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基础论文-郑庆伟

抗病基础论文-郑庆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病基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遗传基础,分子机制

抗病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郑庆伟[1](2018)在《玉米调控生长与抗病平衡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徐明良教授课题组在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玉米调控生长与抗病平衡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自然环境下,植物生长面临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复杂的外界环境。众多研究揭示激素间的互作在调控生长和防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玉米茎腐病是(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8年29期)

梁爽[2](2017)在《杂色鲍杂交种耐低温和抗病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优1号”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是以杂色鲍台湾群体为母本,杂色鲍日本群体为父本的杂交鲍新品种,相比亲本具有高水平的抗性杂种优势,表现出高于亲本的越冬养殖存活率。目前,该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杂色鲍冬季暴发性死亡的问题。然而,对其高存活率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尚缺乏较为深入的了解。为了在鲍的育种生产中更科学、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理论,也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贝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本文结合生理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针对鲍越冬养殖存活率相关的耐低温和抗病两方面的特性,对杂色鲍“东优1号”群体(DY),及其亲本群体杂色鲍台湾群体(TW),杂色鲍日本群体(JP)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主要工作如下:(1)杂色鲍3群体的耐低温能力评价1,研究了 DY、JP和TW叁个群体在越冬养殖环境下,及急性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情况。发现越冬养殖后,DY、JP和TW的存活率分别为95.56、93.56和 37.56%;DY、JP 和 TW 的 12h-LT50分别为 3.10、3.34 和 4.15℃,24h-LT50分别为5.70、5.69和6.58℃,DY在低温胁迫下表现出存活率的杂种优势。2,研究了低温胁迫下鲍的心率变化规律,以鲍心率随温度下降的阿伦尼乌斯曲线斜率(ADR),和鲍心率近似为0时的理论温度(AZT),作为评价鲍耐低温的心率指标。研究发现,DY、JP和TW的ADR分别为9.00、9.78和10.07,AZT分别为-13.52、-10.67和-9.53℃,DY在ADR和AZT指标上都表现出杂种优势。表明DY在低温下心率变化更为稳定,耐受极限低温的能力更强。3,测定了短期(7天)低温胁迫过程中,杂色鲍3群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以及反映其细胞膜流动性的脂肪酸组成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DY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都小于亲本,说明其呼吸代谢作用受低温影响较小;DY的7d脂肪酸不饱和度(270.72%)显着高于TW亲本(232.63%),表现出中亲杂种优势,预示其细胞膜的功能受低温的影响相对较小。4,使用熵值法和隶属函数法,结合以上指标,建立了鲍耐低温综合评价体系,以综合满意度代表鲍的综合耐低温能力。经计算,DY,JP和TW的综合满意度值分别为0.834,0.627和0.252,符合3群体的耐低温表型,说明该评价体系准确可靠,DY在综合耐低温能力上优于亲本群体。(2)杂色鲍3群体的免疫能力评价1,经7天的致病菌浸泡胁迫,DY、JP和TW的存活率分别为93.33、84.44和36.67%,DY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2,研究了病原菌胁迫过程中,杂色鲍3群体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总血细胞数(THC),吞噬活力,呼吸爆发和酚氧化酶(PO)活力的变化,发现DY在攻毒后的THC减少率(-8.26%)小于亲本群体JP(-15.12%)和TW(-24.48%),吞噬活性及呼吸爆发增加率(70.69%和163.50%)则高于亲本群体JP(28.00%和146.32%)和TW(-2.86%和106.26%),DY的PO活力增加率则低于双亲。说明DY的抗病杂种优势,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更为高效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3,计算得出杂色鲍3群体DY、JP和TW的抗病综合满意度分别为0.777、0.707和0.087,DY表现出综合免疫能力上的杂种优势。(3)“东优1号”杂色鲍杂种优势的转录组学解析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和比较了杂色鲍3群体在低温胁迫和病原菌胁迫过程中的转录本变化,结果如下:1,低温胁迫下DY的整体基因表达模式更偏向JP,而与TW差异较大;低温胁迫下的3个时间点(0h,6h和7d)分别鉴定到2186、688和574个在DY中非加性表达的基因(NAG,在杂交子中表达水平不同于双亲中值的基因),其中超显性表达的基因占据了最大的类群;对显性基因的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类基因包括与鲍耐低温相关的脂质代谢、跨膜转运蛋白、抗氧化、低温保护分子、表观遗传修饰的相关基因;除显性基因外,DY在冷/热应激蛋白、脂肪酸去饱和酶、ATP合成酶、细胞凋亡酶等其它低温耐受基因上,也表现出一定比例的显性表达。推测上述这些基因在DY中的表达模式,决定了DY在器官、组织等生理水平上对低温胁迫具有更有效的抵御手段。2,发现病原菌胁迫下DY的整体基因表达模式同样偏向JP,而异于TW。病原菌胁迫下的2个时间点(Oh,24h)分别鉴定到264和105个NAG。在攻毒后表达的NAG中,显性表达的基因数目占据了主要部分,说明攻毒过程中,杂交子代中出现了大量超出双亲表达水平的基因;对在DY中呈显性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负责细胞吞噬、病原清除、抗氧化和营养免疫等生理功能;除显性基因外,DY在非特异性细胞免疫、非特异性体液免疫、抗氧化系统相关免疫基因上,也表现出很大比例的显性表达。以上结果预示着DY在病原菌胁迫下能够更有效地执行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并能及时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表现出抗病表型上的杂种优势。(4)“东优1号”杂色鲍杂种优势的表观遗传解析为从表观遗传修饰角度解析杂色鲍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机制,对杂色鲍3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重硫酸盐甲基化测序和小RNA组测序,结果表明,DY与亲本群体存在明显的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率的差异(TW>JP>DY),以及明显的小RNA整体表达水平的差异(DY>TW>JP),结合转录组分析的结果,推测DY中受表观修饰调控的基因的转录活动更为活跃;对转录组中鉴定出来的显性表达基因在杂色鲍3群体中的甲基化修饰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9.50%~29.58%的基因存在甲基化修饰水平的差异,说明甲基化修饰差异是造成杂色鲍叁群体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综合以上结果,杂色鲍3群体在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和小RNA表达模式上的不同,通过表观调控作用,部分造成了3群体在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上的差异,后者可能通过翻译、代谢路径,进一步造成杂色鲍3群体在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上的差异,最终表现为耐低温和抗病表型上的差异,在“东优1号”杂色鲍中产生了杂种优势现象。(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8-01)

胡玉林[3](2016)在《海水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30年来经济的繁荣增长使海洋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制造了诸如环境污染或资源短缺这样的新问题,海水的严重污染给养殖生物带来了极大危害。同时,病害种类不断增加,发生概率不断提高。这些病害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成长和产量,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当前,生物病害现在已经成为海洋养殖业最难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个养殖大国来说,对海洋生物病害的研究刻不容缓。一是可以利用科学技术研发抗病力分子对生物病害进行控制;二是可以通过改善海洋环境来降低养殖生物的病害发生概率,争取使海洋养殖品健康生长,从而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6年05期)

刘飞[4](2015)在《基于分子识别的新型抗病毒仿生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毒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重要微生物。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活动范围的扩大,暴露于未知致命病毒可能性不断增加,往往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病毒性疾病的诊治与预防是医学领域重要工作,也是社会及个人医疗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病毒性疾病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可能引起经济衰退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开发有效的乃至于廉价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大的比表面积而显现出特有的性质,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肿瘤治疗和药物靶向运输与释放等诸多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病毒的纳米材料在病毒的分离与纯化,病毒检测以及临床治疗等领域均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是一种能够模拟抗原-抗体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与模板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匹配的印迹孔穴,因此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被称为人工抗体。以病毒为模板的MIPs制备是当前分子印迹研究的热点以及难点之一。其中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病毒印迹聚合物因其对靶病毒的特异性识别能力以及高亲和力,在病毒分离与纯化,临床诊断和抗病毒治疗等领域有着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选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以f2噬菌体为模式病毒,使用不同的合成技术,制备可中和靶病毒的人工抗体(抗病毒仿生纳米材料),并分析其吸附特性:(1)使用聚乙烯醇为功能单体,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可特异性吸附f2噬菌体的分子印迹抗病毒仿生纳米纤维膜,分析其病毒吸附性能。(2)使用多巴胺为亲水性功能单体,合成可特异性结合f2噬菌体的人工抗体,并分析其病毒吸附特性;(3)分析所获得的两种抗病毒仿生纳米材料,研究其抗f2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大肠杆菌的效果和可能机制,并分析其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毒性。本研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下述叁个部分:第一章静电纺丝法制备抗病毒仿生纳米纤维膜的研究目的:利用静电纺丝法结合分子印迹技术合成分子印迹膜,评价其对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吸附特性。方法:以大肠杆菌f2噬菌体为模板分子,使用聚乙烯醇(PVA)为聚合物进行电纺合成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使用戊二醛作为原位交联剂。扫描电镜用于观察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膜的形态。静态吸附实验用于评价分子印迹膜的吸附性能。使用f2噬菌体的类似物评价印迹膜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加入一定浓度的f2噬菌体评价分子印迹膜在环境水体中的吸附能力。结果:制备分子印迹膜的较优条件是:0.7gPVA, 8mL纯水,2mLSM缓冲溶液,0.7%的TritonX-100。45mM戊二醛溶液用于此印迹膜的原位交联,并且应在洗脱模板之后进行。静态吸附实验的结果显示,f2噬菌体浓度为1000pfu/mL时,MIMs对f2噬菌体的吸附为52pfu/mL,高于对照组12pfu/mL。相较于f2噬菌体的类似物,如T4, M13, P1噬菌体,MIMs对f2噬菌体的吸附能力远大于类似物,说明MIMs对模板分子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MIMs对噬菌体f2的增殖无明显影响。MIMs在不同环境水体中依然保持着对目标物的良好的吸附能力。结论:静电纺丝法制备的分子印迹膜对f2噬菌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不同的介质,包括天然水中,均可对f2噬菌体进行准确地识别与分离。第二章聚多巴胺法制备抗病毒仿生印迹聚合物的研究目的:利用聚多巴胺法制备大肠杆菌f2噬菌体分子印迹聚合物,评价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方法:使用聚多巴胺沉积法对硅胶颗粒进行表面修饰。以大肠杆菌f2噬菌体为模板分子,多巴胺为亲水性功能单体,在Tris缓冲盐溶液中合成MIPs。运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法对MIPs进行表征。静态吸附实验测定MIPs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动力学,优化MIPs的制备条件,评价不同pH环境中的吸附性能。结果:制备MIPs的较优条件是:选择过硫酸铵作为多巴胺聚合反应的氧化剂,反应时间为24小时。电镜结果显示MIPs的厚度在40nm左右。MIPs与NIPs在电镜表征,红外光谱测定中无明显差异,表明MIPs对于f2噬菌体的结合源于印迹孔穴的形成。f2噬菌体浓度为8*102pfu/mL时,MIPs对f2的吸附达到60 pfu/mg,远高于NIPs的10 pfu/mg。MIPs在0.5小时之内达到对f2噬菌体的吸附平衡,说明此MIPs对f2噬菌体有非常迅速的响应能力,有利于对目标物的快速识别。在pH为5到8的范围内,MIPs表现出稳定的性能。结论:以整个病毒颗粒为模板分子所制备的MIPs可非常快速地对目标病毒进行识别,从而有利于对目标物的快速吸附。潜在的病毒去除能力使得MIPs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第叁章抗病毒仿生纳米材料的抗病毒感染性能研究目的:对MIPs抗病毒感染性能进行评价,分析MIPs的抗病毒机制,并进一步评价其抗干扰能力、重复利用性、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毒性,为抗病毒材料的体内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噬菌斑生成实验用于评价MIPs和MIMs的抗病毒效能。f2噬菌体的增殖实验中分别加入MIMs和MIPs评价其抗病毒能力。静态吸附实验中加入干扰物质评价MIPs的抗干扰能力。使用去离子水破坏吸附在MIPs上的f2噬菌体,进而重生MIPs的结合位点评价MIPs的吸附性能。使用G噬菌体的类似物作为目标物,评价MIPs的选择性吸附能力。通过测量红细胞裂解出的血红蛋白评价MIPs的生物相容性。MTT实验用于测定MIPs的细胞毒性。结果:噬菌斑生成实验中MIPs对f2噬菌体的抑制率高达90%,而NIPs只有13%。MIMs的抑制率有60%,NIMs的抑制率为10%。被MIPs和MIMs吸附的f2噬菌体丧失了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噬菌斑的生成率低于对照组。在增殖实验中,MIPs抑制了f2噬菌体的增殖,并最终延迟了 f2噬菌体到达平台期的时间,而MIMs对f2噬菌体的增殖无影响。MIPs对目标病毒的快速特异性结合使得病毒丧失了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表现出抗病毒增殖作用。MIPs在高盐溶液与高粘稠度溶液中依然对f2噬菌体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使用去离子水作为MIPs的重生试剂,结果表明经过6次循环使用,MIPs没有出现明显的吸附性能下降。相较于f2噬菌体的类似物,如T4, M13, P1噬菌体,MIPs对f2噬菌体的吸附能力远大于类似物,说明MIPs对模板分子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红细胞裂解实验中,MIPs不会破坏红细胞,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MTT实验表明MIPs不会引起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以全病毒颗粒为模板分子的制备策略赋予MIPs对目标病毒的高亲和性以及强大的抗干扰能力。MIPs对目标病毒的特异性结合使得病毒丧失了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成为相关材料抗病毒的主要机制。以多巴胺为功能单体的亲水性MIPs表现出很好的生物相容性,预示着病毒印迹在病毒分离与纯化,检测与诊断甚至临床抗病毒治疗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林国忠[5](2014)在《海水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海产品资源匮乏,人们把对海产品关注的焦点逐渐转向了海水养殖,然而,虽然海水养殖解决了人们对于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愈发严峻的问题接踵而来。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物种资源衰竭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而由此导致的海水养殖生物病害也频繁发生,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海产品的品质。为此,本文从海水养殖生物目前的现状进行探讨,探究海水养殖生物病害发生机制和抗病力,以便在今后的海水养殖领域面对生物病害能够寻找出正确的措施,减少经济损失。(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4年02期)

杨川毓[6](2010)在《转SrMV-P_1基因甘蔗的遗传稳定性评价及抗病的生理基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蔗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目前病毒基因工程在甘蔗抗花叶病育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实验室于2005年利用基因枪技术成功的将SrMV-P1基因转入受体材料FN95-1702中,获得6个转基因无性系。本研究以上述转SrMV-P1基因为材料,对T3代转基因甘蔗的遗传稳定性、产质量性状进行评价,并研究在病毒胁迫下转基因甘蔗的活性氧代谢和酚类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SrMV-P1基因能够有效地提高甘蔗抗花叶病能力。对转基因甘蔗3个世代的田间发病率进行调查,转基因甘蔗的发病率都低于5%,转基因甘蔗田间发病率明显低于受体材料与空载P7,其中TF64表现高抗,叁年间均没有发病。对T3代转SrMV-P1基因甘蔗的SrMV-P1基因进行PCR检测,在转基因甘蔗中仍然能检测到SrMV-P1基因,而FN95-1702未能检测到目的基因。说明SrMV-P1基因在转基因甘蔗中能够稳定遗传。对T3代转SrMV-P1基因甘蔗产质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转基因甘蔗的生长速度明显比非转基因甘蔗快,转基因无性系TF37、TF50、TF53、TF63、TF64和TF67的株高显着高于转基因无性系TF50和对照受体材料与空载P7。除转基因无性系TF64外,其他转基因甘蔗的茎径均与受体材料和空载对照无显着差异。6个转基因无性系的产量均比P7高,且高出5.51%~43.30%,其中TF50、TF53、TF63、TF67的产量比FN95-1702高出了8.22%~21.38%。在工艺性状方面上,6个转基因株系的锤度、转光度、蔗汁糖分、视纯度、重力纯度、甘蔗纤维分分别比FN95-1702高出5.00%~24.36%、10.15%~36.52%、9.61%~37.07%、4.65%~9.73%、3.29%~10.25%、3.01%~21.54%和0.37%~26.26%。对转基因甘蔗T1~T3代的产质量性状进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以看出TF53,TF64在叁个世代中始终表现优异,FN95-1702和空载P7的表现较差。对转SrMV-P1基因中蔗糖酸性转化酶在甘蔗工艺成熟期前活性较高,有助于甘蔗的营养生长,随着工艺成熟期的到来,蔗糖中性转化酶的活性逐渐上升,有助于甘蔗的糖分积累。FN95-1702与P7由于受到病毒的侵染,甘蔗糖代谢较为混乱。通过对转SrMV-P1基因抗病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表明:在四次甘蔗花叶病毒接种过程中,转基因甘蔗TF53、TF64的H2O2、O2-均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并在接种后期其含量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受体材料FN95-1702和P7在整个接种过程中,H2O2、O2-的变化极不规则,并在接种后期其含量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对比接种前后丙二醛含量,发现受体材料FN95-1702和P7在病毒接种后其丙二醛含量比接种前分别提高了58.59%和42.38%,而转基因无性系TF53和TF64的丙二醛含量并无明显提高。对保护酶的研究表明:转基因无性系TF53、TF64在接种病毒后,POD和SOD的活性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有利于清除多余的活性氧,保护叶绿体细胞结构的完整。在酚类代谢研究中得出:接种病毒胁迫后,转基因无性系TF53和TF64的PAL、总酚、类黄酮最后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对甘蔗的抗病性具有积极地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0-04-01)

王士强[7](2008)在《四种生物制剂对大豆根腐病防效及抗病生理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大豆品种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小区和大田试验,研究4种新型生物制剂在大庆地区,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促生作用及生理机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盆栽条件下,4种制剂Y1、Y2、Y4和Y5对防治大豆根腐病有显着效果,拌种量分别为1.5%、1.5%、2%和2%时,防效最好,灭菌土盆栽苗期防效分别为38.10%、23.81%、23.81%和33.33%,自然土盆栽苗期防效分别为53.85%、46.15%、38.46%和46.15%。各生物制剂拌种处理,自然土条件下大豆根腐病的防效均高于灭菌土。4种生物制剂拌种不同程度的增加大豆根长、根鲜重和植株干重。2.在田间条件下,4种制剂均可明显的降低大豆根腐病的发病程度,苗期防治效果在38~75%之间,其中制剂Y1的防治效果最好。制剂Y1和Y4可以显着的促进大豆株高。除制剂Y4外其它3种制剂可明显地促进大豆植株的干重。3.四种生物制剂能显着提高土壤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制剂Y2影响均最大,且对提高两种酶活性效果较好。4种生物制剂能提高土壤中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且制剂Y1影响均最大。4.生物制剂Y1、Y2、Y4和Y5可以提高大豆根系中的抗性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2种酶的活性与大豆对根腐病的抗性呈正相关。4种制剂能够显着抑制丙二醛和脯氨酸在大豆植株中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原菌对植株的伤害。4种制剂可显着促进大豆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积累,植株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积累叶比根大。4种生物制剂对大豆功能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略有提高,生物制剂Y1效果最佳。5.四种生物制剂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发病率,从而降低根腐病造成的减产程度,与对照相比,使用生物制剂提高了大豆的产量,而对大豆籽粒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综合考虑4种制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和对产量的影响,在大庆地区生物制剂Y1和Y2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08-04-01)

于业志[8](2007)在《大白菜小黑点病及其抗病生理基础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运用比较生理学方法,以抗小黑点病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形态对大白菜小黑点病和抗病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同一氮素形态不同氮素用量下,大白菜抗、感小黑点病品种保护酶(SOD﹑POD﹑PPO)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及代谢的变化与大白菜抗感小黑点病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大白菜小黑点的发生受氮素形态﹑作物基因型等共同作用的影响,施硝态氮可减轻小黑点病的发生。硝态氮处理和铵态氮处理下的各指标较有规律性,而酰胺态氮处理下的各指标则稍有波动,不同形态氮素对大白菜不同部位的部分效应相反。(2)小黑点病主要发生在生育中后期,且多先发于老叶正面,不同品种黑点在叶柄上发生分布的部位不同,较高的氮素水平明显可以加重感病品种病情。不论在施氮还是不施氮条件下,抗病和感病品种苗期叶柄中SOD﹑POD﹑PPO酶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仅POD酶活性反之,表现为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各生理指标在莲座期和包心初期规律性不太明显,生育后期尤其在收获期抗病品种叶柄中SOD活性、酚类物质含量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而抗病品种叶柄中MDA含量、POD、PPO活性却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叶片中保护酶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性不如叶柄中明显。(3)不论叶柄还是叶片中抗病品种的各项生理指标在整个生育期内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变化较小,而感病品种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变化相对来说较大。说明抗病品种自我调节和恢复正常状态的能力比感病品种强。此结果可作为苗期抗病生理选种与鉴定的参考生理指标。(4)在整个生育期内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大白菜抗感小黑点病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抗感品种间各物质含量在莲座期的差异表现比较明显,而在莲座期,差异最明显的是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对于品种的抗病性更具有代表性,其次是叶片中咖啡酸和叶柄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绿原酸的积累在大白菜抗小黑点病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保护酶(SOD﹑POD﹑PPO)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及代谢的变化均与大白菜抗小黑点病性有关,可作为大白菜抗小黑点病生理选种特别是在早期选种的生理指标或参考指标。对加速选育进程、提高选育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7-06-05)

杨兴娟[9](2007)在《两种拮抗菌制剂对甜椒疫病防治效果及抗病生理基础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于2006年1月-2007年4月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场日光温室和设施实验室中进行。以甜杂一号和特大茄门两个甜椒品种为材料,使用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对甜椒植株进行蘸根处理,定植缓苗后接种疫霉菌P3。对两种拮抗菌制剂防治甜椒疫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拮抗菌制剂防治甜椒疫病的生理基础进行了探测。结果发现:1.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对防治甜椒疫霉病有显着效果,防效在30%以上,最高防效可达59%。2.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对甜椒植株具有促生作用,表现在促进甜椒株高和茎粗增长,提高根系活力。3.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可以提高甜椒植株叶片和茎杆中的抗性酶POD、PPO和PAL的活性,这3种酶的活性与甜椒对疫病的抗性呈正相关。4.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能够显着抑制丙二醛在植株体内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原菌对植株的伤害。5.拮抗真菌F和放线菌Ⅱ可显着促进甜椒植株体内可溶性糖的积累,植株茎杆中可溶性糖积累比叶片中可溶性糖积累幅度大。6.对甜椒植株的促生作用、诱导抗性酶活性升高、抑制丙二醛在植株体内的积累、促进甜椒植株体内可溶性糖的积累,是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防治甜椒疫病的部分生理基础。7.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对甜椒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甚微,可溶性蛋白不一定是拮抗菌制剂增强甜椒植株抗性的原因。8.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不能提高甜椒单株产量,但因为能够降低发病率而能降低疫病造成的减产程度,而比不使用拮抗菌制剂单位面积产量高,且对于抗性越弱的甜椒品种增产效果越明显。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对甜椒果实中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提高作用。综合考虑两种拮抗菌制剂对甜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拮抗真菌制剂F比放线菌制剂Ⅱ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7-05-01)

阮妙鸿[10](2007)在《转ScMV-CP基因甘蔗抗病的分子基础及环境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蔗花叶病严重影响甘蔗生长,是甘蔗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花叶病品种是甘蔗高效育种的辅助手段,2003年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通过基因枪介导将ScMV-CP基因转入高感花叶病的甘蔗品种拔地拉(Badila),获得了13个转ScMV-CP基因甘蔗无性系。本研究以转CP基因甘蔗作为材料,研究转基因甘蔗的抗病稳定性和工农艺性状表现;通过转基因甘蔗的光合特性研究其增产的光合基础;通过反复抗性鉴定,从中选择抗病强转基因无性系进行人工接种研究其抗病的生理生化基础和分子基础;并对转基因甘蔗环境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甘蔗明显提高了抗甘蔗花叶病毒的能力,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鉴定,花叶病发病率在0-34%之间,而且在不同世代保持稳定的水平;而非转基因甘蔗拔地拉(Badila)发病率达92-100%;通过工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综合考察,选出了5个转基因甘蔗进入环境释放,结果表明:转基因甘蔗发病率在0-20%之间,株高比非转基因甘蔗增加23-32%,有效茎数增加45-55%,每公顷蔗茎产量增加62-80.6%,甘蔗糖分绝对值提高1.15-2.15%。在13个转CP基因甘蔗中以转基因甘蔗B48表现最为优异,在多年的人工抗性鉴定和自然诱发鉴定均未发病,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异。通过转基因甘蔗B48与非转基因甘蔗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叶绿体蛋白质组及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结果表明:非转基因甘蔗的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呈典型的甘蔗花叶病毒侵染后的病理特征;叶片中细胞叶绿体被破坏,基粒片层消失;通过叶绿体蛋白的双向电泳进一步发现,非基因甘蔗叶绿体光系统Ⅰ、光系统Ⅱ中光系统Ⅰ蛋白、放氧复合体(OEC)蛋白下调,说明病毒侵染对非转基因甘蔗叶绿体的光系统Ⅰ、光系统Ⅱ造成损伤,从而使非转基因甘蔗叶片的CO_2同化能力下降;而转基因甘蔗的叶片细胞保持完整,细胞内未发现病毒粒子,叶绿体结构清晰,光系统保持正常,叶绿素含量高,PEPC酶活性强,从而使转基因甘蔗保持较高光合作用能力。接种甘蔗花叶病毒后,转基因甘蔗接种后游离SA增加的量比原种大,时间提前,同时SOD、POD活性提高,CAT活性显着降低,这有利于增加体内H_2O_2的积累,加强了细胞壁的氧化交联,限制了病毒进一步侵染;而非转基因甘蔗SOD、POD活性提高缓慢,下降快,CAT活性下降慢,影响了H_2O_2的积累,无法及时有效地建立抗病信号的传导途径来诱导抗性基因的表达。苯丙烷代谢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甘蔗在接种后叶片PAL活性迅速上升,并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而转基因甘蔗PAL活性上升要滞后于转基因甘蔗,而且下降迅速。非转基因甘蔗PPO活性上升比转基因甘蔗慢而且增加的幅度也小;转基因甘蔗接种后积累类黄酮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含量增幅较大,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浓度,非转基因接种后类黄酮含量下降而且变动幅度大。利用本实验室开发的斑茅(甘蔗的近缘属植物)干旱胁迫下的cDNA微阵列,研究了转基因甘蔗B48和非转基因甘蔗接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转因甘蔗接种后上调表达的克隆有43个,主要参与细胞的结构保护、信号传导、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呼吸作用等有关过程;这说明接种病毒激活了转基因甘蔗体内众多抗病基因。利用芯片杂交的结果,克隆了候选MYB基因的片段,生物信息学分析该MYB基因属于典型R2R3 MYB转录因子,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甘蔗MYB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特异性不明显,但是受外源SA和H_2O_2强烈诱导。接种后的叶片蛋白质组研究表明:转基因甘蔗与非转基因甘蔗的叶片蛋白的2-DE图谱有明显差异,在转基因甘蔗叶片中有10个蛋白表达上调,1个蛋白特异诱导表达;而非转基因甘蔗中3个表达上调,1个特异诱导。质谱鉴定表明,转基因甘蔗中核因子激酶、细胞质APX和Mn-SOD被诱导上调表达;而在非转基因甘蔗中铁氧还蛋白和甘蔗旱诱导蛋白表达上调。转基因甘蔗环境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田间转基因甘蔗与非转基因甘蔗害虫的危害没有差异,在土壤总DNA未检测到外源ScMV-CP基因;转基因甘蔗根际土壤的细菌和真菌数量明显提高,但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明显;转基因甘蔗中的NPTII标记基因并没有增加对卡那霉素抗性的土壤微生物数量;转基因甘蔗和非转基因甘蔗根际细菌多样性研究表明,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Mclntosh指数(DMc)差异不明显,说明转基因甘蔗对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影响很小;转基因甘蔗显着提高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但对土壤的蔗糖酶和磷酸单脂酶没有影响。初步研究表明,转基因甘蔗对土壤细菌和真菌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放线菌影响很小;就目前来看,短期内对土壤肥力没有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7-04-01)

抗病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东优1号”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是以杂色鲍台湾群体为母本,杂色鲍日本群体为父本的杂交鲍新品种,相比亲本具有高水平的抗性杂种优势,表现出高于亲本的越冬养殖存活率。目前,该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杂色鲍冬季暴发性死亡的问题。然而,对其高存活率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尚缺乏较为深入的了解。为了在鲍的育种生产中更科学、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理论,也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贝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本文结合生理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针对鲍越冬养殖存活率相关的耐低温和抗病两方面的特性,对杂色鲍“东优1号”群体(DY),及其亲本群体杂色鲍台湾群体(TW),杂色鲍日本群体(JP)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主要工作如下:(1)杂色鲍3群体的耐低温能力评价1,研究了 DY、JP和TW叁个群体在越冬养殖环境下,及急性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情况。发现越冬养殖后,DY、JP和TW的存活率分别为95.56、93.56和 37.56%;DY、JP 和 TW 的 12h-LT50分别为 3.10、3.34 和 4.15℃,24h-LT50分别为5.70、5.69和6.58℃,DY在低温胁迫下表现出存活率的杂种优势。2,研究了低温胁迫下鲍的心率变化规律,以鲍心率随温度下降的阿伦尼乌斯曲线斜率(ADR),和鲍心率近似为0时的理论温度(AZT),作为评价鲍耐低温的心率指标。研究发现,DY、JP和TW的ADR分别为9.00、9.78和10.07,AZT分别为-13.52、-10.67和-9.53℃,DY在ADR和AZT指标上都表现出杂种优势。表明DY在低温下心率变化更为稳定,耐受极限低温的能力更强。3,测定了短期(7天)低温胁迫过程中,杂色鲍3群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以及反映其细胞膜流动性的脂肪酸组成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DY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都小于亲本,说明其呼吸代谢作用受低温影响较小;DY的7d脂肪酸不饱和度(270.72%)显着高于TW亲本(232.63%),表现出中亲杂种优势,预示其细胞膜的功能受低温的影响相对较小。4,使用熵值法和隶属函数法,结合以上指标,建立了鲍耐低温综合评价体系,以综合满意度代表鲍的综合耐低温能力。经计算,DY,JP和TW的综合满意度值分别为0.834,0.627和0.252,符合3群体的耐低温表型,说明该评价体系准确可靠,DY在综合耐低温能力上优于亲本群体。(2)杂色鲍3群体的免疫能力评价1,经7天的致病菌浸泡胁迫,DY、JP和TW的存活率分别为93.33、84.44和36.67%,DY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2,研究了病原菌胁迫过程中,杂色鲍3群体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总血细胞数(THC),吞噬活力,呼吸爆发和酚氧化酶(PO)活力的变化,发现DY在攻毒后的THC减少率(-8.26%)小于亲本群体JP(-15.12%)和TW(-24.48%),吞噬活性及呼吸爆发增加率(70.69%和163.50%)则高于亲本群体JP(28.00%和146.32%)和TW(-2.86%和106.26%),DY的PO活力增加率则低于双亲。说明DY的抗病杂种优势,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更为高效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3,计算得出杂色鲍3群体DY、JP和TW的抗病综合满意度分别为0.777、0.707和0.087,DY表现出综合免疫能力上的杂种优势。(3)“东优1号”杂色鲍杂种优势的转录组学解析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和比较了杂色鲍3群体在低温胁迫和病原菌胁迫过程中的转录本变化,结果如下:1,低温胁迫下DY的整体基因表达模式更偏向JP,而与TW差异较大;低温胁迫下的3个时间点(0h,6h和7d)分别鉴定到2186、688和574个在DY中非加性表达的基因(NAG,在杂交子中表达水平不同于双亲中值的基因),其中超显性表达的基因占据了最大的类群;对显性基因的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类基因包括与鲍耐低温相关的脂质代谢、跨膜转运蛋白、抗氧化、低温保护分子、表观遗传修饰的相关基因;除显性基因外,DY在冷/热应激蛋白、脂肪酸去饱和酶、ATP合成酶、细胞凋亡酶等其它低温耐受基因上,也表现出一定比例的显性表达。推测上述这些基因在DY中的表达模式,决定了DY在器官、组织等生理水平上对低温胁迫具有更有效的抵御手段。2,发现病原菌胁迫下DY的整体基因表达模式同样偏向JP,而异于TW。病原菌胁迫下的2个时间点(Oh,24h)分别鉴定到264和105个NAG。在攻毒后表达的NAG中,显性表达的基因数目占据了主要部分,说明攻毒过程中,杂交子代中出现了大量超出双亲表达水平的基因;对在DY中呈显性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负责细胞吞噬、病原清除、抗氧化和营养免疫等生理功能;除显性基因外,DY在非特异性细胞免疫、非特异性体液免疫、抗氧化系统相关免疫基因上,也表现出很大比例的显性表达。以上结果预示着DY在病原菌胁迫下能够更有效地执行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并能及时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表现出抗病表型上的杂种优势。(4)“东优1号”杂色鲍杂种优势的表观遗传解析为从表观遗传修饰角度解析杂色鲍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机制,对杂色鲍3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重硫酸盐甲基化测序和小RNA组测序,结果表明,DY与亲本群体存在明显的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率的差异(TW>JP>DY),以及明显的小RNA整体表达水平的差异(DY>TW>JP),结合转录组分析的结果,推测DY中受表观修饰调控的基因的转录活动更为活跃;对转录组中鉴定出来的显性表达基因在杂色鲍3群体中的甲基化修饰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9.50%~29.58%的基因存在甲基化修饰水平的差异,说明甲基化修饰差异是造成杂色鲍叁群体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综合以上结果,杂色鲍3群体在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和小RNA表达模式上的不同,通过表观调控作用,部分造成了3群体在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上的差异,后者可能通过翻译、代谢路径,进一步造成杂色鲍3群体在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上的差异,最终表现为耐低温和抗病表型上的差异,在“东优1号”杂色鲍中产生了杂种优势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病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1].郑庆伟.玉米调控生长与抗病平衡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农药市场信息.2018

[2].梁爽.杂色鲍杂交种耐低温和抗病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17

[3].胡玉林.海水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基础研究[J].江西农业.2016

[4].刘飞.基于分子识别的新型抗病毒仿生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5].林国忠.海水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

[6].杨川毓.转SrMV-P_1基因甘蔗的遗传稳定性评价及抗病的生理基础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0

[7].王士强.四种生物制剂对大豆根腐病防效及抗病生理基础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8

[8].于业志.大白菜小黑点病及其抗病生理基础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

[9].杨兴娟.两种拮抗菌制剂对甜椒疫病防治效果及抗病生理基础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10].阮妙鸿.转ScMV-CP基因甘蔗抗病的分子基础及环境安全性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07

标签:;  ;  

抗病基础论文-郑庆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