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结构的演变论文-刘景曼,严水霖,宗原,许志美,刘涛

孔结构的演变论文-刘景曼,严水霖,宗原,许志美,刘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孔结构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发泡,数值模拟,群体平衡方程

孔结构的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刘景曼,严水霖,宗原,许志美,刘涛[1](2019)在《PS/超临界CO_2挤出过程中泡孔结构演变的群体平衡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预测聚合物的泡孔结构并指导工业中发泡产品的性能调控和工艺优化,通过引入群体平衡方程(PBE),并耦合聚苯乙烯(PS)熔体流动方程及熔体相与气泡相中CO_2传质机理,建立了挤出口模中PS/超临界CO_2体系发泡过程数值模型,用于描述气泡群体的成核和生长行为。基于此模型计算,揭示了挤出口模中气泡的成核和生长行为,探明了挤出口模中泡孔结构的演变规律,并发现泡孔形成与流动特征及CO_2饱和溶解度密切相关。根据气泡生长规律,可将口模内泡孔密度的演变分为四个阶段,工业上应控制气泡处于相应的生长阶段以得到期望的泡孔结构。(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张凯,王起才,杨子江,王庆石,王新斌[2](2019)在《多年冻土季节活动层区引气混凝土孔结构演变规律与抗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多年冻土季节活动层区铁路、公路线路中桥梁的墩台基础混凝土灌注桩为背景,将持续-3℃养护下84 d时的引气混凝土和标养下28 d时的引气混凝土(两者抗压强度相同)的孔结构及抗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引气混凝土在-3℃养护环境下孔结构的演变规律和抗冻性能。结果表明:持续-3℃养护下混凝土平均孔径为标养下的1. 48~1. 63倍,气泡间距指数为标养下的1. 37~1. 61倍,孔隙率为标养下的1. 25~2. 02倍,且平均孔径随着含气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气泡间距系数随着含气量的增大而减小,孔隙率随着含气量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延长养护龄期抗压强度虽然最终可以达到标养下的抗压强度(龄期滞后),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降低,其降低幅度不仅与含气量有关,而且与孔结构有关,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存在最优含气量,即最优含气量在3. 2%左右。(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蔡荣瑾[3](2018)在《基于阻抗法研究水泥基材料早期水化历程和孔结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至今,水泥基材料仍广泛应用于我国水利、土木和国防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各领域建设的基础设施工程将面临我国不同严酷环境的考验,因此对水泥基材料的强度、渗透性和耐久性等宏观物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历程和孔结构演变往往能够影响其宏观物理性能。要想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能,需掌握其水化机理和孔结构演变规律。为此,本文基于阻抗法,重点从电学角度研究水泥基材料水化历程,并结合分形理论尝试探究水泥基材料孔结构演变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在水化初始阶段,水泥颗粒溶解出带电离子,纯水泥浆体的阻抗模量随水化时间逐渐降低,此时纯水泥浆体近似为纯电阻。当阻抗模量降低到最小值时,纯水泥浆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随后,阻抗模量快速上升,且出现不同频率的阻抗曲线逐渐分离,预示浆体中初始孔结构基本形成。M-水泥浆体早期的水化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溶解阶段、加速水化阶段、第二溶解阶段和凝结硬化阶段。与纯水泥浆体比较,第二溶解阶段为M-水泥浆体的特征水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由M在适当的碱性溶液环境中的火山灰反应控制。高掺量LP-水泥浆体早期的水化过程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溶解阶段、加速水化阶段、动态平衡阶段和凝结硬化阶段。相比纯水泥浆体,动态平衡阶段为高掺量LP-水泥浆体的特征水化阶段。这一水化阶段只有当LP掺量高于50%时才出现。2.由于水泥基材料的孔结构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且其小孔在孔结构中所占比例较高,因此本文选用分形树状模型模拟其孔结构。基于分形树状模型,本文建立了孔结构网络和相应的分形电网络,将水泥基材料孔结构和其电阻抗响应关联。依据两个网络的多级多分支特点和分形尺度定律,本文推导了基于阻抗法的水泥基材料孔隙率、孔迂曲度和孔尺寸分布等孔结构参数计算公式。分析了水泥基材料不同孔结构参数随水化进程的变化规律。比较了阻抗模拟结果和压汞(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MIP)试验结果,可以体现非接触阻抗测量快速和无损的优势。另外,采用基于热力学关系的水泥基材料孔结构分形模型发现:随着水化进行,M-水泥浆体的孔表面积分形维数逐渐增大,并发现10%掺量的M最有利于浆体孔结构的优化。3.基于阻抗法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矿粉和聚羟酸减水剂对浆体早期的水化都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并且矿粉对水泥浆体早期水化的影响作用强于聚羧酸减水剂。通过测试水泥浆体累积水化放热量、水化放热速率、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印证了阻抗法得到的结论。矿粉对水泥浆体水化的延缓作用,主要由于矿粉对水泥的稀释作用,导致浆体中氢氧化钙不足,不能在早期充分激发矿粉的火山灰活性。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的延缓作用是由于其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空间位阻效应,阻碍了浆体中的离子沉淀造成的。另外,初步建立了水泥浆体累积水化放热量与孔体积的定量关系,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线性负相关性。4.通过建立分形叶脉网络,探讨孔结构参数和溶液电导率对其电学性能的影响,以期能够为水泥基材料孔结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分形叶脉模型初始孔径的增大和初始孔长的减小,均意味着离子迁移难度降低,导致总等效电阻减小。孔径尺度因子和孔长尺度因子对总等效电阻的影响分别与初始孔径和初始孔长相似。随着分形叶脉网络级数的增大和分形叶脉模型孔隙率的减小,孔结构将变得密实,离子迁移受到更多的限制,导致总等效电阻增大。另外,分形叶脉模型总等效电阻随着孔尺寸分布分形维数和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本文还研究了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与温度和外加频率对其电导率实部和虚部的影响。电解质温度的升高导致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活化能增大,离子迁移加快,从而有利于其电导率实部和虚部增大。电解质浓度对其电导率实部也有相同影响,而电解质浓度与其电导率虚部的关系无规律性,这可能同电导率虚部的数值相对较小,对影响因素敏感性较高有关。另外,电解质溶液虚部随外加频率增大而增大,而实部则不受外加频率影响。(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11-01)

秦赛男,刘琳,王学成[4](2018)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净浆孔结构和力学性能演变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多组饱水水泥净浆试样,对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压汞试验(MIP)和显微硬度试验,进而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水泥净浆进行孔结构分析及力学性能分析,并基于孔内冰生长热力学理论,采用多孔介质力学方法对水泥净浆冰冻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孔径大小对孔壁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水泥净浆试件的孔隙率逐渐增大,关键孔径和平均孔径有增大的趋势;冻融循环作用粗化了水泥净浆试件内部的孔,尤其是200 nm以上的孔大量增多;水泥净浆试件的显微硬度值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大孔孔隙率的增大是导致材料力学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理论分析对所得试验结果进行了补充解释.(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王子铭,陈亮,岳爽,王春波[5](2018)在《同时煅烧硫化反应中石灰石微观孔结构演变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制恒温热重实验装置,测试了石灰石同时煅烧硫化反应的煅烧动力学特性和颗粒孔结构演变特性,探讨了孔结构演变机理。当煅烧环境中存在SO2时,石灰石颗粒煅烧的同时发生硫化反应。煅烧环境中SO2的存在降低了石灰石煅烧速率。与纯煅烧相比,同时煅烧硫化反应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增长均较慢,比表面积和比孔容分布曲线均较低,且在反应后期直径2~8 nm内小孔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随时间降低。提出了描述石灰石同时煅烧硫化反应过程中微观孔结构演变的模型:石灰石颗粒的煅烧由颗粒的表面向内进行,在煅烧前期(0~75 s),少量CaSO_4在Ca O表面生成,小部分孔隙被CaSO_4堵塞,CaSO_4对煅烧速率和孔结构的影响较小;在煅烧中期(75~225 s),CaSO_4厚度和覆盖面积不断增加,堵塞孔体积增加,CO_2的扩散阻力增加,导致石灰石的煅烧速率下降;煅烧后期(225~300 s),由于CaSO_4的不断积累,孔隙堵塞加剧,且堵塞主要发生在小孔上。对煅烧过程堵塞孔体积的计算表明,在煅烧前期和中期孔堵塞现象已经发生,在反应后期孔堵塞体积快速增加。(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鹏,解炜,李兰廷,熊银伍[6](2016)在《循环脱硫再生过程中活性焦表面性质和孔结构的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固定床反应系统模拟活性焦烟气脱硫及再生过程,进行了10次循环的脱硫再生实验,测定、计算了活性焦硫容;借助XPS和SEM表征再生前后活性焦的表面化学及形貌,测定了活性焦77 K下N2的吸附/解吸等温线,并解析获得了活性焦的BET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表明,循环脱硫再生过程中活性焦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呈上升趋势,分别由312.3 m2/g和0.147 9 cm3/g增加至441.4 m2/g和0.203 0 cm3/g,与此同时表面O元素含量由15.63%逐渐增加至19.09%;随着孔容、比表面积、表面O含量的增加,活性焦的硫容由最初的101.29 mg/g下降至22.56 mg/g,前6个循环活性焦硫容与其表面O含量呈逆向相关关系。表面酸性的增强抑制了SO2在活性焦催化活性位的化学吸附,导致脱硫性能降低。(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董桂伟[7](2015)在《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技术及其产品泡孔结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技术是一种成型微孔发泡塑料产品的重要加工工艺,具有高效、节能、资源利用率高、无污染、塑件质轻且力学性能优良等多项技术和产品优势,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绿色先进制造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由于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技术的系统原理和成型机理都非常复杂,导致目前商业化的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设备系统尚不完善且价格昂贵,其所使用的超临界流体计量与注入方法不够精确,整体设备系统的构建技术也不够明确,同时在关于微孔发泡注塑产品泡孔结构的研究中,还存在着对产品表面气泡痕的形成过程与消除机理研究不深入、对变模温辅助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工艺的基础研究不全面以及对产品内部泡孔结构和外部不发泡皮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研究不系统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系统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设备系统的构建技术及其原理,设计开发了超临界氮气发生与计量注入系统和装备,研制了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螺杆、料筒以及其他塑化系统部件,构建了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设备系统和变模温辅助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试验线,并在此基础上对微孔发泡注塑成型产品表面气泡痕的形成过程与变模温技术消除机理、变模温辅助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基础以及微孔发泡注塑成型产品内外泡孔结构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的系列结论。研究了超临界氮气辅助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原理,制定了工艺流程。研究了超临界氮气的发生原理,开发了超临界氮气发生系统与装备。研究了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过程中超临界氮气的计量与注入要求,提出了“旁通回流”、“定量稳流”、“定量定流”叁种超临界氮气计量注入方法,研制了“定量定流”超临界氮气计量与注入系统,开发了相应的基于可编程控制器和触摸屏技术的计量注入控制软件和设备,并实现了自主开发的超临界氮气发生系统、计量注入系统与注塑成型设备的良好连接。与现有的超临界流体泵送系统相比,本文开发的超临界氮气发生与计量注入系统的发泡剂来源充足、压力稳定,注入调控手段直接简便,计量精度明显提高,为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整体设备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研究了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设备系统的构建技术及其原理,提出了一套以常规注塑机(海天MA3200型节能伺服注塑机)为基础的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设备系统构建方案。自主设计、制造了一种微孔发泡注塑成型专用螺杆和与之相配套的微孔发泡注塑成型专用料筒,实现了与原有注塑机塑化系统的良好互换。自主设计、开发了一种超临界氮气打气头底座和一种以蓄能器为核心的塑化背压控制系统与设备,并对注塑机的液压系统进行了改造。进行了超临界氮气打气阀和自锁喷嘴的性能分析和选型,构建了完整的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设备系统和试验线,完成了工艺调试与试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螺杆与料筒塑化和混炼能力优异,中间止逆效果良好,开发的塑化背压控制系统响应及时、压力控制平稳,整体设备系统符合微孔发泡注塑工艺的要求。研究了微孔发泡注塑成型产品表面气泡痕的形成过程和变模温技术条件下的消除机理。设计制造了电加热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样条模具,开发了电加热模具温度控制系统和装备,建立了变模温辅助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试验线。研究了常规低模温条件下微孔发泡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和表面气泡痕形貌,探讨了表面气泡痕的形成过程。研究了不同模温条件下微孔发泡注塑成型产品流动前锋端面和表面的泡孔形态变化以及高模温条件下微孔发泡注塑成型短射产品从流动前锋到近浇口位置处的表面气泡痕形貌变化,分析了模具温度对产品表面气泡痕形成过程的影响以及变模温条件下表面气泡痕的演变规律,揭示了变模温技术消除微孔发泡注塑成型产品表面气泡痕的过程和机理。通过研究,发现微孔发泡注塑产品的表面气泡痕是由流动前锋处的泡孔受熔体喷泉流动行为的影响而在端面发生破裂并冷却遗留在表面所形成,而变模温技术对表面气泡痕的影响则经历了一个“先产生,后消除”的过程,其消除机理是填充阶段的高模温使表面熔体不冷凝,同时逐渐增大的熔体内部压力和泡孔长大压力使产生的气泡痕底部的熔体逐渐被顶出并与模具表面接触,进而压缩气泡内气体重新溶解进入塑料熔体并最终消除气泡痕。开展了变模温辅助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技术的相关工艺基础试验研究。利用构建的变模温辅助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试验线,研究了变模温技术对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填充阶段和冷却阶段熔体压力、产品内部泡孔结构以及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模具温度对熔体压力、产品泡孔平均直径、泡孔密度和泡孔直径分散度以及产品有/无熔接痕拉伸强度、有/无熔接痕弯曲强度和无熔接痕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研究发现,填充阶段的模具温度越高,对应冷却阶段的熔体压力降趋势减弱;当模具温度低于90℃时,产品内部泡孔直径、泡孔密度、不发泡皮层厚度以及有熔接痕试样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基本不变,当模具温度高于90℃时,随模具温度的升高,泡孔直径明显增大,泡孔密度明显减小,未发泡表层厚度减小,有熔接痕试样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显着增强;同时对于无熔接痕试样,模具温度对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不明显。研究了微孔发泡注塑成型产品内外泡孔结构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提出了一种研究微孔发泡注塑成型产品泡孔结构形成和演变过程的试验方法和全面表征泡孔结构空间形态的技术手段,并以此研究了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注射阶段不同射胶量条件下的微孔发泡注塑产品沿垂直熔体流动方向和平行熔体流动方向的泡孔结构特点,发现并提出了在微孔发泡注塑成型产品泡孔形成过程中,存在“填充过程中发泡”和“填充结束后发泡”两个过程,进一步分析得出,填充过程中的型腔熔体压力是决定这两种泡孔形成过程发生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微孔发泡注塑成型产品不发泡皮层的形成过程及其结构特点,发现不发泡皮层的形成也经历了“填充过程中”和“填充结束后”两个过程,对于“填充过程中”形成的不发泡皮层,熔体填充过程中的剪切流动行为和熔体流动前锋处的喷泉流动行为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对于“填充结束后”形成的不发泡皮层,熔体的冷却凝固则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研究同时发现,微孔发泡注塑产品的不发泡皮层由两部分组成,其外部为一层薄的包含有变形和破裂气泡的快速冷凝层,内部则为相对较厚的不含有可视气泡的类似实心层,其整体厚度随注射速度、模具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受熔体温度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10-09)

李阳,朱玉雯,高继慧,孙飞,雷鸣[8](2015)在《活性焦孔结构演变规律及对脱硫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体活化法制备活性焦,通过控制温度和烧失率来控制孔结构生成过程,制取具有特定孔结构的活性焦。采用N2吸附法对样品的孔结构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实验系统上对不同样品的脱硫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研究发现:活性焦制备过程中,低温活化有利于活性焦微孔结构的形成和脱硫性能的提高,微孔是活性焦脱硫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中孔和大孔作为分子扩散通道并具有存储H2SO4的作用,微孔比表面积可以作为判断活性焦脱硫性能的关键指标。(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李明春,张进,曲彦平,吴玉胜[9](2014)在《煅烧石灰石孔结构演变特性及有效扩散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氮吸附、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法研究了石灰石煅烧分解过程中孔结构演变规律及反应特性,构建了双峰孔径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与有效扩散系数计算模型,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石灰石不同分解阶段煅烧产物的孔结构皆为双峰分布,主峰3 nm附近小尺度中孔数随反应深化逐渐增多,在固体转化率达约60%时呈阶跃式增长;在1073 K煅烧固体转化率由50.41%增大到68.27%时,有效扩散系数由0.0162 cm2/s降至0.0093 cm/s,导致分解反应机理随之变化;在1073和1223 K煅烧温度下,反应机理转为传质控制,相应的临界固体转化率分别为60%和75%.(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段平,严春杰[10](2014)在《海水环境下混凝土孔结构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水环境下服役的混凝土会经历一系列物理和化学侵蚀过程。通过先进测试技术,表征了海水和淡水环境下混凝土孔结构和界面过渡区,采用压汞法和扫描电镜等先进技术探索了海水环境下混凝土孔结构和界面过渡区的演变规律以及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孔结构和界面过渡区的改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3天龄期时,相对淡水养护,海水养护环境下混凝土孔隙率低,孔径较淡水环境下细化一些,同时界面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值较高,宽度较低。当养护龄期到达28天时,情形发生转变,且海水环境下混凝土中出现裂纹。当到达长龄期180天时,海水环境养护下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劣化更为明显。(2)随着掺入矿粉,硅粉和偏高岭土后,混凝土孔隙率逐渐减小,混凝土孔径得到细化,孔径分布更为合理。同时界面过渡区更致密。矿物掺合料改善混凝土孔结构和界面过渡区的效果依次为:偏高岭土>硅粉>矿粉。(本文来源于《2014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摘要集》期刊2014-08-26)

孔结构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多年冻土季节活动层区铁路、公路线路中桥梁的墩台基础混凝土灌注桩为背景,将持续-3℃养护下84 d时的引气混凝土和标养下28 d时的引气混凝土(两者抗压强度相同)的孔结构及抗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引气混凝土在-3℃养护环境下孔结构的演变规律和抗冻性能。结果表明:持续-3℃养护下混凝土平均孔径为标养下的1. 48~1. 63倍,气泡间距指数为标养下的1. 37~1. 61倍,孔隙率为标养下的1. 25~2. 02倍,且平均孔径随着含气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气泡间距系数随着含气量的增大而减小,孔隙率随着含气量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延长养护龄期抗压强度虽然最终可以达到标养下的抗压强度(龄期滞后),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降低,其降低幅度不仅与含气量有关,而且与孔结构有关,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存在最优含气量,即最优含气量在3. 2%左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孔结构的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景曼,严水霖,宗原,许志美,刘涛.PS/超临界CO_2挤出过程中泡孔结构演变的群体平衡模拟[J].工程塑料应用.2019

[2].张凯,王起才,杨子江,王庆石,王新斌.多年冻土季节活动层区引气混凝土孔结构演变规律与抗冻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3].蔡荣瑾.基于阻抗法研究水泥基材料早期水化历程和孔结构演变[D].武汉大学.2018

[4].秦赛男,刘琳,王学成.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净浆孔结构和力学性能演变规律研究[J].河南科学.2018

[5].王子铭,陈亮,岳爽,王春波.同时煅烧硫化反应中石灰石微观孔结构演变特性[J].化工学报.2018

[6].王鹏,解炜,李兰廷,熊银伍.循环脱硫再生过程中活性焦表面性质和孔结构的演变规律[J].煤炭学报.2016

[7].董桂伟.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技术及其产品泡孔结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研究[D].山东大学.2015

[8].李阳,朱玉雯,高继慧,孙飞,雷鸣.活性焦孔结构演变规律及对脱硫性能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5

[9].李明春,张进,曲彦平,吴玉胜.煅烧石灰石孔结构演变特性及有效扩散系数[J].过程工程学报.2014

[10].段平,严春杰.海水环境下混凝土孔结构的演变[C].2014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摘要集.2014

标签:;  ;  ;  ;  

孔结构的演变论文-刘景曼,严水霖,宗原,许志美,刘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