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共通感论文-张再林

审美共通感论文-张再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共通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康德的审美共通感,中国古代的感应,政治的美学化

审美共通感论文文献综述

张再林[1](2019)在《康德的“审美共通感”、中国古代的“感应”与政治的美学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如若要给康德美学的核心概念"审美共通感"寻找一个中国式的对应概念,那么,它就是中国哲学里的"感应"了。虽然"感应"与"审美共通感"同样具有"感受的可交流性"的属性,但"感应"却作为一种人、我、物叁位一体的此感彼应、感而遂通,以其亦心亦物、亦人亦天的性质,比起康德的那种不无唯心化的审美共通感,代表了一种更为深刻也更为健全的感受到的可交流性。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意味着唯有中国的"感应美"而非康德共通感美才为我们真正指向了美之所以为美的指归,而且还意味着,也唯有中国的"感应美"而非康德共通感美才能使我们走出纯粹心灵交往的狭隘天地,跻身于现实的社会交往的广阔领域,从而使所谓"政治美学化"这一美好的社会愿景不再是痴人的呓语,而如同中国早期的"乐感政治"那样兑现为切实可行的人间真理。(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李伟,李志宏[2](2019)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新闻出版业发展刍议——基于人类审美共通感构建智能媒体机器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出版业面临的行业转型、理性思考及从业人员培养等问题都亟待正视。基于人类审美共通感和审美认知模块的人本主义思想研究,肯定了智能媒体机器人在未来新闻出版业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也客观理性地点明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新闻出版"回声室"、出版过程"透明度""有温度"的新闻及侵权等。基于此,就新闻出版业与人工智能的融进过程提出一个新展望,即基于人类审美共通感构建智能媒体机器人,以系统论思维而非孤立性视角看待人工智能。全民族审美共通感是提升智能媒体机器人审美能力的根本,而审美能力则是保障人工智能与新闻出版业顺利接轨的基石。(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期刊2019年19期)

李岩[3](2019)在《论康德的审美共通感理念——鉴赏判断何以是普遍必然的》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美学主要是围绕鉴赏判断及其普遍有效性问题展开的,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康德引入了共通感概念。与同时代人的看法不同,康德对共通感进行了重新解释和理解,基于它在审美鉴赏领域的运用,康德将共通感定义和设定为鉴赏判断的先验原则和理念,从而从根本上揭示和保障了鉴赏判断的普遍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孙玮,张新定[4](2018)在《竞技体育审美共通感及其教化价值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美"是竞技体育的重要展现方式,"共通感"又是竞技群体审美情感获取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西方美学为理论研究背景,以史论结合的研究方式,澄明竞技体育的内在规定性,剖析以游戏之"共通感"为内核的竞技体育"审美共通感"的特征与内容;论证作为竞技体育审美共通感之内涵的"审美精神",揭示当今在政治和资本目的主导之下所造成的竞技体育审美精神的遮蔽;阐述了竞技体育所独有的教化属性,以及通过竞技体育审美共通感的教化实现审美精神回归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柴阳阳[5](2018)在《论康德审美共通感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的美学与文艺作品《判断力批判》在欧洲美学和文艺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审美概念是这本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因此本文就对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中第一卷中"美的分析论"展开讨论,在大致了解康德审美判断的四范畴后,就审美共通感的认识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历史源流看到康德的继承之处,并通过审美共通感的运行合理性以及审美共通感的内核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35期)

彭志君[6](2017)在《审美共通感:纯粹审美判断的第叁者——《判断力批判》中一个重要问题的求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综合判断的第叁者问题是康德先验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纯粹审美判断作为先天综合判断,其第叁者问题同样是康德先验哲学中一个重要且合理的问题。但是,学界对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关于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所做的研究往往忽视了纯粹审美判断的第叁者问题。研究表明,审美共通感是联结纯粹审美判断的主词和谓词的第叁者,是赋予纯粹审美判断普遍必然性的先天根据。因而,可以将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理解成是针对审美共通感所做的演绎。在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中,审美共通感的地位是基础性的,因此,它在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中发挥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功能性的,更是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本文来源于《德国哲学》期刊2017年01期)

叶文敏[7](2017)在《初中生审美共通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同时阅读理解也成为中考语文的一个考察大项。在中考阅读理解的试题中,无论是诗歌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一定会有考查学生审美能力或审美情感的题目。但遗憾的是学生的得分率不高,教师讲解起来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从表面上看,其原因是这一类题目考得“太灵活”,答案又“见仁见智”,很难找到教与学的标准。但实际上是忽略了这一类题目的共通性——考查传统的、有传承性的审美观念和符合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的审美情感。因此笔者尝试应用康德审美共通感的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共通感,让学生的个体审美体验能够与课文、作者、时代、文化产生共鸣。在尊重学生思考成果的前提下,提高审美教育效率,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本论题从分析核心概念入手,总结实际调研中发现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将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借助案例分析的方法,以期能够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初中生审美共通感的原则、方法和建议。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研究的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核心概念综述,相关概念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共通感以及两者的关系,最终确定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第叁部分是现状描述和成因分析。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的方式,考查者相中学目前阅读教学、审美教育以及审美共通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明确后文要解决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散步》、《紫藤萝瀑布》和《春望》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审美共通感的一些方法。第五部分是案例实施效果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方式分析实施案例的效果,为第六部分提出培养原则和对策做准备。第六部分是通过上文的分析,就怎样在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审美共通感提出基本原则和对策。(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5)

李河成[8](2016)在《审美共通感的公共哲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省程序宪政学在公共领域的形式化理性和其于私人领域的原子化弊端,审美共通感因而具备"政治文化"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和审美"感通学"问题本身的历史承继性。审美共通感的公共哲学诉求是继儒家传统、契约规则、货币媒介、阶级政治、语言交往等探究之后的超越。审美共通感推向审美共同体的努力,第一立基专项感觉感通向共同感觉(通感)的分析;第二立基私人感觉升华到社会共同感觉的努力。此"心性-秩序"合拍的自觉意识,从维科、阿伦特等人想象的公共表象(符码),苏格兰自然神论的道德感本心,康德的先验共通感,马克思从实践具体生成的感通政治学,阿伦特"德艺"绽现与交往等议题,以史带论,展现审美共通感的公共性机理。此具体感觉获致共同感觉的"感通学"是"间性哲学问题"的理论建构,是超越"感性学""美善学"等"实体哲学"美学的演绎,继而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公共诉求"等议题做出理论铺垫。(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王煜东[9](2016)在《论康德的审美共通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共通感在康德的美学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康德对于审美共通感的论述,主要见于《判断力批判》中,最初是共通感作为鉴赏判断主观普遍性的先验预设;之后在对鉴赏判断的普遍有效性进行演绎时将鉴赏力视为共通感的一种,由此划分出审美共通感与逻辑共通感;最后在对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进行解决时,将共通感视为人性超感官基底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在鉴赏判断中,主体将其愉快与不愉快的情感与审美对象形式相联结,而联结的依据在于审美共通感。由此,本文试将审美共通感视为主体内在机能与审美对象形式相契合的联结中介。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审美共通感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和共通感问题的源起,在认识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原始模型(“先验的图型”和“德行原则的模型”)以及在康德美学体系的重要性。第二章主体的内在机能,对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考察的主体的诸认识能力,如直观、想象力、统觉、知性和理性能力予以梳理,同时对作为主体内在机能的共通感予以分析。第叁章审美对象,对美和崇高予以梳理。从“质”、“量”、“关系”和“模态”四个方面来梳理美;从“力学”和“数学”上来梳理崇高。第四章审美共通感,将审美共通感视为主体情感与审美对象相契合的联结中介。结语总结全文观点。(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06-01)

徐丹[10](2016)在《康德自由理论中的审美共通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哲学中,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其哲学思想的重要性无论是在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都是不可忽略的。审美判断是人的情感直接宣泄具有纯粹性和独立性,虽然康德没有直接用“自由”来界定,它却产生于人诸认识能力在对象的表现中达成的自由的协调一致的游戏,所以将它归属于自由的名下。康德哲学中提到的共通感有叁类,分别是逻辑共通感、道德共通感以及审美共通感。其中的审美共通感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诞生于康德对判断力的反思。康德将共通感作为鉴赏判断所预设的必然性的条件,这种共通感与知性的共通感有本质区别,因而被康德称为“审美的共通感”。康德在“美的分析论”中根据四个契机对鉴赏判断所作的分析,意在说明自由通过审美而得以实现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它们才能成为连接了审美与自由的契机而存在。而在“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中康德直接将鉴赏与共通感等同起来,所以鉴赏其实是作为审美共通感的一种而存在着。康德写《判断力批判》的目的就是带领人们发现了实现自由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跨越自然与自由之间鸿沟的审美之路。可以说没有审美共通感的存在,审美就没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保障,康德美学则无法构建。在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从康德叁大批判的原文本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地加工、整理、提炼,确立了论文的论证思路。本论文将主要以康德叁大批判的原文本为依据,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康德自由、审美、共通感问题的研究成果,针对康德审美共通感概念进行分析阐释主观的审美的普遍性从何而来等问题,也就是以审美共通感为基点,建立康德的思想地图。(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6-05-01)

审美共通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出版业面临的行业转型、理性思考及从业人员培养等问题都亟待正视。基于人类审美共通感和审美认知模块的人本主义思想研究,肯定了智能媒体机器人在未来新闻出版业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也客观理性地点明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新闻出版"回声室"、出版过程"透明度""有温度"的新闻及侵权等。基于此,就新闻出版业与人工智能的融进过程提出一个新展望,即基于人类审美共通感构建智能媒体机器人,以系统论思维而非孤立性视角看待人工智能。全民族审美共通感是提升智能媒体机器人审美能力的根本,而审美能力则是保障人工智能与新闻出版业顺利接轨的基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共通感论文参考文献

[1].张再林.康德的“审美共通感”、中国古代的“感应”与政治的美学化[J].学术研究.2019

[2].李伟,李志宏.人工智能环境下新闻出版业发展刍议——基于人类审美共通感构建智能媒体机器人[J].中国出版.2019

[3].李岩.论康德的审美共通感理念——鉴赏判断何以是普遍必然的[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孙玮,张新定.竞技体育审美共通感及其教化价值刍议[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柴阳阳.论康德审美共通感理念[J].北方文学.2018

[6].彭志君.审美共通感:纯粹审美判断的第叁者——《判断力批判》中一个重要问题的求解[J].德国哲学.2017

[7].叶文敏.初中生审美共通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8].李河成.审美共通感的公共哲学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16

[9].王煜东.论康德的审美共通感[D].西北大学.2016

[10].徐丹.康德自由理论中的审美共通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

标签:;  ;  ;  

审美共通感论文-张再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