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调民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音乐风格,持续与稳定,鄂尔多斯长调,诺古拉
长调民歌论文文献综述
哈斯巴特尔[1](2019)在《音乐风格的变化与稳定性——以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风格的分析,像社会分析和文化分析那样,必须根植于研究目标的内在分类中。鄂尔多斯长调民歌在不同部族中以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留存。本文重点对鄂尔多斯乌审旗、杭锦旗、达拉特旗流传的叁种地方性长调民歌的"诺古拉"、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对叁种地方性长调民歌所特有的音乐风格及程式性、稳定性背后的礼俗文化作一论述。(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9年06期)
成莉[2](2019)在《蒙古族长调民歌钢琴伴奏音乐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蒙古族长调民歌钢琴伴奏的创作手法,因为钢琴毕竟是西洋乐器,要想表现富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则必定需要一定的手段,使钢琴伴奏既不失钢琴本身的技巧,又富有民族特色,同时还要有创新的元素。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手段,分析长调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征并加以学习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07期)
额尔毕黑[3](2018)在《论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长调歌曲中最古老的一种形态,是蒙古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宫廷风格的鄂尔多斯长调民歌,其旋律优美独特,节奏舒缓自由,演唱细腻独到,风格高贵典雅。分析鄂尔多斯长调民歌的历史渊源、分布情况、主要特征、存续状况、研究价值等方面内容,并提出传承与保护鄂尔多斯长调民歌的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文化产业》期刊2018年19期)
金君[4](2018)在《浅析巴尔虎长调民歌》一文中研究指出巴尔虎民歌是巴尔虎人们心灵艺术的体现,更是包含着该地区的历史、民俗、音乐审美观及价值观等等方面。本地区独特的文化历史环境,对长调民歌的音乐形态、演唱方法和风格特征的形成以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为蒙古族后代的我们,将这份富饶珍贵的文化艺术研究学习与传承发展为出发点,写下这篇论文。在此论文中,将巴尔虎长调民歌从历史、特性、种类等方面进行简述,并以在巴尔虎长调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巴尔虎叁褐》为例引伸,结合作者自身的演唱心得体验与调查研究,从《巴尔虎叁褐》的故事起源、演唱风格及方法、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围绕巴尔虎长调民歌保护传承方面的话题,从传承方式、现状及传承保护的几点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10-01)
张劲盛[5](2018)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的内蒙古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语称乌日汀哆)是蒙古族最具典型性意义的音乐文化表达方式,是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在音乐领域的具象化体现。2005年11月,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以下简称长调)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随着一系列保护措施与宣传活动的开展,人们对于长调的认识不断加强,保护的效果不断凸显。长调申遗成功以来的十年,正是内蒙古自治区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推进、不断完善的十年。可以说,长调的保护进程从某种程度上见证或代表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保护工作的成果和经验。(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艺术》期刊2018年02期)
阿勒得尔图[6](2018)在《传承蒙古族长调民歌孜孜不倦》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10月,55岁的内蒙古长调歌手达瓦桑布被评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0年后,他又被评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对此,唱了半辈子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达瓦桑布非常激动,他说:“能够被评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这比捧回金奖、银奖还让人高(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8-08-13)
艾吉玛[7](2018)在《天籁之音:蒙古族长调民歌》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本文来源于《实践(思想理论版)》期刊2018年07期)
包苏雅拉图[8](2018)在《札萨克图长调民歌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札萨克图长调民歌是典型的科尔沁民歌种类,是蒙古族长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术界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研究也愈加火烈。但对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研究少之又少,笔者通过论文《札萨克图长调民歌调查研究》试图为了弥补这个空白,在家乡田野调查采访了很多艺人,记录了几十首长调民歌,并对札萨克图长调民歌所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中做调查研究,从而勾勒出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生存方式,当地民众观念,及学者对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分类进行梳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探讨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音乐分类及艺术特征,同时也与其它地区长调民歌进行了对比研究,尾部对札萨克图长调民歌传承保护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建议。全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叁个部分组成,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札萨克图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第一小节介绍札萨克图历史文化概况,第二小节绍了札萨克图地理概况。第二章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分布与分类,第一小节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分布情况,第二小节是当地人对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分类情况,以及学者对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分类情况,第叁小节呈现出札萨克图民俗生活中的长调民歌现状。第叁章札萨克图长调民歌艺术特点,第一小节里分析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歌词特点,第二小节分析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曲调特征,第叁小节分析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演唱艺术特点。第四章萨克图长调民歌的变迁与传承保护,第一节论述了札萨图长调民歌的生存环境的变迁以及演唱者的断代危机。第二节论述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传承保护,对札萨克图长调民歌的传承保护构想提出了个人的建议。结语里记感谢致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5)
张鑫[9](2018)在《乌兰杰《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内容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乌兰杰是蒙古族音乐理论研究奠基人之一。编着出版了《蒙古叙事民歌集》(蒙文)、《蒙古族音乐史》等着作,这些着作为更好地研究和了解蒙古族音乐文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乌兰杰教授多年艰辛从事蒙古族音乐研究的硕果,是关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综合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内容、研究价值的探究,对该书进行初步的解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珍[10](2018)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也需创新性传承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内蒙古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学科调查研究”课题组承办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论坛暨都兰长调作品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中蒙专家、学者围绕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乐特征、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主题,阐述了音乐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8-01-19)
长调民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研究蒙古族长调民歌钢琴伴奏的创作手法,因为钢琴毕竟是西洋乐器,要想表现富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则必定需要一定的手段,使钢琴伴奏既不失钢琴本身的技巧,又富有民族特色,同时还要有创新的元素。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手段,分析长调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征并加以学习和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调民歌论文参考文献
[1].哈斯巴特尔.音乐风格的变化与稳定性——以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为例[J].中国音乐.2019
[2].成莉.蒙古族长调民歌钢琴伴奏音乐形态研究[J].北方音乐.2019
[3].额尔毕黑.论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J].文化产业.2018
[4].金君.浅析巴尔虎长调民歌[D].内蒙古大学.2018
[5].张劲盛.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的内蒙古实践[J].内蒙古艺术.2018
[6].阿勒得尔图.传承蒙古族长调民歌孜孜不倦[N].中国文化报.2018
[7].艾吉玛.天籁之音:蒙古族长调民歌[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
[8].包苏雅拉图.札萨克图长调民歌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9].张鑫.乌兰杰《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内容初探[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8
[10].王珍.蒙古族长调民歌也需创新性传承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