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产的计量论文-杨国刚

人力资产的计量论文-杨国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力资产的计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力资产会计,医疗服务,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

人力资产的计量论文文献综述

杨国刚[1](2019)在《人力资产会计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力资本属于一种潜在资产,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了强大人力资源,就拥有了未来的核心竟争力,加强规范对人力资产的准确财务计量、核算,公允反映人力资源的价值变得日益的重要。公司的人力资源如何计量一直以来国际、国内业界在不停的研究、探索,呈现出不少新颖的观点,积累不少宝贵经验与成果,但由于诸多客观原因,一直不能真正付诸实践。本文偿试从人力资源的会计计量角度浅谈一下具体业务操作方向。(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期刊2019年03期)

富淇晗,蔡艳[2](2013)在《浅析人力资产成本的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知识经济爆炸式发展的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人力资源成为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营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随着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对人力资源进行资产化确认、管理,有利于企业制定符合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强化各部门人力资源的使用状况考核;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并且人力资源资本化还可以促使企业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再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提(本文来源于《网友世界》期刊2013年06期)

赵晓辉[3](2012)在《人力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目前新型计量模型的对比探讨,得出灰色聚类计量模型是当前最为合理的人力资产计量模型,并在本模型下设置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希望能在人力资产定价研究领域起到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期货》期刊2012年04期)

李靠队,张华,徐惠珍[4](2012)在《人力资产的构成、时间难题与公允价值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力资源会计难于实施的原因之一是对人力资产的计量。不同的人力资源会计方法确认人力资产的性质不同,需要统一人力资产账户分别核算;同时将公允价值引入人力资产价值会计的计量可以有效消除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对未来时间价值流估计的不确定性难题。人力资产统一账户以及公允价值计量人力资产价值将简化人力资源会计并使其增加现实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会计与经济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谢兰兰[5](2009)在《人力资产概念及其计量模式的推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资产的概念和计量模式出发,提出了在目前的会计准则下,对人力资产的计量只能采用"经济资源观"下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人力资产的价值等于企业为人力资产投入的成本。(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09年32期)

孙玉甫,程琳[6](2009)在《人力资产价值的灰色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能够表明人力资产价值的白化因素是人力资产的取得成本、人力资产的培训成本、人力资产的使用成本和人力资产价值增值,而且这些因素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灰相关关系。所以,应该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人力资产价值的灰色计量模型。文章通过模型的实际应用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下旬刊)》期刊2009年07期)

何建国,罗拉[7](2008)在《资产交换中的人力资本计量——基于山东航空以人抵债案例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山东航空以人抵债的问题出发,探讨了该问题的会计计量,并结合国际会计准则中对非货币性资产换入无形资产的思路,确认应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飞行员的计价,然后按资本化分期进行摊销。(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下旬刊)》期刊2008年09期)

张志坤[8](2008)在《产权视角下人力资产的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产是企业最重要资产之一,但是,迄今为止人力资产的计量仍是会计难题。人力资源与其载体的不可分割性固然使人力资产的计量困难,但却不是人力资产计量的实质障碍。本文认为造成人力资产计量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的研究大多将人力资产与人力资源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概念混为一谈,从而错误的选择了人力资产计量的主体和客体。因此,本文首先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对人力资产的内涵做出界定,将人力资产归结为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产权权利,从而明确人力资产计量的主体和客体;其次,根据人力资产的内涵来分析人力资产的特征,并据此探讨人力资产的价值构成——使用价值和创造价值,为寻找人力资产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提供理论依据。第叁,根据现实条件,将人力资产的价值合理的转化为可货币化的形式——一次性引进费用、培训费用和劳动者应当分享的利润部分,为人力资产的货币计量提供现实依据。第四,根据前面的推理分析及现实选择,为人力资产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双重计量属性。最后,通过构造人力资产价值的计量模型,详尽论述了如何计量人力资产,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总结部分在对本文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的不足,本文的创新点是:对人力资产价值构成的分析、如何转化为可货币化的表现形式和人力资产的计量部分,本文研究的不足是:本文对当期利润的拆分方法存在不合理的假设。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包括比较分析、归纳和演绎等具体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了产权与会计理论、产权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08-05-01)

曾琴芳[9](2007)在《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产价值计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力资产是高新技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产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但在传统的会计体系中,并没有对人力资产进行计量和报告,而人力资本入股,员工持股等问题的大量涌现,对人力资产价值计量提出新的要求,人力资产价值计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人力资产价值计量模型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人力资产会计理论,推动会计学科的发展。人力资产、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力资源是它们的自然载体和社会载体。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产的本质特征是其异质性,人力资产异质性表现为人力资产的专用性、专有性、稀缺性、团队性。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产具有更高的流动性。人力资产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对人力资源投资的整个过程,而且只有当人力资源进入企业成为人力资产,在流通状态,人力资产价值才可以得到体现。本文首先辨析了人力资产、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和人力资产价值等概念,在相关经济学理论和会计计量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认真研究了人力资产价值计量方法,结合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产的特殊性,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力资产价值计量模型。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结合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产流动性的特点提出了人力资产流动周期的概念,并且以流动周期为其价值计量期间;第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来构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产价值计量模型。(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7-10-10)

高漩,罗昊弘,张霁[10](2007)在《企业人力资产计量及人力资源会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源、人力资产进行概念上的辨析。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的资产属性,从新时期新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力资产计量的新要求出发,讨论建立人力资产计量模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尝试建立人力资产的计量模型,希望以此来配合企业的竞争战略,为企业提供一种有用的管理工具。(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07年08期)

人力资产的计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知识经济爆炸式发展的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人力资源成为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营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随着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对人力资源进行资产化确认、管理,有利于企业制定符合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强化各部门人力资源的使用状况考核;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并且人力资源资本化还可以促使企业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再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力资产的计量论文参考文献

[1].杨国刚.人力资产会计计量[J].今日财富.2019

[2].富淇晗,蔡艳.浅析人力资产成本的计量[J].网友世界.2013

[3].赵晓辉.人力资产的确认与计量[J].中国证券期货.2012

[4].李靠队,张华,徐惠珍.人力资产的构成、时间难题与公允价值计量[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

[5].谢兰兰.人力资产概念及其计量模式的推导[J].财会月刊.2009

[6].孙玉甫,程琳.人力资产价值的灰色计量[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

[7].何建国,罗拉.资产交换中的人力资本计量——基于山东航空以人抵债案例的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

[8].张志坤.产权视角下人力资产的计量[D].天津商业大学.2008

[9].曾琴芳.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产价值计量研究[D].湖南大学.2007

[10].高漩,罗昊弘,张霁.企业人力资产计量及人力资源会计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7

标签:;  ;  ;  ;  

人力资产的计量论文-杨国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