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惟一的听众》备课心得
◇郑太长
(南江县大河镇小学南江635600)
语文备课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给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与传统的备课方式不可同日而语,要想备好课,教师必须首先进入文本,在读中品、读中悟,让心灵与文本亲密接触,最后在震撼中碰撞出激情的火花。下面就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惟一的听众》浅谈备课心得与大家共勉。
一、与文本的初次碰撞
走进文本使我明白了该文围绕“我”的心理变化,行动变化和老妇人的语言变化两条线索展开,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知深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了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尽情演奏,挥洒自如。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长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初步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但随着一遍又一遍朗读,我发现作者对哪位“耳聋”的老人为何终身不忘呢?
二、走进作者,读懂作者
细读文本,品味作者心路历程:“白痴折磨”→沮丧、蹑手蹑足→准备溜走→被诗一般的语言打动→有了几分兴奋→洋溢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很快发现自己变了→苦练本领→妹妹大吃一惊→成为演奏高手。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位善良可敬、充满爱心、充满智慧的老人所赐,因为有这样一位慈祥的老人陪伴“我”,鼓励“我”,让“我”重拾自信,走向成功,这美妙的音符就像老人的尊重和爱护,这美妙的音符是“我”对老人的感激和回报。由此诞生了这抒情散文,让人回味无穷。
三、走进老人,体会深情
文本中的老教授为什么受人尊敬?精读文章体会老人的深情,平静地望着“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我每天早晨都会在这里坐一会儿→我“耳聋”,不必介意,继续吧→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次我停下来总会听到:“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总是微笑着静静地欣赏→她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多么可敬的老人啊,她让一位非常沮丧的年轻人从失败的阴影走出来。多么聪明的“耳聋”老教授呀!她用自己是“耳聋人”来善意欺骗,打消了年轻人对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对她不会造成干扰,让年轻人毫无顾忌地大胆练习,给作者增添了难得的勇气和力量。她又是一位教育家和心理专家,正因为这“唯一的听众”的关注、鼓励、帮助、宽慰,使饱受“白痴”折磨的年轻人有了信心和勇气,让“我”由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心里洋溢着青春活力,一种力量在身上潜滋暗长到渐渐感觉奏出了真正的音乐。
四、再次与文本的心灵碰撞
通过多次的精读和细读,让我读懂了老人,也读懂了作者,使我深深地融入了文章中的生活环境,深切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我在教学中,根据我的分析理解过程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学生们能熟读后,我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悟,然后板书作者的心路历程和老教授深情厚意,对比分析,感受文中主人公精神和力量,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字里行间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体会抒情散文的真正魅力。
五、走出文本,走进生活
通过本课的学习,师生都应清楚:琴声悠悠,爱也悠悠,琴声是尊重和鼓励的结果,琴声是年轻人对老人的爱的感激和回报。留心生活,从点滴中感受爱的力量。一个人一生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陷入困境,很需要别人的帮助,更需要亲人、同事、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但自我的刻苦努力,坚持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自我调节生活节奏,运用学生时代所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自我前进的主要动力,两者有机结合,方能让人生精彩,从困境中突出重围走向成功,本文作者就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
从另一方面来讲:人类是喜欢群居生活的高等动物,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会遇上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他们的悲伤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难道让你无动于衷吗?中华五千年传统美德告诉我们:只要人人心里充满爱,都愿做奉献爱心的使者,那么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西方哲人经典三问提的好,回答的更妙。即: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最重要?答: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急须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现在,一刻也不能拖延。
本文中所描绘的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她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和聪明智慧,不令我们肃然起敬吗?不是我们生活中的楷模吗?
当然,语文教学探索永无止境,广大同仁都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认识到:认真、充分、精心地备课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重要的一环,钻研教材到位了,教学思路也就清晰了,课堂教学就会有味、有情、生动、丰厚,教师就能真正引领学生体会到文本语言的精妙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备课的过程充满着艺术乐趣,当你在这项劳动中真正付出心血、流出汗水时,就会得到收获,取得成功。以上所谈备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