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施教提高学习能力

辩证施教提高学习能力

张秀侠辽宁省建平县第五小学

怎样科学地处理好教与学、知识内容与教学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课题。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本人体会到协调好教与辩证施教提高学习能力中学、内容与手段的关系,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契机,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呢?

一在知识的重点处,设计有梯度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学

知识的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的内容,能够集中反映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对于反映基本概念、基本算理、基本方法的内容,应引导学生自学掌握。但是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制约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自学新知识时,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思维易受兴趣的影响而出现随意性。为此,学生的自学需要老师架设阶梯,设计有梯度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在学习时思维能指向一定的目标。例如:教小数乘法:包装一个礼品盒用纸0.8米,每米2.6元,共需多少元?例题展示了乘法的算理,是教学的重点。在要求学生自学2.6×0.8时,可设计如下有梯度的思考题:(1)求2.6×0.8的积,可以把他们变成什么样的积?(2)2.6是怎样变成26的?0.8是怎样变成8的?(3)26×8的积与原题的积比有什么变化?要得到原题的积应怎么办?(4)积是几位小数?学生经过教师的启发,大多能自学理解题中的算理。教师针对重点,设计思考线路,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使学生既明确了算理,又掌握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边自学阅读课本,边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

二在知识的难点处,精心设计感知材料,指导学生探索

知识难点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难于理解的根源:一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知识的感性经验;二是知识内涵的综合性较强,抽象程度高。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应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精心设计有结构的感知材料,指导学生操作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括,让学生充分参与过程,获取知识。例如: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倍数应用题。由于学生年龄小,倍数概念较抽象,求一个数是多少的反叙应用题思路较难建立,这时教学中的难点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

1.动手操作,孕伏思路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OOO︱OOO︱OOO︱OOO︱行的4倍,在第一行摆多少个O?

指导操作:(1)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把第一行摆的看成一份,第二行摆的是这样的()份。(2)第二行4份一共是12,平均一份是多少?

用小棒把每一份分开,其中的一份就是,第一行摆几个O,动手摆出第一行的个数。

2.动口去说,建立思路的表象

钢笔:?

铅笔:是钢笔的5倍。

组织学生讨论:(1)把钢笔的支看作()份,铅笔的支是它们的()份。(2)铅笔5份一共是()支,平均一份是()支,列式_____,求出的也就______。

3.抽象概括,提炼思路

例题:学校栽了85棵柳树,栽的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5倍。栽杨树多少棵?(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指导学生分析思路:柳树的棵数与杨树比,杨树为1份,柳树为5份。求杨树多少棵就是把柳树的棵数平均分成()份,求其中的一份。(2)进行巩固练习后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答方法运用了我们学过什么方法?从而指导学生总结出:就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我在处理知识难点时,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让学生动手动口、动手动脑的感知材料,指导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既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化难为易、化新为旧的学习方法。

三在知识的关键处,创设新旧知识的相似点,诱导学生迁移

知识的关键一般是在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学生如果理解了就容易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这样的知识点,教师要遵循学生的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着力抓新旧知识的主要联系,创设新旧知识的相似点,诱导学生充分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例如: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中的例题是:21.45&pide;15,解题的关键是除到个位仍有余数,就要转化成十分位上表示的数再除。

准备题:

在教学中首先出示准备题2145&pide;15让学生计算,然后提问:21&pide;15商几余几?余数6表示多少?不够15除怎么办?引导学生得出:把6个百化成低一级单位60个10,再和十位上的4个10合起来是64个10,然后再除。进而启发学生总结出:把除数化成低一级单位的数再和下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在教学例题时,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余数6以后提问:这个6表示多少?不够15除怎么办?诱导学生对照前面整数除法中余数6是怎么处理的,想想这里的6怎么办?通过诱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弄清除数到被除数的个位仍有余数,就要化成十分位上的除数再除,所得的商就要和被除数的十分位对齐的道理。

以上的教学设计,从知识和学生最近发展区入手,创设知识的相似点,让学生在学习中迁移,这样学生既把握了知识的关键,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四在知识的易混处巧设陷阱,有意让学生暴露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释疑

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易出现片面性和笼统性,因此对刚学习的新知识容易与相似实异的旧知识产生混淆。为此要在知识的易混易错处,巧设陷阱,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和错觉诱发出来,进而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触及知识本质,及时地纠正错误。例如:在教两位数乘多位数,被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学生自己做360×24出现了四种情况,我把四种情况全抄在黑板上,大家讨论分析,排除前两种,肯定后两种,最后说明选择第三种最佳,既简便又正确。通过争辩,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思考习惯。

以上种种做法,我精心设计教法,渗透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会学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标签:;  ;  ;  

辩证施教提高学习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