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植被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功能性状,氮磷添加,养分限制,适应性
植被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杨全,陈志飞,周俊杰,赖帅彬,简春霞[1](2019)在《黄土丘陵区草地植被群落优势种叶片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丘陵区草地植被群落3种优势种白羊草、长芒草和达乌里胡枝子为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0、50和100 kg N·hm~(-2)·a~(-1)3个氮处理和0、40和80 kg P_2O_5·hm~(-2)·a~(-1) 3个磷处理,于生长旺盛期测定了各植物的叶长、叶宽、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叶片氮、磷含量和氮磷比等指标,分析不同优势种叶片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与未施肥相比,50和100 kg N·hm~(-2)·a~(-1)处理下白羊草叶长和叶宽分别显着增加35.3%和64.4%,而长芒草仅有叶长显着增加58.8%,达乌里胡枝子仅有叶宽显着增加33.9%,但叁者叶片干物质含量分别显着降低10.7%、15.3%和11.2%,白羊草和长芒草叶片氮含量分别显着增加23.0%和99.2%,氮磷比分别显着增加45.8%和96.9%;40和80 kg P_2O_5·hm~(-2)·a~(-1)处理下达乌里胡枝子叶长、叶宽和比叶面积分别显着增加56.9%、41.4%和19.6%,叶片干物质含量显着下降14.9%,叁者叶片磷含量分别显着增加96.7%、110.9%和238.4%,氮磷比分别显着降低45.8%、42.8%和53.7%.50 kg N·hm~(-2)·a~(-1)处理下,与未施磷相比,40和80 kg P_2O_5·hm~(-2)·a~(-1)处理后仅达乌里胡枝子叶长和叶宽显着增大,3种植物叶片磷含量显着增加,白羊草和长芒草叶片氮含量显着降低;100 kg N·hm~(-2)·a~(-1)处理下,施磷后白羊草和长芒草叶长、达乌里胡枝子叶宽显着增大,叁者叶片磷含量显着增加,白羊草叶片氮含量显着降低.综上表明,3个优势种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短期氮磷添加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与物种属性和施肥水平有关,不同优势种对氮磷添加响应的差异对维持草地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石高宇[2](2019)在《植被性状对高原鼠兔行为模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高原鼠兔的日常行为划分为采食、警戒、嬉戏和洞内滞留4个类型,选取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结构4个代表性指标反映草地植被性状的变化,探讨了植被性状与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行为模式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高度对高原鼠兔的行为模式有着显着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洞内滞留时间、警戒时间表现为逐次增加,而牧食和嬉戏时间则表现为顺次减少。当植被高度超过27.3 cm之后,洞内滞留时间陡然上升,与高度为32.7cm的样地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警戒时间在高度为23.2 cm的样地差异显着(P≤0.05),之后未出现随植被高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植被高度为23.3cm时,嬉戏时间明显减少;采食时间随植被高度增加而减少,在植被高度为32.7cm时,与相邻样地差异达极显着水平(P≤0.01)。2、植被盖度的变化对高原鼠兔的洞内滞留和采食、嬉戏行为影响较为明显,而警戒行为则基本不受植被盖度的影响。在盖度为68.7%至95.3%的4个样地梯度内,洞内滞留时间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相邻样地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嬉戏时间随植被盖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表现在盖度为68.7%(Ⅰ)至83.4%(Ⅲ)的3个样地间,相邻样地间(Ⅰ/Ⅱ,Ⅱ/Ⅲ)的差异均达到了显着级水平(P≤0.05),相间样地间(Ⅰ、Ⅲ)则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采食时间在盖度为95.3%(Ⅳ)以下的4个样地中,随盖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但只有盖度为68.7%和76.5%、83.4%和95.3%的相邻样地间差异显着(P≤0.05),而盖度为68.7%和95.3%的样地间差异则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警戒时间在各样地间均未出现随盖度变化的显着性差异。3、高原鼠兔的所有行为均对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有所响应,其中,警戒和采食行为所占用的时间随生物量的增加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唯有洞内滞留时间表现为随生物的增加而上升。在生物量达到340.0 g﹒m~(-2)(Ⅱ)以上时,警戒时间随生物量的增加而显着下降,相邻样地间差异显着(P≤0.05),相间样地(Ⅱ/Ⅳ,Ⅲ/Ⅴ)间差异极显着(P≤0.01);采食时间随生物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在269.2 g﹒m~(-2)(Ⅰ)至434.0 g﹒m~(-2)(Ⅳ)所含的4个样地梯度间,相邻样地间均呈极显着差异(P≤0.01;洞内滞留时间与采食时间随生物量变化的规律正好相反,随生物量的上升呈线性增加的趋势,而且,在生物量为269.2 g﹒m~(-2)至434.0 g﹒m~(-2)所含的4个样地间,相邻样地间呈极显着差异(P≤0.01)。不同生物量样地间,嬉戏时间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生物量较低的3个样地间差异甚小,当生物量在434.0 g﹒m~(-2)(Ⅳ)以下时,嬉戏时间随生物量上升而显着增加(P≤0.05)。4、以各样地植被群落中禾本科植物生物量占比表示不同样地植被物种结构的差异,并对高原鼠兔各种行为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表明,禾草在群落中所占比重对高原鼠兔的采食和洞内滞留时间具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在禾草占比为18%—22%的范围内,采食时间随禾草占比的增加而显着减少(P<0.01);洞内滞留时间表现为与采食时间相反的变化态势,即在禾草占比为18%—22%时,洞内滞留时间随禾草占比的增加而显着增加(P<0.01)。警戒和嬉戏时间也表现为相反态势,警戒时间随禾草占比的上升而缓慢下降;嬉戏时间则随禾草占比的上升而缓慢增加。5、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与采食行为存在极显着负相关关系(R~2>0.9059,P<0.01)。植被高度与警戒时间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2=0.88,P<0.01);植被盖度与警戒时间达正相关关系(R~2=0.667,P<0.01);地上生物量与禾草占比与警戒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2>0.7674,P<0.01)。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与洞内滞留时间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2>0.9046,P<0.01)。植被高度、盖度与嬉戏时间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R~2>0.9222,P<0.01);地上生物量与嬉戏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2=0.8955,P<0.01);禾草占比与嬉戏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2=0.7881,P<0.01)。6、高原鼠兔的某些行为对植被性状各主要指标变化的反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或临界范围,在此临界点或临界范围之前和之后,高原鼠兔对植被环境的感受会发生质的改变;采食时间与洞内滞留时间的比值(G/H)越小,表明植被环境的胁迫压力越大,反之则越小;植被高度对高原鼠兔生境的影响力大于盖度、生物量和禾草占比。(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何淑嫱,李伟,程希平,谭芮,松卫红[3](2019)在《践踏干扰对碧塔海高寒草甸植被茎叶性状、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寒草甸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固有脆弱性使其极易遭受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作为滇西北旅游资源中重要的组分之一,高寒草甸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开展徒步旅行活动,但伴随着的践踏干扰作用会不可避免地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然而,目前关注践踏干扰对滇西北高寒草甸植被的影响,特别是植被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如何发生变化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欠缺。以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内的典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践踏的方式(一共5种不同强度的践踏处理)来模拟旅游活动对草甸植被的干扰作用,并以草甸植被的茎叶性状特征为切入点,重点探讨践踏干扰对茎叶性状的平均大小和变异程度的影响,以及物种丰富度(以物种形态分类为基础)和功能丰富度(以功能性状为基础)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践踏强度的增加,植株高度和叶片大小的平均值,而不是茎叶性状的变异程度,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此外,物种丰富度和功能丰富度均随践踏强度的增强而减小,且两者之间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然而,较之轻度践踏实验组,重度践踏实验组中的功能均匀度和功能分离度水平均有所增加,表明践踏干扰可能会在短期内打破优势种对资源的绝对占有格局和减少物种间的生态位重迭程度。尽管高寒草甸对人类践踏活动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等多重因素势必会改变和影响高寒草甸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可持续性,这也对高寒草甸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郎立刚[4](2018)在《不同的植被类型对矿区垦复地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固氮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适合在我国北方矿区废弃地上垦复的造林树种,在阜新煤矿区废弃地上开展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固氮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工矿区废弃地上进行复垦后,各种植被类型均可显着提高土壤中的总氮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肥力水平,pH值的变化各植被处理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生物量整体来说以混合种植不同类型的植被效果更好,说明混合造林的固氮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王忠禹,王兵,刘国彬,刘佳鑫,李兆松[5](2018)在《黄土丘陵区典型植被枯落物坡面分布及混入土壤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丘陵区植被的恢复可能影响枯落物分布特征,进而对土壤性状产生影响。论文选取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人工林、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群落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群落4种典型植被样地,研究其枯落物坡面(坡长40~80 m)分布特征及自然条件混入土壤中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典型植被样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143.89~833.04 g/m2)、盖度(0.36~0.63)和厚度(0.77~2.03 cm)均表现为刺槐人工林>柠条人工林>铁杆蒿群落>白羊草群落;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178.80~657.21g/m2)和混入深度(1.33~2.29 cm)均表现为刺槐人工林>铁杆蒿群落>柠条人工林>白羊草群落;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占枯落物总蓄积量的比例(45.91%~74.02%)表现为铁杆蒿群落>柠条人工林>白羊草群落>刺槐人工林。2)4种典型植被样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和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均为坡下高于坡上,受径流冲刷和泥沙分离—输移—沉积过程的影响,枯落物地表蓄积量和土壤混入量在坡中波动较大;随枯落物地表盖度的增加,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呈指数函数增加(P<0.01),且随地表枯落物蓄积量的增加,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呈对数函数增加(P<0.01)。3)土壤容重、粘结力和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WAS-GMD)随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的增大而线性降低(P<0.01),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铁杆蒿群落和白羊草群落中均随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加(P<0.05)。该研究将为评价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成效、修正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杨延征,王焓,朱求安,温仲明,彭长辉[6](2018)在《植物功能性状对动态全球植被模型改进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全球植被模型(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s,DGVMs)在模拟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中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动态全球植被模型将定义植物功能型的性状值设置为常数,忽略了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动态全球植被模型现有的植物功能型框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其发展,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克服这种局限性.植物功能性状不仅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连续变化的响应,而且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可提升当前动态全球植被模型对生态系统过程的模拟和功能的预测.本文从动态全球植被模型发展和植物功能型局限性入手,详细介绍了植物功能性状发展现状及其对动态全球植被模型改进的重要价值,归纳总结了植物功能性状对动态全球植被模型改进的主要方法,并指明植物功能性状对动态全球植被模型改进的发展方向.以期通过凝练植物功能性状在构建下一代动态全球植被模型中发挥作用,推动动态全球植被模型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8年25期)
湛斌[7](2018)在《紫金山两种林型灌木层植被功能性状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晰紫金山两种林型混交林灌木层植被的形成和生长特征,主要通过功能性状数据的获取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利用相关性分析、功能多样性指数、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等分析方法,对紫金山马尾松枫香针阔混交林、糙叶树朴树阔叶混交林灌木层植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部分功能性状之间相互关联,对灌木层植被的生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叶厚度(LT)与比叶面积(SLA)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5);叶鲜重(LFW)与叶干重(LDW)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001)。叶片磷含量(LPC)与叶片氮含量(LNC)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001),叶片碳含量(LCC)与叶片氢含量(LHC)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01)。比叶面积(SLA)与叶片磷含量(LPC)、叶片氮含量(LNC)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此外,生理功能性状中的叶片碳含量(LCC)与各物理功能性状均没有显着的相关性。(2)两种林型混交林灌木层植被功能性状的变化特征和功能性状多样性总体差异显着。马尾松枫香针阔混交林灌木层植被的功能性状距离指数(FAD)较高,而糙叶树朴树阔叶混交林的功能均匀度指数(FE_(ve))、Rao二次熵指数(FD_Q)则较高。说明林型的差异对灌木层植被物各类功能性状影响显着,不同林型的灌木层植被为适应该林型的环境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3)两种林型混交林灌木层植被的系统发育特征差异显着。马尾松枫香针阔混交林灌木层植被的系统发育分支较多,系统发育树结构更为复杂,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也相对较高。最显着的差异在于,马尾松枫香针阔混交林灌木层植被的系统发育结构是聚集的;而糙叶树朴树阔叶混交林灌木层植被的系统发育结构则是离散的。说明林型的差异对灌木层植被的系统发育途径影响显着,不同林型的灌木层植被为适应该林型的环境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历史演化特征。综合分析可知,紫金山两种混交林的林型差异,源于林分植被次生恢复的初始阶段乔木层树种组合模式的差异。由此造成林下光照、温度、养分等环境因子的差异,进而影响林下灌木层植被的形成和生长,最终导致林下灌木层植被的功能性状和系统发育特征的较大差异。因此,将来城市森林林下植被的恢复应当综合考虑林型所处的演替阶段差异以及林下环境条件、人为干扰等多方面因素。(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慕宗杰[8](2017)在《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恢复状况及土壤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于2013—2017年连续5年对1999年播区、2000年播区、2001年播区、2002年播区、2005年播区、2007年播区、2008年播区、2009年播区、2011年播区、2012年播区和2013年播区内的植被进行调查研究,同时选择未飞播的流动沙地作为对照样地(CK),并于2017年对这12个样地进行土壤采样,以研究其理化性质。采用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分析了飞播治理后飞播区植被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和植物间的关联程度;同时对同一时间不同生境内土壤及植被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摸清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恢复状况及植被变化规律,探讨人工植被恢复在沙地固定及土壤性质变化中的作用,从而为沙地植被恢复及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的植物群落分为乔灌层和草本层进行调查,乔灌层有17种植物,分属5科8属,其中,豆科、蔷薇科和菊科所占的比例为82.35%,且在植被恢复的9~10 a,迎风坡的物种数最高可达10种;草本层有95种植物,分属22科63属,其中,禾本科的物种数量最多,占18.95%,且在恢复的第9年时,沙丘顶部的物种数可达43种。(2)乔灌层不同功能型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均呈现波动性增加的趋势,而草本层不同功能型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却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趋势。乔灌层中,榆科的高度、盖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草本层中,藜科、豆科和禾本科的高度、盖度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趋势。乔灌层中,迎风坡坡中的植物高度在恢复的第8年达到最大值;草本层中,迎风坡坡中的植物盖度在恢复的第9年达到最大值。(3)飞播植物中,塔落岩黄芪和白沙蒿在恢复初期生长迅速,其盖度在恢复2a时要明显高于恢复1 a;沙地榆的高度和盖度在恢复19 a中一直呈增加趋势;沙打旺在沙地中存在的时间较短,自恢复9 a以后就从飞播群落中完全衰退。原生植物中,褐沙蒿的高度和盖度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砂珍棘豆的密度在恢复后期有了较明显的增加;兴安虫实、雾冰藜、狗尾草在恢复19 a中的出现频度较高。(4)乔灌层科和属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种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则呈现增加的趋势;科和属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然后趋于平稳的趋势;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性较小。草本层科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波动性较大,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性较小;属和种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波动性较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性较小。(5)乔灌层群落中,科级水平上的群落相似性属于中等以上相似水平,群落结构差异较小;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在0.385~0.538和0.225~0.409之间,属于中等不相似。草本层群落中,科的相似性系数在0.211~1.000之间,属的相似性系数在0.175~0.979之间,种的相似性系数在0.333~0.537之间,其相似性较不均衡。(6)乔灌层中,灌木、半灌木和乔木关联度相等;而不同科之间,杨柳科、榆科、蔷薇科、豆科、菊科之间的关联度则存在着不对称性。草本层中,多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之间,一、二年生豆科牧草,一、二年生禾草,一、二年生杂类草之间,以及不同科中的豆科与禾本科之间,均存在着不对称性。草本层各功能型对乔灌层各功能型的依赖程度要大于乔灌层各功能型对草本层各功能型的依赖程度。(7)乔灌层功能型植被的稳定程度要高于单一的灌木、半灌木和乔木,且灌木、半灌木在乔灌层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于乔木;豆科在乔灌层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于其他科;岩黄芪属在乔灌层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高于其他属;塔落岩黄芪、褐沙蒿和沙地榆在乔灌层中的绝对作用较高,而塔落岩黄芪、细枝岩黄芪和小叶锦鸡儿在乔灌层中的相对作用较高。草本层功能型植被的稳定程度低于一、二年生禾草,却高于其他功能型;禾本科在草本层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于其他科;麻花头属与最优母序列的关联度最大;麻花头属、荨麻属、胡枝子属、虫实属和赖草属在草本层中的绝对作用较高,而麻花头属、虫实属、赖草属、荨麻属和胡枝子属在草本层中的相对作用较高。(8)灌木、半灌木与土壤pH值、全磷、全钾含量、粗砂粒、土壤水分、关联程度较大,而乔木则与土壤容重、粗砂粒、速效钾含量、土壤pH值、土壤全磷含量的关联程度较大。多年生豆科牧草与土壤水分含量、pH值关联程度最大,多年生禾草、杂草和一、二年生禾草与土壤水分含量、全钾含量关联程度最大,一、二年生豆科牧草与粉粒和土壤全磷含量的关联程度最大,一、二年生杂类草与粗砂粒和土壤全钾含量的关联程度最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7-12-01)
韩富任[9](2017)在《蒙古沙冬青植被与植物功能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冬青(Ammopiptanthus)是经历了古地中海退缩、气候干旱化过程中幸存的孑遗植物。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被列为国家叁级保护植物,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唯一四季常青的阔叶灌木植物。蒙古沙冬青的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区域,不仅拥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本研究于2016年5月(旱季)和7月(雨季)分别在内蒙古的鄂托克旗蒙西地区和阿拉善左旗、宁夏的中卫、甘肃的景泰4个蒙古沙冬青分布区开展了蒙古沙冬青植被调查和生理生态学观测研究。根据生境条件和地表基质的不同,每个地区选择两种样地——沙质样地和砾质样地。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蒙古沙冬青群落进行植被特征调查;使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仪对蒙古沙冬青植物叶片进行光合生理特性的测定,包括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和CO2响应;采集蒙古沙冬青的叶片和种子,在实验室内进行种子的表形特征的测定及萌发实验。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蒙古沙冬青植被特征蒙古沙冬青样地植被由灌木植物及草本植物组成,合计41种,隶属12科39属。不同分布区域的蒙古沙冬青群落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蒙古沙冬青群落组成受季节变化影响,除了景泰砾质和阿拉善左旗沙质样地外,其它6个样地在5月和7月草本植物建群种均有所不同。不同分布区域和不同生境条件的蒙古沙冬青群落生物多样性存在动态差异。其中,中卫砾质样地的灌木多样性最高,而蒙西砾质样地的灌木多样性最低。草本植物多样性受季节影响较大,大部分样地7月份的草本植物多样性高于5月份。将蒙古沙冬青的年龄结构分为12个级别(Ⅰ-Ⅻ),统计分析蒙古沙冬青种群的年龄结构可知,不同样地蒙古沙冬青种群均表现出幼龄及中龄个体的缺乏现象,主要年龄级集中在Ⅻ上,说明蒙古沙冬青种群老龄化的程度严重,种群更新换代的能力比较弱。蒙古沙冬青种群分布格局统计结果显示,阿拉善左旗砾质样地的蒙古沙冬青种群为集群分布,其余样地的蒙古沙冬青均呈均匀分布。在均匀分布样地中,蒙古沙冬青受到的平均拥挤度有所不同,蒙西砾质样地的拥挤度最大,阿拉善左旗沙质样地的拥挤度最小。(2)蒙古沙冬青叶片形态及光合特性叶片形态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生境蒙古沙冬青叶片形态变化较大。其中沙质样地蒙古沙冬青的叶面积、叶厚度和叶柄长更大。不同分布区和生境条件下,蒙古沙冬青叶片光合特性存在差异。其中沙质样地蒙古沙冬青比砾质样地具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从分布区看,阿拉善左旗蒙古沙冬青在光合日变化和CO2响应的实验中表现出更高的净光合速率,而蒙西的蒙古沙冬青在光响应实验中具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3)蒙古沙冬青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种子形态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地区和生境下蒙古沙冬青种子性状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砾质地蒙古沙冬青种子的粒径小于沙质地,而沙质地蒙古沙冬青种子的重量相对较高。这与蒙古沙冬青适应沙质和砾质环境条件相一致。蒙古沙冬青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隔年的蒙古沙冬青种子比当年的新种子更容易吸胀和萌发,具有更高的吸胀率和萌发率。蒙西样地蒙古沙冬青种子拥有较高的萌发率,但萌发出土后的存活率较低;中卫样地种子的萌发率和存活率相对较高;阿拉善左旗样地种子的吸胀率和萌发率较低,但种子萌发出土后的存活率相对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7-05-01)
冯天骄,卫伟,陈利顶,于洋,杨磊[10](2016)在《陇中黄土区坡面整地和植被类型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的坡面整地和人工植被恢复能够改善土壤状况,进而促进植被生长和生境改善。在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和整地方式下的土壤属性变化规律,对于揭示整地-植被-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基于外业采样和室内测定的方法,测定了样品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和酸碱度,对比和分析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整地方式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变化的总体规律是明显的表聚性,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0—1m养分平均含量只有表层含量的43.1%—86.8%,除此之外全磷、全钾养分含量还具有波动性、富集性等特点;(2)整地和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整地方式下养分含量依次为: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反坡台,植被类型养分对比结果:柠条>油松>山杏>侧柏,同时发现整地方式对速效养分的影响较大,而植被恢复对全量养分的影响占主导优势;(3)植被对不同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响应:分析植被的养分利用特点,发现侧柏对磷素的消耗较大,柠条对钾素的消耗较大,并且发现有机质含量存在波动层、渐变层和稳定层等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植被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高原鼠兔的日常行为划分为采食、警戒、嬉戏和洞内滞留4个类型,选取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结构4个代表性指标反映草地植被性状的变化,探讨了植被性状与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行为模式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高度对高原鼠兔的行为模式有着显着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洞内滞留时间、警戒时间表现为逐次增加,而牧食和嬉戏时间则表现为顺次减少。当植被高度超过27.3 cm之后,洞内滞留时间陡然上升,与高度为32.7cm的样地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警戒时间在高度为23.2 cm的样地差异显着(P≤0.05),之后未出现随植被高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植被高度为23.3cm时,嬉戏时间明显减少;采食时间随植被高度增加而减少,在植被高度为32.7cm时,与相邻样地差异达极显着水平(P≤0.01)。2、植被盖度的变化对高原鼠兔的洞内滞留和采食、嬉戏行为影响较为明显,而警戒行为则基本不受植被盖度的影响。在盖度为68.7%至95.3%的4个样地梯度内,洞内滞留时间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相邻样地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嬉戏时间随植被盖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表现在盖度为68.7%(Ⅰ)至83.4%(Ⅲ)的3个样地间,相邻样地间(Ⅰ/Ⅱ,Ⅱ/Ⅲ)的差异均达到了显着级水平(P≤0.05),相间样地间(Ⅰ、Ⅲ)则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采食时间在盖度为95.3%(Ⅳ)以下的4个样地中,随盖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但只有盖度为68.7%和76.5%、83.4%和95.3%的相邻样地间差异显着(P≤0.05),而盖度为68.7%和95.3%的样地间差异则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警戒时间在各样地间均未出现随盖度变化的显着性差异。3、高原鼠兔的所有行为均对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有所响应,其中,警戒和采食行为所占用的时间随生物量的增加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唯有洞内滞留时间表现为随生物的增加而上升。在生物量达到340.0 g﹒m~(-2)(Ⅱ)以上时,警戒时间随生物量的增加而显着下降,相邻样地间差异显着(P≤0.05),相间样地(Ⅱ/Ⅳ,Ⅲ/Ⅴ)间差异极显着(P≤0.01);采食时间随生物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在269.2 g﹒m~(-2)(Ⅰ)至434.0 g﹒m~(-2)(Ⅳ)所含的4个样地梯度间,相邻样地间均呈极显着差异(P≤0.01;洞内滞留时间与采食时间随生物量变化的规律正好相反,随生物量的上升呈线性增加的趋势,而且,在生物量为269.2 g﹒m~(-2)至434.0 g﹒m~(-2)所含的4个样地间,相邻样地间呈极显着差异(P≤0.01)。不同生物量样地间,嬉戏时间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生物量较低的3个样地间差异甚小,当生物量在434.0 g﹒m~(-2)(Ⅳ)以下时,嬉戏时间随生物量上升而显着增加(P≤0.05)。4、以各样地植被群落中禾本科植物生物量占比表示不同样地植被物种结构的差异,并对高原鼠兔各种行为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表明,禾草在群落中所占比重对高原鼠兔的采食和洞内滞留时间具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在禾草占比为18%—22%的范围内,采食时间随禾草占比的增加而显着减少(P<0.01);洞内滞留时间表现为与采食时间相反的变化态势,即在禾草占比为18%—22%时,洞内滞留时间随禾草占比的增加而显着增加(P<0.01)。警戒和嬉戏时间也表现为相反态势,警戒时间随禾草占比的上升而缓慢下降;嬉戏时间则随禾草占比的上升而缓慢增加。5、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与采食行为存在极显着负相关关系(R~2>0.9059,P<0.01)。植被高度与警戒时间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2=0.88,P<0.01);植被盖度与警戒时间达正相关关系(R~2=0.667,P<0.01);地上生物量与禾草占比与警戒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2>0.7674,P<0.01)。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与洞内滞留时间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2>0.9046,P<0.01)。植被高度、盖度与嬉戏时间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R~2>0.9222,P<0.01);地上生物量与嬉戏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2=0.8955,P<0.01);禾草占比与嬉戏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2=0.7881,P<0.01)。6、高原鼠兔的某些行为对植被性状各主要指标变化的反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或临界范围,在此临界点或临界范围之前和之后,高原鼠兔对植被环境的感受会发生质的改变;采食时间与洞内滞留时间的比值(G/H)越小,表明植被环境的胁迫压力越大,反之则越小;植被高度对高原鼠兔生境的影响力大于盖度、生物量和禾草占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被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杨全,陈志飞,周俊杰,赖帅彬,简春霞.黄土丘陵区草地植被群落优势种叶片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石高宇.植被性状对高原鼠兔行为模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
[3].何淑嫱,李伟,程希平,谭芮,松卫红.践踏干扰对碧塔海高寒草甸植被茎叶性状、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4].郎立刚.不同的植被类型对矿区垦复地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固氮量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8
[5].王忠禹,王兵,刘国彬,刘佳鑫,李兆松.黄土丘陵区典型植被枯落物坡面分布及混入土壤对土壤性状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8
[6].杨延征,王焓,朱求安,温仲明,彭长辉.植物功能性状对动态全球植被模型改进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8
[7].湛斌.紫金山两种林型灌木层植被功能性状和系统发育多样性[D].南京林业大学.2018
[8].慕宗杰.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恢复状况及土壤性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9].韩富任.蒙古沙冬青植被与植物功能性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10].冯天骄,卫伟,陈利顶,于洋,杨磊.陇中黄土区坡面整地和植被类型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