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宰相刘罗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宰相刘罗锅,中国古代
宰相刘罗锅论文文献综述
王业柱[1](2015)在《由一道历史题看《宰相刘罗锅》剧名的对与错》一文中研究指出《宰相刘罗锅》描写的是清朝乾隆年间,刘墉与和珅在朝廷、在民间,对公事、对私事发生的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围绕这一主线演绎了一出出啼笑皆非而又发人深思的故事。该剧有基于历史的成分,因此播出后轰动一时,影响很大。比如,在很多高考历史的复习资料中,出现了一个很热门的题目: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5年04期)
陆杨[2](2013)在《名符其实官二代 磨圆棱角笑清风 探访宰相“刘罗锅”故居》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时候电视节目还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经常听电视上说评书,其中就有《刘墉下江宁》,后来听刘宝瑞的相声《官场斗》,再后来看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感觉刘罗锅这家伙是个人才。之后特意去恭王府参观了和家豪华的园子,当时就想那个把和治的死去活来的刘墉住哪里呢?大体位置不难找,就在礼士胡同。(本文来源于《时尚北京》期刊2013年08期)
谭博薇[3](2013)在《以传统精神革新——从京剧《宰相刘罗锅》说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呈现的分析,提出了回归戏曲传统喜剧精神对京剧革新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3年05期)
胡凯[4](2012)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叙事学鉴赏》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装历史剧《宰相刘罗锅》在中国电视剧史上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仅在于该剧开创了古装历史剧戏说风格,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叙事结构与叙事策略。该剧的人物角色设置、情节设置及荒诞背后深刻的主控思想都应当是鉴赏该剧的重点。电视连续剧由于集数多,延续时间长,所以对人物角色和情节的要求都比较高。该剧则利用人物角色的叁角设置和情节荒诞化的方式,巧妙地完成了对戏剧中人物和情节的评论,从而完成电视剧意义的建构。(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2年06期)
乔宗玉[5](2011)在《麒派的谐趣》一文中研究指出于京剧麒派艺术,我是陌生的,又是不陌生的。说陌生,是因为我除了大学上戏曲课的时候看过麒派祖师周信芳先生主演的京剧电影《宋士杰》和《坐楼杀惜》以外,对麒派就不甚了解了,可惜当年年少春衫薄,我只注重你侬我侬的生旦戏,不能体会蕴含人生厚重感的老生戏的妙处。说不(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1-10-20)
张之薇[6](2010)在《千年舞台的原初想象——重观京剧《宰相刘罗锅》断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事物都注定在其"发生"的那一刻定格了自身的本质属性,戏曲也同样如此——无论它如何发展,都绕不开其娱神或娱人的娱乐属性以及围场式的观看方式带给戏曲的创作本质。光阴流转上千年,许多戏曲作品在社会与政治的左右下渐(本文来源于《福建艺术》期刊2010年03期)
朱江[7](2008)在《浅谈京剧《宰相刘罗锅》对传统戏曲的革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戏剧,这是一种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总体性的演出艺术。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随着影视艺术的飞速发展,电视、VCD、DVD的普及率与日俱增,人们在娱乐审美方面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和改变,这些无疑都对传统的舞台戏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程式,大多都是起源于古代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形式相差较远,这直接导致了年轻观众的看不懂和不爱看。当然,如果完全抛弃戏曲的程式,那么只会导致戏曲鲜明的节奏性和歌舞性褪色,戏曲的艺术个性也会模糊。所以,程式对于戏曲,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为了保持戏曲的特色,就必须保留程式。但是,程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在现在的生活形式上加以改革。本文力图通过对京剧《宰相刘罗锅》革新的探讨,提出戏曲革新、尤其是程式革新是戏曲艺术走出困境,重新焕发青春的一个有力手段,并通过分析我国戏曲的发展状况,得出戏曲兴衰的原因,同时反观当下我国戏曲的真实处境,希望为我国戏曲的发展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8-05-01)
杨肇菁[8](2007)在《振兴戏曲艺术的成功之路——从京剧《宰相刘罗锅》的创新看戏曲改革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戏曲需要改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怎么改革,什么样的改革才是可行的、成功的却是众说纷纭。时代变了,生活方式变了,戏曲的形式不能不变。观看了由着名导演林兆华导演的京剧《宰相刘锣锅》后,我觉得这部戏是在戏曲改革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一部戏的成功与否,观众的反应是极为重要的。林兆华成功的主要表现是——这部戏,从头至尾,紧紧抓住了观众。(本文来源于《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7-05-01)
杨菁[9](2005)在《不信春风唤不回——从《宰相刘罗锅》的创新看戏曲改革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戏曲需要改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怎么改革 ,什么样的改革才是可行的、成功的却是众说纷纭。时代变了 ,生活方式变了 ,戏曲的形式不能不变。一部新编历史剧 ,反映的虽然是古人的生活 ,但编导怎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重新认识历史 ,以现代意识渗透到整个(本文来源于《戏曲艺术》期刊2005年02期)
陆跃[10](2004)在《《宰相刘罗锅》的借鉴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京剧连台本戏从《宰相刘罗锅》(以下简称《宰》)剧目策划到市场演出的成功,再到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从而达到剧目创作之初“好看、好听、好玩”的预期目标。《宰》剧问世已有几年了,纵观其整个运作过程,对今天的演出团体如何顺应市场演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04年06期)
宰相刘罗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时候电视节目还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经常听电视上说评书,其中就有《刘墉下江宁》,后来听刘宝瑞的相声《官场斗》,再后来看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感觉刘罗锅这家伙是个人才。之后特意去恭王府参观了和家豪华的园子,当时就想那个把和治的死去活来的刘墉住哪里呢?大体位置不难找,就在礼士胡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宰相刘罗锅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业柱.由一道历史题看《宰相刘罗锅》剧名的对与错[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
[2].陆杨.名符其实官二代磨圆棱角笑清风探访宰相“刘罗锅”故居[J].时尚北京.2013
[3].谭博薇.以传统精神革新——从京剧《宰相刘罗锅》说开[J].艺海.2013
[4].胡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叙事学鉴赏[J].电影文学.2012
[5].乔宗玉.麒派的谐趣[N].北京日报.2011
[6].张之薇.千年舞台的原初想象——重观京剧《宰相刘罗锅》断想[J].福建艺术.2010
[7].朱江.浅谈京剧《宰相刘罗锅》对传统戏曲的革新[D].河北大学.2008
[8].杨肇菁.振兴戏曲艺术的成功之路——从京剧《宰相刘罗锅》的创新看戏曲改革之路[C].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9].杨菁.不信春风唤不回——从《宰相刘罗锅》的创新看戏曲改革之路[J].戏曲艺术.2005
[10].陆跃.《宰相刘罗锅》的借鉴意义[J].戏剧文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