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教育实践论文-徐永文

书院教育实践论文-徐永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书院教育实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书院教育,豫章书院

书院教育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徐永文[1](2017)在《论书院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基于江西豫章书院教育实践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书院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在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思想传播、社会教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书院历经千年发展,遍及全国。1901年,书院改制,书院教育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近年来,书院教育又出现了复兴的势头,目前,全国书院数以千计,并以各种形式服务现代社会。现代书院在传承中有创新,在实践中不乏有益探索,但学术界对此缺乏足够关注和讨论,鉴于还没(本文来源于《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期刊2017-07-01)

熊文渊,王建军[2](2017)在《湛若水书院教育精神的实践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书院的章程集中体现了书院创办者的教育理念。明代湛若水创办的大科书院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书院传统的"大学精神",而且更注重"大学精神"在书院管理中的养成,即从格物致知着手,在修身齐家中磨炼,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显人性,完成人格,这就是湛若水"以精神养精神"的大学精神实践路径。(本文来源于《教育与教学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毕于民,马久虎[3](2017)在《古代书院教育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书院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在我国长期的古代高等教育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特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仅积淀了厚重的书院文化底蕴和宝贵的文化教育资源,也为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基础。笔者以书院教育的理念以及教育特色进行分析,结合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书院"育人模式的有益实践,就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谈些肤浅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素质教育与一流大学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暨第六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03-08)

殷学国[4](2017)在《韩山书院教育实践分析——以当代书院与现代大学关系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山书院依托于韩山师范学院,尝试在传统书院组织形式和大学教育体制之间探索一条新路。在学理与现实层面,对于韩山书院进行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自我定位、关系梳理和发展思路叁个方面加以反思和观照,书院既要张扬经典的大义与正义,又要做到学习与生活打成一片,注重经典的体悟与内化,实现当代书院与现代大学教育在图书资源、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共享与互补,打破学科壁垒,消弥知识与修养的分化。这不仅关系到现代教育的补偏救弊,亦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健康发展问题。(本文来源于《韩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江小角,刘振[5](2015)在《姚莹的书院教育实践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姚莹是桐城派重要代表作家,号称"姚门四杰"之一。一生为官为文,不忘教育,既考察关心书院建设,也曾亲自主讲书院。主张书院教育要兴仁讲让,教化风俗;讲求道义,敦崇实学;敬仰前哲,振兴文风;慎选山长,广育人才。姚莹的书院教育实践,不仅促进了有关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桐城派古文理论和程朱理学的传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5年09期)

张晨钟,王思文[6](2014)在《汲取古代书院教育精华 造就勇于实践“中国梦”的一代大学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部分大学生中突出存在自我主义和集体主义、自由精神和自律意识、自私功利和无私奉献、自信心态与自卑情绪等"自冲突"现象。为了培养勇于实践梦想的一代大学生,我们有必要汲取古代书院教育精华,从严肃教学制度、"智育伦理化"教学方法、重视劳动素质培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重视仪式教育和特色环境育人等方面建立书院精神和大学制度相结合的高职特色教育模式。(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蔡怡[7](2014)在《清代苏州紫阳书院教育实践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紫阳书院是苏州历史上着名的教育机构,它为清代苏州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紫阳书院在教育制度、课程内容、学术影响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表现为追求教育独立,有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等。其教育实践对今天的高等教育有借鉴价值,高校学术研究应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要重视学习的系统性,强调学生的努力和长远目标的建立,教育不应放弃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等。(本文来源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何进川[8](2014)在《宋代教育家张栻的书院教育实践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栻是宋代着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在学术地位上张栻与朱熹并称"张朱"。张栻书院林立的宋代,为书院教育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他不仅在岳麓书院亲力亲为的执教数年,还在长沙创办了城南书院,堪称"名于一世"的书院教育家。(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15期)

陈茜[9](2014)在《南菁书院教育实践与南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南菁书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继承发扬了古代书院教育的优良传统,在语文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坚持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师生关系融洽;强调经世致用、与时俱进;重视学生的自主研修,注重个性化、启发式教学;汉宋兼采,重视汉学。南菁中学的前身是南菁书院,它是一所从传统书院过渡到现代学堂再发展而成的现代高级中学。南菁中学语文教育吸收了南菁书院教育实践的精华:强调经世致用,注重基础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个性化、启发式教学。南菁中学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打造“实”“活”“精”“趣”的理想语文课堂。南菁书院教育实践对南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是:语文教学应坚持“为国家、民族培养未来强者”的育入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应构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本”语文课堂;指导学生使用“自学笔记”和“日记式”作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中学语文课可以采用双节联排的形式,通过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和作业练习,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扎实推进名着阅读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采取“走课制”模块教学和选修教学等。南菁中学较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案例有:《海燕》教案,《叁峡》课堂实录,《<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和《海底两万里》名着导读课堂实录。(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4-03-20)

陆衡[10](2013)在《大学校长的选拔、交流与职业化——冯敏昌书院教育实践及其启示(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书院院长,冯敏昌教书育人的成效证明了"以礼相延,厚给禀饩"的选拔制度的可行性;冯敏昌频繁调动所导致的一流人才培养欠缺说明为打造学校特色和培养一流人才,大学校长的任期不应过短;冯敏昌书院管理与教学科研一肩挑的成功告诉人们,远离科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长的职业化与学术腐败问题。(本文来源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书院教育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古代书院的章程集中体现了书院创办者的教育理念。明代湛若水创办的大科书院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书院传统的"大学精神",而且更注重"大学精神"在书院管理中的养成,即从格物致知着手,在修身齐家中磨炼,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显人性,完成人格,这就是湛若水"以精神养精神"的大学精神实践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书院教育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1].徐永文.论书院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基于江西豫章书院教育实践的思考[C].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2017

[2].熊文渊,王建军.湛若水书院教育精神的实践路径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

[3].毕于民,马久虎.古代书院教育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的探析[C].素质教育与一流大学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暨第六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2017

[4].殷学国.韩山书院教育实践分析——以当代书院与现代大学关系为视角[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

[5].江小角,刘振.姚莹的书院教育实践及其影响[J].西部学刊.2015

[6].张晨钟,王思文.汲取古代书院教育精华造就勇于实践“中国梦”的一代大学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蔡怡.清代苏州紫阳书院教育实践述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

[8].何进川.宋代教育家张栻的书院教育实践探究[J].兰台世界.2014

[9].陈茜.南菁书院教育实践与南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4

[10].陆衡.大学校长的选拔、交流与职业化——冯敏昌书院教育实践及其启示(一)[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

标签:;  ;  

书院教育实践论文-徐永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