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儿科;2.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儿科
【摘要】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研究组显著升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疗法应用于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重症患者;咪达唑仑;亚低温疗法
病毒性脑炎主要是指因病毒而引发的,发生在软脑膜的一种炎症性及弥漫性的综合征。儿童是重症病毒性脑炎的高发人群,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以及抽搐等,严重的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多数病例的病因诊断尚存在一定困难,目前治疗缺乏特效方法,如治疗不当部分患儿可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本研究应用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探讨其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儿科ICU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年龄(8.10±1.55)岁。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7.88±1.46)岁。诊断均符合《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标准》中规定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并且均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病毒、脱水降颅内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g/kg)、促进脑细胞恢复、苯巴比妥或地西泮抗惊厥、布洛芬或赖氨匹林或温水擦浴退热治疗,呼吸衰竭者予以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治疗方法为:亚低温疗法:先为患儿肌肉注射一次剂量均为1mg/kg的氯丙嗪及异丙嗪,约半小时后将亚低温治疗仪的管路连接后,患儿置于铺床单的冰毯上,头部包裹毛巾后戴冰帽,以防冻伤。水温初设为26℃,需视病情进行调整,使患儿腋窝体温维持在35℃左右,之后每隔4-6小时肌肉注射氯丙嗪、异丙嗪各0.5mg/kg(需根据血压、心率、有无寒战情况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及时间)。咪达唑仑首剂量为0.15mg/kg然后以0.5-6μg/(kg?min)进行持续静脉泵维持。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时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研究组显著升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儿科中,病毒性脑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发病率高,在临床治疗中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2]。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是脑实质及中枢神经系统被病毒侵袭感染而导致的炎症,并能够迅速的破坏患者的神经元,并常伴有组织水肿,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该病是目前需迫切解决的问题[3]。
咪达唑仑是目前临床上唯一的一种具有水溶性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早期在临床上被用为麻醉剂,具有镇静、抗焦虑及抗惊厥等作用。在正常的pH值的状态下,咪达唑仑的环状结构为闭环状态,能够迅速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从而在短时间内起效[4]。在本组研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研究组显著升高,这主要是因为咪达唑仑具备较为独特的药理特点,并且起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病灶,从而使得临床疗效提高。亚低温治疗是指通过控制性降低患者核心温度以保护器官免受损伤影响。目前其已作为一种脑保护方法应用于多种脑损伤疾病中。两者联合治疗对患儿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造成的神经元损伤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并且保护血脑屏障,降低脑能量代谢,减少脑组织乳酸的堆积。
综上所述,咪达唑仑与亚低温疗法联合应用于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孔卫乾,王金华,冯帼,等.咪达唑仑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2):961-962.
[2]孙薇薇.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3):2562-2563.
[3]王育英.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惊厥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255-256.
[4]於涵.用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5):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