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需要的生本主体与教学对话

政治课堂需要的生本主体与教学对话

——“三环四步开放大课堂”﹡的哲学视角

◆王堂兵四川省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610213

成功的课堂需要而且应该是“气质、价值、文化”三合一的课堂,即应有个性气质、独立价值、内在文化。没有气质,略显平庸;没有价值,凸显泛滥;没有文化,缺失生命力。什么样的课堂最有价值,那我们就需要构建什么样的课堂。三环四步开放大课堂,遵循“需求→满足→价值”的因果逻辑关系,是走向开放的大课堂。

在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导学模式长期统治着各类课堂。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或者灌输给孩子,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孩子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导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即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的巨大缺陷是忽视了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孩子的主体作用,忘记了孩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

绝大多数孩子逐渐养成了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形成了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书本上的都是经典,老师讲的必定正确,对书本和老师都不能怀疑。”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不断强化,从而束缚了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扼杀了孩子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观念,他们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了。这种传统课堂导学模式的弊病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教师的表演和学生集体的整齐;(2)学科之间一般不沟通、不渗透、不合作,学生在应用时难以摆脱知识割裂,难以融会贯通;(3)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尊严;(4)忽视了课堂的情感活动,传统课堂的认知视野盯着“物”而忽略了“人”,盯着客观世界而忽略了自我;(5)重现成结论,轻过程和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很难体现一种“能动、自主、有创造性”的学习。

有气质的课堂,是以“为学习者服务”为核心,拥有自己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特征明显,气质不凡:流程科学化,内容自主化,形式开放化,核心人文化,结果高效化。这里权且简要论述“三环四步开放大课堂”的生本主体与教学对话。

一、自主的课堂: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人是实践自觉解放自我的主体,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认为:“人类的最大任务就是学会成为自己的主人。”而“知识是学生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进行自主的学习,让他学会自己去探索和实践。“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一种教与学关系的重新定位,一种自我发展的再认识。

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所带来的主人意识的增强和主人地位的获得是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主要源泉。人的实践本性决定了人可以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自主创造性活动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即人具有发展的本质。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促使学生“自我实现”呢?我们应构建什么样的课堂模式?要依据“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确立学生自主的课堂!

1、应构建让学生自主乐学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角,要以动为主线,让每个学生乐学和参与,并达到身动、心动、神动。

2、应构建为学生未来生存发展服务的课堂——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攻,全面发展学生智力,全面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组织等综合能力。

3、应构建适应知识能力检测的课堂——以能力和思维训练为主旨,让课堂成为智慧课堂、活力课堂,以训练过程为主线,大容量、快节奏地全面完成教学目标。

4、应构建衔接统整的大课堂——统筹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时间,实现两个学习的有效沟通和衔接。

课堂上,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那就需要一种“路线图”、“指南针”。以“知识问题化,问题层级化,要素组合化”为编制原则的导学案,便是教师“导”和学生“学”的重要载体。有了导学案的课堂,革新传统课堂模式,实现了“五大转变”,即“教材→学材;教案→学案;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室→学堂;教学→导学”。而“自学、对学、群学”等学习方式和“三环四步”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

二、人文的课堂:尊重主体,自由对话

人文,简而言之,是对人的主体尊重、讴歌与生命观照,其思想体系的中心点是人类、人类的价值和能力。在此论及“人文”,我们仅从“尊重学生主体”的人文教育理念和“注重自由对话”的人文课堂两个侧面进行粗浅的讨论。

三环四步开放大课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传统的课堂状态产生了裂变:由单圆模式转向双核椭圆模式,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两个“焦点”的动态平衡,形成双核曲线的椭圆化课堂。教育原本是充满人性、人情、人道的,然而,由于中国漫长的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制的社会背景以及以社会为本位的传统教育思想,使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或者说没有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因则不利于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人本素质教育,对“学生主体”有自己的认识和内涵。我在《生命创造体的精神乐园:人文主义教育》(《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一文中对此作了如下总结:

1、教育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

2、教育并非简单的外部的引导、塑造,更重要的是一种源于精神内部的活动。

3、教育应该是具有个性色彩的内化活动,而不应抹杀差别、贬抑个性。

4、教育是生命创造体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乐园。

5、教育特别强调情感与认知的整合。

教育是让人实现本身价值的,是实现人的生命意义的,不是让人们成为忙碌和操劳的工具。教育是成就人,而不是淘汰人。在强调师道尊严的教学传统中,教师逐渐演化成为了知识的绝对权威,“教育就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去发表公告,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这种“银行职员式”的老师近乎独白式的课堂完全忽略了对话的存在和价值,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的石中英教授曾指出:“有效的人文教学方法应是‘讨论’、‘对话’、‘实践’和‘反省’。”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交往是一切优质教学活动的本质性标识”。克林伯格(Klinsgberg,L.)如此强调教学中的“对话”:“现代社会要求于人的‘交互主体性(Intersubiektivitaet)学习能力’及其他一切素质,唯有在实践沟通与合作的关系中,借助于活动才能得以发展。”

人文的课堂,应有师生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技术层面上展开的持续、有效的互动。然而,“假交往”充斥在课堂里,表现为提问、讨论、合作、角色扮演等新课程所倡导的新型教学方式被泛化、被虚化,出现了“热热闹闹,一无所有”的奇怪景象。

三环四步开放大课堂导学模式中的“自学、对学、群学”、“小组合作与讨论”、“展示与互辩”、“感悟与点拨”以及“自学→展示→提升”等学习过程,这些都是一种自由的心灵的对话:自我的对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师生、生生的对话,“教学相长,师生共进”;人与外界事物的对话,“境随心转是圣贤”。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课堂模式的改进,独语成为一种沉思与提升,一种自省与感悟;合作与对话,成为了情感的沟通、心灵的交融、智慧的碰撞。

须知,人是言说的动物,只有依托语言或话语才能生存、思考和交流。对话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民主平等关系中交流,对话者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个人在本质上是关联性的,人不能离开他人而存在……人,渴望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的生活,才能达到人性的圆满。”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话”与“合作”的活动,对话课堂、人文课堂就是一种思维碰撞、智慧共享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德)卡西尔(Cassirer,E.)著,李琛译.人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3。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1重印):8。

标签:;  ;  ;  

政治课堂需要的生本主体与教学对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