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摩托车造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摩托车座椅,预测,GM(1,1),感性意象
摩托车造型论文文献综述
孔雪[1](2019)在《跨骑式摩托车座椅造型预测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功能性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人们开始追求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更加关注产品与使用者自身的密切程度,即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的使用感受和产品体验。这种需求体现在产品设计中即为感性设计,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感性需求。摩托车作为时下流行的交通工具之一,消费者对其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骑行时安全舒适,更要具备个性、时尚的外观形态。而目前,对摩托车造型研究不足,并缺乏对摩托车造型的预测研究。因此,本研究将摩托车座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造型预测进行深入研究。摩托车造型设计不只是单纯的审美设计,而且也受功能、材料、工艺以及人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摩托车整体造型上,座椅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关系着骑乘人员的安全问题,因此在设计中不容忽视。此外,摩托车造型的侧面轮廓线包含着产品的重要信息,能助于人们解读类型、整体风格等,可以用于不同型号摩托车视觉意象的识别。在本研究中,运用灰色模型Grey Modelling(GM)(1,1)对摩托车座椅造型风格进行预测,通过形态分析法提取座椅的造型特征,并进行参数化描述。利用已有的座椅造型,预测出新造型特征,用描述座椅风格的五组形容词进行感性意象研究,建立感性回归分析方程。采用回归分析法对预测造型进行修正。以某品牌摩托车座椅为例,分析并验证了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摩托车座椅造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为摩托车座椅造型设计提供一种确实可行的参考性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某品牌QM系跨骑式摩托车座椅造型为研究对象,对该系列的10款摩托车座椅造型先以形态分析法提取造型特征,再进行参数化描述,并用灰色GM(1,1)算法对座椅造型进行预测。(2)利用主观评价法、焦点小组法选取16个参照样本,经过参数化描述与均化处理后得到原型座椅造型;运用焦点小组法、语义差异法、因子分析等方法萃取出五组代表性感性语汇;再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感性意象调查,将获得的数据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感性语汇与造型特征的意象关系。(3)根据建立的感性意象空间,对预测座椅造型进行误差检验、修正、及以问卷的形式再次进行验证,并对问卷调查结果作信度分析。信度分析结果证明问卷结果是可信的。问卷调查结果充分证明了该造型的合理性,以及运用GM(1,1)预测座椅造型的方法的可行性。运用提出的方法框架设计出了符合感性意象需求的摩托车座椅造型。(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5-30)
周颖,张立鹏,阎岩,史春涛[2](2018)在《空气动力学仿真在摩托车造型开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摩托车空气动力学特性对摩托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操作稳定性有直接影响。由于国内没有摩托车专用风洞,道路滑行试验无法适用于所有车型,所以在一款新型巡航车造型开发阶段,采用空气动力学仿真方法分析实车模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指导多个部件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提供的两个挡风板安装方案分别进行了整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两方案整车阻力系数Cd值均降低,两挡风板安装方案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对比为进一步选型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郑静[3](2016)在《基于用户体验的摩托车造型结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摩托车要想塑造本国品牌形象,缩短和欧美品牌的差距,必须摆脱以往照搬照抄国外摩托的现状,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以用户为中心深入分析和研究摩托车造型结构设计,才能更加贴近市场和用户,更好的进行自主品牌的摩托车设计。本文从用户角度研究摩托车的造型结构设计并从视觉和人机层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与验证,并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针对摩托车的造型结构设计进行了用户研究,并建立了用户模型;其次,分析了摩托车造型结构设计中的视觉体验和人机交互体验;最后,进行了摩托车的造型结构设计案例的实践。从视觉体验的角度,以用户视角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是根据用户视觉特性分析,总结摩托车驾驶位置的视野性。另一方面是基于用户对于整车外观造型的喜好以及感受,分析视觉信息的输入以及合理规划,使用户能过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也为设计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人机交互分析方面根据我国人体工程学的相关尺寸,把广泛意义上的人机研究专门应用于摩托车的人机分析上,得出摩托车的座椅、置脚踏板等人机位置的一般计算方法;从人机界面分析、静态体验分析、动态体验分析叁个层面进行研究摩托车的适用性,使用户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0-01)
王玉[4](2016)在《现代摩托车造型设计中油泥模型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摩托车覆盖油泥模型设计是摩托车整体设计开发中的重要一环。制作合格的油泥模型不仅是对设计理念完整展现,也会给后面阶段的叁维测量、模具制作提供科学、准确、具体的数据。合格的油泥模型制作与摩托车整体设计开发成败有着紧密关联。本文主要对摩托车油泥模型制作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6年02期)
孙云美[5](2015)在《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低身位电动摩托车造型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电动摩托车以其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和环保等特点深受广大工薪阶层的青睐,扩大了人民群众对于交通工具的使用范围,逐步成为继家庭汽车和自行车之外的又一大交通工具。以往的电动摩托车几乎都是中高驾驶身位,而低身位的电动摩托车是一种驾乘姿态的全新体验,增强了驾乘者在行进过程中的安全感和舒适。基于人机工程学对这款电动摩托车进行造型设计与研究,可以使其以良好的外观、独特的身位设计等优势,受到城市中中低工薪阶层的人们的青睐。本文首先以国家标准的人体基本尺寸为依据进行分析,对传统电动摩托车设计的应用领域进行了研究,对研究内容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定义和分析,建立了各个因素的理论框架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在电动摩托车设计过程中提供可靠的依据和理论的可能。然后对低身位驾乘姿态的用户群里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用户访谈、用户调查、问卷调查,分析用户需求等,研究出与低身位电动摩托车设计相关的设计信息。最后通过对调查的归纳和总结,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确定了低身位电动摩托车的人机尺寸。通过对人性化理念分析,对这一低身位电动摩托车的功能和造型进行研究,对电动摩托车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归纳,并为这一类低身位的造型设计提出相关理念。(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5-11-01)
张家褀,孙云美[6](2015)在《低身位电动摩托车的造型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国家标准的人体的基本尺寸为依据进行分析,确定了低身位电动摩托车的人机尺寸,对这一电动摩托车的功能和造型进行说明与辨析,对电动摩托车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并为这一类电动摩托车的造型设计提出相关准则。(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5年19期)
刘志锋,刘建军,李强[7](2015)在《一款新型叁轮摩托车车架设计及整体造型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新型叁轮摩托车的需求,提升整车品质,设计了前部采用开口变截面和等截面型材焊接、后部采用开口等截面型材铆接的新型车架。按照产品创意设计的正向开发流程对叁轮摩托车进行创新设计,给出了造型设计方案,并试制了样车;通过用户模拟试驾体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5年08期)
刘志锋,王引[8](2015)在《油泥模型制作在现代摩托车造型设计开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摩托车设计过程中,油泥模型因使用便捷、性能稳定、仿真性高被广泛使用。主要介绍油泥模型的历史和特点、摩托车油泥模型的制作流程以及油泥模型在摩托车造型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陆冀宁[9](2013)在《摩托车造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3年05期)
陈永航[10](2013)在《XY300T-5型摩托车造型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设计对于提升摩托车的外观品质、提高其附加价值有着重要作用。以XY300T-5型摩托车造型设计为例,分析了产品的市场需求及企业目标。运用工业设计的相关方法与手段,确定了摩托车的主要造型设计特征。通过制作1∶1油泥模型,完善了细部造型,验证了外观与结构的可行性。设计结果表明:摩托车整体造型协调统一,曲面连贯一致,外观品质得以提升,符合产品市场定位。为相关行业进行摩托车造型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3年05期)
摩托车造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摩托车空气动力学特性对摩托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操作稳定性有直接影响。由于国内没有摩托车专用风洞,道路滑行试验无法适用于所有车型,所以在一款新型巡航车造型开发阶段,采用空气动力学仿真方法分析实车模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指导多个部件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提供的两个挡风板安装方案分别进行了整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两方案整车阻力系数Cd值均降低,两挡风板安装方案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对比为进一步选型提供了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摩托车造型论文参考文献
[1].孔雪.跨骑式摩托车座椅造型预测设计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9
[2].周颖,张立鹏,阎岩,史春涛.空气动力学仿真在摩托车造型开发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8
[3].郑静.基于用户体验的摩托车造型结构设计与研究[D].天津大学.2016
[4].王玉.现代摩托车造型设计中油泥模型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
[5].孙云美.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低身位电动摩托车造型设计与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
[6].张家褀,孙云美.低身位电动摩托车的造型设计与研究[J].设计.2015
[7].刘志锋,刘建军,李强.一款新型叁轮摩托车车架设计及整体造型开发[J].机械设计.2015
[8].刘志锋,王引.油泥模型制作在现代摩托车造型设计开发中的应用[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15
[9].陆冀宁.摩托车造型设计[J].机械设计.2013
[10].陈永航.XY300T-5型摩托车造型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