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赵吉峰[1](2021)在《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世界体坛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下,竞技体育需要实现从“优先发展”、“赶超发展”的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突破竞技体育大而不强的发展困局,承载新时代赋予竞技体育的历史使命。由于竞技体育以往发展模式过多的关注资金、行政路径等外在因素,未能有效发挥竞技体育系统内在的自组织机制,未能激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长期以来发展结构、质量与效益并不尽如人意。2020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比《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规划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竞技体育迫切需要探索和实施高质量发展模式,增强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发竞技体育系统的内生活力,更好的发挥竞技体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先导作用。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自组织的视角,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以及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法、灰色模型预测法、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发展观、发展目标、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构建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旨在为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新视角与新模式借鉴,为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框架参考,推动竞技体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由高质量发展观、发展目标、耗散结构条件、竞争与协同动力四部分构成。第二,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在价值论上,要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多元利益均衡发展、可持续内生动力发展;在认识论上,它实质上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新时代提升“体育强则中国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在方法论上,需要建立自组织发展方式,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走守正创新与融合创新的中国特色之路。第三,我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三体两元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远离平衡态、发挥好竞技体育系统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抓住竞技体育系统的内外涨落契机。第四,竞技体育建立耗散结构的动力学临界条件是职业体育的发展要远大于专业体育的发展。它要求职业体育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方式,专业体育成为其辅助发展方式;职业体育自身造血能力要远大于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自身与专业体育产生的正熵;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专业体育产生的负熵。第五,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核三体三元”竞争与协同的结构,其中“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融合度”是主导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第六,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之间的人才比例满足0.41<R2<1.86时,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能产生良好的协同发展效果,更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第七,根据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竞技体育赶超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的协同发展模式、科技支撑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模式,自我造血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模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并行发展模式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模式。第八,对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高质量发展”能够作为可参考的新逻辑起点,“自组织学理依据-系统动力学方法-Vensim分析工具”的研究框架更符合竞技体育复杂系统特点,有助于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深入。
马凯泉[2](2018)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均衡性与先行性研究》文中指出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夺标育人、为国争光的重要任务。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的现代竞技体育相较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但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经过长期的奋斗与摸索,构建了属于我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体系,竞技体育实现了不断的发展与突破,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竞技体育发展的非均衡性态势日趋明显,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发展水平、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成为当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大弊端。本文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均衡性与先行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释义并分析了“均衡性”、“先行性”及二者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探讨,回顾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布局的演变进程,总结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竞技体育均衡发展布局与措施、先行发展布局与措施以及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得出结论如下:1.均衡即相对平衡之意,我们追求均衡,但事物的发展总是处于非衡和均衡的动态之中,非衡是一种常态,追求均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允许非衡的存在。竞技体育的均衡发展并非是同步均衡、同等均衡,而是一种有差别的均衡。2.先行即先进行、先实行之意,之所以先行,是基于特定的条件下。竞技体育的先行发展是为了求得迅速地突破,在先行的过程之中需要注意先行的方法、先行的力度、先行的高度以及量的多少。3.均衡是为了全面发展,先行是为了凸显优势,以先行做引领,带动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促进先行性项目数量与质量的提升。4.我国竞技体育的崛起离不开各阶段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布局,尤其是部分重点项目的设置及优先发展、不同阶段“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迅速提升了我们的实力,在特殊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5.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现状不容乐观,部分项目实力下降、各种不均衡现象警醒着我们还需做更多的努力。6.我国竞技体育的均衡性发展要坚持转变理念,理清思路;联系实际,科学规划;均衡配置,宏观调控;结合政策,顺应潮流的布局理念。为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均衡性,我们采取“四个有效”和“四个全面”的策略,即:有效组织竞技体育的多维发展、有效组织项目的合理化布局、有效提升对运动训练的准确性把控、有效加强对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全面推动竞技体育的动态调控、全面深化改革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全面推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靶向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弱势项目。7.我国竞技体育的先行性发展要坚持准确定位,合理选择;制定规划,灵活变化;突出效率,兼顾公平的布局理念。结合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能性走势,我们对以下项目进行先行发展: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基础运动项目、三大球运动项目。针对于不同的项目我们需采取不同的发展措施。8.竞技体育的均衡发展与先行发展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对两者进行一定的协调:坚持均衡与先行并重的发展方式;坚持以打造先行带动均衡的发展模式;坚持适时调控与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则。
张洁,孔德佳,郝乐[3](2017)在《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服务转化的途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竞技体育资源的概念出发对其特征进行讨论;结合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分类,对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服务转化的内容和有效途径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认为,竞技体育资源可以分别以指导服务、设施服务、公共活动服务和信息服务等为内容向体育公共服务进行转化,并通过相关转化机制建设,加强场地设施规划管理,强化明星示范带头作用,深化区域间合作和区域竞技体育资源利用等途径来提升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服务转化的有效性。
侯玺超[4](2017)在《论作为“身体教育”的体育》文中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身心发展的统一,人的身体发展不只是生理机能的自然成熟,也是一个基于社会要求对人的身体进行改造的过程,人的身体也需要教育。体育以促进人的身体发展为价值旨归,如果不是促进而是在损害人的身体的发展,那就是体育的异化,是对真正的体育的背离。体育本质上是“身体教育”,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体育的这种“教育”规定性,决定了体育并非只是技术性、生理性的身体训练,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目标维度。历史地看,人的身体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道德、军事和政治宰制、遮蔽到身体本身被发现和重视的过程。与此相适应,体育的命运也与道德、军事与政治等相关联。近代以来,随着“身体”本身价值的再发现,身体由手段成为目的,体育的教育性得以彰显,成为人复归自然与自由、重建主体完整性的重要活动。通过发展身体去培养人,通过身体的自由与解放去实现人的整体自由与解放,获得了价值上的充足合法性前提。在当代,身体发展的异化问题逐渐凸显,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等在体育中大行其道,而这正是人类整体文化症候在教育中的集中反馈:(1)体育的“竞技主义”情结,导致了身体发展目标的工具化;(2)身体发展内容的片面化,导致了体育对“完整的人”的异化;(3)身体发展过程的强制性与程式化,体现着体育对身体的权力性控制;(4)身体发展的技术化,使人丧失了审美体验。为了夯实体育的育人根基,提高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育人质量与实效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就需要迫切破除“规训式”的学校体育困境,积极探索体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可能性方案。总体而言,坚持学校体育的教育规定性,要重新认识“身体”的价值,廓清种种观念上的误区,明确身体自由与人的整体解放的根本诉求。一方面,要立足于人的身体培养,积极实现体育从“工具主义”到“身体解放”,从“身体片面化”到“人的完整性”,从“身体规训”到“人的自由发展”,从“技术训练”到“人的美感体验”的身体教育转型。另一方面,还需超越身体的培养,强化“身—心”发展的整体性,成就一个有丰富生存意义与生命体验的“精神身体”。
李在军[5](2016)在《当代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中国已经从竞技体育弱国发展到竞技体育强国。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明确提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任务,这一目标彰显了我国体育价值的意识转换,突出了由原来追求体育的外在价值向内涵发展的转变,由注重硬实力建设向软实力塑造的转变。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今后在国际赛场上将不再是竞赛成绩"硬实力"单一方面的展现,代表体育强国形象更需要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软实力"的支撑。由此,在当代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如何优化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发挥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与作用,提升其综合素质成为当前体育强国"软实力"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此外,传统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忽视竞技体育人才文化教育、不注重其整体素质发展及单一培养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也成为本研究的直接来源。以2015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为例,其中重点强调揭示了"关于弄虚作假,破坏赛风赛纪,违背体育精神问题","关于金牌至上的政绩观扭曲了体育精神的问题"及片面追求运动成绩、金牌数量,疏于对运动员的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导致少数运动员在赛场上为取得好成绩不择手段,公然违背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甚至铤而走险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问题。反思如何由追求"金牌至上"回归到体育精神,首先要培养思想道德合格的"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绝不仅仅是技能、战术的训练或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就能涵盖的,至少还应包括对竞技体育人才正确思想观念与态度的培育。争取金牌是竞技体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主体性,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引导竞技体育人才对"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奋斗精神不懈的追求,使竞技体育人才在尊重人性主体价值基础上实现创先争优的精神。回顾与梳理国内学界对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开拓了领域、奠定了基础,但学术界对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如:对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总体性理论研究仍然有待明晰与深入,包括围绕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构、功能与作用等一些前提性问题并没有系统的论述。由此,本文研究力图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竞技体育人才素质的结构与特点,明晰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与作用,通过采取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呈现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危害及作出成因分析,并针对问题与成因提出相关优化对策,为竞技体育人才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以利于促进培养富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竞技体育人才,促进竞技体育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研究背景与思路,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研究的相关概念。厘清竞技体育、人才、素质、竞技体育人才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特征、功能以及分类、结构、组成要素等基本理论问题是本文研究的前提。研究认为:(1)竞技体育的功能是为国争光、为本地区争光,尤其在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功能有着本质的区别;(2)在竞技体育人才素质中,生理性素质是竞技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是影响竞技水平最重要、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3)心理性素质是运动员在竞赛中能否发挥出最优"竞技能力"的关键因素,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心理素质的比拼,在竞赛决胜时刻,过硬的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技术上的缺陷;(4)社会文化性素质是人格形成与完善的基础和主导力量,提高竞技体育人才社会文化性素质不仅可以使其在最佳时效期内达到竞技能力开发的最佳效果,同时增加了竞技体育人才未来的出路,促使其从容地面对今后的就业。第二章,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与作用。研究认为,在竞技体育人才综合素质发展中,生理性素质是物质基础,是能否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而思想道德素质是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灵魂,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动力。竞技体育人才在训练与比赛及日常学习生活中,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受到思想道德素质的指引与制约。竞技体育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与困难,而坚定的信念与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内在潜力,并将训练与竞赛始终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科学合理地解决矛盾与问题,把个人理想实现融入到体育强国建设,使个人梦、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本章在写作过程中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终从导向功能与作用、凝聚功能与作用、育人功能与作用、协调功能与作用四个主要方面对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论述。第三章,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关于"弄虚作假""违背体育精神" "金牌至上" "片面追求运动成绩与金牌数量""在赛场上为取得好成绩不择手段"等现象在部分运动员身上也是确实存在的。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归纳梳理出5个主要方面问题:价值取向功利化、个人意识膨胀、存在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法纪观念淡薄、重"技能"轻"人文"培养;并阐述了存在的问题会造成降低竞技体育公信力、阻碍竞技水平提高、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示范、败坏社会风气、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等5个方面危害;针对问题研究分析了6个主要方面成因:利益价值观念扭曲、道德失范成本过低、人文精神培养弱化、西方不良思潮与传统文化的影响、激励机制过于单一、竞技法制建设滞后。第四章,优化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在如何优化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问题上,首先要明确竞技体育价值观,要扭转"体育等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等于金牌"的价值导向,要确立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价值导向,改变政府竞技体育政绩观以及转变教练员训练理念,其中教练员训练理念的转变是运动员能否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次要更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念,要以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为主线,以人为本着力提升竞技体育人才"软实力";三要创新竞技体育人才教育方式,突出引导运动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采用问题引导式教育启发运动员学习兴趣,发挥隐性教育的特殊功能,注重人文教育引导运动员对人性的思考;四要构建全面灵活的竞技体育人才激励机制,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公平观,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同时要奖罚分明;五要加强竞技体育法制建设,将体育道德上升为法律,赋予制度的刚性,让运动员增强法制观念,形成法治氛围,推进法制教育,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法律监督,通过"德" "法"兼治,提升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与精神境界。
赵维钢[6](2017)在《竞技体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竞技体育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深刻蕴含着人类的某种价值追求,也离不开伦理价值规范的引导和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也不断说明,价值追求的异化,伦理规范的缺失,必将使竞技体育发生异化,因此,有时候,竞技体育不仅不能成为人类追求身体健美、社会交往和国家强大的有益活动,反而会演变成为伤害人类身心健康、影响社会和谐和国际友好交往的事件。新中国的竞技体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之态势,其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令国人兴奋和自豪,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敢于拼搏、勇于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体现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信心和决心。然而,也毋庸讳言,由于竞技体育本身的高淘汰率、竞争强度以及“明星效应”特点,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的片面追逐和某些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当前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违背竞技体育伦理精神的现象,诸如年龄造假、服用兴奋剂、黑哨、群殴、假球、甚至进行故意的人身伤害,媒体误导甚至参与造假、政府过度投资而忽视大众体育、项目结构失衡等等,也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竞技体育如何在良好的伦理价值规范的引导和制约下健康发展就成为当前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政治伦理的角度讨论当代中国竞技体育伦理价值规范的建设和践行问题,力图回答建构竞技体育伦理核心价值的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成为竞技体育伦理的根本内容、竞技体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维度以及如何防止和消除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化现象等问题。任何伦理规范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属性和价值诉求,其中的核心价值构成了该伦理规范的主体和支撑,影响和制约着该领域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本论文第一章阐述了竞技体育的伦理意蕴以及国际经济体育伦理的基本发展概况,并从国家意识形态的诉求、社会理性对道德的期望、个人全面发展三个方面讨论了构建当代竞技体育伦理核心价值的基本依据。从国家层面讲,竞技体育不仅仅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人民之间、国与国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媒介,而且展现了特定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其伦理价值必然受到特定国家尤其是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影响,体现一定的意识形态特点。从社会层面讲,竞技体育伦理规范反映着一定的传统文化观念,受制于社会道德观念的约束,尤其是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从个人层面讲,竞技体育可以最大程度激发人的潜能,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应成为所有竞技体育运动员追求的核心价值。因此,竞技体育伦理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密切相关,从关系角度讲,伦理是一种关系。当代中国竞技体育伦理核心价值的建构必须体现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性要求,兼顾三者的利益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好契合了上述三者的关系,为当代中国竞技体育伦理核心价值的建构提供了基本依据。本论文第二章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构成当代中国竞技体育伦理的根本内容,从我国竞技体育的根本价值目标、开展竞技体育工作的基本准则、深化改革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精神动力、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竞技体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机制问题。本论文第三章具体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范畴,探讨了竞技体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维度。在国家层面,竞技体育彰显了国家的文明、富强、民主与和谐的价值追求,其中文明是魂。因此,富强、民主、和谐也可以看成是国家文明发展的不同体现。在社会层面,竞技体育在不断追求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诉求,其中公正为要。在个人层面,敬业是培育主体责任的主体规范,由此敬业构成爱国、诚信、友善的基础。本论文第四章探讨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规范当代中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尽量防止和消除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化现象。这主要包括:注重制度伦理建设,为竞技体育健康发展提供根本保障;注重舆论宣传引导,为竞技体育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注重个体道德自律,为竞技体育健康发展奠定主体基础。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论文具体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范畴对竞技体育伦理规范践行的探讨,尤其是在每一个层面又提出一个范畴作为主体和核心来展开阐述的做法,必然存在着概念分类的不周延和逻辑上的不严谨之处,会引起一定歧义。对此,我们认为,这样做并不意味着这些范畴优先性的简单排列,更不意味着对每一个范畴简单归类是绝对的,这样做的主要考虑是现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已经约定俗成,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不是本文探讨的问题。论文对此遗憾也只能存此留照,以待将来深入研究以改进之。
韩磊磊[7](2014)在《转型期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方向和方式上对中国体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过程中,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适,转向哪里、怎样转变、为什么这样转变等,已成为体育界无法回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证、动态与静态、比较等分析方法,综合利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以生产方式作为切入点,对体育发展方式的概念、内涵、类型以及体育发展方式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理论阐述。以此为依据,分析了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概念、条件、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和现状,对现阶段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进行了定位,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随后参照部分发达国家体育发展方式的形成和特点,结合中国社会转型的规律以及中国体育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目标选择及转变思路。并从破除路径依赖、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法制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实现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目标的对策保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问题共同作用下产生,既是对体育自身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是对社会转型的补充和完善。第二,生产方式是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点,体育发展方式转变是围绕体育发展资源规投入和配置对体育发展目的、发展主体、主体素质以及发展主体相互之间关系的局部变革或根本性调整;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体育发展目的趋向于以人为本、体现本土体育文化;体育发展主体趋向于由政府、社会、市场构成;主体间关系趋向由各主体在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决定。第三,计划经济下的体育发展方式对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体育发展不能依据自身规律,竞技体育发展和群众体育发展脱节、体育资源来源单一等问题;整体而言,现阶段中国体育发展是政府主导型的,外延粗放、投入驱动等和此密切相关;导致现行体育发展方式问题的原因在于整体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对体育发展的认识落后以及对计划经济下的体育发展方式的依赖。第四,发达国家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存在一定的共性;以人为本、注重公平效益、体现本土体育文化是其体育发展的主要目的;提高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作用,发动社会力量共同促进体育发展,以制度来约束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其采取的主要方式。第五,中国社会转型是政府主体不断放权的过程、实现“法治”的过程以及形成公民文化权利的过程,是政治稳定下的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核心变动与配套改革、渐进式、优先与稳定务实对外开放的;中国体育发展存在政府主体素质不高、资源利用与配置不合理、整体创新水平不够、法制法规建设落后、体育结构失衡等问题;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社会转型及体育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在现时期要求中国体育发展能够在不同的领域,因体育的公共物品属性来选择是政府主导,还是社会主导,抑或结合主导,但在最终必将是政府服务,社会主办,市场调节的方式。第六,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在目的上应以人为本、注重公平、均衡体育结构、体现本土体育文化;在转变的思路上应顶层设计与基层推动相结合、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相结合、优先发展与结构平衡相结合、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相结合、法制完善与法治相结合。第七,实现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要从根本上划清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权力关系,破除对以往体育发展方式的依赖;推动体育发展资源市场调节;加强政府对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明确政府与社会、市场、体育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在整体转型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还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发展战略来促进体育发展方式转变。
冯喆[8](2013)在《欧洲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 ——以英、法、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洲是当今世界体育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无论是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还是体育产业方面,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体育发展都起着一定的示范作用。本文通过对英国、法国、德国三个有代表性的欧洲发达国家的体育发展方式的研究,分析梳理欧洲的体育发展理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律与特点,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探索欧洲在完善体育发展方式方面所采取的制度与措施,系统整理欧洲主要发达体育国家体育发展方式的演变历史、现状及趋势,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研究,深度分析这些发展模式的形成基础、优点和运行中存在的弊端,发现欧洲主要发达体育国家体育发展方式的共性特征和一般规律,为我国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新的思路。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欧洲体育经历了相似的发展道路,体育发展方式的选择和转变与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改革浪潮紧密相关。2.在体育振兴初期,体育发展理念偏重于发展竞技体育事业具有一定共性,经过充分发展之后,体育发展理念的重点开始向民生体育倾斜。3.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在保证竞技体育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体育健身运动的参与程度,群众体育的开展与普及是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保障基础。4.成熟阶段,“小政府、大社会”,管办分离,体育管理体制走向结合型,政府和社会团体组织有机结合。5.将人视作发展主体,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所有人提供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重视科研和运动员文化学习,妥善解决其就业安置问题。6.体育社会化发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和谐互动。针对以上结论,对我国的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促进“学校体育为引领,群众体育夯基础,竞技体育展风采,体育产业再造血”良性模式的形成;做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学校、科研机构与训练中心联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进一步完善体育管理体系;充分发动社会力量,促进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与推广,实现机会均等,使参与体育活动锻炼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律,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更多的社会组织和团体参与到体育经营活动中来,促进体育社会化程度逐渐加强。
刘亚云[9](2011)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整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整个社会也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就使得我国原有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失去了有效运作的土壤,中国体育也走到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十字路口。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摆在我国理论界和体育主管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和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具体实践,综合运用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人才学和运动训练学等多学科知识,以竞技体育产品性质研究为切入点,介绍了国外部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通过回顾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史沿革,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探究了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实现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保障措施。研究认为:(1)单一的竞技体育人才国家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国以后实行的举国体制,培养周期长、投入金额大、运动寿命短、淘汰率高等问题一直深受社会诟病。我国民众对竞技体育的胜负观已经发生变化,国人对竞技体育的心态也日渐成熟理性。同时,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深层次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所赖以生存的政治制度正在丧失必要的社会基础。(2)竞技体育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其供给主体应包括国家、市场和社会,因此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应该包括国家、市场和社会等多种培养主体。(3)由于市场经济地位确立,市场化改革全面铺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市场化改革也已初见成效,目前已经出现包括国家培养、高校培养、俱乐部培养及家庭培养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4)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美国是以学校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德国是以体育俱乐部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亚是以体育组织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俄罗斯是以体育运动学校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日本是以学校和俱乐部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但各种培养模式却都有一些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各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都注重本国国情和具有鲜明的特色;各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都注重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各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大多走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道路;各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都建立在广泛的群众体育基础上。(5)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改革应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兼容并存与各有侧重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原则,与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充分满足了社会资本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参与需求,弱化了国家培养的主导地位,凸显学校培养的主体地位,兼顾了投资主体与运动项目的结合,既借鉴国外的经验又体现了中国特色。为使多种培养模式“并行不悖、各有侧重”,实现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效能最大化,必须进行观念更新、制度创新、政策调整和法律完善。
王向宏[10](2011)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金牌战略”和学校体育的“健康战略”并行发展的管理模式而提出的,总体思路是整合全社会的体育资源、形成我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相融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体系,达到青少年健康水平和竞技运动水平同步提高的战略目标。主要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理念的改变、培养体制的转型、管理模式的优化、运行机制的调整、国内外体育体制的比较、资源投入与收益的核算等几个方面考察,在此基础上,整合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组织架构、操作保障等宏观体系内容,架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近、中、远期的发展进程。1.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大的阶段:建国初期国家采取广泛的、普遍性的号召发展体育,辅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人群进行扶持和投入;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举国体制发展竞技体育的体制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近十几年来,金牌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竞技体育走上了功利的道路,突出了“三级训练网”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去争金夺银的功效。总体上说来,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是举国体制不断成熟与强化的过程。2.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念受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建国初期由于我国与外界的体育交往很少,国内基本上是以增强体质为目的,以普及促进提高,突出的是“量扩张”;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重新进入奥运大家庭后,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聚焦在如何在国际大赛和奥运会上夺取金牌,以提高带动普及,并带有振奋民族精神的政治诉求,突出的是“质索求”;“体教结合”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出,是对以往培养理念的扬弃,是对普及与提高辩证关系的重新思考,可以将其理解为追求“质、量互馈”。3.“三级训练网”人才培养体系从金牌效果上来考察,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从培养运动员成为合格社会人的角度、从如何通过运动训练提高全民体质以及促进个体终身运动习惯养成的角度考量,现有体系暴露出培养质量不高、人才储备不足、缺乏公平、成材率低、发展不均衡、与社会要求脱节等诸多问题。竞技训练为主导的倾向导致了竞技训练参与者的个人综合素质提高和个人社会价值体现受到阻碍。4.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资平均每年增幅达到10%左右,相对而言在投入与收益比例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资源配置上向重点和高端倾斜,使我国基础训练人口不断萎缩,许多集体项目的梯队数量急剧减少,高水平成绩带动普及程度的示范效应大幅度消退,严重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5.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考察,了解到世界上竞技体育相对发达的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重视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有机结合,各层次的培养目标明确,输送渠道更公平畅通,教练员的培训和选拔制度更科学,竞赛与训练环节结合密切,大中小学课外业余训练与俱乐部训练有效衔接方面有独到之处,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整合具有借鉴意义。6.我国“体教结合”思想已提出二十余年,相应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建立,运行机制不顺畅,其推行效果并不理想,目前难以达到目标要求。教育系统学校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队伍管理不到位、训练时间难保证、教练员队伍不整齐,水平提高不显着等问题;体育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思想教育薄弱不到位、文化学习不系统、竞赛安排不合理、人才遴选不透明、分流安置不顺畅等问题。其根源在于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各自为政,缺乏过程层次上的契合,需要挖掘各自体系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上的优势加以重新整合。7.在综合考察我国竞技体育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变革“成绩至上”的体制;树立“育人夺标”的思想;明确“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开源广蓄”的渠道;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8.提出了优化整合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思路:树立以“质、量互馈”为指导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以教育系统为依托的“体教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新体系;建立以管理机关为主导的社会化高层次竞技队伍的运行体系。从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目标定位、原则、运行保障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9.初步规定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未来发展的体系构建、体系过渡和体系完善等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排出了时间表。
二、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竞技体育 |
2.1.2 模式 |
2.1.3 发展模式 |
2.1.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
2.2 自组织理论基础 |
2.2.1 自组织理论概述 |
2.2.2 耗散结构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现实问题与转型方向 |
3.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1 集权提高阶段(1949-1978 年) |
3.1.2 集权赶超阶段(1979-1991 年) |
3.1.3 有限分权赶超阶段(1992-2011 年) |
3.1.4 转型探索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现实问题 |
3.2.1 发展成就 |
3.2.2 现实问题 |
3.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 |
3.3.1 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
3.3.2 向自组织发展方向转型 |
3.3.3 向多主体协同方向转型 |
4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 |
4.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论 |
4.1.1 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 |
4.1.2 追求多元利益均衡发展 |
4.1.3 追求可持续内生动力 |
4.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论 |
4.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4.2.2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 |
4.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体育强则国家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 |
4.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 |
4.3.1 竞技体育自组织发展方式 |
4.3.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3 创新发展 |
5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
5.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确立依据 |
5.1.1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 |
5.1.2 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 |
5.1.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目标演化的逻辑要求 |
5.1.4 世界体坛发展格局的竞争要求 |
5.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
5.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目标 |
5.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分层目标 |
5.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观测目标 |
6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条件研究 |
6.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自组织条件 |
6.1.1 竞技体育形成全面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 |
6.1.2 竞技体育系统要远离平衡态 |
6.1.3 竞技体育系统要发挥非线性相干效应 |
6.1.4 竞技体育要抓住系统涨落契机 |
6.2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Brusselator模型 |
6.2.1 Brusselator模型的构成 |
6.2.2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的转译 |
6.2.3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分析 |
6.2.4 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动力学判断 |
7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研究 |
7.1 竞争与协同: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7.1.1 竞争是推动竞技体育非平衡发展的力量 |
7.1.2 协同是推动竞技体育有序发展的力量 |
7.1.3 竞技体育系统中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 |
7.2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 |
7.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
7.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识别与确定 |
7.2.3 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融合度的内涵 |
7.2.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演化 |
7.3 序参量役使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
7.3.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 |
7.3.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
7.3.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役使动力机制 |
8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 |
8.1 建模目的与系统边界 |
8.1.1 建模目的 |
8.1.2 建模原则 |
8.1.3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边界 |
8.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8.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因果回路图 |
8.2.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存量流量图 |
8.2.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
8.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模拟仿真 |
8.3.1 数据来源与确定 |
8.3.2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测 |
8.3.3 基于仿真结果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分析 |
8.3.3.1 发展模式Ⅰ:原有发展模式 |
8.3.3.2 发展模式 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发展模式 |
8.3.3.3 发展模式 3:自身造血发展模式 |
8.3.3.4 发展模式 4:专业体育与职业体育协同发展模式 |
8.3.3.5 发展模式 5:科技支撑发展模式 |
8.3.3.6 模式对比与分析 |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2.1 竞技体育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 |
9.2.2 举国体制要加快融合市场机制,走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
9.2.3 切实壮大职业体育,搞活竞技体育表演市场 |
9.2.4 实现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 |
9.2.5 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
9.2.6 提高竞技体育系统的创新驱动能力 |
9.2.7 发挥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的杠杆作用 |
9.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均衡性与先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基于国家战略下对其研究的重要性 |
1.1.2 基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需要 |
1.1.3 基于竞技体育本身的发展对其研究的重要性 |
1.1.4 基于相关研究不足对其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均衡性”研究 |
1.3.2 “先行性”研究 |
1.3.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策略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2.2.3 对比分析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均衡性与先行性释义 |
3.1.1 均衡性释义 |
3.1.2 先行性释义 |
3.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均衡性与先行性探讨 |
3.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布局演变 |
3.3.1 我国竞技体育起步发展阶段战略布局分析(1949-1957) |
3.3.2 我国竞技体育曲折发展阶段战略布局分析(1958-1977) |
3.3.3 我国竞技体育稳步发展阶段战略布局分析(1978-1995) |
3.3.4 我国竞技体育快速发展阶段战略布局分析(1996-至今) |
3.4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 |
3.4.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优势现状 |
3.4.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劣势现状 |
3.4.3 造成我国竞技体育非均衡发展的因素分析 |
3.5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均衡性研究 |
3.5.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均衡性布局 |
3.5.2 我国竞技体育实现均衡发展的措施 |
3.6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先行性研究 |
3.6.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先行性布局 |
3.6.2 我国竞技体育实现先行发展的措施 |
3.7 我国竞技体育均衡发展与先行发展的协调研究 |
3.7.1 坚持均衡与先行并重的发展方式 |
3.7.2 坚持以打造先行带动均衡的发展模式 |
3.7.3 坚持适时调控与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则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服务转化的途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竞技体育资源的概念及特征 |
1.1 竞技体育资源的多样性 |
1.2 竞技体育资源的层次性 |
1.3 竞技体育资源的流通性 |
2 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分类 |
3 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服务转化的内容 |
3.1 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指导服务转化 |
3.2 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设施服务转化 |
3.3 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组织服务转化 |
3.4 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活动服务转化 |
3.5 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信息服务转化 |
4 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服务转化的途径 |
4.1 提升转化必要性认识, 推进相关机制建设, 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效率 |
4.2 加强各类竞技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
4.3 深度挖掘竞技体育明星对体育公共服务的示范带动作用 |
4.4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提升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对大众体育的服务指导作用 |
4.5 结合区域竞技体育资源特征, 打造别具特色的竞技体育文化 |
5 结语 |
(4)论作为“身体教育”的体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缘于人们长期以来对“学校体育”的认识误区 |
(二)缘于对学校体育中“身—心”分离的实践困惑 |
(三)缘于对教育理论研究中“身体”的关注与转向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身体”及其内在意蕴的研究 |
(二)关于“身体教育”内涵的研究 |
(三)关于身体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关系研究 |
(四)关于身体教育异化与复归策略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评价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目标与主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主题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第一章“身体”何以教育:内涵与核心命题 |
一、“身体”的内涵及其教育意蕴 |
(一)作为“自然”的身体 |
(二)作为“社会”的身体 |
(三)作为“教育”的身体 |
二、“身体教育”的合法前提审视 |
(一)“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 |
(二)“身体教育”是身体社会化的专门活动 |
(三)重塑身体观:身体教育的时代任务 |
三、“身体教育”概念与内涵澄清 |
(一)不同定位与立场的“身体教育”认识 |
(二)基于整全身体观的“身体教育”内涵 |
四、身体教育的本质内容与构成 |
(一)身体教育的目的:全面发展的人 |
(二)身体教育的对象:人的完整身体 |
(三)身体教育的途径:基于“体育”的教育 |
(四)身体教育的构成:身体观念、技能与规范 |
五、身体教育的功能与价值追求 |
(一)强“体” |
(二)育“心”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二章“身体”的命运与身体教育的变迁 |
一、萌芽与禁锢:从军事体育到“去身体”的身体教育 |
(一)军事化的身体教育:身体教育的源头 |
(二)向“神”的致敬:身体教育的竞技化 |
(三)身体禁锢:身体教育的“去身体”化 |
二、觉醒与赞美:身体启蒙到“人”之觉醒的身体教育 |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身体”观与身体教育 |
(二)宗教改革中的“人”之觉醒与身体教育 |
(三)启蒙理性光辉下的身体赞美与身体教育 |
三、继承、反思与发展:走向多元价值的当代身体教育 |
(一)新人文主义时期思想家体育价值观的继承 |
(二)20 世纪以来体育观的分异与身体教育发展 |
第三章“身体”规训:身体教育的价值异化 |
一、“规训式”身体教育与被异化的身体 |
(一)身体的工具化:身体教育目标的“竞技主义”情结 |
(二)身体片面化:身体教育内容对“完整的人”的异化 |
(三)身体的权力规训:身体教育过程的强制性与程式化 |
(四)身体的技术化塑造:身体教育方法的审美体验缺失 |
二、“规训式”的身体教育导致的可能后果 |
(一)“育人为本”使命的偏离 |
(二)“全面发展目标”的偏离 |
(三)体育/教育人文精神的失落 |
(四)“人的生活世界”的荒芜 |
第四章 从规训到身体解放:身体教育的重建 |
一、未来身体教育的诉求:从身体的规训走向人的自由与解放 |
(一)自由与解放:人誓为自己立法的价值目标 |
(二)身体的自由与解放:个体解放的必经之路 |
(三)未来身体教育使命:促进人的自由与解放 |
二、基于“人的自由与解放”的身体教育价值转型与观念重建 |
(一)从“身体工具主义”到“身体解放”的身体教育转型 |
(二)从“身体片面化”到“人的完整性”的身体教育转型 |
(三)从“身体规训”到“人的自由发展”的身体教育转型 |
(四)从“技术训练”到“人的美感体验”的身体教育转型 |
三、人之为人的“身体”赋权:落实身体教育的“解放”使命 |
(一)重新为“身体”赋权:树立整全的身体教育观 |
(二)重建身体与知识的关联:夯实体育的教化传统 |
(三)重启身体性体验:建立人的身体主体性与自由 |
第五章 意义塑造:超越“身体”的身体教育 |
一、意义生产的身体:“自然肉身”向“价值生命”的跃升 |
(一)身体:价值意义关系的自然在场 |
(二)身体的实践与人的价值意义形成 |
(三)价值生命:身体意义生产的归宿 |
二、超越“自然肉身”:身体教育的意义生产与教育性回归 |
(一)身体教育的价值规定:一种“属人”的教育实践 |
(二)知识、道德与审美:教育中“身体”的意义生产 |
(三)身体教育何以超越身体:从“体育”回归“教育” |
三、向生活世界深植:以体育塑造个体的“可能生活”意义 |
(一)身体、生命与生活:身体教育意义生产关涉的场域 |
(二)身体体育的社会转化:缔造自由与休闲的可能生活 |
(三)“幸福公理”:身体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成人之学 |
四、如何重塑“体育”与“身体”:身体教育人文精神再造 |
(一)以现代人文精神重塑“体育”的属人性格 |
(二)以体育人文精神重塑“身体”的内在意义 |
(三)以人文精神重塑“身体教育”的价值涵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当代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 问题提出的国内社会背景 |
(二) 问题提出的行业改革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研究的相关概念 |
一、竞技体育 |
(一) 竞技体育的概念 |
(二) 竞技体育的功能 |
(三) 竞技体育的主要作用 |
二、竞技体育人才 |
(一) 人才的概念 |
(二) 竞技体育人才的概念 |
(三) 竞技体育职业特点与人才培养特征 |
三、素质 |
(一) 素质的概念 |
(二) 素质的分类 |
(三) 素质的结构 |
四、竞技体育人才素质 |
(一) 竞技体育人才生理性素质 |
(二) 竞技体育人才心理性素质 |
(三) 竞技体育人才社会文化性素质 |
五、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 |
(一) 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 |
(二) 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分类 |
(三) 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构 |
第二章 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与作用 |
一、导向功能与作用 |
(一) 树立正确与坚定的理想信念 |
(二) 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
(三)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 |
二、凝聚功能与作用 |
(一)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二) 保证公平正义 |
(三) 激发团队精神 |
三、育人功能与作用 |
(一) 提高敬业精神 |
(二) 强调职业精神 |
(三) 坚守诚信精神 |
(四) 引导遵纪守法 |
四、协调功能与作用 |
(一)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二)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
(三)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第三章 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 |
一、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价值取向功利化 |
(二) 个人意识膨胀 |
(三) 存在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 |
(四) 法纪观念淡薄 |
(五) 重"技能"轻"人文"培养 |
二、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问题产生的危害 |
(一) 降低竞技体育公信力 |
(二) 阻碍竞技水平提高 |
(三) 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示范 |
(四) 败坏社会风气 |
(五) 制约体育事业发展 |
三、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利益价值观念扭曲 |
(二) 道德失范成本过低 |
(三) 人文精神培养弱化 |
(四) 西方不良思潮与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五) 激励机制过于单一 |
(六) 竞技法制建设滞后 |
第四章 优化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 |
一、树立正确的竞技体育价值观 |
(一) 确立竞技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
(二) 改变政府竞技体育政绩观 |
(三) 增强国民竞技体育自信 |
(四) 转变教练员训练理念 |
二、更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念 |
(一) 树立综合素质培养观 |
(二) 坚持以人为本育人观 |
(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创新竞技体育人才教育方式 |
(一) 集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二) 灌输式与问题引导式相结合 |
(三)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补充 |
(四)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
四、构建全面灵活的竞技体育人才激励机制 |
(一)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
(二) 层次性与多元性相结合 |
(三)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四) 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 |
五、加强竞技体育法制建设 |
(一) 完善法规制度 |
(二) 营造法治氛围 |
(三) 推进法制教育 |
(四) 加大执法力度 |
(五) 加强法律监督 |
(六) 强化德法协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竞技体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竞技体育伦理 |
第一节 竞技体育及其伦理属性 |
第二节 国际竞技体育伦理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当代竞技体育伦理核心价值建构的基本依据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竞技体育伦理的根本内容 |
第一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根本价值目标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展竞技体育工作的基本准则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化改革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精神动力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三章 竞技体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维度 |
第一节 文明为魂:现代国家精神之彰显 |
第二节 公正为要:社会理性之形塑 |
第三节 敬业为本:主体责任之培育 |
第四章 加强竞技体育伦理建设,推动竞技体育健康发展 |
第一节 竞技体育的异化及其危害分析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竞技体育伦理建设 |
参考文献 |
(7)转型期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 研究假设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体育发展方式理论概述 |
2.2 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理论概述 |
2.3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 小结 |
3 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和现状 |
3.1 计划经济下的体育发展方式 |
3.2 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历程(1978年至今) |
3.3 现阶段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类型 |
3.4 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特点 |
3.5 现阶段体育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
3.6 导致现行体育发展方式问题的原因 |
3.7 小结 |
4 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借鉴 |
4.1 美国体育发展方式 |
4.2 英国体育发展方式 |
4.3 日本体育发展方式 |
4.4 俄罗斯体育发展方式 |
4.5 各国体育发展方式的共性 |
4.6 小结 |
5 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目标选择 |
5.1 中国社会转型 |
5.2 中国体育发展问题 |
5.3 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目标选择 |
5.4 小结 |
6 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与对策 |
6.1 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
6.2 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
6.3 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和对策框架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欧洲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 ——以英、法、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2.1 多学科综合分析 |
1.2.2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视角 |
1.2.3 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意义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体育发展理念 |
1.3.2 体育管理体制 |
1.3.3 体育运行机制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英国体育发展方式 |
2.1.1 英国的体育发展理念研究 |
2.1.2 英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
2.1.3 英国的体育运行机制研究 |
2.2 法国体育发展方式 |
2.2.1 法国的体育发展理念研究 |
2.2.2 法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
2.2.3 法国的体育运行机制研究 |
2.3 德国体育发展方式 |
2.3.1 德国的体育发展理念研究 |
2.3.2 德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
2.3.3 德国的体育运行机制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比较分析法 |
3.2.4 归纳演绎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英、法、德体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 |
4.1.1 英国的体育发展理念 |
4.1.1.1 英国体育发展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
4.1.1.2 英国体育发展理念的时期特点 |
4.1.2 法国的体育发展理念 |
4.1.2.1 法国体育发展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
4.1.2.2 法国体育发展理念的时期特点 |
4.1.3 德国的体育发展理念 |
4.1.3.1 德国体育发展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
4.1.3.2 德国体育发展理念的时期特点 |
4.1.4 英、法、德体育发展理念的比较与总结 |
4.1.4.1 呈现出由国家本位向以民为本的整体性趋势 |
4.1.4.2 “两翼齐飞”,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
4.1.4.3 以人为本,促进国民全面发展 |
4.1.5 经验教训与发展思路 |
4.1.5.1 经验教训 |
4.1.5.2 发展思路 |
4.2 英、法、德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4.2.1 英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及其组织架构 |
4.2.1.1 英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4.2.1.2 英国体育管理组织架构 |
4.2.1.3 英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 |
4.2.2 法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及其组织架构 |
4.2.2.1 法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4.2.2.2 法国体育管理组织架构 |
4.2.2.3 法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 |
4.2.3 德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及其组织架构 |
4.2.3.1 德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4.2.3.2 德国体育管理组织架构 |
4.2.3.3 德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 |
4.2.4 经验教训与发展方向 |
4.2.4.1 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俱乐部发展,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
4.2.4.2 增加资金支持,强化科研合作,提升体育运动水平 |
4.2.4.3 加强部门协作,合理规划生活训练,重视后备人才培养 |
4.2.4.4 政府权力下放,发动社会力量,·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效率 |
4.3 英、法、德体育发展方式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
4.3.1 英、法、德三国与中国体育发展理念的比较分析 |
4.3.1.1 以竞技体育为抓手,提领各项体育事业共同发展 |
4.3.1.2 从“以国为本”到“以民为本”,群众体育建设不断强化 |
4.3.1.3 从“手段论”到“目的论”,学校体育更加强调人的发展 |
4.3.1.4 依靠“看不见的手”,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
4.3.2 英、法、德三国与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
4.3.2.1 以中国为代表的政府管理型体育管理体制 |
4.3.2.2 以德国为代表的社团管理型体育管理体制 |
4.3.2.3 以英、法为代表的结合型体育管理体制 |
4.3.3 英、法、德三国与中国体育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
4.3.3.1 以中国为代表的非市场机制型体育运行机制 |
4.3.3.2 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机制型体育运行机制 |
4.3.3.3 以英、法为代表的半市场机制型体育运行机制 |
4.3.4 欧洲体育发展改革趋势 |
4.3.5 对我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启示 |
4.3.5.1 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与改革的启示 |
4.3.5.2 对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与改革的启示 |
4.3.5.3 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的启示 |
4.3.5.4 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与改革的启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假设 |
1.6 主要内容 |
2 竞技体育产品性质及其人才培养特征 |
2.1 竞技体育产品 |
2.1.1 竞技体育的概念 |
2.1.2 体育产品的概念 |
2.1.3 竞技体育产品的定义 |
2.2 竞技体育产品的性质 |
2.2.1 准公共产品特征 |
2.2.2 竞技体育产品的性质分析 |
2.3 竞技体育产品的供给主体 |
2.3.1 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
2.3.2 竞技体育产品的供给主体 |
2.4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
2.4.1 人才的概念 |
2.4.2 竞技体育人才概念 |
2.4.3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特征 |
2.5 小结 |
3 国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状况及其经验借鉴 |
3.1 部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状况 |
3.1.1 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
3.1.2 德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
3.1.3 澳大利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
3.1.4 俄罗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
3.1.5 日本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
3.2 部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
3.2.1 各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都注重本国国情和具有鲜明的的特色 |
3.2.2 各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都注重体育与教育的结合 |
3.2.3 各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大多走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
3.2.4 各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都建立在广泛的群众体育基础上 |
3.3 小结 |
4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4.1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史沿革 |
4.1.1 培养模式的初步形成阶段 |
4.1.2 国家培养模式的强化与完善阶段 |
4.1.3 多元培养模式的探索阶段 |
4.2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
4.2.1 国家培养模式 |
4.2.2 学校培养模式 |
4.2.3 职业俱乐部培养模式 |
4.2.4 家庭培养模式 |
4.3 小结 |
5 影响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因素 |
5.1 有利因素 |
5.1.1 国民社会心态的变化 |
5.1.2 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
5.1.3 行政管理体制深层次改革的推进 |
5.2 不利因素 |
5.2.1 经济发展水平 |
5.2.2 体育管理体制 |
5.2.3 家庭教育观念 |
5.2.4 学校应试教育 |
5.3 小结 |
6 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
6.1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指导思想 |
6.2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
6.2.1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 |
6.2.2 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
6.2.3 兼容并存与各有侧重相结合原则 |
6.2.4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原则 |
6.3 中国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
6.3.1 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架构 |
6.3.2 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
6.3.3 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
6.4 小结 |
7 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实现保障 |
7.1 观念更新是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基础 |
7.2 制度创新是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动力 |
7.3 政策调整是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关键 |
7.4 法律完善是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保证 |
7.5 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与题目相关的基本概念 |
1.2.2 关于竞技体育理念 |
1.2.3 关于竞技体育管理 |
1.2.4 关于“体教结合” |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渊源及现状分析 |
2.1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
2.1.1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初创阶段 |
2.1.2 我国竞技体育政府型单一管理主体的体系形成阶段 |
2.1.3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举国体制形成阶段 |
2.1.4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准备阶段 |
2.1.5 我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阶段 |
2.1.6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阶段 |
2.1.7 我国竞技体育政府型管理主体职能转变与多元化的体制创新阶段 |
2.2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
2.2.1 政府行政机构 |
2.2.2 社会组织机构 |
2.2.3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机构间的运行机制 |
2.3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
2.3.1 经济因素 |
2.3.2 训练因素 |
2.3.3 管理因素 |
2.3.4 教育因素 |
2.3.5 法制因素 |
2.3.6 科研因素 |
2.4 限制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发展的原因 |
2.4.1 举国体制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优势 |
2.4.2 举国体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面临的挑战 |
2.4.3 举国体制在我国社会化运行机制下的突破 |
3 新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与发展研究 |
3.1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不同历史阶段及理念的历史沿革 |
3.1.1 建国初期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及人才培养理念 |
3.1.2 建国中期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工作及人才的培养理念 |
3.1.3 “体教结合”的思想提出及相应的人才培养理念 |
3.2 建国至今,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 |
3.2.1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学训结合”理念的变化 |
3.2.2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质量互馈”理念的变化 |
3.3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方向研究 |
3.3.1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念变化的影响因素 |
3.3.2 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发展方向研究 |
4 我国竞技体育的资源利用与收益分析 |
4.1 我国现行竞技体育体制 |
4.2 我国竞技体育资源发展状况 |
4.3 对我国竞技体育资源投入状况分析 |
4.3.1 对我国竞技体育资源投入相关指标分析 |
4.3.2 对我国竞技体育资源投入机制分析 |
4.3.3 对我国竞技体育资源投入模式分析 |
4.3.4 对我国竞技体育资源投入主体分析 |
4.4 对我国竞技体育资源投入收益特点分析 |
4.4.1 不同时期我国竞技体育投入收益特点 |
4.4.2 对我国竞技体育资源投入收益内涵分析 |
4.4.3 对我国竞技体育资源投入利用效益分析 |
4.4.4 对我国竞技体育资源投入收益评价结果分析 |
5 中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
5.1 中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的基本思想 |
5.1.1 基于不同体育体制下的抽象研究 |
5.1.2 不同国家之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其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
5.2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概况及其弊端 |
5.2.1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概况 |
5.2.2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
5.3 中外竞技体育培养模式的比较 |
5.3.1 不同国家体育管理职能的比较 |
5.3.2 体育竞赛体制的比较 |
5.3.3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体比较 |
5.3.4 不同国家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 |
5.4 中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
5.4.1 中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
5.4.2 中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
5.4.3 中英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
5.4.4 中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
5.4.5 中德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
5.4.6 中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
6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契合 |
6.1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契合度 |
6.2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之间的契合 |
6.2.1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契合 |
6.2.2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领导重视程度 |
6.2.3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相关政策落实 |
6.2.4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学校组织机构 |
6.2.5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学校现行竞赛体制 |
6.2.6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学校教练员队伍建设与管理 |
6.2.7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学校训练场馆设施 |
6.2.8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学校经费 |
6.3 体育专业学校“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之间的契合 |
7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发展方向与培养体系的优化整合 |
7.1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
7.1.1 变革“成绩至上”的体制 |
7.1.2 树立“育人夺标”的思想 |
7.1.3 明确“以人为本”的理念 |
7.1.4 创造“开源广蓄”的渠道 |
7.1.5 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
7.2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整合 |
7.2.1 优化整合的基本思路 |
7.2.2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架构 |
7.2.3 竞技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保障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附件五 |
附件六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赵吉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均衡性与先行性研究[D]. 马凯泉. 曲阜师范大学, 2018(12)
- [3]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服务转化的途径探析[J]. 张洁,孔德佳,郝乐. 安康学院学报, 2017(05)
- [4]论作为“身体教育”的体育[D]. 侯玺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4)
- [5]当代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研究[D]. 李在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6]竞技体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赵维钢. 浙江财经大学, 2017(06)
- [7]转型期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韩磊磊.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8]欧洲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 ——以英、法、德为例[D]. 冯喆.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9]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刘亚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10]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整合研究[D]. 王向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