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准确性论文-盛丽岚,胡啸,刘国斌

记忆准确性论文-盛丽岚,胡啸,刘国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记忆准确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测试效应,元记忆,学习判断

记忆准确性论文文献综述

盛丽岚,胡啸,刘国斌[1](2015)在《提高元记忆准确性:不同提取练习模式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测试效应以往已经有大量研究,但是从元记忆角度探讨测试效应,并考察学习和测试对元记忆的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利用学习和测试阶段的不同组合设计了SSSS和SSTT两种学习模式,同时要求被试在学习中进行累积学习判断(Aggregate Judgment of Learning,简称Aggregate JOL),并在一周后进行最终测验,以期对测试效应进行验证,并考察学习和测试过程对元记忆准确性的影响,据此得出客体记忆和元记忆水平匹配度最高的最佳学习模式。结果表明,测试虽然没有显着提高学习成绩,但是通过减弱了对记忆成绩的过度高估提高了元记忆判断的准确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尽量尝试去使用测试。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较好地模拟了真实情境下的学习过程,并将元记忆和测试效应有效地结合起来。(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心理咨询大会论文集》期刊2015-10-17)

程岭红,黄希庭[2](2001)在《记忆准确性的认知取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记忆准确性认知取向的五种理论主要有图示重建理论、模糊痕迹记忆理论、源监控理论、归因取向理论和记忆建构理论 ;并对这五种理论作了简评。(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01年04期)

记忆准确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阐述了记忆准确性认知取向的五种理论主要有图示重建理论、模糊痕迹记忆理论、源监控理论、归因取向理论和记忆建构理论 ;并对这五种理论作了简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记忆准确性论文参考文献

[1].盛丽岚,胡啸,刘国斌.提高元记忆准确性:不同提取练习模式的作用[C].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心理咨询大会论文集.2015

[2].程岭红,黄希庭.记忆准确性的认知取向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

标签:;  ;  ;  

记忆准确性论文-盛丽岚,胡啸,刘国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