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过度论文-别敦荣

高等教育过度论文-别敦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等教育过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过度专业教育,专业教育,高校教学,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过度论文文献综述

别敦荣[1](2019)在《超越过度专业教育——70年高等教育教学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过度专业教育把专业教育绝对化、刚性化,悖逆了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的逻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过度专业教育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要改变,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多样化,过度专业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政府和高校都在不断尝试突破过度专业教育,也取得了一些局部成就,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过度专业教育的问题。超越过度专业教育必须推动专业教育走向多样化,各高校要依据自身办学定位,明确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科专业要根据自身逻辑建构专业教育体系;专业和学科要在融合中实现更大的教育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教育(高教)》期刊2019年10期)

郭兆红[2](2019)在《毕业生供给侧结构性失衡下高等教育过度现象与政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过度不同程度地存在于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供给的地区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性失衡和行业结构性失衡必将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现象的加剧。我国高等教育入口控制和出口放活与调控的政策体制是导致高校毕业生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深层原因,要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必须打破"项目制""工程制"式的拨款体制格局,推动保障大学独立法人地位的法律体系建设,构建"社会设计"隐喻的学生发展体系。(本文来源于《黑龙江高教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王晗[3](2019)在《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高达3779万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较去年增加16万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劳动力市场出现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现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上述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背景下,过度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全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着重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整合,形成较为全面的文献综述;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本文的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基础。该部分从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筛选理论、工作竞争模型等经济学视角阐释了过度教育的产生原因。第叁部分为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文首先利用国家青年社科基金课题组的集合数据估算了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发生率,验证了我国是否存在过度教育。其次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不同的个人特征、工作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劳动者的教育匹配状况进行分析。最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教育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叁个方面分析了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为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即从上文论述基础上,从政府、高校、企业、毕业生个人、家庭五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第六部分为结论及研究展望。本部分对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继明,王洪才[4](2018)在《由过度竞争到协同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范式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等教育市场条件下,市场竞争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机制,但过度竞争也阻碍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协同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机制改革的重要视角。从国际上看,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范式。由竞争到合作,反映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范式转换的客观要求。"双一流"建设作为我国重大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也必须强化协同创新。为此,要树立基于共同使命的价值观,引导高校建立战略联盟,创新高校内部组织结构,改变高校及其内部资源配置机制。(本文来源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刘畅[5](2018)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基于教育过度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其次分析了毕业生这一就业状况的原因,最后从重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立高校定位和治学目标、重建大学治理结构叁个方面论述了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8年14期)

陈菲[6](2018)在《大材小用:高等教育过度化现象的透视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过度化现象是实际存在的,近些年来表现得尤为明显。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低效配置、与就业市场人为割裂导致与经济增长不匹配,应当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善劳动力市场、构建信息反馈体系等途径,实现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8年02期)

李志敏[7](2017)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今年国家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6年年底,我国各层次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实现3699万人次,国家对于教育的支出经费达到28072.78亿元,总招生人数达到748.6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5.46万人。这些数据显示自1998年国家扩大高校招生的相关政策的实施以来,全国的高等教育不断实现大众化,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量持续高于其需求量。在上述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背景下,以国外学者对于过度教育的相关研究为基础,近年来我国国内学者也不断探究中国的过度教育问题。本文在研究我国的过度教育问题中,首先利用了学过的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过度教育产生原因进行了解释,同时在这些解释中尝试找到可以列入影响过度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所选择的相关数据库是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问卷所形成的数据库,结合问卷中相关于劳动力市场中所设置的问题,最终选择了个人情况、企业情况和家庭情况叁大方向的相关变量来引入过度教育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从而确定过度教育的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关的意见。本人在广泛阅读国内外主要研究学者对于过度教育的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已有的文献中获得与本文研究相契合研究方向并作为理论指导。对比国内外的研究内容找到不同,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找到相关的理论基础。其中本文重点研究了对于过度教育的界定和发生率的测算上,同时详细介绍了过度教育测算的叁种方法,对比各种方法给出了本文所选用的自我评估法和工作分析法两种方法。在明确了过度教育的发生率情况的基础上,为了对于过度教育的产生原因进行解释说明,本文选取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工作信号理论、工作竞争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尝试在上述各理论中找到过度教育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后文做铺垫。之后在该部分指出了过度教育发生后给国家的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并且使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首先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样本中的过度角发生率的情况,然后在分析过度教育影响因素过程中,选用的spss统计软件,对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在选取的所有影响因素中按照其对引起过度教育的贡献率的大小逐渐筛选出对其影响较为显着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了本人受教育程度、所有制形式、企业规模和孩子数量对于过度教育有比较显着影响的结论,并结合相关结论给出一定的意见。包括适度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合理配置国家教育资源;增加主、次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流通,降低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成本;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来说,在进行教育投资决策时应在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不盲目追随高文凭,合理进行教育投资,使得教育收益率实现最大化。(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7-10-01)

熊庆年[8](2017)在《过度竞争有损高等教育公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社会,教育既是老百姓家庭的幸福源泉,又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工具。这两者之间,具有统一性,亦有矛盾性。所谓统一性,是指老百姓的教育需求满足了,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好了,有益于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水平。所谓的矛盾性,是指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7-03-16)

赵玉飞[9](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过度教育现象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不断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并且出现了过度教育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我国产生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过度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和对策。(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03期)

王芳芳[10](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就业人员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能够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进而提升国民的素质,实现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发展壮大。但是,由于劳动市场上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各单位部门以及各行业对在职人员的职业要求,导致了过度教育现象的发生,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中研究的是高等教育在职人员的过度教育现象,依据其教育程度与其职业所需教育程度的要求来判断该在职人员是否为过度教育者。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近几年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至2013年的数据,从个人特征、地区特征、单位类型、行业类型四个方面对受过高等教育的调查者的过度教育状况进行测度,并建立Ologit回归模型分析个人特征、单位类型以及行业类型对过度教育的影响。此外,本文还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过度教育对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工资收入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等教育就业人员的过度教育状况在个人特征、地区特征、单位特征和行业特征中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教育者趋向于年轻化;女性就业人员的过度教育比重比男性就业人员高;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过度教育比重最高;在不同的单位类型中,企业中高等教育就业人员的过度教育情况最为严重;在各行各业中,流通部门内各行业的过度教育现象较为严重。(2)过度教育的各影响因素中,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的影响较为显着:教育年限越长,发生过度教育的可能性越大;工作年限越长,发生过度教育的可能性越小;相对于流通部门内的各行业而言,金融业等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行业和科教文卫各行业内的在职人员发生过度教育的可能性较小。(3)不同程度的过度教育对就业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都存在负向的影响,与轻度过度教育和中度过度教育的就业人员相比,严重过度教育者的工资收入水平是叁者中最低的。(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7-01-01)

高等教育过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等教育过度不同程度地存在于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供给的地区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性失衡和行业结构性失衡必将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现象的加剧。我国高等教育入口控制和出口放活与调控的政策体制是导致高校毕业生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深层原因,要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必须打破"项目制""工程制"式的拨款体制格局,推动保障大学独立法人地位的法律体系建设,构建"社会设计"隐喻的学生发展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等教育过度论文参考文献

[1].别敦荣.超越过度专业教育——70年高等教育教学嬗变[J].北京教育(高教).2019

[2].郭兆红.毕业生供给侧结构性失衡下高等教育过度现象与政策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

[3].王晗.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4].张继明,王洪才.由过度竞争到协同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范式转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

[5].刘畅.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基于教育过度的视角[J].西部素质教育.2018

[6].陈菲.大材小用:高等教育过度化现象的透视与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18

[7].李志敏.中国高等教育中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

[8].熊庆年.过度竞争有损高等教育公平[N].社会科学报.2017

[9].赵玉飞.我国高等教育过度教育现象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研究[J].明日风尚.2017

[10].王芳芳.我国高等教育就业人员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

标签:;  ;  ;  ;  

高等教育过度论文-别敦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