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静电引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火柴杆,负电荷,正电荷
静电引力论文文献综述
Jessie[1](2016)在《奇妙的静电“引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是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烦恼: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经常会有"触电"的感觉;早上梳头时,塑料梳子上总会发出"啪、啪、啪"的声响……这些顽皮的小电荷究竟拥有何种魔力?快拿起手边的材料,和我们一起探究静电的奥秘吧!(本文来源于《数学大王(智力快车)》期刊2016年11期)
卢斌先,金春霞[2](2012)在《摩擦生电与静电引力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世界各国大学教育发现,学习四年专业课程的大学生在将来很可能要改变自己的专业,这背后蕴含的问题是值得教育界深思。我们教育者应该想办法让小学生的科学知识与他们的思想发展同步,以便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摩擦起电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为了让小学生尽早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培养兴趣,思考更深层次其它问题,为提高科学基本素养打下基础,特设该实验。从现象观察的角度上看,通过该实验学生可观察到静电荷同极性相斥、异极性相吸现象和带电体对不带的物体也存在着相互吸引现象。而从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本实验将有应用价值的概念引入到小学生学习中,让学生建立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概念、极化的概念,从而为更广泛问题的思考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2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Sports Education(ESE 2012 V6)》期刊2012-04-01)
余德才,王新民,曹文娟[3](2010)在《动态系统的新物理量及万有引力与静电作用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统一相互作用的数理模型和万有引力势与电势的关系式,利用经典物理中场强度、势能、力和势的定义及其关系,导出了万有引力场强度与电场强度、万有引力势能与电势能、万有引力与电场力的系列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强度电势、强度电力和强度电势能等新的物理量。讨论了原子核在原子界面上的的强度电势iVc,它表征了原子核吸引带动最外层电子一起旋转运动的能力。用原子核质量、电量和原子半径计算了一套(95元素)原子核在原子界面上的强度电势数据,其周期性变化不仅反映了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也是决定元素性质周期性递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封阿义,王红标[4](2007)在《有趣的静电引力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带电体能吸引纸屑、头发、羽毛等轻小物体,这一实验事实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带电体能否吸引稍大的物体?还能做哪些有趣的实验?笔者研究设计的下列实验将丰富这一教学内容,引导我们进入一片新天地。(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学探讨》期刊2007年01期)
罗凌霄[5](1993)在《关于《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一卷“引力自具能与静电自具能”部分的一点说明》一文中研究指出《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一卷“引力自具能”部分计算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匀球的自具能U_s所用的方法是: 首先考虑如图1所示的半径为r的实心球核与半径为r,厚变为dr的球壳之间的引力势能。由于球核的质量是4╱3πr~3ρ,球壳的质量是4πr~2drρ,所以它们之间的引力势能为(本文来源于《红河学院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静电引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纵观世界各国大学教育发现,学习四年专业课程的大学生在将来很可能要改变自己的专业,这背后蕴含的问题是值得教育界深思。我们教育者应该想办法让小学生的科学知识与他们的思想发展同步,以便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摩擦起电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为了让小学生尽早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培养兴趣,思考更深层次其它问题,为提高科学基本素养打下基础,特设该实验。从现象观察的角度上看,通过该实验学生可观察到静电荷同极性相斥、异极性相吸现象和带电体对不带的物体也存在着相互吸引现象。而从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本实验将有应用价值的概念引入到小学生学习中,让学生建立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概念、极化的概念,从而为更广泛问题的思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电引力论文参考文献
[1].Jessie.奇妙的静电“引力”[J].数学大王(智力快车).2016
[2].卢斌先,金春霞.摩擦生电与静电引力实验[C].Proceedingsof2012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andSportsEducation(ESE2012V6).2012
[3].余德才,王新民,曹文娟.动态系统的新物理量及万有引力与静电作用关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封阿义,王红标.有趣的静电引力实验[J].物理教学探讨.2007
[5].罗凌霄.关于《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一卷“引力自具能与静电自具能”部分的一点说明[J].红河学院学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