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菊,赵珊,倪少仁,王莹[1](2020)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国内外发展历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自2015年试点试行到2018年全国试行以来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等问题。本文从制度初探、制度建立、制度实践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各省市案例实践和制度试行阶段的经验,以期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汤铃,薛晓达,伯鑫,郭静,王鹏,翟文慧,崔维庚,汪寿阳,李时蓓,董广霞[2](2020)在《中国水泥排放清单及分布特征》文中指出本研究基于2018年在线监测数据等,分析中国水泥行业主要工序(窑头和窑尾)排口烟气浓度情况,自下而上建立了2018年中国高时空分辨率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high resolution cement emission inventory for China, HCEC).结果表明, 2018年中国水泥行业的PM、 SO2和NOx排放量分别为72 893、 92 568和878 394 t.从时间维度:2018年中国水泥行业主要工序烟气排口月均浓度逐步降低,蓝天保卫战成效显着.从区域维度: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水泥窑年均排放浓度整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城市排放浓度存在差异. 2018年安徽省水泥行业排放量最大,北京市和天津市水泥行业的单位面积污染排放强度最大.
张丽娟[3](2020)在《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且富有成效,经过多年的理论证成及实践检验,在环境行政执法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该机制的运行使美国突破了环境行政执法困境,实现了联邦与州环境执法机构的合作共治及环境执法机构与被监管者的利益共赢。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执法困境与当年的美国类似,环境治理理念的转变及环境执法模式的演变过程等也与美国环境法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美国在环境行政执法中所积累的经验无疑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该机制的生成基础、主体及运行,总结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经验,并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提出借鉴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路径。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理论体系,也可以促进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困境的化解及环境治理体制的创新,兼具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构建旨在提高环境行政执法的效率,增强环境行政执法的效果;并以遵循环境结果与环境责任共担,构建良好的机制促进守法,执法机构与资源配置合理,执法手段与制度保障有效为基本原则;该机制具有环境秩序的维护、环境效率的提高和环境正义的实现等法律价值。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生成是一定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经济发展对执法合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联邦制的政治体制需要执法合作,整个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推动了执法合作,这些都构成了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生成的现实基础。同时,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生成受法经济学、法社会学和行政法学中相关理论的影响最大。美国在环境行政执法中,依据法经济学的博弈论构建多元化的执法合作手段,基于成本效益理论对执法合作的实效进行评估;根据法社会学中社会控制论进行执法合作主体的选择,根据社会利益论进行主体利益关系的调整;在行政法学方面,福利行政法观、利益代表模式、合作治理理论对执法合作都有较大的影响和促进。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的主体由监管者和被监管者构成。对于监管者而言,机构设置和公权力配置是其进行环境行政执法合作的基础。另外,由于在行政执法中,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并非是平等的法律关系主体,因而更需要为被监管者设定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以缓解行政执法中的冲突。在美国,以庞德为代表的法学家提出了“社会控制理论与利益学说”,这种利益权衡思想成为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主体的利益导向,即通过平衡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实现执法合作中各主体的利益共赢。在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运行上,环境执法机构通过对各种利益冲突的识别、平衡,最终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维护秩序、效率与正义。在联邦与州非对等的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模式下,受联邦驱动,国家环保局与各州环保局基于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考量和成本效益分析,通过订立环境绩效合作协议、启动环境保护资金援助和提供环境保护技术援助等方式进行合作。同时,为了提升执法合作的效果,联邦环境执法机构还注重对各州的环境行政执法进行监督与控制。在环境执法机构对被监管者进行环境行政执法的实践中,双方基于博弈分析和成本效益考量,以四位一体的“防损式”执法手段及基于和解的“降损式”执法手段为载体,在环境执法机构的主导下进行合作。并通过司法审查及公众监督提升执法中合作的实施效果,实现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虽然政治制度和国情具有很大差异,但中美在环境行政执法理念和执法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执法理念的角度看,我国与美国环境行政执法理念的转变过程相似,即从单纯的监管走向合作;从执法模式的角度看,我国和美国环境行政执法模式也经历了大体类似的演变过程,即威慑型执法到合作型执法;从执法依据的法律渊源来看,虽然美国是判例法国家,但在环境行政执法中与我国相似,均以成文法为主要基础。这些都成为我国借鉴美国环境执法机构的合作共治模式、环境执法机构与被监管者的利益共赢模式的基础。因此,立足于我国与美国环境行政执法的异同、环境管理体制的区别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况,我国可通过设立中央与地方环境协调办公室、推进中央与地方的环境信息共享、应用灵活的环境保护资金援助手段、创新地方政府绿色GDP考核方式等加强中央与地方在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协调与配合;通过环境行政执法预警制度、环境行政执法和解制度等的构建与实施,实现环境执法机构与被监管者的利益共赢。
田军,伯鑫,田飞,屈加豹,李时蓓,陆朝阳[4](2019)在《基于2014年火电行业在线监测数据的大气污染物达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2014年全国火电在线监测数据,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我国火电企业的分布情况,并以GB 13223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特别排放限值为判定标准,评估火电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在全国及各省的达标情况。结果表明:火电企业最为集中的几个省份分别是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全年火电企业烟尘、SO2与NOx的达标率分别为89.3%、95. 1%、81.5%,上半年达标率分别为95.4%、98.0%、97.5%,下半年达标率分别为82. 3%、91. 5%、63. 4%;2014年下半年执行更加严格的火电排放标准后,全国火电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有所下降,其中NOx达标率下降趋势最为明显。
王学为[5](2019)在《莫莫格湿地地下水水位数值模拟与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莫格湿地位于吉林省镇赉县东部。近年来,莫莫格湿地退化日益严重,地下水作为湿地的主要水源对湿地退化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莫莫格湿地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构建了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预测了研究区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为湿地恢复从地下水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本文结合水文气象资料,对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运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R/S分析法确定了研究区1961-2016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2006年到2012年位于补给区的英华监测点地下水位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位于排泄区的沿江东二龙监测点地下水位总体保持稳定;补给区地下水位变化受地下水开采影响较大。根据研究区的地质、水文以及水文地质资料,构建了地下水稳定流模型和非稳定流模型。经过参数识别调整后,进行地下水流场形态以及监测点水位拟合情况的验证,确定模型基本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预测模拟。结合当地地下水开采情况及引水工程现状,设计了三种用水情景,预测研究区2022年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方案一保持地下水开采量持续增长,预测结果显示补给区地下水位下降1.6 m,排泄区地下水位下降0.47 方案二为地下水开采量保持不变,增加用水取自地表水,预测结果显示补给区地下水位下降0.32m,排泄区地下水位上升0.19m;方案三为地下水开采量保持不变,并从引嫩入白工程引水补给湿地,预测结果显示地下水流场形态与2012年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本文为研究区湿地恢复从地下水方面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革新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建设引水工程,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崔建升,屈加豹,伯鑫,常象宇,封雪,莫华,李时蓓,赵瑜,朱法华,任阵海[6](2018)在《基于在线监测的2015年中国火电排放清单》文中指出伴随着超低排放技术在中国火电行业的广泛应用,中国火电行业排放水平已发生了显着变化.故现有火电排放清单排放因子和排放量等无法反映当前火电污染物排放提标情况.基于全国火电在线监测(CEMS)、环境统计和排污许可等数据,提出一种自下而上逐企业建立中国火电行业排放清单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方法的特点是更加全面的考虑了火电行业超低技术,实际排放浓度与活动水平等综合因素.作为实例,本文基于所提出的火电行业排放清单的方法计算了新的2015年中国火电行业排放清单(HPEC).结果表明2015年全国火电厂SO2、NOx和烟尘平均排放浓度范围分别为7.88208.57、40.33238.2和5.8653.93mg/m3.北京、上海火电排放基本达到《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制定的超低改造目标;绝大部分的省份SO2、NOx在线监测均值小于排污许可执行标准均值.中国燃煤机组的SO2、NOx、烟尘排放因子平均值分别为0.67、0.76、0.16g/kg(以入炉煤计).全国火电CO、VOCs、NOx、SO2、PM10、PM2.5总排放量分别为403.87、10.73、122.94、146.68、28.72和22.80万t/a,平均排放绩效值分别为1.06、0.03、0.32、0.39、0.08、0.06g/(k W?h).
甄瑞卿,张红,董广霞,伯鑫,程刚,郭倩倩,王龙飞,赵晓宏,李时蓓[7](2017)在《基于产业结构调整情景下的中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排放预测》文中研究说明以钢铁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2012年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二氧化碳等排放情况;基于发达国家钢铁产业结构现状,建立了未来我国工业化后的钢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情景,分析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情况。经计算,2012年中国钢铁企业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二氧化碳分别为191.88万,51.84万,59.14万,15.04亿t,河北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22.59%、30.35%、35.54%、25.19%;预测产业结构调整后,中国钢铁行业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16.8万,18.9万,13.86万,6.62亿t,与2012年现状情景相比,分别减少91.24%、63.54%、76.56%、55.98%。
祁昌军,曹晓红,温静雅,陈凯麒,赵微微[8](2017)在《我国鱼道建设的实践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梳理了我国鱼道建设的状况、相关环境管理要求,特别是分析了2001—2016年国内水电建设项目中鱼道的主要过鱼对象、鱼道型式及进展情况,通过调研已建鱼道的运行效果,重点剖析了我国鱼道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鱼道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鱼道设计应遵循自然和谐性,即与工程和谐、与水流和谐、与鱼类和谐的理念,通过建设自然和谐性鱼道、加强多学科合作、推进适宜性管理机制等,充分发挥鱼道的最大效益,提高鱼道过鱼效果。
金国华,崔朋,刘嘉,吴琼[9](2017)在《吉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吉林省"十二五"期间审批的1 163本省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得到每个建设项目环评有效性的分数及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2010年—2015年环评有效性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效性等级相对较高的"优"和"良"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此相对应的等级"中"和"差"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全省有效性均值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吉林省近几年环评有效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吉林省近几年严把环境准入关、严格落实环评制度、控制环评报告书编制质量有关。
胡莹[10](2014)在《基于AERMOD模型的复杂地形下大气工业源污染模拟与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污染治理难题之一,特别是工业源因其发生范围广、排放量极大、处理效率在现行经济技术条件下难以提高等特性不得不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复杂地形下产生大气污染在空气环境中的贡献值越来越大,独特的地形条件以及在特殊气象环境下空气污染问题变得尤为突出。现在,我国十分重视大气污染问题,如何用正确模式反映大气污染物贡献值问题成为首要问题,相继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针对白山市浑江区六道江镇的峡谷地貌特色,对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低品位赤铁矿高效选矿回收及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产生的大气污染源强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掌握了区域大气环境状况的基础信息;查找资料构建研究区AERMOD模型模拟所需要的地形数据库以及气象数据库,根据预测内容以及预测情景建立适合研究区域的预测方案,最终预测污染源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评估大气环境污染,为研究区的环境保护控制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完成AERMOD基础信息调查研究:完成了白山市浑江区六道江镇的气象资料、地形资料调查;对研究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背景值、敏感点分布进行了数据获取与调查,计算得出区域大气环境贡献值、叠加值以及对敏感点的预测值。首先利用估算模式计算大气评价等级,再利用AERMOD模型模拟计算得到正常工况以及非正常工况条件的典型小时、典型日、长期气象条件下,工程对环境空气敏感点和评价范围的影响范围以及最大影响、超标位置以及超标持续时间等。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研究对象的大气污染源的来源、产生、排放源强、排放方式和环境背景值进行全面掌握,了解其在不同气象条件、地形条件以及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动态变化。为区域敏感点保护提供指导意义,保障敏感点大气环境安全,制定防治计划、为企业实际管理措施提供重要支持。
二、吉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国内外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理论基础 |
2 国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发展现状 |
3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发展现状 |
4 结论 |
(2)中国水泥排放清单及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排放量计算 |
1.2 活动水平 |
1.3 排放因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2018年中国水泥行业排放浓度分析 |
2.2 2018年中国水泥行业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
2.3 2018年中国水泥行业排放量分析 |
2.4 不确定性分析 |
3 结论 |
(3)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理论研究成果 |
(二)国外理论研究成果 |
(三)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本体解析 |
第一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界定 |
一、美国环境行政执法的涵义与特点 |
(一)环境行政执法的涵义 |
(二)环境行政执法的特点 |
二、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
(一)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概念 |
(二)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特征 |
(三)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构建的目标及原则 |
一、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构建的目标 |
(一)环境行政执法效率提高 |
(二)环境行政执法效果增强 |
二、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构建的原则 |
(一)环境结果与环境责任共担 |
(二)构建良好的机制促使守法 |
(三)执法机构与资源配置合理 |
(四)执法手段与制度保障有效 |
第三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价值 |
一、环境秩序的维护 |
二、环境效率的提高 |
三、环境正义的实现 |
第二章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生成基础 |
第一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生成的现实基础 |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执法合作的影响 |
(一)国家对政府管制手段的反思 |
(二)“威慑型”执法模式的转变 |
二、社会政治制度构成对执法合作的需要 |
(一)环境执法机构间的合作共治 |
(二)环境执法机构间的监督与控制 |
三、社会重视环境保护对执法合作的推动 |
(一)环境执法机构的设立 |
(二)公众监督作用的发挥 |
第二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生成的理论基础 |
一、法经济学视角的考量 |
(一)基于博弈论的多元化执法合作手段构建 |
(二)基于成本效益理论的执法合作实效评估 |
二、法社会学视域的分析 |
(一)依据社会控制论的执法合作主体选择 |
(二)依据社会利益论的主体利益关系调整 |
三、行政法学视野的检视 |
(一)福利行政法观对执法合作的推动 |
(二)利益代表模式对执法合作的影响 |
(三)合作治理理论对执法合作的促进 |
第三章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主体 |
第一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主体的结构 |
一、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的监管者:执法机构 |
(一)联邦环境执法机构的设置及权力配置 |
(二)州环境执法机构的设置及权力配置 |
二、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的被监管者:排污企业 |
(一)排污企业的权利配置 |
(二)排污企业的义务设定 |
第二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主体的利益导向 |
一、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的利益平衡 |
(一)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平衡 |
(二)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 |
二、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促进利益共赢 |
(一)社会公共福利的增进 |
(二)私人经济利益的保障 |
第四章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运行 |
第一节 美国联邦与州环境执法机构的执法合作 |
一、非对等执法合作模式的采用 |
(一)联邦与州环境执法机构执法合作的利益平衡模式 |
(二)联邦环境执法机构对州环境行政执法的监控 |
二、执法合作的实施方式 |
(一)签订环境绩效合作协议 |
(二)启动环境保护资金援助 |
(三)提供环境保护技术支持 |
第二节 美国环境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执法合作 |
一、执法中合作的实施手段 |
(一)四位一体的“防损式”执法手段 |
(二)基于和解的“降损式”执法手段 |
二、执法中合作的利益考量 |
(一)“防损式”执法合作的博弈分析 |
(二)“降损式”执法合作的成本效益考量 |
三、执法中合作的外部监督 |
(一)司法审查手段的应用 |
(二)公众监督方式的运用 |
第五章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借鉴 |
第一节 借鉴基础 |
一、中美环境治理理念的转变相似 |
二、中美环境行政执法模式的演变过程类似 |
三、中美环境行政执法均以成文法为主要依据 |
第二节 合作共治方式的借鉴 |
一、美国联邦与州环境行政执法合作的经验 |
(一)以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联邦与州执法合作 |
(二)以环境保护合作资助推动联邦环保政策在各州落实 |
(三)将执法合作与监控并用提升联邦与州合作效果 |
二、我国中央与地方环境行政执法协调配合的方式选择 |
(一)设立中央与地方环境协调办公室 |
(二)推进中央与地方的环境信息共享 |
(三)应用灵活的环境保护资金援助手段 |
(四)创新地方政府绿色GDP考核机制 |
第三节 利益共赢模式的借鉴 |
一、美国环境执法机构与被监管者利益共赢的经验 |
(一)“防损”与“降损”的有效结合 |
(二)注重“成本效益”的内在逻辑 |
二、我国环境执法机构与被监管者利益共赢的制度设计 |
(一)建立环境违法预警制度 |
(二)构建环境行政执法和解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莫莫格湿地地下水水位数值模拟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地下水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 |
1.2.2 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
1.2.3 莫莫格湿地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课题来源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1.5 地质条件 |
2.1.6 水文地质条件 |
2.1.7 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
2.2 数据条件基础 |
2.3 研究方法 |
2.3.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
2.3.2 R/S分析法 |
2.3.3 数值模拟与预测 |
3 镇赉县地下水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 |
3.2 降水量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
3.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
3.2.2 降水量趋势分析与预测 |
3.2.3 降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
3.3 地表径流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
3.3.1 地表径流变化特征 |
3.3.2 地表径流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
3.4 蒸发量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
3.4.1 蒸发量变化特征 |
3.4.2 蒸发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
3.5 地下水开采量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莫莫格湿地地下水流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
4.1 稳定流模型的构建 |
4.1.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1.2 数学模型 |
4.1.3 数值模型 |
4.1.4 模型识别与验证 |
4.2 非稳定流模型的构建 |
4.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2 数学模型 |
4.2.3 数值模型 |
4.2.4 模型识别与检验 |
4.3 情景模拟分析 |
4.3.1 预测条件的处理 |
4.3.2 用水情景设计 |
4.3.3 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和建议 |
5.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基于在线监测的2015年中国火电排放清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与对象 |
1.2 估算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基于CEMS的火电排放浓度分析 |
2.2 基于排污许可的排放限值分析 |
2.3 燃煤发电机组的排放因子分析 |
2.4 非燃煤发电机组的排放因子 |
2.5 2015年中国火电排放绩效值及排放量 |
2.6 不确定性分析 |
3 结论 |
3.1 |
3.2 |
(7)基于产业结构调整情景下的中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排放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与基础数据 |
1.2 计算方法 |
1.2.1 现状排放量计算 |
1.2.2 未来排放量计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排放现状分析 |
2.1.1 中国钢铁现状分析 |
2.1.2 发达国家钢铁现状分析 |
2.2 未来排放分析 |
2.2.1 钢铁产量预测 |
2.2.2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
2.3 建议 |
2.3.1 完善废钢铁产业支撑体系 |
2.3.2 开展中国钢铁行业减排策略评估 |
3 结论 |
(8)我国鱼道建设的实践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我国鱼道建设发展及相关环境管理要求 |
鱼道建设的兴起及发展 |
我国鱼道建设相关环境管理要求 |
我国鱼道建设及运行效果 |
鱼道建设现状 |
已建鱼道运行效果 |
我国鱼道建设和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鱼道建设和运行管理规范缺失 |
鱼道设计缺乏系统性考虑和适宜性研究 |
科研基础工作薄弱、经验不足 |
对鱼道运行缺乏监测评估,无法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支撑 |
鱼道运行维护及管理等不到位,影响鱼道作用的发挥 |
对策及建议 |
出台鱼道建设和运行管理规范 |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建设亲鱼型鱼道 |
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多学科间的合作研究 |
开展鱼道效果监测和评估,为鱼道改进提供依据 |
加强综合管理,保障鱼道功能的正常发挥 |
(9)吉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环评有效性指标体系构建 |
1.1 指标选取原则 |
1.1.1 科学性原则 |
1.1.2 整体性原则 |
1.1.3 代表性原则 |
1.1.4 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 |
1.1.5 综合性原则。 |
1.2 指标选取 |
1.3 指标含义及评分标准 |
1.4 指标体系权重设置 |
1.5 评价结果标准化 |
1.5.1 评价指标结果统计方法 |
1.5.2 有效性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
2.2 吉林省环评概况 |
3 研究样本选取 |
3.1 样本选取原因 |
3.2 样本分类 |
4 环评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 |
4.1 全省有效性评价结果 |
4.2 全省有效性总体变化情况 |
4.2.1 全省各有效性等级总体变化 |
4.2.2 全省有效性均值总体变化 |
4.2.3 不同资质单位的环评有效性情况分析 |
5 提高环评有效性建议 |
5.1 注意环评时效性问题,促进环评提前介入 |
5.2 规范环评编制过程,提高环评文件质量 |
5.3 整顿环评市场,提高环评人员职业道德 |
5.4 加强业主宣传培训,强化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 |
5.5 推动信息公开,完善公众参与 |
6 结语 |
(10)基于AERMOD模型的复杂地形下大气工业源污染模拟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研究理论意义 |
1.1.2 研究实际意义 |
1.1.3 依托项目背景 |
1.2 国内外大气污染扩散模式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大气污染扩散模式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大气污染扩散模式研究进展 |
1.2.3 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扩散模式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3.5 特色与创新 |
1.4 国内依托 AERMOD 模型软件简介 |
1.5 AERMOD 模型在国内外验证以及优势、局限性 |
1.6 基础资料来源 |
1.6.1 基础数据来源 |
1.6.2 基础图件来源 |
第2章 白山市以及研究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2.1 白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2.1.1 白山市 2006~2012 年环境质量监测情况 |
2.1.2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
2.1.3 城市大气污染趋势定量分析 |
2.2 评价区域以及邻近区域环境质量分析 |
2.2.1 评价区域与邻近区域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
2.2.2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变化趋势及监测期间污染气象分析 |
2.2.3 TSP 与 PM10相关性分析 |
2.2.4 评价区域以及邻近区域空气质量评价 |
2.2.6 引用监测数据有效性分析 |
2.2.7 评价区域的环境背景值确定 |
2.2.8 示范工程的环境空气敏感点位确定 |
第3章 基于 AERMOD 模型的研究区域气象与地形数据模拟分析 |
3.1 项目区域气象条件分析 |
3.1.1 资料来源 |
3.1.2 气候特征 |
3.1.3 地面常规气象资料 |
3.1.4 探空气象条件分析 |
3.2 区域地形数据分析 |
3.2.1 复杂地形判定原则 |
3.2.2 示范工程复杂地形判定结果 |
3.3 地表参数的设定 |
3.3.1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3.2 地表参数取值 |
第4章 基于 AERMOD 模型的示范工程工业污染源分析 |
4.1 研究工程概况 |
4.2 示范工程主要原辅材料 |
4.3 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分析 |
4.4 示范工程工业污染源的等效计算 |
4.5 控制方案 |
4.6 物料平衡分析 |
4.7 工业污染源参数调查清单 |
第5章 基于 AERMOD 模型的研究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 |
5.1 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以及预测范围的确定 |
5.2 预测内容以及预测情景组合 |
5.3 AERMOD 输出预测结果 |
5.4 预测结果评估 |
5.4.1 正常工况预测结果评估 |
5.4.2 非正常工况预测结果评估 |
5.5 基于 AERMOD 模型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
5.5.1 全年最大日均浓度环境空气质量分级评价 |
5.5.2 监测期内日均浓度环境空气质量分级评价 |
5.6 基于 93 导则模式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5.6.1 筛选气象条件下的 93 导则模式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5.6.2 联合气象条件下的 93 导则模式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5.7 AERMOD 模型预测浓度最大值对应的重污染气象及地形条件分析 |
5.7.1 气象条件分析 |
5.7.2 地形条件分析 |
第6章 基于 AERMOD 模型的工业污染源优化排放方案 |
6.1 优化原则与目标 |
6.2 优化方案内容以及情景组合 |
6.2.1 优化方案内容 |
6.2.2 优化方案情景组合 |
6.3 基于 AERMOD 模型的优化方案预测 |
6.4 基于 AERMOD 模型的优化方案比选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吉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国内外发展历程[J]. 李艳菊,赵珊,倪少仁,王莹. 环境与发展, 2020(12)
- [2]中国水泥排放清单及分布特征[J]. 汤铃,薛晓达,伯鑫,郭静,王鹏,翟文慧,崔维庚,汪寿阳,李时蓓,董广霞. 环境科学, 2020(11)
- [3]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研究[D]. 张丽娟. 吉林大学, 2020(08)
- [4]基于2014年火电行业在线监测数据的大气污染物达标分析[A]. 田军,伯鑫,田飞,屈加豹,李时蓓,陆朝阳. 《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5]莫莫格湿地地下水水位数值模拟与预测[D]. 王学为.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基于在线监测的2015年中国火电排放清单[J]. 崔建升,屈加豹,伯鑫,常象宇,封雪,莫华,李时蓓,赵瑜,朱法华,任阵海.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6)
- [7]基于产业结构调整情景下的中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排放预测[J]. 甄瑞卿,张红,董广霞,伯鑫,程刚,郭倩倩,王龙飞,赵晓宏,李时蓓. 环境工程, 2017(06)
- [8]我国鱼道建设的实践与问题研究[J]. 祁昌军,曹晓红,温静雅,陈凯麒,赵微微. 环境保护, 2017(06)
- [9]吉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J]. 金国华,崔朋,刘嘉,吴琼.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0]基于AERMOD模型的复杂地形下大气工业源污染模拟与评估[D]. 胡莹. 吉林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