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木卡姆论文-付会会

十二木卡姆论文-付会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十二木卡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十二木卡姆,新疆木卡姆艺术团,纳西古乐,传承策略

十二木卡姆论文文献综述

付会会[1](2019)在《论新疆十二木卡姆的传承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十二木卡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疆的古典音乐,被誉为"丝路明珠",随着时代发展,如今十二木卡姆艺术也面临传承危机。本文将分析十二木卡姆的形成与发展,并就其传承提出几点建议,以帮助新疆十二木卡姆得到更好地保护与发展,在新时期焕发新魅力。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音乐文(本文来源于《新疆艺术(汉文)》期刊2019年05期)

艾则孜·阿不力米提,孔江平[2](2019)在《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语音和嗓音声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为研究对象,分析一男一女用木卡姆歌唱和按歌词内容朗读这两种形式的语音和嗓音差异。语音方面,本文计算了两种形式的长时平均功率谱,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歌唱不存在歌唱共振峰,而男女分别在3300Hz和3700Hz出现了演讲者共振峰。嗓音方面,文章提取了声门阻抗信号的基频、开商和速度商,不同发音形式的叁个参数,并计算出了叁个参数的相关性,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男声歌唱使用紧嗓音,而女声歌唱使用松的气嗓音;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男女声歌唱基频与开商和速度商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这说明随着基频的提高,他们的开商和速度商下降。女声朗读基频与开商和速度商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08期)

阿地里江·阿力木江[3](2019)在《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歌词格律研究(以1964年和1997年版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遗产。比如,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音乐,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美誉。十二木卡姆继承和发扬了古代西域音乐中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伊州乐》、《于田乐》等音乐传统,于汉唐时期形成了完备的艺术形式。《十二木卡姆》是中华民族几百年以来的艺术精粹,它使音乐、歌曲、舞蹈、民俗史诗、话剧、麦西热普和诗歌等艺术为基础而形成的传统经典音乐宝库。自从木卡姆录音,1960年2月首次木卡姆唱词书出版以来,国内外众多研究员对木卡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研究,随后有了一系列研究成就。但是,这些工作大多只限于采集基础性资料,研究工作总体来说还处在理论建设的初步阶段。除了周吉、周菁葆、宋沛、篱蔷、刘魁等人的一些书与部分研究学术文章能达到理论水平要求之外,大多数研究结果都属于理论性的知识。目前木卡姆研究人员虽然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资料资源,但由于对阿鲁孜韵律认识的不足,格律诗歌与木卡姆的关系、格律诗歌在唱词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上没有足够的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没有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众所周知,十二木卡姆由“琼乃额曼”(大乐曲)、“达斯坦”、“麦西热普”等叁大部分组成的,而这叁大部分中的大部分诗歌来自于古代诗人的诗集。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木卡姆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木卡姆歌词的格律、格律的特征、这些格律在木卡姆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同时,要把这些特点跟图尔迪阿洪大师留下的木卡姆歌词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共同点和不同之处,指出这些异同对木卡姆的影响,是目前木卡姆研究中所需要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本文以1964年出版的图尔迪阿洪所唱的,没有太多变动的木卡姆歌词书(内部资料)为基础,研究木卡姆的内在规律、歌词的格律进行研究是木卡姆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由引言,正文叁章和结语等部分组成。引言包括四个小节。第一节中讲述了论文的选题目的。第二节中讲述了“十二木卡姆”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第叁节中讲述了木卡姆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第四节中讲述了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五节中讲述了研究参考文献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一章包括“十二木卡姆”及其内在规律。该章由叁个小节组成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简述了“十二木卡姆”的音乐结构和内在规律,第叁节讲述了“十二木卡姆”与阿鲁孜格律的关系。第二章包括图尔迪阿洪演唱的木卡姆歌词及其特点。该章由叁个小节组成。第一节讲述了图尔迪阿洪唱的版本中的木卡姆曲调及其布局特点,第二节讲述了木卡姆各曲调填配的诗歌及其特点;第叁节讲述歌词中的格则勒及其格律特点。第叁章包括1997年出版的木卡姆歌词与它的格律特点。该章由四个小节组成。第一节讲述了1997年出版的版本与曲调的安排,第二节讲述了1997年出版的木卡姆各曲调填配的歌词和存在的问题,第叁节讲述了1997年出版的木卡姆歌词里的诗歌与它的格律特点,第四节讲述了“十二木卡姆”的保护,传承情况和目前的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23)

阿地里江·阿力木江[4](2019)在《图尔迪阿洪演唱的“十二木卡姆”歌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木卡姆歌词研究中,1954年图尔地阿洪演唱并传承到今天的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歌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图尔地阿洪演唱的木卡姆歌词,这些歌词的格律,格律与木卡姆曲调的节奏进行对比研究是木卡姆研究的主要部分之一。(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4期)

玛日耶姆古丽·祖农[5](2019)在《传承与成果:十二木卡姆传承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随着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强化,我国各地方已成立了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一步改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文化传承中心是国家与地方政府大力的援助下利用莎车民间艺术发展的优越条件,以培训木卡姆传承人为目的,变成了宣传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阿卜杜外力·柯尤木[6](2019)在《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和田版本的艺术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卡姆作为分布面较广的音乐文化现象,在世界民族音乐宝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无论在规模、体裁、种类还是所用乐器的多样性等方面都体现着在此类音乐中的重要地位。从不同地区木卡姆的共性、体裁和结构差异等出发,结合和田木卡姆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为《十二木卡姆》的和田版本。和田版本的歌词从艺术特点方面在古典诗歌中特别重要,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让木卡姆歌词增加了焕发出了生机活力和新的容貌。因此,木卡姆艺术特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5期)

飞雪[7](2019)在《乐舞古城与十二木卡姆》一文中研究指出巴扎天,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城里人车往来。午后,赶巴扎的人流开始向街心的一处空地聚集。热瓦甫、艾捷克、卡龙琴和达甫手鼓音乐一起,麦西来甫就开始了。这座位于新城与老城交合处的街心花园——莎车文化乐园,旋即成为一座露天舞台。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纷纷(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9-02-15)

艾买提江·艾买提[8](2018)在《关于民族唱法运用——以十二木卡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声音艺术来介绍民族唱法的发声原理和方法做比较全面的分析,用木卡姆的部分例子来解说民族唱法中对于演唱风格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8年19期)

奴尔麦麦提·依马木[9](2018)在《“十二木卡姆”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集歌、舞、乐于一体,讲述着当地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风俗、文化情怀、哲学观念与心理追求,是维吾尔族人民的传统记忆。"十二木卡姆"因音乐形态复杂、乐器组合丰富、结构宏大、内容深厚等,也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在新时代背景下,应正确认识与挖掘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的各项内涵,比如历史文化、民族融合、强身健体等元素,做好其传承和保护工作,发挥其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中的宣传教化、推动团结、调剂生活和文化产业开发等积极价值,进一步促进区域民族和谐、社会安定。(本文来源于《音乐传播》期刊2018年03期)

张旖旎[10](2018)在《十二木卡姆在新疆地区的音乐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音乐体系的主导之下,少数民族音乐如何传承,如何保持音乐文化多样性,如何避免音乐文化冲突是本文的主要出发点,本文以新疆地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音乐教育为例展开研究。笔者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教育的历史进行了梳理,通过录音测音和访谈录像记录了木卡姆的教育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相关教学构想。在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首先要客观全面地认识对方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思维方式,避免文化“误读”。用他们的民族文化去教育他们,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和他们沟通,这样的音乐文化交流将会是民族融合、民族团结中行之有效的一个环节。从音乐本体上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对比,笔者发现,汉族音乐学家们掌握了专业的音乐研究技巧与素养,关于木卡姆探源、木卡姆的艺术形态方面的研究较多。在知网、万方数据等平台中能搜集到的维吾尔族研究者的研究文献中,关于木卡姆艺术理论方面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这可能也是思维方式、音乐体系、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的现象。但是无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文献中,关于木卡姆教学的文献资料都特别少。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开始重视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民族教育,不再是少数民族教育,而是关乎全体民族的公民教育。所以音乐教育者需要构建这样的音乐“语境”,让各民族在“语境”中接触维吾尔族音乐。此外,律制与节奏是维吾尔十二木卡姆音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新疆地区音乐院校以学习十二平均律为主,而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属于四分之叁音体系,是世界叁大律制之一。甚至有很多维吾尔本族的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了解得还不如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多。四分之叁音体系中常出现150音分左右的“四分音窄二度”、350音分左右的“中立叁度”、250音分左右的“四分音宽二度”等的特殊音程。新疆地区音乐院校中已经在视唱练耳学科中加入了维吾尔音乐元素,但均未涉及微分音的教学。实际测音过程中,这鞋特殊音程的数值只是理论值。从测音结果中来看,表演者在演唱、演奏过程中并不能精准地反映这些数值,这些数据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只能确定其大致范围。那么,如果能将维吾尔族音乐中的微分音具体数值确定下来,并且这样的音程听觉感觉能被大部分维吾尔族人民接受,在此基础上利用目前现有的软件进行采样编程运用到教学中去,这将是四分之叁音体系学习中的重大突破。在对木卡姆音乐谱面进行分析的时候,大量出现了二连音、四连音节奏,在对维吾尔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中,如何在视唱练耳学科中把四分音体系与十二平均律同时教学,对于学科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发展中的中国急需深刻认识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并付诸实践。本文对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中的片段进行采样分析,进行研究。围绕“当代十二木卡姆的文化背景是什么?”、“如何将新疆音乐中的四分音、游移音、复杂节奏带入视唱练耳课堂?”这两个问题(即民族音乐学中的“主体”“客体”双视角)进行论证。(本文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期刊2018-03-20)

十二木卡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为研究对象,分析一男一女用木卡姆歌唱和按歌词内容朗读这两种形式的语音和嗓音差异。语音方面,本文计算了两种形式的长时平均功率谱,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歌唱不存在歌唱共振峰,而男女分别在3300Hz和3700Hz出现了演讲者共振峰。嗓音方面,文章提取了声门阻抗信号的基频、开商和速度商,不同发音形式的叁个参数,并计算出了叁个参数的相关性,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男声歌唱使用紧嗓音,而女声歌唱使用松的气嗓音;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男女声歌唱基频与开商和速度商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这说明随着基频的提高,他们的开商和速度商下降。女声朗读基频与开商和速度商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二木卡姆论文参考文献

[1].付会会.论新疆十二木卡姆的传承策略[J].新疆艺术(汉文).2019

[2].艾则孜·阿不力米提,孔江平.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语音和嗓音声学初探[J].信息通信.2019

[3].阿地里江·阿力木江.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歌词格律研究(以1964年和1997年版本为例)[D].新疆大学.2019

[4].阿地里江·阿力木江.图尔迪阿洪演唱的“十二木卡姆”歌词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9

[5].玛日耶姆古丽·祖农.传承与成果:十二木卡姆传承中心[J].现代商贸工业.2019

[6].阿卜杜外力·柯尤木.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和田版本的艺术特点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9

[7].飞雪.乐舞古城与十二木卡姆[N].中国民族报.2019

[8].艾买提江·艾买提.关于民族唱法运用——以十二木卡姆为例[J].艺术评鉴.2018

[9].奴尔麦麦提·依马木.“十二木卡姆”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价值[J].音乐传播.2018

[10].张旖旎.十二木卡姆在新疆地区的音乐教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8

标签:;  ;  ;  ;  

十二木卡姆论文-付会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