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红江西省南昌县莲塘镇第五中学330200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中,孩子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无拘无束地畅想美好的未来。观念的转变是艰难的,需要一个过程;解放课堂、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从事教语文教学十几年了,我总是在不断地尝试、不懈地探究、然后总结,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一点浅薄的认识。
一、鼓励“人自为学”,培养创新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会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二、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
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
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
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三、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创新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创新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四、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创新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创新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让学生自主创新,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创新的动机,让学生乐学。
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既是改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更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