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小学教学仪器资源共享的探索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非[1](2021)在《教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对其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阻力。但近年来,随着各项政策倾斜、新兴的教育理念及各项教育改革普及,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开始得到补充,发生更新和流动,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空间是教育行为的载体,我国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虽然比较充分,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这一分支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研究从教育资源的视角出发,以西北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为例,对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展开探讨。研究首先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历程、政策背景、改革措施,归纳出当下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职能定位变化和长期发展趋势;继而利用调研数据和相关的统计学方法,对乡村小规模学校进行了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现状调研、教育改革分析、案例对比等方式对教育资源视角下各类别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功能构成、总体布局、空间模式进行分析与梳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乡村小规模学校适宜规模为50-150人,班额宜为18-24人;从教育资源的视角进行分类,可分为社区共建型、城乡共建型、远程共享型、弹性办学型四种类型。研究同时对不同类型学校的特征和判别方法进行了阐释和整理;2.通过教育理念梳理和调研分析,认为当下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教育职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强学校社会文化职能的考虑。表现在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功能构成中,主要包括对原有功能区的补充,和对新功能区的增加:如社区共建型学校需要在综合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共享区的设计。研究对各类型学校功能构成进行了细致梳理。3.通过对布局现状分析,和影响布局的学生规模、教育理念等要素的梳理,提出适宜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总体布局形式:分散式布局、延伸式布局、集约式布局、混合式布局。研究对各类学校适宜的布局形式进行了解释。4.对不同类别学校的教学形式差异进行梳理,得出其代表性的空间,通过规范标准、对教学行为的梳理,得出项目式学习、双师教育、复试教学等教学行为下的空间模式;同时提出宿办一体和集体办公两种办公空间模式;最后对各类型学校选配功能空间进行了补充和整理。
韦芳利[2](2021)在《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问题研究 ——以广西东兰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伴生现象。乡村小规模学校独特的存在意义决定了对其进行标准化建设的价值所在。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易受忽视的边缘性群体,其标准化建设措施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进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是学校由标准型学校向优质型学校转化的前提。通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初步达到很好的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整体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但是从2011年起至今,国家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还在持续推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需求随之变化,陈旧的标准已不符合新时代的标准需求,那么在新形势新背景下,了解目前我们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现状如何、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面临何种新问题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促使其发展为优质型学校是我们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政策背景、现实反思以及时代要求三个出发点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并对前人所做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回顾,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同时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界定,围绕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这条主线,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现存问题进行深究。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论述。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既是乡村小规模学校保留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提质增效的需要,更是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和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第三部分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成就。本部分以广西东兰县六所乡村小规模学校为例,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解。笔者亲自走访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分别对六所学校的校长和部分教师代表进行深度访谈,为了能全面了解教师情况,作为访谈信息的补充,特意增加了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标准要求,主要从校园校舍、教学装备配备、师资队伍以及教学与德育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乡村小规模学校学校在标准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出现以下几个问题:校园校舍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教学设备未能充分应用和及时补充、教师队伍的质量未能有效提升、教学与德育工作未能发挥实效。第五部分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政策制度上的偏差、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乡村地域环境条件的限制、学校管理方式的不合理、家校合作治校意识的缺乏等原因造成。第六部分则是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对策。具体有以下措施:持续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政策制度建设;全面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力打破地域环境的限制;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方式;加快促进家校之间的联盟发展。最后,结语部分则是对整个研究进了总结。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一轮的困境,要求标准型学校向优质型学校方向努力,因此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从而构建“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美“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符合新时代新标准的发展潮流。
张飞[3](2021)在《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一体化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在政策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中,城乡教育一体化正在逐渐推进。2016年7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举措。本研究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宏观背景,基于已有的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整体思考,选择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以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以地市行政区划为整体考量,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教育地理学基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以2012、2014、2016、2018四个年度为时间尺度,市级行政区域为空间尺度,在大量搜集城乡义务教育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前后近十年的时空演变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演进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政策变迁、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路径探索等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以期为省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论文首先致力于对已有文献中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和类型、指标体系、发展阶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国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阐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选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厘清本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城市与农村、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入阐释了本研究的几个理论基础:城乡一体化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论文依据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阶段特征,参照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参考相关教育统计数据年鉴等,充分考量国家和省市等教育文件精神,将其城乡教育统筹兼顾的思想渗入到指标体系中去,进而尝试构建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根据已构建的指标体系监测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时空测度评价。论文根据已构建的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教育统计数据,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时序和空间演化制图。全面分析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四个年度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和教育机会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教育经费一体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等五个指标体系的时空演化进程。根据安徽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环境基础,以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分区原则,论文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划分为四大发展区:高速发展区、中速发展区、中低速发展区和低速发展区。根据时空演化分析结果及相关统计数据,及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分区,对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布局结构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不均衡、软硬件建设不同步,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不高,教育理念陈旧内涵发展乏力;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城乡发展不平衡,精英教育理念与重点中小学政策的影响,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地方权责不对称。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包括: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继续加大投入、优化投资方式,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始时期,这对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都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人口迁徙及学生流动、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性调整、房地产业的市场变化等外在因素都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学位供给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这更加凸显了本研究的时代意义。本研究力求通过政策文本、理论基础、时空分布演化、指标体系评价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实践探索、教育改革、达成路径等进行全面梳理研究。
苏笑悦[4](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认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辛晓玲[5](2020)在《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深刻影响着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校教学空间方面。那么,在此背景下,城乡学校教学空间的现状如何?两者存在哪些差异性?因此,本研究立足空间视角,分析城乡小学教学空间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及其空间问题,希翼通过教学空间维度反映城乡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并为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差距提供一种空间的思维和路径。综合多学科视域下的空间理论来理解教学空间,我们认为教学空间是指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赖以发生的场所以及其中的各种物质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共存性关系的总和。在深入理解教学空间概念基础之上,本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和临沂市部分城乡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城乡小学教学空间在学生学习空间、教师个人空间和学校公共空间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通过与部分城乡师生访谈,深入了解了教师和学生对各自学校教学空间的评价、体验和需求等。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城市小学在学生学习空间的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设施环境建设方面存在更大优势,并对教师个人空间进行了重新布局,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公共空间潜在功能,为学生创建了随处可以阅读和学习的校园学习环境。而大部分农村小学在学生学习空间的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物质设施方面建设相对落后,学校公共空间未充分利用,功能单一,整个学校教学空间的文化氛围相对单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尽管有的城市小学在不断优化教学空间、改善学习环境,但是与国内外开放式教学空间相比还存在诸如空间布局缺乏灵活性、空间结构封闭和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而农村小学的教学空间则存在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空间资源闲置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出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深入融合,未来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变革与发展会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位,凸显教学空间的人文性;以教育改革为导向,更加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彰显教育理念和时代特色;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更加智能化、网络化。进一步讲,面向未来的小学教学空间应转向自由、开放、共享的空间形态,从而以空间化方式推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建构。
葛文艳[6](2019)在《一所乡村小学变迁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基础教育良性化的发展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是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状况、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在城镇化背景下,本文选取日照市的一所乡村小学(Y村小学)作为个案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的方式,结合笔者在Y村小学十年来的任教经历和切身体验,通过对教师、村社区领导的访谈和文献的梳理,以时间维度为基本线索,描述学校初期、中期、繁荣和危机等阶段来展现农村学校的演变历程,呈现一幅微观的教育变迁图景。分析影响Y村小学发展变迁的因素,发现其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教育政策、生源、师资、资源配备等几个方面。基于历史发展和现实困境,论证了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价值,提出以下学校发展建议:多方努力稳定生源,优化师资和资源配备,打造学校特色发展等,建设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描述Y村小初期、中期、繁荣发展及面临生存危机的变迁历程;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Y村小学发展变迁的因素,主要包括推动学校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影响学校当前发展的不利因素;第四部分朝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思考,从撤点并校和寻求自身发展两个视角进行阐述,并侧重学校发展对策分析。
白瑞雪[7](2019)在《内蒙古T旗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是法定教育,政府必须为人民提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包括基本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投入和教育政策等等,政府有义务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简单地推行平均主义,不是指每个人能够获得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是平均和无差异的,而是要在实际过程中根据地情、人情进行最大程度的公平化和效率化,从而实现教育公共服务能够保障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公平教育的目标。在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格局中,教育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存在配置不当,这种配置上的不当不仅导致了提供给人们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不均等,而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公平进步。所以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通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凸显出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改变目前的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县域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选取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T旗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对目前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中出现的差距进行分析,理清现阶段县域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探索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四种方法,即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来研究T旗义务教育公共均等化问题。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现状、意义、方法。对目前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问题研究的意义和现状做了系统的阐述。进而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的己有研究的梳理,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罗列分析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一般理论问题,为最后提供对策和思路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主要介绍T旗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主要是罗列县域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现状和出现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通过研究发现,T旗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在财力、物力和政策等方面。第五部分是对T旗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对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政策差异、对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政策的理解、执行的失当和对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城乡间师资配置存在差距等四个方面展开。第六部分主要是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第七部分是结语。在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T旗的教育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所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内蒙古自治区当前义务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沈若宇[8](2019)在《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及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教育发展自“癸卯学制”以来,已走过110余年。国内基础教育已完成普及阶段,然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际校际差距明显,学校空间严重超载,无法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等问题依然存在。以适应知识传授为主旨的现行中小学校建设规范标准在实践中被质疑或更新;缺乏科学依据盲目追求高标准建设,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全面提升中小学校空间环境品质,适应教育理念发展之需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然而我国地域面积较大,城际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理念发展的同时,主要以北京及深圳为代表借鉴城市,并立足于西安市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国内城市小学校舍空间发展困境,以创新型育人教改为依托,运用建筑计划学“空间与行为相适应”理念及田野方法,在深入细致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指标,进而结合就学人口预测,以规模为指导,研究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优化的方法与模式。首先通过对教育理念发展的梳理,明确教育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与校舍空间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国内城市小学校舍空间的现状困境,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对优质城市小学影响因素及其空间需求的分析,明确教学空间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总结适应教育理念发展的城市小学校舍空间需求,并通过校舍空间关系分析,探索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指标,并结合学社空间共享探索,为城市小学校舍空间的适应性发展提供明确目标。再者以学生就学通勤方式,合理就学通勤时间为指导,结合学社共享空间交通组织,明确城市小学服务范围,为就学人口的预测提供合理的空间限定。同时以学生家庭居住空间为出发点,通过对居住空间与就学人口之间的关系分析,结合统计学研究方法,构建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模型。为城市小学校舍规模的确立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最终以西安JH小学群4所学校为具体案例,通过优化学区空间,明确就学人口预测范围,确立4所学校空间规模,进而分析各校达到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标准的具体措施。并在核心片区具体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需求指导规模的城市小学校舍空间优化思路,并通过供需关系影响下的城市小学分类,构建了结合学社空间共享发展的校舍空间优化与空间再造计划模式。本研究通过对以上研究内容的分析,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梳理了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指标及其空间优化模式,并获得以下结论:总结了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指标;以学校合理空间服务范围为指导预测城市小学就学人口,进而探讨城市小学学区就学供需关系;以就学供需关系指导学校空间规模,总结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研究,是涉及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复杂过程,因而,后续研究工作开展将在此基础上,通过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与标准的关系分析,学社空间共享对校内空间潜力的影响,大数据在就学人口预测方法中的应用以及学区空间组织原则对学区划分的影响等等环节拓展,进而促使我国基础教育逐步走向优质且公平的教育时代。
李可可[9](2019)在《与社区共生的农村小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人口不断流失,形成了空心化的现状,这也导致农村小学生源逐年下降。“撤点并校”的政策虽于2012年暂停,但仍有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小学仍然在以每天十六所的速度消失,与之并行的是农村社区文化的衰亡;快速城镇化导致的快速标准化小学建造的弊端已初现端倪,调研发现当代农村小学仍存在着功能构成缺陷、平面组织单一、环境品质低下和校园空间封闭的问题;与此同时,现代基础教育变革及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呼声与实践也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进,给农村小学的建设带来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同时,作为我国农村中重要公共设施的农村小学,如何处理与社区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基于上述问题和背景,本文将社会学的共生理论引入农村校园空间设计的研究中,通过分析农村小学与社区共生的内外驱动力,论证了农村小学与社区共生的必要性和适宜性;进而从社会学共生理论所提出的共生三要素对与社区共生的农村小学校园空间要素进行解析,提出基于共生单元的校村能单元互补、基于共生模式的校村功能空间转换以及基于共生环境的自然人文环境连续协调三点;最后针对现状问题以及基于共生理论提出的空间要素,提出与社区共生的农村小学校园空间设计原则。基于上述设计原则,结合调研与案例整理,以对农村社区和小学共生关系的研究为切入点,从功能共生和文化共生两个方面重新梳理并提出农村小学的校园空间设计方法。本文从校社共生关系入手提出农村小学校园空间设计策略和方法,希望形成蓬勃稳定的农村社区关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希望对当代我国农村小学的校园空间设计提供一些设计思路。
聂娇[10](2019)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桐柏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公益性事业,其核心价值追求是教育公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政策层面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原则、目标、措施和组织保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指的是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束缚,将城乡义务教育置于积极的同等地位,统筹规划设计、统筹配置资源,在保持和发挥二者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达成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合理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与状态。它是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在资源配置方面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原因,在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的边远山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城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艰巨性和迫切性十分突出的摆在了我们面前。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实行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要先放在县域内施行。研究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于推动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保持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河南省桐柏县为例,采用实证调研的方式,梳理了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践探索和成就,并以教育公平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为基础深刻剖析了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建议。通过分析,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育经费短缺;城乡师资队伍建设失衡;城乡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教育未形成合力;城乡教育质量存在差距。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城乡二元教育体制的束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教育政策和制度设计不合理;政府统筹协调能力弱;利益相关主体理念不科学。针对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遇到的问题及成因,笔者从政府履行职能、学校内涵建设、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方面提出了策略建议,以期能够更好的推进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二、农村小学教学仪器资源共享的探索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小学教学仪器资源共享的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对象选择及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对象:乡村小规模学校 |
1.4.2 研究范围:西北地区 |
1.4.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乡村小校的职能定位与发展趋势 |
2.1 我国乡村学校职能定位 |
2.1.1 乡村学校教育职能研究 |
2.1.2 乡村小校社会文化职能研究 |
2.1.3 乡村小校职能要求 |
2.2 我国乡村小校的发展困境 |
2.2.1 我国乡村小校办学困境 |
2.2.2 我国乡村小校办学差异 |
2.3 我国乡村小校的分类研究 |
2.3.1 乡村小校分类指标 |
2.3.2 乡村小校分类研究过程 |
2.3.3 乡村小校分类结果 |
2.4 我国乡村小校的教学形式研究 |
2.4.1 不同类别的教育改革措施 |
2.4.2 教育资源一体化下乡村小校教学形式 |
2.4.3 不同类别乡村小校的教学形式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乡村小校功能构成模式研究 |
3.1 乡村小校功能构成现状 |
3.1.1 乡村小校功能构成现状 |
3.1.2 乡村小校功能构成问题 |
3.2 教育资源一体化下乡村小校功能构成需求 |
3.2.1 不同类别乡村小校功能构成需求 |
3.2.2 乡村小校新兴实践活动 |
3.3 我国乡村小校的功能构成模式 |
3.3.1 社区共建型学校功能构成 |
3.3.2 城乡共建型学校功能构成 |
3.3.3 远程共享型学校功能构成 |
3.3.4 弹性办学型学校功能构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乡村小校总体布局模式研究 |
4.1 乡村小校布局发展历程 |
4.2 乡村小校布局现状与问题 |
4.2.1 调研学校现状分析 |
4.2.2 乡村小校布局问题 |
4.3 布局调整需求与案例分析 |
4.3.1 学生规模对于布局的需求 |
4.3.2 教育改革对于布局的需求 |
4.3.3 不同布局模式的梳理 |
4.4 各类学校的总体布局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乡村小校空间模式研究 |
5.1 乡村小校空间发展历程与趋势 |
5.1.1 乡村小校空间发展历程 |
5.1.2 乡村小校空间发展趋势 |
5.2 乡村小校教学空间的模式研究 |
5.2.1 教学及教辅空间现状与需求 |
5.2.2 代表性教学空间模式 |
5.2.3 教学空间组织形式 |
5.3 乡村小校办公空间模式研究 |
5.3.1 办公空间现状及需求 |
5.3.2 两种办公空间模式 |
5.4 乡村小校其他空间研究 |
5.4.1 学社共享空间 |
5.4.2 研学基地空间 |
5.4.3 弹性空间 |
5.5 空间模式的应用 |
5.5.1 空间改造示例 |
5.5.2 空间新建示例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我国乡村学校生源回流情况 |
附录2:乡村小校分类过程 |
附录2.1 赋值过程的解释 |
附录2.2 各类别学校的描述性统计 |
附录2.3 乡村小校分类的判别分析 |
附录3:访谈 |
附录4:村野梦想家临洮县项目申请书统计 |
(2)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问题研究 ——以广西东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政策回顾: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政策背景 |
2.时代要求: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
3.现实反思: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挑战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乡村小规模学校 |
2.学校标准化建设 |
3.乡村教育 |
(六)理论基础 |
1.教育公平理论 |
2.生态系统理论 |
3.规模经济理论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保留与发展的需要 |
1.有助于学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 |
2.有助于控辍保学推进教育公平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提质增效的需要 |
1.有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
2.有助于学校办学效能的增进 |
(三)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 |
1.有助于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
2.有助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校园校舍建设状况 |
1.校舍用地面积相对充足 |
2.校舍建筑种类比较齐全 |
(二)教学装备配备状况 |
1.图书资源总量较为丰富 |
2.信息技术设备配备比较齐全 |
3.教学仪器和器材配备较完整 |
(三)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
1.教师数量相对充足 |
2.教师学历结构基本达标 |
3.教师职称结构基本合理 |
(四)教学与德育状况 |
1.教学课程开设较全面 |
2.德育工作受到了重视 |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校园校舍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
1.校园占地面积利用率不高 |
2.校舍建设闲置浪费且破旧 |
(二)教学设备未能充分应用和及时补充 |
1.教学装备使用率不高 |
2.教学装备补充不及时 |
(三)教师队伍质量未能有效提升 |
1.优质师资力量薄弱 |
2.教师专业发展前景渺茫 |
(四)教学与德育工作未能发挥实效 |
1.教学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
2.德育活动开展形式单一 |
四、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政策制度上的偏差 |
1.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政策内容不完善 |
2.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政策执行环境过于复杂 |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不健全 |
1.义务教育财政责任不明确 |
2.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依旧不足 |
(三)乡村地域条件的制约 |
1.学校与乡村社区的共同体机制尚未建立 |
2.乡村经济发展滞后与城镇化的冲击 |
(四)学校管理方式的不合理 |
1.乡镇中心校的隶属关系失衡 |
2.校长自身领导力缺失 |
(五)家校合作治校意识的缺乏 |
1.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影响参与的积极性 |
2.教师的家校合作治校意识有待提升 |
五、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对策 |
(一)持续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政策制度建设 |
1.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内容 |
2.严格把控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政策的执行环境 |
(二)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1.明确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责任 |
2.持续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
(三)全力打破乡村地域环境的限制 |
1.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与乡村社区互动共建 |
2.利用乡村振兴机遇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
(四)不断优化乡村学校的管理方式 |
1.乡镇中心校积极发挥“龙头模式” |
2.校长应有效提升自身领导能力 |
(五)加快促进家校之间的联盟发展 |
1.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治校的正确认识 |
2.发挥教师在家校合作治校中的引领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3)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城市与农村 |
1.3.2 城乡关系 |
1.3.3 城乡一体化 |
1.3.4 城乡教育一体化 |
1.4 理论基础 |
1.4.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1.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1.4.3 区域发展理论 |
1.4.4 教育公平理论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构建 |
2.1 指标评价体系建构 |
2.1.1 构建指标体系的背景 |
2.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 |
2.1.3 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 |
2.1.4 指标体系的框架 |
2.1.5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
2.2 指标评价体系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
2.2.1 研究点(市域)数据处理步骤 |
2.2.2 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时空测度评价 |
3.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时序变化 |
3.1.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时序变化 |
3.1.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空间演化 |
3.2.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空间演化 |
3.2.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 |
4.1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地理基础 |
4.1.1 自然地理基础 |
4.1.2 人文地理基础 |
4.1.3 经济地理基础 |
4.2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原则 |
4.3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划分 |
4.3.1 高速发展区 |
4.3.2 中速发展区 |
4.3.3 中低速发展区 |
4.3.4 低速发展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学校布局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不适应 |
5.1.2 学校办学条件与普通民众的教育需求不符合 |
5.1.3 师资队伍结构与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匹配 |
5.1.4 教育管理体制与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不协调 |
5.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
5.2.1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固化了城乡发展 |
5.2.2 教育经费投入制度拉大了城乡差距 |
5.2.3 新型城镇发展建设刺激了教育需求 |
5.2.4 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拉低了教育重心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
6.1 坚持城乡经济协调,推进教育质量发展 |
6.1.1 推进城乡社会统筹 |
6.1.2 重视城乡教育均衡 |
6.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 |
6.2.1 落实义务教育法律 |
6.2.2 加大省市统筹力度 |
6.2.3 优化农村学校布局 |
6.3 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投资方式 |
6.3.1 明确政府责任主体 |
6.3.2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
6.4 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6.4.1 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
6.4.2 改革教师培养体制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城乡小学“空间差异”的现实推动 |
(二)教育现代化对教学空间的变革诉求 |
(三)教学空间问题亟需理论阐释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教学空间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学空间的理论阐释 |
一、多学科视域下的空间观 |
(一)哲学领域:“虚空”、“容器” |
(二)自然科学领域:物理空间 |
(三)社会学领域:社会空间 |
二、教学空间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教学空间的内涵 |
(二)教学空间与教室 |
(三)教学空间与教学环境 |
三、教学空间的基本类型 |
(一)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 |
(二)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 |
(三)开放空间与封闭空间 |
第二章 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对象 |
(三)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
二、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现状 |
(一)城市小学教学空间的现状 |
(二)农村小学教学空间的现状 |
第三章 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差异性分析 |
一、学校公共空间的差异性 |
(一)阅读性公共空间的阅读环境和开放程度不同 |
(二)交通性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和空间功能拓展不同 |
(三)活动性公共空间的空间种类和标准化建设不同 |
二、学生学习空间的差异性 |
(一)学习空间的文化建设不同 |
(二)学习空间的信息化建设不同 |
(三)学习空间的设施环境建设不同 |
(四)学习空间的种类丰富程度不同 |
三、教师个人空间的差异性 |
(一)教师个人空间与学生学习空间相融合 |
(二)教师个人空间与学生学习空间相分离 |
第四章 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问题反思 |
一、城乡小学教学空间存在的共同问题 |
(一)空间布局缺乏灵活性 |
(二)空间之间相互独立、彼此封闭 |
(三)复合型功能空间创设不足 |
二、农村小学教学空间存在的特殊问题 |
(一)教学空间背离学生的实际需求 |
(二)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
(三)教学空间资源闲置、利用率较低 |
第五章 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及优化策略 |
一、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以育人为本为主导,教学空间更加人本化、个性化 |
(二)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教学空间更加信息化、智慧化 |
(三)以教学需求为引领,教学空间更加开放化、多元化 |
二、城乡小学教学空间优化的具体路径 |
(一)改变传统的空间布局形式,促进教学空间布局更加灵活多样 |
(二)改变班级教室之间的空间关系,构建无障碍学习环境 |
(三)拓展教学空间功能,打造多功能一体化空间形态 |
(四)积极优化教学空间,创建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学习环境 |
(五)加强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空间应用常态化 |
(六)高效利用教学空间,真正发挥教学空间的教育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一所乡村小学变迁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农村学校的研究综述 |
(二)学校变迁研究综述 |
(三)农村学校变迁研究 |
(四)对既有研究的的反思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Y村小学的发展历程 |
一、Y村小学雏形及初期发展 |
二、Y村小学中期稳步前进 |
三、Y村小学繁荣发展 |
四、Y村小学在城镇化背景下的生存危机 |
第三章 Y村小学发展变迁的因素分析 |
一、Y村小学不断发展进步的积极因素分析 |
(一)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乡村学校发展 |
(二)本市政府多举措支持乡村学校发展 |
(三)本校教职工的付出与奉献 |
二、影响Y村小学当下发展的消极因素分析 |
(一)生源锐减 |
(二)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浪费 |
(三)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
(四)教师配备结构不合理 |
第四章 朝向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发展的思考 |
一、Y村小学在“撤点并校”中的生存思考 |
二、谋求Y村小学长远发展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
(一)内外兼修,稳定生源促发展 |
(二)优化资源配置,物尽其用 |
(三)关爱留守儿童,多举措保障其健康成长 |
(四)优化师资管理,提升教师整体质量 |
(五)加强校本研究,突出学校特色建设 |
三、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不足和优化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7)内蒙古T旗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有关研究现状 |
3.研究发展趋势 |
(三)研究内容、目的与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2.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1.公共产品理论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概念界定 |
1.公共服务 |
2.公共服务均等化 |
3.义务教育 |
二、T旗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
(一)T旗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二)T旗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基本情况 |
三、T旗教育公共服务存在不均等的问题 |
(一)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 |
1.教育财政分配比例不适当 |
2.学校教育设施配置差距大 |
(二)学校布局调整片面,教育公共服务不能满足需求 |
1.地域广,学校却集中在城区 |
2.撤并学校单纯执行上级命令 |
3.农村中小学生上学路程遥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
4.农村寄宿学校管理难度大 |
(三)县域内择校现象较多 |
1.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 |
2.择校、择班的现象严重 |
3.“划片”带来的不合理问题 |
(四)师资分布出现偏差 |
1.骨干教师分布不均 |
2.乡镇教师流动性大 |
3.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
4.教师培训问题突出 |
四、T旗教育公共服务存在不均等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 |
1.县域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管理体制的缺陷 |
2.资金分配受部门领导主观意识影响大 |
(二)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政策 |
1.不良的政绩观导致政策倾斜于个别学校 |
2.校际之间形成“马太效应” |
(三)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理解、执行的失当 |
1.对撤并学校政策的理解片面 |
2.布局调整过于盲目 |
3.布局调整脱离实际 |
(四)乡镇学校教师待遇偏差 |
1.乡镇学校教师待遇问题改善困难 |
2.乡镇教师短缺 |
3.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培训差距大 |
五、针对 T 旗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 |
(一)强化政府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全民教育公共服务均等意识 |
1.树立正确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 |
2.明确责任,强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
(二)重点扶持落后学校和落后地区,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公共服务均等化 |
1.保证义务教育财政公平 |
2.制定薄弱学校改革发展规划 |
3.取消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 |
(三)积极推动中小学结构调整,解决农村学生上学困难问题 |
1.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
2.推进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与配套设施的落实与健全 |
3.妥善解决乡镇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 |
(四)不断加强师资力量,着力解决师资失衡问题 |
1.注重教师招聘实际,合理优化教师结构 |
2.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
3.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充分考虑乡镇教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及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相关概念解释 |
1.2.2. 研究对象明确 |
1.2.3. 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5.3.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教育理念对城市小学空间的影响 |
2.1. 教育发展概述 |
2.1.1. 教育起源 |
2.1.2. 教育理念发展 |
2.1.3. 国内教育理念现状 |
2.2. 城市小学及学区发展概述 |
2.2.1. 国内学校起源 |
2.2.2. 学区制度的出现 |
2.2.3. 学区制度的发展 |
2.3. 国内城市小学现状困境 |
2.3.1. 学校发展滞后城市化进程 |
2.3.2. 校舍空间无法满足就学人口的日益增长 |
2.3.3. 学区内无条件就近入学难以实现 |
2.3.4. 班级规模存在普遍超额现象 |
2.3.5. 学校建筑规范难以满足当前需求 |
2.3.6. 校舍空间与教育理念适应性不足 |
2.4. 城市小学校舍空间发展思路 |
2.4.1. 构建适应的教育理念发展的城市小学空间标准 |
2.4.2. 科学的就学人口预测方法 |
2.4.3. 以就学通勤时间为主导的就学供需关系分析范围 |
2.4.4. 以规模为指导落实城市小学校舍空间优化得以实施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需求解析 |
3.1.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概述 |
3.1.1. 优质城市小学影响因素 |
3.1.2.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定义 |
3.2.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影响因素 |
3.2.1. 城市小学规划用地分析 |
3.2.2. 城市小学体育场地分析 |
3.2.3. 城市小学可比用地面积 |
3.2.4. 城市小学可比容积率 |
3.2.5. 城市小学建筑用地分析 |
3.3. 适应教育理念的城市小学空间需求 |
3.3.1.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
3.3.2. 行政办公用房 |
3.3.3. 生活服务用房 |
3.3.4. 其他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分析 |
4.1. 城市小学校舍空间关系 |
4.1.1. 学校使用面积系数—K值 |
4.1.2. 普通教室空间占比 |
4.1.3. 空间复合利用 |
4.2.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及指标 |
4.2.1.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 |
4.2.2.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标准 |
4.3. 城市小学空间外溢分析 |
4.3.1. 城市小学空间外溢类型 |
4.3.2. 城市小学空间外溢模式 |
4.4.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容量分析 |
4.4.1. 既有用地学校空间容量 |
4.4.2. 学校规模指导的学校用地规模 |
4.4.3. 城市小学空间容量调整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小学学区空间组织分析 |
5.1. 城市小学服务范围 |
5.1.1. 城市小学服务半径 |
5.1.2. 城市小学服务范围 |
5.2. 城市小学就学距离 |
5.2.1. 城市小学主要就学距离分布 |
5.2.2. 城市小学合理就学距离 |
5.3. 城市小学就学方式 |
5.3.1. 城市小学主要就学方式 |
5.3.2. 城市小学其他就学方式 |
5.3.3. 城市小学就学方式变革 |
5.4. 城市小学就学时间 |
5.4.1. 城市小学就学时间分布 |
5.4.2. 城市小学合理就学时间 |
5.5. 城市小学与外溢空间交通关系 |
5.5.1. 城市小学与外溢空间交通组织分类 |
5.5.2. 城市小学与外溢空间交通关系 |
5.6. 城市小学学区空间组织原则 |
5.6.1. 学住空间组织原则 |
5.6.2. 学社共享空间组织原则 |
5.7. 本章小结 |
6. 城市小学就学人口分析 |
6.1. 就学人口预测方法概述 |
6.1.1. 城市小学布点规划 |
6.1.2. 城市小学学区划分 |
6.1.3.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思路 |
6.2. 居住空间对就学人口的影响 |
6.2.1. 宏观层面 |
6.2.2. 中观层面 |
6.2.3. 微观层面 |
6.3.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模型 |
6.3.1. 分析方法选取 |
6.3.2. 影响因素确立 |
6.3.3. 预测模型构建 |
6.3.4. 预测模型检验 |
6.4.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方法 |
6.4.1.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单元 |
6.4.2. 居住空间影响就学人口的指标统计 |
6.4.3.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以西安JH小学群为例 |
7.1. 西安JH小学群概况 |
7.1.1. 西安JH小学 |
7.1.2. 西安JF小学 |
7.1.3. 西安LF小学 |
7.1.4. 西安PT小学 |
7.2. 西安JH小学群学区概况 |
7.2.1. 西安JH小学群现状学区范围 |
7.2.2. 西安JH小学群现状学区矛盾 |
7.3. 西安JH小学群区域就学人口分析 |
7.3.1. 西安JH小学群社区概况 |
7.3.2. 西安JH小学群居住空间统计 |
7.3.3. 西安JH小学群就学人口分析 |
7.4. 西安JH小学群学区范围优化 |
7.4.1. 西安JH小学群服务范围 |
7.4.2. 西安JH小学群服务社区范围 |
7.4.3. 学区边界优化 |
7.4.4. 学校规模优化 |
7.4.5. 就学时间优化 |
7.5. 西安JH小学群校舍适应性空间优化 |
7.5.1. 西安JH小学群学校规模 |
7.5.2. 西安JH小学群校舍适应性空间优化 |
7.6. 本章小结 |
8.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 |
8.1. 城市小学学区空间优化模式 |
8.1.1. 单一学校学区空间优化模式 |
8.1.2. 多校学区空间优化模式 |
8.2. 城市小学学区供需关系分析 |
8.3. 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分类 |
8.3.1. 供大于求 |
8.3.2. 供求平衡 |
8.3.3. 供小于求 |
8.4. 城市小学校舍空间优化方式 |
8.4.1. 校舍空间优化 |
8.4.2. 校舍空间再造 |
8.4.3. 城市小学与社区空间共享发展 |
8.5.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1.1.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标准 |
9.1.2. 城市小学学区就学供需关系 |
9.1.3. 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 |
9.2. 研究创新 |
9.2.1. 结合学区空间指导学校规模及校舍空间计划的研究视角创新 |
9.2.2. 为适应教育理念发展提出城市小学校舍空间适应性指标 |
9.2.3. 以就学供需关系为指导提出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 |
9.3. 研究展望 |
9.3.1.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标准 |
9.3.2. 学社空间共享对城市小学校内空间潜力的影响 |
9.3.3. 大数据支撑下的就学人口预测方法 |
9.3.4. 学区空间组织原则对学区划分的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式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1:西安JH小学群小学现状图纸 |
西安JH小学 |
西安JF小学 |
西安LF小学 |
附录 2:西安JH小学群校舍适应性空间优化 |
西安JH小学 |
西安JF小学 |
西安LF小学 |
附录 3:西安JH小学群周边社区居住空间统计 |
附录 4:学区划分部门调研问卷 |
附录 5:学校管理部门调研问卷 |
附录 6:专业教师调研问卷 |
附录 7:学生调研问卷 |
附录 8:社区调研问卷 |
附录 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现行国家规范与各省市标准对照表 |
(9)与社区共生的农村小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农村社区 |
1.2.2 农村小学 |
1.2.3 校园空间设计 |
1.2.4 共生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共生理论研究 |
1.3.2 社区学校关系研究 |
1.3.3 农村小学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与社区共生的农村小学校园空间设计基本解析 |
2.1 农村小学校园空间现存问题 |
2.1.1 功能构成缺陷 |
2.1.2 平面组织单一 |
2.1.3 环境品质低下 |
2.1.4 校园空间封闭 |
2.2 农村小学与社区共生的内外驱动解析 |
2.2.1 村小开放教育理念与社区教育需求契合 |
2.2.2 村小特色教育与农业文产资源结合 |
2.2.3 小学空间闲置与社区设施匮乏与互补 |
2.2.4 校园“有根”文化教育与农村文化传承协调 |
2.3 与社区共生的农村小学校园空间要素解析 |
2.3.1 校村设施资源的兼容互补 |
2.3.2 校村空间功能的多元互动 |
2.3.3 自然人文环境的连续协调 |
2.4 与社区共生的农村小学校园空间设计原则 |
2.4.1 结合社区共享开放 |
2.4.2 弹性适应需求转换 |
2.4.3 根植乡土以童为本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与社区功能共生的农村小学校园空间设计 |
3.1 校村统筹拓展空间职能 |
3.1.1 文教设施整合 |
3.1.2 产教活动互补 |
3.1.3 老幼守望互助 |
3.2 校村共享开放校园布局 |
3.2.1 划分校村开放层级 |
3.2.2 软化乡土校园边界 |
3.2.3 置入开放公共场域 |
3.2.4 集中聚合教学单元 |
3.2.5 时空分离校村流线 |
3.3 校村互动打造弹性空间 |
3.3.1 教学空间通用化功能转换 |
3.3.2 共享空间多元化功能复合 |
3.3.3 交通空间多义化功能拓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与社区文化共生的农村小学校园空间设计 |
4.1 构建风貌延续的空间场域 |
4.1.1 民居原型调控适龄空间尺度 |
4.1.2 低度调控丰富趣味空间层次 |
4.1.3 民俗传承关联教学空间氛围 |
4.2 塑造文化碰撞的空间环境 |
4.2.1 调和乡土童趣色彩 |
4.2.2 外化校园文化界面 |
4.3 激活元素互补的空间节点 |
4.3.1 引入乡土元素加强乡土教育 |
4.3.2 展示生产要素传承农业文化 |
4.3.3 植入家庭元素打造乐学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桐柏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一) 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及其均衡发展的价值 |
(二) 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仍有较大差距 |
(三) 国内改革实践经验的奠基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 |
(四) 亲身感触和研究兴趣使然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国内外已有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城乡 |
(二) 城乡一体化 |
(三)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
二、理论基础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教育公平理论 |
(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 |
第三章 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索和成就 |
一、桐柏县的县情和义务教育发展概况 |
(一) 桐柏县的县情 |
(二) 桐柏县的义务教育发展概况 |
二、实践探索和成就 |
(一) 改善办学条件方面 |
(二) 教育经费投入方面 |
(三) 城乡师资配置方面 |
(四) 教育质量方面 |
(五) 教育保障方面 |
第四章 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教育经费短缺 |
(二) 城乡师资队伍建设失衡 |
(三) 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 留守儿童教育未形成合力 |
(五) 城乡教育质量存在差距 |
二、原因分析 |
(一) 县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
(二) 城乡二元教育体制的束缚 |
(三) 城镇化快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结果 |
(四) 教育政策和制度设计不合理 |
(五) 政府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弱 |
(六) 利益相关主体的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理念不科学 |
第五章 桐柏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
一、政府要认真履行义务教育城乡统筹职责 |
(一) 坚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理念 |
(二) 建立和创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 |
(三) 同步规划城乡学校布局 |
(四) 加强对农村教学点的管理 |
(五) 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
二、学校要坚持内涵特色发展 |
三、重点是推进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
(一) 充分借鉴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吸引优秀教师留乡从教 |
(二) 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 |
(三) 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岗位培训,教师幸福三大工程 |
(四) 培养高素质的校长 |
四、依托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乡村教育短板 |
(一) 依托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教育 |
(二) 挖掘和创造农村教育的优势与特色 |
五、全方位多举措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农村小学教学仪器资源共享的探索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D]. 吕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问题研究 ——以广西东兰县为例[D]. 韦芳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D]. 张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差异性研究[D]. 辛晓玲.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一所乡村小学变迁的个案研究[D]. 葛文艳. 青岛大学, 2019(02)
- [7]内蒙古T旗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 白瑞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
- [8]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及其模式研究[D]. 沈若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与社区共生的农村小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D]. 李可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桐柏县为例[D]. 聂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