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政府因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险治理,适应型风险治理,基层政府,金融风险
政府因应论文文献综述
蒋仲群,童星[1](2019)在《适应型风险治理框架的构建与应用——以基层政府因应金融风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依循"命令—控制"逻辑展开,但现实风险管理往往面临风险所具有的动态性和潜藏性带来的挑战,从而需要适应型风险治理模式。以基层政府面临的金融风险为基本风险情境,聚焦适应型风险治理的基本框架构建及其实现机制,提出需要革新风险管理的基本思维,在改变治理结构的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实现新结构的有效运转,整合大数据技术与传统研判方法便是基本路径。本文为基层政府在动态变化的外部条件下积极应对金融风险提供了方法路径。(本文来源于《行政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胡门祥[2](2019)在《善后借款合同:北伐前广州革命政府的违约情势与关系国的因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伐前,广州革命政府出于财政税收及政治上的考量,违悖善后借款合同的规定,截留辖区盐税并对稽核所采取革命性措施。由于盐税担保金总体充足,全国范围内稽核系统依然维持存在,关系国虽然采取了若干手段来敦促革命政府遵约,在根本上却是奉行忍耐和观望的政策。广州革命政府的不遵守情势是中国收复盐政主权的滥觞,是北伐前革命势力与列强展开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废约斗争。关系国的应对,表明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革命势力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北伐后,所谓忍耐与观望政策最终湮灭。(本文来源于《盐业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宋谦[3](2018)在《论1918年山西鼠疫与政府因应》一文中研究指出1918年鼠疫由内蒙古传入山西,在阎锡山政府的主导下,迅速成立了防疫行政机构,各项防疫工作有序展开,在短短5个月内鼠疫即被扑灭。此次山西鼠疫防治是政府主导下各界广泛参与的近代防疫模式,而通过对此次疫情的描述和分析,以及对政府防疫机构和防疫措施的梳理,可以对1918年山西鼠疫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现代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8期)
孙伯龙[4](2018)在《新经济下的共享经济创新与政府管制转型:挑战与因应——“中国的共享经济:为求创新是该继续管制还是放松管制”会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共享经济又被称为"分享经济""协同消费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共享经济具有交易主体多元化、客体零散化、模式横向化等特征。伴随网络信息经济与大数据应用,共享经济的创新对传统政府管制模式造成巨大冲击。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Computer Law&Security Review编辑部、南安普顿大学法与互联网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了"中国的共享经济:为求创新是该继续管制还是放松管制"研讨会,以讨论创新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政府管制转型问题。此次研讨会对我国转变共享经济管制思维、创新管制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本文特此梳理叁十余位与会专家针对不同产业领域内的共享经济创新激励与政府管制之间的微妙关系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本文来源于《竞争政策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郭亮[5](2018)在《渔业组织和政府管理的互动因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环作为浙江省第二大渔区,境内渔业资源丰富,渔民众多,渔业发达,渔民组织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渔团和渔帮等传统的渔业组织在从古代到民国初年的这一段时期里对当地的渔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民国的建立,这些渔业组织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被新型的渔会所取代。玉环渔会自1930年建立到抗战爆发,发展较为迅速。抗战爆发后,玉环渔会遭受重创,发展几乎陷于停滞。抗战结束后,玉环渔会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重建,进而与地方政府发生了复杂的关系,其中双方之间既有良好的合作,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斗争。本文选取玉环渔会作为个案,主要研究其在战后从1945到1949年这段时间里与地方政府的互动关系,分别论述战后地方政府对玉环渔会的援助和玉环渔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斗争。(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岳谦厚,杨曦[6](2018)在《中共对战后国民政府善后救济工作的因应——以晋绥察分署救济活动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善后救济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在战争结束之前筹划的一项重要事业,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遗留下来的黑暗中的一次短暂的闪光"。抗战胜利之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在中国境内的战后救济工作正式启动。然而随着中国内战危机的不断加剧和战争的全面升级,中共解放区的善后救济活动在表层上似乎仍是一种简单的国际施救行为,实已深深地渗入了国共双方的政治角力,乃至演变成一场激烈的民心争夺战。至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所主张的"非政治性"救济原则,亦自然不会为国共双方无条件地接纳,其效不难想见。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晋绥察分署在中共解放区的救济活动,则非常典型地彰显了这种情形。(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8年02期)
喜饶尼玛,冯翔[7](2018)在《“热振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因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五世热振活佛是近代西藏历史上一位着名的"内向"活佛,曾一度期望在国民政府的帮助下复任摄政,后被西藏地方政府拘捕,不幸圆寂。文章利用台北"国史馆"所藏档案和英国外交部档案,对"热振事件"前后国民政府对五世热振活佛的态度及治藏政策作了比较详细的考察,试图弄清"热振事件"中一些被忽略的细节,从而辨析国民政府的最终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藏学》期刊2018年01期)
王黎曦[8](2016)在《缅甸国际非政府组织反坝运动及因应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政府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积极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但其中部分国际非政府组织以“环保”、“扶贫”、“人权”等为掩护,不断向欠发达国家进行“民主输出”,“排华”、“遏华”思维也融入其中。缅甸是我“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西方围堵中国的战略要塞,中资项目随之成为在缅西方国际非政府组织关注的重要目标。我应高度重视在缅国际非政府组织影响力,降低我在缅重点项目的投资风险,减少中国在缅负面形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以缅甸密松水电项目为例,力图从分析缅甸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现状中找到解决方法。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介绍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非政府组织的概念与特征、非政府组织研究的理论包括公民社会理论、善治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和多中心理论。二是在缅国际非政府组织对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影响分析,包括其在缅甸发展历程、对中国“走出去”的积极意义及负面影响,并重点强调了非政府组织多次将经济项目炒作成政治事件,引导缅甸民众对中国进行角色判断的现象。叁是密松事件中的缅甸国际非政府组织“反坝”运动分析,包括密松事件概述、缅甸国际非政府组组参与“反坝”运动的关系分析、密松事件中的“反坝”运动持续影响分析。四是缅甸国际非政府组织对“反坝”运动的因应对策,包括优化中国政府在缅投资策略,调整中资企业与民众对缅投资思路和引导中国NGO“走出去”,协助我履行国际社会责任。研究发现,我对西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忽视已制约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正常实施。我应承认国际非政府组织在缅存在的合理性,并正视其对我的危害。中国政府、企业和个人需优化对缅投资思路与行为避免授人以柄,同时鼓励中国本土的非政府组织“走出去”,辅佐中资企业,抵制反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同时改善中国形象。(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16-11-01)
贾熟村[9](2016)在《清政府对日本侵台因应之策及其教训》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蓄谋侵台已久,屡屡见缝插针,挑起事端,最终悍然出兵。清政府内部意见分歧,不得不苟且因应,以赔款了结。此后,日本更得寸进尺,清政府仍难奋起,甲午战败,终于被迫割让台湾,达数十之年,教训沉重而深刻。(本文来源于《东方论坛》期刊2016年02期)
陈丹[10](2016)在《平冈浩太郎访华及清政府的因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日俄战争接近尾声之时,平冈浩太郎遍访北京要员及袁世凯,以试探中方对于战争善后问题的态度。事前他并无具体目标,其对中方的建议是在双方会谈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同京中要员的第二次会谈中予以确认。平冈的来访,显现了日本作为一个太平洋大国的强硬态势,给当时的清政府带来巨大刺激,推动后者在派重臣出洋、东叁省改革等方面做出相应举措,以应对日方给中方造成的压力。(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政府因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伐前,广州革命政府出于财政税收及政治上的考量,违悖善后借款合同的规定,截留辖区盐税并对稽核所采取革命性措施。由于盐税担保金总体充足,全国范围内稽核系统依然维持存在,关系国虽然采取了若干手段来敦促革命政府遵约,在根本上却是奉行忍耐和观望的政策。广州革命政府的不遵守情势是中国收复盐政主权的滥觞,是北伐前革命势力与列强展开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废约斗争。关系国的应对,表明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革命势力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北伐后,所谓忍耐与观望政策最终湮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府因应论文参考文献
[1].蒋仲群,童星.适应型风险治理框架的构建与应用——以基层政府因应金融风险为例[J].行政论坛.2019
[2].胡门祥.善后借款合同:北伐前广州革命政府的违约情势与关系国的因应[J].盐业史研究.2019
[3].宋谦.论1918年山西鼠疫与政府因应[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孙伯龙.新经济下的共享经济创新与政府管制转型:挑战与因应——“中国的共享经济:为求创新是该继续管制还是放松管制”会议综述[J].竞争政策研究.2018
[5].郭亮.渔业组织和政府管理的互动因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8
[6].岳谦厚,杨曦.中共对战后国民政府善后救济工作的因应——以晋绥察分署救济活动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18
[7].喜饶尼玛,冯翔.“热振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因应[J].中国藏学.2018
[8].王黎曦.缅甸国际非政府组织反坝运动及因应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
[9].贾熟村.清政府对日本侵台因应之策及其教训[J].东方论坛.2016
[10].陈丹.平冈浩太郎访华及清政府的因应[J].社会科学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