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磁导航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智能车,电磁导航,信号采集与处理,自动寻迹
电磁导航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盛楠[1](2019)在《基于电磁导航智能车的系统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汽车产业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汽车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对智能车的研究成为自动控制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智能汽车是种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自动行驶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智能系统,其应用涉及了诸如自动控制技术、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效果、传感器技术、电子与电气工程和单片机应用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9年18期)
陈波涛,樊效鸿,陈日高,余洋,李黔春[2](2019)在《电磁导航辅助下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系统穿刺及椎间孔成形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磁导航辅助下脊柱内镜系统经椎间孔入路穿刺及椎间孔成形(TESSY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8年4月—2019年4月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患者,共6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接受电磁导航辅助下TESSYS技术行椎间孔成形,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TESSYS技术行椎间孔成形。记录两组术中穿刺次数、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与穿刺和椎间孔成形的相关并发症、患者术中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良MacNab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和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中腰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VAS评分及改良MacNa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磁导航辅助有利于精准的穿刺定位和椎间孔成形,能够有效减少TESSYS的穿刺和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效果良好,也可减少患者长时间俯卧产生的不适感,减少医患人员辐射暴露剂量,并降低TESSYS的学习曲线。(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张锐,董洪涛[3](2019)在《导航着陆系统场地环境电磁效应仿真与预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描述了一种导航着陆系统场地环境电磁效应仿真与预测技术,通过平台架构计算仿真,根据导航着陆系统的技术体制和机场实际环境,对导航着陆系统场地环境电磁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得到系统精度和引导能力的仿真结果,可以指导飞行检验,提高飞行检验的效率,还可作为飞行检验的补充。(本文来源于《现代导航》期刊2019年03期)
唐明会,高进可,王琪[4](2019)在《基于电磁导航的高速轮式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以NXP S9KEAZ128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基于电磁导航的、微缩型差速转向轮式机器人控制系统。为了满足机器人做高速路径跟踪运动的要求,改进了硬件设计和路径检测算法,并研究了能够有效减少PWM驱动电机系统的电磁干扰(EMI)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以方向环为外环,角速度环为内环的串级控制策略来控制差速转向。使用MPU6500陀螺仪检测路径的曲率,并根据曲率和方向偏差调整速度,实现方向和速度的协调控制。实验结果证明,该设计能够使机器人实现高速、稳定地跟踪路径并且与传统方案相比平均速度提高了25%。(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5期)
罗县文,张剑,陈芙蓉[5](2019)在《无线电子设备对机载通信导航系统电磁干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飞机上使用个人无线电子设备以及对机载WIFI的访问给通信和导航系统带来电磁干扰,可能会威胁到飞行安全。分析了个人电子设备、 WIFI信号对机载通信导航设备的干扰方式以及耦合路径,并探讨了WIFI天线与机载通信导航设备接收天线间的路径损耗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09期)
吴晗,许新忠,程文丹,吕浩,荆珏华[6](2019)在《电磁导航系统定位胫骨髓内钉远端锁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磁导航系统定位胫骨髓内钉的远端锁定螺钉治疗闭合性胫骨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9例患者,按照髓内钉锁定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导航锁定组和徒手锁定组。导航锁定组44例患者采用电磁导航系统进行髓内钉的远端锁定,徒手锁定组35例患者使用自由手技术远端锁定,比较2组患者术中X射线暴露时间、远端锁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一次性远端锁定的成功率。结果导航锁定组较徒手锁定组在远端锁定螺钉的平均手术时间、辐射暴露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锁定组一次性远端锁定的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徒手锁定组的37.3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由手技术相比较,利用电磁导航系统对胫骨髓内钉进行远端锁定具有锁定时间短、效率高、无辐射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局解手术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章浙伟,刘璐璐,邵国良,郑家平,文颂[7](2018)在《四维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肝肿瘤热消融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肿瘤热消融过程中四维电磁导航系统在辅助CT引导的应用价值和疗效评估。方法选择40例需接受单针热消融的单发肝肿瘤患者(肿瘤最大直径≤5 cm),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者(导航组)行四维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肝肿瘤热消融,20例患者(对照组)在常规CT引导下行肝肿瘤热消融。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热消融过程中的皮肤穿刺次数,针调整次数,穿刺靶目标时间,CT扫描次数,CT透视时间和总剂量乘积(DLP)。观察两组患者热消融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在术后1~2个月随访热消融的效果。结果导航组20例患者在肝肿瘤热消融的过程中成功应用四维电磁导航系统,导航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肤穿刺次数比为(1.20±0.42)次比(1.25±0.55)次,P=0.803;针调整次数为(2.40±1.17)次比(4.95±3.10)次,P=0.003;穿刺靶目标的时间为(16.50±10.62)min比(15.20±5.82)min,P=0.725;CT扫描次数为(7.10±1.73)次比(10.30±4.09)次,P=0.006;CT透视时间为(40.47±18.71)s比(59.98±32.23)s,P=0.046;CT透视时间和总剂量乘积(DLP)为(807.39±284.79)m Gy·cm比(1 578.67±784.00)m Gy·cm,P=0.001。在热消融的过程中40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随访复查导航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完全消融率为90.0%和84.2%(P>0.05)。结论四维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肝肿瘤热消融可明显减少热消融过程中消融针调整次数,CT扫描次数和CT透视时间,同时可大大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四维电磁导航系统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赵欣,魏园,于媛媛,贾蓓,郭世文[8](2018)在《电磁导航系统引导定位在床旁空肠营养管留置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于床旁空肠营养管留置中采用电磁导航系统引导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数表法随机选取190例床旁空肠营养管留置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采用床旁盲插空肠营养管;治疗组采用电磁导航系统引导定位床旁空肠营养管留置法。比较两组患者在肠内营养后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体征恢复时间、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置管成功率为83.8%,治疗组的置管成功率为97.9%,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3,P<0.05)。治疗组的置管时间和体征恢复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满意度为97.9%,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0.6%,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87,P<0.05)。结论:电磁导航系统引导定位应用于床旁空肠营养管留置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利于患者的体征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8年08期)
吕银章,郑光,王南,胡道予,李震[9](2018)在《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穿刺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的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采用电磁导航辅助CT引导系统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的98例肺结块病变的病例资料,记录扫描次数、辐射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次数等参数,记录穿刺成功例数、穿刺阳性例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98例患者,96例穿刺成功,成功率97.96%。其中81例患者可以判断良恶性,穿刺阳性率82.65%。平均扫描次数(1.24±0.59)次,平均辐射剂量(401.3±41.2)mGy·cm,平均操作时间(10.63±2.34)min,平均穿刺次数(1.35±0.70)次。15例发生气胸,气胸发生率15.31%,17例发生出血,发生率17.35%;无血胸及空气栓塞发生。结论: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穿刺活检中应用价值大,扫描次数和穿刺次数较少,辐射剂量较低,操作时间较短,能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8年07期)
庞川川[10](2018)在《基于医疗运输的电磁导航AGV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电磁导航智能小车搬运工件模拟现代医院AGV运输物品的过程,从硬件设计、信息采集、路径规划、算法设计等方面对电磁导航AGV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采用叁辆智能小车组成局域通信网络,构建AGVs调度系统,并研究了其调度算法。(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电磁导航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电磁导航辅助下脊柱内镜系统经椎间孔入路穿刺及椎间孔成形(TESSY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8年4月—2019年4月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患者,共6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接受电磁导航辅助下TESSYS技术行椎间孔成形,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TESSYS技术行椎间孔成形。记录两组术中穿刺次数、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与穿刺和椎间孔成形的相关并发症、患者术中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良MacNab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和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中腰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VAS评分及改良MacNa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磁导航辅助有利于精准的穿刺定位和椎间孔成形,能够有效减少TESSYS的穿刺和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效果良好,也可减少患者长时间俯卧产生的不适感,减少医患人员辐射暴露剂量,并降低TESSYS的学习曲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磁导航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盛楠.基于电磁导航智能车的系统设计与开发[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
[2].陈波涛,樊效鸿,陈日高,余洋,李黔春.电磁导航辅助下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系统穿刺及椎间孔成形的临床研究[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张锐,董洪涛.导航着陆系统场地环境电磁效应仿真与预测技术研究[J].现代导航.2019
[4].唐明会,高进可,王琪.基于电磁导航的高速轮式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
[5].罗县文,张剑,陈芙蓉.无线电子设备对机载通信导航系统电磁干扰分析[J].科技视界.2019
[6].吴晗,许新忠,程文丹,吕浩,荆珏华.电磁导航系统定位胫骨髓内钉远端锁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
[7].章浙伟,刘璐璐,邵国良,郑家平,文颂.四维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肝肿瘤热消融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
[8].赵欣,魏园,于媛媛,贾蓓,郭世文.电磁导航系统引导定位在床旁空肠营养管留置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8
[9].吕银章,郑光,王南,胡道予,李震.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穿刺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8
[10].庞川川.基于医疗运输的电磁导航AGV控制系统研究[J].电工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