机相比,具有其独特优势,现已在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给自转旋翼机的无人化飞行控制提供理论参考,分析其特点、优势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该类飞行器的特点,在旋翼可变转速、螺旋桨、机体气动力基础上,建立自转旋翼机的飞行动力学模型;以整体倾斜桨盘式ELA-07AGRO为样例,对该自转旋翼机进行配平和稳定性计算;对其在巡航飞行时(120km/h)的操纵量、姿态角和模态进行提取,并与计算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飞行速度范围内,样例自转旋翼机的桨盘纵向操纵单调向前压杆,横向操纵单调向左压杆(幅值很小),方向舵逐渐向右偏转,油门先减小后增大;稳定性方面,螺旋和荷兰滚模态的发散非常缓慢,而长/短周期、旋翼转速和滚转收敛模态都是稳定的,即样例自转旋翼机具有良好的飞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航空工程进展》期刊2018年03期)

李海滔[8](2018)在《睿弛自转旋翼机获得适航认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李海滔)6月8日,睿弛航空工业(靖宇)有限公司JN-1自转旋翼机型号合格审定总结报告会在市宾馆召开。该旋翼机不仅填补了叁座自转旋翼机国内空白,同时实现了我省飞机整机制造零的突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宇忠、副主任毕增祥,副市长刘凤春出席(本文来源于《长白山日报》期刊2018-06-11)

王春宝,张俊增[9](2018)在《我省实现飞机整机制造“零”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6月8日讯(王春宝 实习生张俊增)今天上午,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管理局向白山睿弛航空工业(靖宇)有限公司颁发了JN-1型自转旋翼机《型号合格证》,不仅填补了叁座自转旋翼机国内空白,同时实现了吉林省域内飞机整机制造“零”的突破。JN-1型(本文来源于《吉林日报》期刊2018-06-09)

章宗鑫[10](2018)在《模糊PID在无人自转旋翼机姿态上的研究和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植保无人机近些年的发展显着加快,其中自转旋翼机以其简单的机体结构、较短的滑跑距离、较低的飞行高度和空中失去动力时的高安全性使其在农业活动中的数据采集,农情监测和农业施药等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而为了提高自转旋翼机农业活动的效率以及节省成本,研究旋翼机的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势在必行。当自转旋翼机进行自主飞行过程中,姿态控制是实现其平稳飞行最重要的控制系统。在传统的飞行控制中经典PID控制是姿态控制的主要控制方法,但是经典PID在应对时变模型时,具有动态响应特性不佳、鲁棒性较差等不良效果,因此本文选择将模糊控制结合经典PID用于旋翼机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本文主要研究模糊PID控制对旋翼机进行姿态控制,并在MATLAB对旋翼机飞行姿态进行Simulink仿真。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选择已经成熟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姿态控制中的先进的控制理论,优化传统控制方式在旋翼机飞行姿态控制上的作用。本文选择Calidus旋翼机作为数学建模和飞行控制策略研究的对象,并选择模糊控制用于优化经典PID控制下的姿态控制系统效果。本文主要做的工作如下:本文首先对自转旋翼机飞行过程中各种状态变化时各操纵量的特性进行分析,然后重点选择旋翼机的被动旋转旋翼、旋翼机机身以及“山”字型垂尾并根据其空气动力学及运动学原理分析其飞行过程中所受力及力矩,接着建立各部分对应数学模型。然后将旋翼机各部分对应数学模型进行迭加,获得自转旋翼机非线性化全量模型并采用小扰动方式进行线性化和简化,接着选用合适的控制理论应用于旋翼机姿态系统。其次,本文设计了自转旋翼机俯仰角和滚转角的双闭环控制回路。双闭环回路中,外环为角度反馈,内环为角速率反馈。接着迭加经典PID控制方式改善控制效果,同时对经典PID控制的叁个参数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说明。接着在经典PID的基础上选择更加先进的模糊控制优化经典PID控制叁个参数的整定,设计了模糊控制的模糊规则用于参数整定,使之增强旋翼机姿态系统的鲁棒性和实时变化性。最后,设计的模糊PID姿态控制系统结合Calidus模型旋翼机实际气动参数,得出传递函数并进行Matlab下Simulink仿真,分别得出旋翼机经典PID和模糊PID控制系统仿真框图、飞行航迹、阶跃响应以及俯仰角、滚转角和对应角速率的仿真图对比数据。根据仿真结果显示模糊PID姿态控制系统中的俯仰角和滚转角的阶跃响应均优于经典PID控制下的阶跃响应,当俯仰角与滚转角分别给定+5°与+10°的阶跃响应时,模糊PID姿态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相较而言分别减少了0.59s与1.90s。同时模糊PID控制下的俯仰角与滚转角与指定目标角之间的误差均小于经典PID控制的误差,分别减小了1.34°与4.60°。通过设计旋翼机模糊PID姿态控制系统以及设置等效实验完成仿真实验验证得出,本文设计的模糊PID姿态控制系统具有较为优秀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桥性、动态响应特性,为实际旋翼机姿态控制系统提供方案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自转旋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要论述了某直升机旋翼转速信号系统在模拟自转下滑状态过程中出现的旋翼转速低误告警故障,并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改进旋翼转速信号处理器的采集门限电压值,有效地解决了旋翼转速信号系统误报警问题,改进后产品经过了地面试验和试飞验证,保证旋翼转速信号系统工作正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转旋翼论文参考文献

[1].王锋,逯振坤,周国庆,佟刚.自转旋翼机技术进展[J].机械工程师.2019

[2].陈敏.旋翼转速信号系统自转下滑状态故障研究[J].电子制作.2019

[3].梁可庭,周月桂.郴州“小燕”飞向3000米蓝天[N].湖南日报.2019

[4].江凤祥.轻小型自转旋翼无人机总体方案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5].李鹏程.无人自转旋翼机自动着陆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6].雷良.全电自转旋翼机总体方案设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7].马存旺,林清,崔跃理,吴伟伟.ELA-07自转旋翼机飞行力学特性分析[J].航空工程进展.2018

[8].李海滔.睿弛自转旋翼机获得适航认证[N].长白山日报.2018

[9].王春宝,张俊增.我省实现飞机整机制造“零”突破[N].吉林日报.2018

[10].章宗鑫.模糊PID在无人自转旋翼机姿态上的研究和仿真[D].东北农业大学.2018

标签:;  ;  ;  ;  

自转旋翼论文-王锋,逯振坤,周国庆,佟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