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基因位点论文-张亚东,张颖慧,董少玲,陈涛,赵庆勇

数量基因位点论文-张亚东,张颖慧,董少玲,陈涛,赵庆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量基因位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粒重,QTL定位,重组自交系

数量基因位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东,张颖慧,董少玲,陈涛,赵庆勇[1](2011)在《利用大粒材料定位水稻粒形性状数量基因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的粒长、粒宽、粒厚、粒重等粒形性状直接影响产量,研究粒形性状的遗传对指导水稻的高产育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20年来,利用AFLP、SSR等分子标记定位了许多控制粒重和粒形的QTL或基因,几乎分布于水稻的全部12条染色体。目前已经克隆了GS5、GS3、GW2、qSW5、GW5、srs-3和Ghd7,精细定位了gw3.1、qGL7、qGL7-、gw8.1、TGW3b和gw9.1,其他多数QTL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精细定位。分析这些定位群体中双亲千粒重大都小于50g,受双亲粒重差异范围限制,这些QTL往往解释粒重和粒形的效应值通常较小。选用特大粒资源与粒重差异较大的亲本间进行粒形的遗传研究有可能获得较理想的结果。本研究利用一个千粒重达72g左右的特大粒资源(TD70)与籼稻Kasalath(千粒重约为13g)构建的240个株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QTLIciMapping软件,以完备区间作图法,以LOD≥2.5作为选择阈值,对2010年和2011年的粒长、粒宽、粒厚和粒重进行QTL扫描。由于年底间籽粒灌浆差异,两年共检测到5个控制粒长的QTL,6个控制粒长的QTL,6个控制粒宽的QTL,7个控制粒厚的QTL,和6个控制千粒重的QTL;其中在2年中均被检测到的粒长QTL分别为qGL3-1,粒宽QTL为qGW2-1、qGW2-2、qGW5-1、qGW5-2;粒厚QTL为qGT2-3、qGT3-1;粒重QTL为qTGW2-1和qTGW3-1,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6.19%、4.42%、29.41%、10.37%、7.61%、21.19%、17.06%、11.51%和40.65%。其中第2染色体RM1347-RM5699区间是与粒长、粒宽、粒厚和粒重均相关的共同标记区间,与克隆的粒宽基因GW2位置,可能为同一区域。第3染色体RM6080-RM6832区间是分别为qTGW3-1、qGL3-1、qGT3-1与gw3.1和GS3位置相近,定位的第5号染色体RM413-RM3777标记区间的qGW5-1和qRLW5-2还未见定位报道,有可能为新的粒重或粒型QTL。由于不同粒重的亲本含有控制粒重的不同QTL或基因,定位群体不一样,QTL的数目也不一样,研究中并没有定位到其他已报道的精细定位和克隆的基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12-16)

张强,姚国新,胡广隆,汤波,陈超[2](2011)在《利用极端材料定位水稻粒形性状数量基因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极端大粒材料GSL156(千粒重71.9g)与特小粒材料川七(千粒重12.1g,轮回亲本)杂交、回交获得的BC2F2 216个个体为作图群体,在北京进行稻谷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千粒重等粒形性状的鉴定。采用单标记分析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利用SSR标记对粒形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检测。结果表明,上述粒形性状在BC2F2群体均呈正态连续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粒形性状相关的QTL28个,分布于第1、第2、第3、第4、第5、第6和第12染色体上。其中qGL3-2、qGL3-3、qGT12-1、qGT2-1、qGT5-1、qGW1-1、qGW12-1、qGW2-1、qGW5-1、qRLW3-1、qTGW12-1、qTGW2-1、qTGW3-3和qTGW5-1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13.70%、52.51%、21.13%、18.79%、20.92%、14.59%、18.33%、30.03%、20.05%、24.53%、13.47%、11.43%、21.30%和15.68%,为主效QTL。其中,第3染色体上检测出来的QTL最多。在所有检测到的28个QTL中,6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小粒亲本川七,而其余QTL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大粒亲本GSL156,基因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加性或部分显性。第3染色体RM7580~RM8208区间是分别与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相关的3个主效QTL的共同标记区间,第2染色体的RM7636~RM5812区间、第5染色体的RM3351~RM26区间和第12染色体的RM1103~RM17区间是分别与粒宽、粒厚和千粒重相关的3个主效QTL的共同标记区间,这些区间对粒形贡献率较大,为进一步精细定位或克隆这些新的粒重或粒形QTL奠定了基础。同时大粒亲本对稻谷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增效作用显着。(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肖珂,左海龙,巩迎军,张俊芝,张永娟[3](2007)在《控制水稻剑叶形态相关性状的数量基因位点(QTL)的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籽粒中一半以上的碳水化合物来自剑叶的光合作用,剑叶形态改良一直是水稻株型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利用一个日本主要种植的粳稻品种越光(轮回亲本)和一个印度的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产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back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BILs)对剑叶形态中的3个主要性状(剑叶长、叶宽以及其叶面积)进行了相关分析及其数量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的定位.研究表明,控制剑叶形态的3个主要性状间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并检测到影响3个性状的8个QTL,分布在第1,3,4,6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4.94%~22.07%,其中第4染色体上C1016标记和第6染色体上C556标记附近的共有6个QTL,其两侧的紧密分子标记在水稻株型分子育种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王松凤,贾育红,江玲,翟虎渠,万建民[4](2006)在《控制水稻种子休眠和抽穗期的数量基因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 ipponbare(japon ica)/Kasalath(ind ica)//N ipponbare BC1F10的98个家系为材料,连续2年进行了水稻种子休眠和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分析。用W inQTLCart 1.13 a软件从全基因组角度检测了休眠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s)。检测结果显示,2003年分别在第5、6和7染色体上,2004年则分别在第4、5、7和11染色体上检测到控制种子休眠性的QTLs位点;贡献率分别介于8.91%~11.09%和8.70%~11.80%。表明第7染色体上位于标记R1357~R1245之间的种子休眠性QTL位点是一个在年度之间稳定表达的控制种子休眠性的基因位点。抽穗期的QTL定位分析表明,4个控制抽穗期的基因位点能在不同年份稳定表达,其他位点受年度间的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此外,除第6染色体R2171~R2123间的位点延长抽穗期的基因效应来源于亲本N ipponbare外,其余稳定表达位点的延长抽穗期的基因效应皆来自亲本Kasalath。分析表明,种子休眠与抽穗期没有直接关系,它们分别为不同的基因所控制。(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吴昌军[5](2005)在《水稻抗褐飞虱和抗稻瘟病数量基因位点定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褐飞虱(BPH),Nilaparavata lugens,稻瘟病Pvriculari grisea Sacc分别为全世界水稻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害虫和真菌性病害之一。每年都给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发掘和利用水稻的抗性资源,提高水稻对褐飞虱和稻瘟病的抗性,被认为是最为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用由籼稻珍汕97和粳稻武育粳2号构建的DH(doubled-haploid)群体和由珍汕97和明恢63构建的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群体来检测水稻对褐飞虱和稻瘟病的抗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对褐飞虱和稻瘟病的抗性提供理论依据。DH系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由190个家系和179个SSR标记构成,RIL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由241个家系和221个SSR及RFLP标记构成。 本试验以各家系表型值的平均数作为该家系的表型值,应用软件Mapmaker/exp Version3.0和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0分别对两个遗传群体进行遗传作图和QTL检测。在DH系群体内,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第2、3、4、8和10染色体上共检测到6个褐飞虱抗性位点,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04%~13.73%,第3和第4染色体上各有一个来自于武育粳2号,其余QTL均来自于珍汕97;在第1、4、7、8、9、10和12染色体上共检测到9个稻瘟病抗性位点,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3.47%~17.20%,第1、4和8染色体上各有一个QTL来自于珍汕97,其余QTL均来自于武育粳2号。在RIL群体内,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第1、2、3、7、9和11染色体上共检测到9个稻瘟病抗性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3.61%~11.39%,第1、7、9和11染色体上各有一个QTL来自于武育粳2号,其余QTL均来自于珍汕97。 在DH系群体内检测到的6个抗褐飞虱的QTL,其中第2和第4染色体上的两个QTL在两个检测时期均能够检测到,其余4个QTL都只能在某一个检测时期能够检测到;另外在DH系群体内还检测到9个对稻瘟病有抗性的QTL,除第10和第12染色体上的两个QTL在分蘖期和孕穗期都能检测到,其余7个QTL均只能在分蘖期或孕穗期其中的一个时期能够检测到。在RIL群体内,除第9和第11染色体上的两个QTL能够在两个检测时期都能检测到,其余7个QTL只能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5-05-01)

郑小江[6](2003)在《玉米产量数量基因位点与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玉米产量QTL的研究方法 ,QTL数目、位置、遗传效应及应用。在比较了多种利用QTL结果对杂种优势的解释的基础上 ,认为杂种优势的产生是显性效应、超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杂种通过自组织理论而形成的最优基因表达调控是杂种优势形成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3期)

数量基因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极端大粒材料GSL156(千粒重71.9g)与特小粒材料川七(千粒重12.1g,轮回亲本)杂交、回交获得的BC2F2 216个个体为作图群体,在北京进行稻谷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千粒重等粒形性状的鉴定。采用单标记分析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利用SSR标记对粒形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检测。结果表明,上述粒形性状在BC2F2群体均呈正态连续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粒形性状相关的QTL28个,分布于第1、第2、第3、第4、第5、第6和第12染色体上。其中qGL3-2、qGL3-3、qGT12-1、qGT2-1、qGT5-1、qGW1-1、qGW12-1、qGW2-1、qGW5-1、qRLW3-1、qTGW12-1、qTGW2-1、qTGW3-3和qTGW5-1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13.70%、52.51%、21.13%、18.79%、20.92%、14.59%、18.33%、30.03%、20.05%、24.53%、13.47%、11.43%、21.30%和15.68%,为主效QTL。其中,第3染色体上检测出来的QTL最多。在所有检测到的28个QTL中,6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小粒亲本川七,而其余QTL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大粒亲本GSL156,基因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加性或部分显性。第3染色体RM7580~RM8208区间是分别与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相关的3个主效QTL的共同标记区间,第2染色体的RM7636~RM5812区间、第5染色体的RM3351~RM26区间和第12染色体的RM1103~RM17区间是分别与粒宽、粒厚和千粒重相关的3个主效QTL的共同标记区间,这些区间对粒形贡献率较大,为进一步精细定位或克隆这些新的粒重或粒形QTL奠定了基础。同时大粒亲本对稻谷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增效作用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量基因位点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亚东,张颖慧,董少玲,陈涛,赵庆勇.利用大粒材料定位水稻粒形性状数量基因位点[C].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2011

[2].张强,姚国新,胡广隆,汤波,陈超.利用极端材料定位水稻粒形性状数量基因位点[J].作物学报.2011

[3].肖珂,左海龙,巩迎军,张俊芝,张永娟.控制水稻剑叶形态相关性状的数量基因位点(QTL)的定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4].王松凤,贾育红,江玲,翟虎渠,万建民.控制水稻种子休眠和抽穗期的数量基因位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

[5].吴昌军.水稻抗褐飞虱和抗稻瘟病数量基因位点定位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5

[6].郑小江.玉米产量数量基因位点与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探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标签:;  ;  ;  ;  

数量基因位点论文-张亚东,张颖慧,董少玲,陈涛,赵庆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