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记录论文-何百林

通讯记录论文-何百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讯记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市报,作品评析,中国地市报研究会

通讯记录论文文献综述

何百林[1](2019)在《记录时代 报人有为——2018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竞赛通讯类作品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5月5日至7日,我有幸参加了2018年度中国地市报"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新闻业务交流竞赛定评暨推荐参评中国新闻奖作品评审会。评审期间,我始终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认真阅读参评新闻作品,严谨细致地对初评结果进行复评。在张宝富会长及与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评审工作圆满结束。评审期间,我主要承担通讯类作品的定评任务。根据评委会(本文来源于《中国地市报人》期刊2019年03期)

张鸣鸣,邓咏诗[2](2018)在《民事诉讼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采用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系以社会为基础构建的规则体系。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电子证据置于法定独立证据地位,随后的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又把即时通讯记录纳入电子证据的形式一种。上述修法,概因社会群体行为性状改变之使然。但独立为证却非易事,即时通讯记录在司法应用层面仍欠缺配套的可操作性指引。鉴于此,本文抽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称《解释》)施行后的100份广东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作为分析样本,对其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出示情况进行现实考量。分析发现,若把一般证据规则应用于即时通讯记录证据上,将遭遇到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困境,并容易产生证明力降格的倾向。为避免使用过程中的虚化,在实证分析基础上,考察到困境之根源,实为该种新型证据在证据结构技术层面的"相对独立"决定了其在认证过程中需要程序上的"相对独立"。文章尝试从该属内差异出发,借鉴英美法系的"最佳证据规则""鉴真规则",解决"证据原件"及"叁性"认定难题,再设计证据可采性标准和证明力认定规则方案,以期解决庭审实务问题并求教于同仁。(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期刊2018年02期)

张鸣鸣,邓咏诗[3](2018)在《困境与进路:即时通讯记录在民事诉讼中的采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盖文字或其他符号,如差之毫厘,其意义则可能失之千里;观察时之错误危险深大,尤以当其在实质上对于视觉有所近似时未然"。~①此谓证据考察之基本理念。《民事诉讼法》第63条将电子数据纳入法定证据种属,意味着立法新增独立证据方法;2015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进一步将即时通讯记录作为电子数据证据内容。然而,由于我国民事证据规则(本文来源于《法院改革与民商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9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期刊2018-04-18)

陈浩[4](2016)在《网络即时通讯记录证据能力规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证据信息化是全球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然趋势,科学证据中,网络即时通讯记录等电子数据已步入21世纪司法证明的核心舞台。抽象层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首度明确了网络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地位。然而,微观层面,通讯主体匿名性、通讯过程瞬时性、通讯方式数据性、通讯语境娱乐性等特殊素因却造成传统证据能力规则必须历经重组才能适用于网络即时通讯记录认证。故此,真实性认证、关联性认证、合法性认证中,鉴真规则、辨识规则、综合认定规则、最佳证据规则、非法排除规则等规则的重构成为破解网络即时通讯记录司法认定瓶颈的综合进路。(本文来源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曾嘉[5](2016)在《记录新闻 见证历史——读着名通讯《落日》》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些新闻精品的历史价值及方法论意义是永恒的,朱启平先生71年前留下的通讯《落日》便是一例。本文从叁个侧面对该名篇进行解读:立意高远,奠定通讯的优秀品质;"我在现场",保证报道的客观真实;画面迭出,实现作品的生动可读。(本文来源于《军事》期刊2016年02期)

朱英[6](2015)在《美国海军通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美国海军舰队和加拿大当局一段真实的无线电通话记录。发生在1995年10月的纽芬兰海岸。美方:为避免碰撞,请将你方航向北移15度。加拿大:为避免碰撞,请将你方航向南移15度。美方:我是美国海军舰长。(本文来源于《喜剧世界(下半月)》期刊2015年02期)

杜娇[7](2015)在《基于手机通讯记录的居民出行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居民出行信息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来源。传统的居民出行信息获取方法主要是家访调查法,但这种方法存在调查周期长、成本高和抽样率低等缺陷。随着近年来城市居民手机拥有率的快速增长,通过手机数据来低成本、快速地获取居民出行信息已逐渐成为交通规划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这方面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手机位置记录中提取居民出行信息,对于如何从手机通讯记录中提取居民出行信息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基于手机通讯记录的居民出行信息提取方法。本文针对手机通讯记录数据的特点,以科特迪瓦阿比让市手机用户为研究对象,从手机通讯数据预处理、手机用户典型工作日出行链提取和基于出行链生成出行分布矩阵叁个方面,对从手机通讯记录中提取居民出行信息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手机通讯数据预处理方面,主要从去除缺失数据、去除冗余通讯记录、去除研究范围以外的通讯记录和去除没有基站变化行为的用户四个方面进行处理,并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将基站位置离散点转换为基站服务区域。在用户典型工作日出行链提取方面,首先分析了基站切换序列与出行链不对应的叁种典型情况,包括乒乓切换、在非出行端点发生通讯行为及在出行端点没有发生通讯行为。针对乒乓切换的情况,本文综合运用了剔除切换时间间隔小于出行定义值和连续叁次切换时长小于统计阈值这两类方法对其进行了处理。针对基站切换序列与出行链不对应的后两种情况,本文从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规律性分析入手,通过根据基站切换序列构建出行网络的方法,提取出行网络的主体结构,并据此恢复和构建出了手机用户的典型工作日出行链。在从手机用户日常出行链中生成出行分布矩阵方面,首先将所有用户的典型工作日出行链迭加成基站之间的出行分布矩阵,然后根据相邻基站之间发生乒乓切换的次数,利用加权网络社团划分的方法将基站服务区域合并为交通小区,再根据基站与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基于基站的出行分布矩阵转换为基于小区的出行分布矩阵。最后,本文将所提取的出行分布矩阵在出行分布预测模型标定和城市用地功能识别两方面进行了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期刊2015-01-01)

蒋皓[8](2013)在《“伪基站”任意冒用手机号短信诈骗》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机没信号,电话打不通,短信发不出去,网络无法连接,时常接到垃圾短信……如果你还在抱怨通讯运营商的服务或者配套设施有问题,那么你就OUT(指落伍)了。 在公安部近日部署指挥北京、辽宁等12省区市公安机关摧毁的“伪基站”违法犯罪团伙案件中,一种被(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3-08-06)

邴正[9](2013)在《书写梦想,记录真情——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与评论类两篇一等奖作品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文风是党风的体现,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事业成败。中央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叁贴近"原则,发扬"走转改"精神,着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着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提倡短、实、新,反(本文来源于《中国》期刊2013年04期)

黎玮[10](2012)在《通讯记录综合分析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通讯工具价值较高,侵占容易得逞,携带方便,销赃顺畅,便以其作为盗窃、抢劫、诈骗犯罪主要目标,在杀人抢劫、强奸等案件中顺手牵羊劫走通讯工具的案件屡见不鲜。所以在许多刑事案件中都涉及到与手机有关的线索,相应的在案件侦查中把调查、控制手机及其通话信息选做侦查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意义。该系统主要考虑的是利用通讯记录综合分析系统来实现直接服务侦查破案。实现调查任务分析的自动化、多样化和初步智能化。这里考虑到用户的需求,通讯记录综合分析系统拟由登录管理、系统管理、对照表的导入、任务管理、数据录入、任务分析和帮助这七个子系统组成。任务分析是该系统最重要的模块,主要实现当前用户对任务分析的需求,包括12种分析功能。本系统秉承着“科技强警”的理念,大力发展数字侦查模式,对推动我国警力科技改革、提高破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2-12-01)

通讯记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法律系以社会为基础构建的规则体系。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电子证据置于法定独立证据地位,随后的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又把即时通讯记录纳入电子证据的形式一种。上述修法,概因社会群体行为性状改变之使然。但独立为证却非易事,即时通讯记录在司法应用层面仍欠缺配套的可操作性指引。鉴于此,本文抽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称《解释》)施行后的100份广东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作为分析样本,对其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出示情况进行现实考量。分析发现,若把一般证据规则应用于即时通讯记录证据上,将遭遇到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困境,并容易产生证明力降格的倾向。为避免使用过程中的虚化,在实证分析基础上,考察到困境之根源,实为该种新型证据在证据结构技术层面的"相对独立"决定了其在认证过程中需要程序上的"相对独立"。文章尝试从该属内差异出发,借鉴英美法系的"最佳证据规则""鉴真规则",解决"证据原件"及"叁性"认定难题,再设计证据可采性标准和证明力认定规则方案,以期解决庭审实务问题并求教于同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讯记录论文参考文献

[1].何百林.记录时代报人有为——2018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竞赛通讯类作品评析[J].中国地市报人.2019

[2].张鸣鸣,邓咏诗.民事诉讼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采用进路[J].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8

[3].张鸣鸣,邓咏诗.困境与进路:即时通讯记录在民事诉讼中的采用[C].法院改革与民商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9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2018

[4].陈浩.网络即时通讯记录证据能力规则研究[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

[5].曾嘉.记录新闻见证历史——读着名通讯《落日》[J].军事.2016

[6].朱英.美国海军通讯记录[J].喜剧世界(下半月).2015

[7].杜娇.基于手机通讯记录的居民出行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

[8].蒋皓.“伪基站”任意冒用手机号短信诈骗[N].法制日报.2013

[9].邴正.书写梦想,记录真情——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与评论类两篇一等奖作品评析[J].中国.2013

[10].黎玮.通讯记录综合分析系统[D].南昌大学.2012

标签:;  ;  ;  

通讯记录论文-何百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