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失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光汇聚原子沉积,原子束,激光感生荧光,失谐量
激光失谐论文文献综述
刘杰,李同保,程鑫彬,马艳,陈杰[1](2015)在《原子光刻中激光感生荧光与激光失谐量关系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汇聚原子沉积是一种制备纳米长度标准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原子束、激光束的特性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原子束的速度和空间通量分布等特性对于控制激光稳频频率的获取,原子束冷却效果以及汇聚沉积的结果等关键实验环节有重要影响。而原子束不能被直接实时观察,并且准确掌握原子束的横向特性是展开原子光刻纳米光栅制备的主要难度之一。本文对原子束的横向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实验论证原子束的横向特性,以及利用原子束和激光束相互作用的感生荧光,对荧光图像与激光失谐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实现稳频频率获取。(本文来源于《上海市激光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2-16)
刁文婷,何军,刘贝,王杰英,王军民[2](2014)在《利用蓝失谐激光诱导微型光学偶极阱中冷原子间的光助碰撞提高单原子制备概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于微米尺度的远失谐光学偶极阱(FORT)中蓝失谐光的光助碰撞效应与反馈控制系统,文章在实验上实现了FORT中单个原子的高效制备.结合原子的势能曲线,分析了原子在红失谐光和蓝失谐光作用下的光助碰撞效应,并且在实验上得到红失谐光诱导下单原子的制备概率约50%,蓝失谐光诱导下单原子的制备概率约80%.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当原子数目小于1时,反馈控制使磁场梯度减小以快速俘获原子,当原子数目大于1时,反馈控制开启蓝失谐光场,使得原子一个个逃逸出阱中,最终实现了FORT中单原子的制备概率约95%,为下一步偶极阱的二维扩展奠定了基础.通过HBT实验测量FORT中单原子发出光子的统计特性,得到二阶相干度g(2)(τ=0)=0.08.(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刁文婷,梁强兵,刘智,刘贝,王杰英[3](2013)在《用于铯原子基态双光子相干操控的大失谐Raman激光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介绍了两套频差为9.2GHz且相位锁定的Raman激光系统的产生方法、判定方法、优缺点及其在铯原子基态相干操控中的应用。通过饱和吸收谱和法布里-珀罗腔的透射信号初步判断两束相位相干光频率差,通过拍频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两束相干光的频率的相对稳定度。利用自由光谱区约为18.4GHz的控温标准具把激光器锁定在相对于铯原子D2跃迁线负失谐约为10GHz的频率上,实现了相位相干光的大频差锁定。实验上实现了单个铯原子在磁光阱(MOT)和偶极力阱(FORT)中基态超精细态的制备和检测。利用上述系统完成单个铯原子基态的任意相干迭加态的制备,从而实现量子比特。(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3年11期)
王勇,李萍[4](2008)在《失谐对开放的四能级系统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开放的四能级双驱动场无反转激光系统的理论模型,由电偶极和旋转波近似得到其密度矩阵方程,讨论无反转激光产生的物理机制,利用数值计算结果分析探测场和驱动场失谐对系统无反转激光增益和粒子数差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08年05期)
王婧,何军,闫树斌,耿涛,张天才[5](2008)在《大失谐连续输运激光情形下双磁光阱中冷原子的输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们建立的铯原子双磁光阱实验装置上,采用连续激光将气室磁光阱中冷却并俘获的冷原子输运到超高真空磁光阱。在前期利用近共振弱光研究原子输运的工作基础上,我们将输运激光的负失谐量扩展到约2.0 GHz,并增大了输运光功率,对冷原子的输运作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负失谐情形下,较强的输运光使冷原子输运更为有效,归因于输运光束对原子的偶极力造成对冷原子的导引作用。(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谭长宜,窦玉焕,束小建[6](2005)在《稳定波长反馈引起的失谐对自由电子激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修改的一维非定态程序,基于美国杰弗逊实验室(JLab)Demo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参数,对高功率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稳定波长的反馈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电子微脉冲为高斯型分布,每个纵向网格中取16个模拟宏电子,不考虑电子束的能散度。结果表明当无反馈时,腔内光功率和波长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加入反馈后,由于电子束能量的变化所引起的等效失谐对整个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电子和光场失去相互作用,从而使得装置不能工作。提出应该在光场达到饱和以后再启动稳定波长反馈系统。模拟结果证明,该实施方案是合理有效的,可以避免其对FEL运行的严重影响。(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5年06期)
樊锡君,田淑芬,刘杰,李健[7](2001)在《失谐对开放的无反转激光系统时间演化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探测场或驱动场失谐情况下开放的 Λ型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系统中原子响应的时间演化规律 ,并与探测场和驱动场都共振时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失谐对时间演化规律有显着的影响 ;当驱动场或探测场失谐时 ,原子对探测场和驱动场色散的响应不再为零 ,双光子相干不再是纯实量 ;探测场失谐的变化将使粒子布居和驱动场增益 (吸收 )的时间演化规律明显改变 ;随着失谐的增大 ,探测场增益 (吸收 )、色散和双光子相干随时间的演化行为逐渐偏离标准阻尼振子的演化规律 ;驱动场色散驱动场失谐量的增加而振荡时间变长 ,振幅和稳定值变大(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01年12期)
王言山,谢家麟,畅祥云,王明凯,吴刚[8](2000)在《北京自由电子激光光学谐振腔动态失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微波系统宏脉冲内相位任意变化的方法 ,改善自由电子激光功率输出 .以自由电子激光功率输出为指示 ,用计算机控制任意函数发生器改变宏脉冲内微波相位 ,短的建立时间和大的饱和功率会同时获得 .北京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器进行的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自由电子激光的功率输出 .(本文来源于《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期刊2000年07期)
田淑芬,李天平,樊锡君[9](1999)在《失谐对开放的Λ型系统无粒子数反转激光增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开放型叁能级无粒子数反转激光模型,从原子密度算符运动方程出发,讨论了定态情况下驱动场和探测场失谐对激光增益和折射率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若驱动场Rabi频率较小,只有探测场共振时才能得到最大的增益;调整探测场的失谐可以获得无吸收高折射率;驱动场Rabi频率较大而达到某一阈值后,调整探测场的失谐将出现特别增益区。驱动场失谐的变化对折射率产生的影响比对增益更为显着。以上结论与封闭型叁能级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系统中的结论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后者不存在特别增益区。(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1999年02期)
庄军,谭维翰[10](1995)在《双模含失谐均匀加宽激光的不稳定性与混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双模含失谐均匀加宽激光的不稳定与混沌行为,在不同失谐情况下给出了激光经Hopf分岔而出现洛仑茨(Lorenz)不稳定的判据(第二阈值),它与模式跳变不稳定共同构成了激光的不稳定边界,并且通过模拟发现洛仑茨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将触发激光模式的跳变,从而表现出双摸所特有的非稳定现象。(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1995年09期)
激光失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借助于微米尺度的远失谐光学偶极阱(FORT)中蓝失谐光的光助碰撞效应与反馈控制系统,文章在实验上实现了FORT中单个原子的高效制备.结合原子的势能曲线,分析了原子在红失谐光和蓝失谐光作用下的光助碰撞效应,并且在实验上得到红失谐光诱导下单原子的制备概率约50%,蓝失谐光诱导下单原子的制备概率约80%.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当原子数目小于1时,反馈控制使磁场梯度减小以快速俘获原子,当原子数目大于1时,反馈控制开启蓝失谐光场,使得原子一个个逃逸出阱中,最终实现了FORT中单原子的制备概率约95%,为下一步偶极阱的二维扩展奠定了基础.通过HBT实验测量FORT中单原子发出光子的统计特性,得到二阶相干度g(2)(τ=0)=0.0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失谐论文参考文献
[1].刘杰,李同保,程鑫彬,马艳,陈杰.原子光刻中激光感生荧光与激光失谐量关系的分析[C].上海市激光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2].刁文婷,何军,刘贝,王杰英,王军民.利用蓝失谐激光诱导微型光学偶极阱中冷原子间的光助碰撞提高单原子制备概率[J].物理学报.2014
[3].刁文婷,梁强兵,刘智,刘贝,王杰英.用于铯原子基态双光子相干操控的大失谐Raman激光系统的研究[J].中国激光.2013
[4].王勇,李萍.失谐对开放的四能级系统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的影响[J].计算物理.2008
[5].王婧,何军,闫树斌,耿涛,张天才.大失谐连续输运激光情形下双磁光阱中冷原子的输运[J].量子光学学报.2008
[6].谭长宜,窦玉焕,束小建.稳定波长反馈引起的失谐对自由电子激光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
[7].樊锡君,田淑芬,刘杰,李健.失谐对开放的无反转激光系统时间演化的影响(英文)[J].光电子·激光.2001
[8].王言山,谢家麟,畅祥云,王明凯,吴刚.北京自由电子激光光学谐振腔动态失谐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0
[9].田淑芬,李天平,樊锡君.失谐对开放的Λ型系统无粒子数反转激光增益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1999
[10].庄军,谭维翰.双模含失谐均匀加宽激光的不稳定性与混沌[J].光学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