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康复科150088
【摘要】目的:简要探讨康复治疗技术应用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对其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从2014年11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分别于入选时、治疗第4周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价分级、吞咽困难评价得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康复治疗技术对其吞咽功能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
【中图分类号】R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57-01
前言:吞咽障碍是指食物(或液体)从口、咽、食管至胃的推进过程中受到阻碍。脑卒中患者中有30%~65%并发吞咽障碍,而吞咽障碍可以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影响脑卒中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差。本研究采用康复治疗技术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从2014年11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CT或者MRI确诊为脑卒中,同时在空腹情况下接受洼田饮水实验,均确诊为吞咽障碍。在神志清楚的情况下,GCS评分在12分以上。测试结果是吞咽功能在3~5级之间。将所有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6.2±2.0)岁。对照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7.3±3.0)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吞咽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采取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康复治疗技术应用,具体操作如下。
在观察患者入院后第2天开始进行,若患者神志不清,则等患者神志清楚后48h即进行:舌肌康复训练,嘱患者作鼓腮、屏气动作,然后张口,做舌的伸缩运动,将舌尽力外伸,开始舔上下唇、左右口角、软硬腭部,然后将舌缩回,3次/d,于餐前30min进行,每次5~10min,以不感到疲劳为度,若舌不能运动,用纱布将舌缠裹轻轻地牵拉使患者用力缩舌。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训练,发“啊”“呀”“我”等字,每日3次,餐后1~2h进行。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将湿棉棒冰冻,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鄂、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做空吞咽动作,反复训练,3次/d,每次15~20min,可在餐前30min或餐后2h进行,2周为1疗程。摄食训练,直接吞咽训练:取30°仰卧、颈部前倾体位,该体位可利用重力使食物易于吞咽。有偏瘫者将患者肩背部垫高,护理者在患者健侧喂食。食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食物形态应根据吞咽困难的程度,选择柔软,密度、性状均一,有适当黏性,不易松散的食物,将食物做成冻状、粥状,易于咀嚼,减少在粘膜上滞留,食物注意符合患者饮食习惯。协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吞咽困难患者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在餐后将头部抬高防止胃液逆流。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吞咽困难评价得分及临床康复疗效比较,观察组中显效25例(83.3%),有效4例(13.3%),无效1例(3.3%)总有效人数29例(96.6%);对照组中显效17例(56.7%),有效5例(16.7%),无效8例(26.7%)总有效人数22例(73.3%)。
3.讨论
3.1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康复治疗
吞咽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吞咽动作的产生首先在大脑皮质影响下随意开始的,此时舌尖上举,触及硬腭后主要由于下颌舌骨肌的收缩使食团推向软腭后方至咽部,因此,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障碍的患者制定的摄食前的各项训练,均为针对吞咽动作所涉及的各个肌群训练,同时反射刺激大脑皮质,强化颜面部的随意运动。最近研究表明口颜面失用和失语者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因此,认为加强鼓腮、漱口、叩齿、空吞咽等一系列训练,是一种十分有益于口颜面肌肉的训练,对加强吞咽肌群的力量、协调吞咽功能、预防吞咽障碍所致的误吸均有积极的意义,越早训练越好,有面瘫、失语的病人开始进行此项训练会较困难,且会流涎,护士或家属要及时用纸把流出的唾液擦去,以免病人感觉不适,并鼓励其继续训练,不能因为流涎而中断,并嘱尽量把唾液咽下。
3.2康复治疗的具体措施
在脑卒中后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时,病人应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无重度心肺并发症及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训练之前,医务人员和病人间应建立有效的交流手段。交流中可用言语、回答是或否、文字、图片、交流板及肢体语言(如摇头、眨眼)等形式。同时要重视心理护理,因脑卒中后致残率较高,病人极易产生心理和情感障碍,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效果。发病早期,病人常表现有否认、怨恨、不接受现实而拒绝合作,随着患肢及吞咽功能的逐渐恢复,病人又会出现急于求成;有的病人经过艰苦训练,仍不能恢复到理想状态时,表现出忧愁、失望。因此,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是综合性的,除了吞咽功能的训练外,包括肌力的训练、上肢进食功能的训练、辅助工具的选择与使用、食物的调配等,凡是与摄食有关的细节都应考虑在内,只有在患者、家属、护士、医生、营养师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较满意的康复效果。康复护理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使病人能正确认识脑卒中,从而科学地配合治疗。与病人一起制订切实可行的近期康复目标,并加以督促和指导,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发现病人的细微变化,使病人能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最终使病人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本研究说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康复医师的努力下,积极进行康复治疗,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骆莉,王淑秀.综合康复训练联合酸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J].现代医学,2014(8).
[2]苏蕾.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6):156-157.
[3]王刚,黄葵.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