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乙肝病毒模型论文-郝友华,李安意,丁红晖,朱帆,赵西平

鸭乙肝病毒模型论文-郝友华,李安意,丁红晖,朱帆,赵西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鸭乙肝病毒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

鸭乙肝病毒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郝友华,李安意,丁红晖,朱帆,赵西平[1](2012)在《不同种雏鸭建立鸭乙肝病毒感染模型及抗病毒效果的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种雏鸭建立鸭乙肝病毒感染模型的影响因素,观察应用该模型抗病毒的效果。方法采集鸭血清,应用PCR方法定性检测鸭血清中病毒DNA;定量PCR方法检测鸭血清中病毒DNA载量变化;用抗病毒药物处理,观察其在鸭DHBV感染模型中的抗病毒效果。结果不同种鸭DHBV自然感染率不同,樱桃谷鸭为8.75%,湖北麻鸭两个批次分别为17.80%和10.68%;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两途径均能致雏鸭感染DHBV,静脉注射感染率80%,腹腔注射感染率65%;鸭感染DHBV后,体内病毒载量维持在106~108copies/mL,可持续20 d以上;抗病毒药物处理后,在不同DHBV模型中其抗病毒效果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鸭的种类和人工感染途径可影响DHBV感染率;雏鸭感染DHBV后其体内有持续性的病毒血症;DHBV感染模型是药物抗病毒研究较好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期刊2012年11期)

骆欢欢[2](2010)在《疏肝健脾法干预鸭乙肝病毒感染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疏肝健脾法方药干预、反证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将90只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病毒组、模型组、病毒干预组、模型干预组各15只,限制组、限制干预组和空白组各10只,共7组。病毒组、模型组、病毒干预组、模型干预组通过腹腔注射DHBV-DNA强阳性血清,或限制或强行活动造出满足要求之相应各组,比较各组雏鸭不同时间DHBV-DNA拷贝数对数值变化、啄癖率、进食时间及强行下水时间,并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第7天(T7)各攻毒组DHBV-DNA拷贝数对数值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第28天(T28)病毒组、模型组DHBV-DNA拷贝数对数值均明显高于病毒干预组、模型干预组,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模型组和限制组发生啄癖的雏鸭数明显多于其余各组,模型组、限制组的啄癖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T28模型组、限制组的进食时间、强行下水时间均明显较其余各组短,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病毒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也有显着性意义(P<0.05);各干预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亦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各干预组与病毒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肝细胞均见有轻度变性,肝细胞内见脂肪变性和透明样变性。模型组、病毒组有点灶状或虫蛀状肝细胞坏死;门管区均见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少量组织细胞,偶见浆细胞;肝实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胆管轻度增生,肝窦轻度扩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表现可以部分通过雏鸭模型再现和模拟,从而表现出相关症状和体征,成为中西医结合的病证动物模型。(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0年05期)

骆欢欢[3](2009)在《建立鸭乙肝病毒感染肝郁脾虚病证动物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鸭乙肝病毒感染肝郁脾虚病证动物模型。方法:50只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4组:病毒组、模型组雏鸭通过腹腔注射DHBV-DNA强阳性血清使其感染病毒。后模型组、限制组用柔软细绳条束缚雏鸭双翅及双下肢、置于空地强行放牧、隔日喂食等方法建立肝郁脾虚模型。空白组及病毒组攻毒后正常饲养。观察4组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啄癖率、进食时间、强行下水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指标、免疫学指标变化。结果: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肝细胞均见有轻度变性,模型组、病毒组更甚。模型组、限制组发生啄癖的雏鸭数、进食时间、强行下水时间均明显较空白组、病毒组多或短,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病毒组、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较空白组、限制组为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病毒组、模型组、限制组均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限制组、病毒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病毒组、模型组、限制组均较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表现可以部分通过雏鸭模型模拟,成为中西医结合的病证动物模型。(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12期)

梁荣感,苏何玲,宋芸娟,龚受基,徐庆[4](2006)在《桂林麻鸭先天性鸭乙肝病毒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桂林地区幼龄麻鸭携带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情况并探讨PCR用于DHBV检测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桂林地区麻鸭血清中的DHBV。结果共检查284份鸭血清,DHBV阳性107份,阳性37.67%。结论桂林地区幼龄麻鸭自然携带DHBV率为37.67%,提示其对DHBV易感,是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PCR法检测DHBV敏感性较高,重复性好,可用于DHBV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06年11期)

肖萍,杨彦林,刘逢举[5](1993)在《兰州地区鸭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血清斑点分子杂交法检测兰州地区饲养的鸭群。两年龄北京鸭DHBV—DNA阳性率O;一年龄樱桃谷鸭自然感染率3.4%,以DHBV阳性血清0.2ml静脉感染1日龄樱桃谷鸭,然后检测血中和肝脏中的DHBV—DNA,发现感染后第4天血清中可检出DHBV—DNA,感染后12小时肝脏中可检出DHBV—DNA,感染可持续两个月。(本文来源于《兰州医学院学报》期刊1993年03期)

鸭乙肝病毒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用疏肝健脾法方药干预、反证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将90只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病毒组、模型组、病毒干预组、模型干预组各15只,限制组、限制干预组和空白组各10只,共7组。病毒组、模型组、病毒干预组、模型干预组通过腹腔注射DHBV-DNA强阳性血清,或限制或强行活动造出满足要求之相应各组,比较各组雏鸭不同时间DHBV-DNA拷贝数对数值变化、啄癖率、进食时间及强行下水时间,并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第7天(T7)各攻毒组DHBV-DNA拷贝数对数值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第28天(T28)病毒组、模型组DHBV-DNA拷贝数对数值均明显高于病毒干预组、模型干预组,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模型组和限制组发生啄癖的雏鸭数明显多于其余各组,模型组、限制组的啄癖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T28模型组、限制组的进食时间、强行下水时间均明显较其余各组短,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病毒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也有显着性意义(P<0.05);各干预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亦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各干预组与病毒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肝细胞均见有轻度变性,肝细胞内见脂肪变性和透明样变性。模型组、病毒组有点灶状或虫蛀状肝细胞坏死;门管区均见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少量组织细胞,偶见浆细胞;肝实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胆管轻度增生,肝窦轻度扩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表现可以部分通过雏鸭模型再现和模拟,从而表现出相关症状和体征,成为中西医结合的病证动物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鸭乙肝病毒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郝友华,李安意,丁红晖,朱帆,赵西平.不同种雏鸭建立鸭乙肝病毒感染模型及抗病毒效果的实验[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2

[2].骆欢欢.疏肝健脾法干预鸭乙肝病毒感染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J].新中医.2010

[3].骆欢欢.建立鸭乙肝病毒感染肝郁脾虚病证动物模型的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4].梁荣感,苏何玲,宋芸娟,龚受基,徐庆.桂林麻鸭先天性鸭乙肝病毒模型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

[5].肖萍,杨彦林,刘逢举.兰州地区鸭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3

标签:;  ;  

鸭乙肝病毒模型论文-郝友华,李安意,丁红晖,朱帆,赵西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