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刊物论文-刘淑玲

京派刊物论文-刘淑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京派刊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林徽因,文艺副刊,徐志摩,刊物

京派刊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淑玲[1](2014)在《林徽因与京派的叁个刊物(二)》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徽因一生的正式身份是建筑师。她在香山的墓碑上刻有"建筑师林徽因之墓"。文学相伴她的一生,但始终是副业。然而在这个领域里,她放射出了奇异的生命光彩。二十世纪叁十年代,是她人生最璀璨的年华,这一时期,她与京派的叁个最重要的刊物:《大公报》文艺副刊、《学文》杂志和《文学杂志》密切合作,以传奇之笔,焕发出炫目的才情,留下了传世的文字。《窗子以外》是林徽因最着名的一篇散文,发表(本文来源于《书屋》期刊2014年12期)

刘淑玲[2](2014)在《林徽因与叁个“京派”刊物(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叁十年代,是"京派"文学的鼎盛时期,京派最重要的文学刊物大都是在这一时期创刊。林徽因的文学活动也始终与"京派"文学相伴。正如萧乾所说:"她又写、又编、又评,我甚至觉得她是京派的灵魂。""京派"有叁个重要的文学刊物:《大公报》文艺副刊、《学文》和《文学杂志》。这叁个刊物的刊头与封面都是由林徽因设计,风格清新脱俗,古朴典雅,标明了"京派"作家的文学理想,留下了林徽因作为建筑师的风采,也成为不可复制的艺术样板。(本文来源于《书屋》期刊2014年02期)

张杨静[3](2012)在《朱光潜文学批评及其主编刊物的京派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京派文学的主要特征,即纯正的西方美学思想,淳朴的人性美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结合朱光潜的文学批评着作,阐述京派文学的主要特征在其中的具体表现,主要为自然人性观,古典审美情结和中西包容的文化姿态。进而以朱光潜主编的刊物为例,从办刊宗旨和操作层面分析了朱光潜与京派文化观的紧密联系。朱光潜的美学成就有目共睹,但其作为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仁不让的。(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郝秀霞[4](2008)在《“京派”刊物在“京派”发展史上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从与“京派”密切相关的《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季刊》、《水星》、《文学杂志》这些报刊杂志出发,集中阐述了它们在“京派”的生发、成长、壮大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各自所具有的意义和推动作用。1930年,《骆驼草》在寂寥的北平诞生,它一开始就自觉地抵制着上海狂飙突进、风靡一时的普罗文学,鲜明地竖起了自由主义文艺观的大旗。在周作人等老“京派”作家特有的影响力下,《骆驼草》团结了北平一些崇尚自由主义的旧知识分子和与政治有隔阂的文学青年,以对纯文学的执着追求守卫着这块文艺创作的绿洲,逐渐形成一个与上海文坛风气迥然相异的作家群和一种内敛式的文化生态。早期“京派”作家周作人等,他们所代表的文学传统,他们的审美趣味,使一批“京派”作家滋生出文化趋同心理。“京派”以后的几份刊物《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不仅包含了《骆驼草》的主要作家,同时它们还不同程度地继承了《骆驼草》纯文学的风貌。《骆驼草》和后来的“京派”刊物共同拥有“京派”最本质的文艺思想——对文学自由精神的呼吁,这种文艺思想也是伴随着“京派”成长的共系的精神内核。所以《骆驼草》是“京派”生发不可或缺的前期土壤。《骆驼草》终刊后,沈从文、萧乾编辑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和《大公报·文艺》俨然成了“京派”驰驱的基本阵地。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初的北平开始热闹起来,南下的大批作家陆续回归,但北平却缺乏让他们开展文学活动的刊物。沈从文创办《大公报·文艺副刊》后,对《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定位和苦心经营,不仅成功网罗了北平的新老作家,繁荣了北平文坛,因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文学者的态度》一文而引起的着名的“京海派”之争,更是把“京派”这个称谓历史性地推向文坛。萧乾接力《大公报·文艺》后,广泛联络老作家,发掘新作家,不仅使《大公报·文艺》拥有一个阵容庞大的“京派”作家队伍,他还借书评、文论、丰富多彩的“京派”文学创作以及声势浩大的文学评奖活动等向世人说明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京派”已经形成,并在文坛具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京派”在叁十年代中期处于黄金发展期,而沈、萧精心经营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和《大公报·文艺》为这一时期“京派”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大公报》文艺性的副刊是“京派”破土而出且发展壮大的酵母。随着“京派”不断发展壮大,北平仅有的《大公报·文艺》不能够完全满足“京派”的发展需要。1934年,巴金、郑振铎从上海来到北平,同居留北平的靳以、卞之琳等,先后创办了《文学季刊》和《水星》。这两份刊物为“京派”作家开辟了新的天地。主要表现在:一、《文学季刊》和《水星》的创办时间是“京派”文学的发展开始走向最高点时期,《文学季刊》和《水星》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为“京派”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推动了“京派”创作向巅峰时期(1934年——1937年)进发。二、它们是除《大公报》之外,“京派”发表作品数量最多,更关注青年作家的两份杂志,呈现了“京派”强大的创作阵容,成就了“京派”的许多名家。叁、它们大大密切了北方文坛作家之间的联系,《文学季刊》还为《大公报·文艺》的成功创办提供了许多办刊经验。可以说,如果没有《文学季刊》和《水星》,“京派”之花在二十世纪叁十年代中期的文坛上不会开得那么繁盛。二十世纪叁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北平文坛受外界局势影响逐渐萧条起来,“京派”作家也开始出现不少变化。为维系“京派”在文学界的地位并增强内聚力,抵御分化,1937年《文学杂志》诞生。它是自“京派”存在以来最自觉的刊物,担负着重振“京派”的重任,显示了“京派”流派意识的自觉加强和自由主义作家在生存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争取生存地盘的执拗。《文学杂志》以“京派”以刊登京派作家、作品为主,极力宣扬“京派”文学观,艰辛地捍卫着“京派”的独特审美理想和文学趣味,在风雨飘摇的二十世纪叁十年代末,他们显得异常孤独。虽然《文学杂志》最终也没能躲过战争的铁蹄,出了四期后被迫停刊,而后再刊,但“京派”始终坚持以文学特有的审美方式来承担社会关怀的勇气和理论建设的自觉性,都令人钦佩。《文学杂志》因代表“京派”的最后一块“精神后花园”而向命运抗争的精神也让后人追思不已。这几份刊物的创办为“京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刊物的精神风貌与“京派”的文人精神和文化品格具有一致性,它们共同丰富和整合了“京派”的艺术情趣和审美理想,推动了“京派”的发展壮大,在“京派”发展史上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8-04-01)

邱晓明[5](2007)在《试谈京派刊物与京派散文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京派刊物的创办为京派散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京派刊物的文人精神和文化品格与京派散文思想具有一致性,纯文学刊物的理想和刊物独特的文化特征,丰富和整合了京派散文的艺术情趣和审美理想,使京派散文创作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美学特征。(本文来源于《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京派刊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十世纪叁十年代,是"京派"文学的鼎盛时期,京派最重要的文学刊物大都是在这一时期创刊。林徽因的文学活动也始终与"京派"文学相伴。正如萧乾所说:"她又写、又编、又评,我甚至觉得她是京派的灵魂。""京派"有叁个重要的文学刊物:《大公报》文艺副刊、《学文》和《文学杂志》。这叁个刊物的刊头与封面都是由林徽因设计,风格清新脱俗,古朴典雅,标明了"京派"作家的文学理想,留下了林徽因作为建筑师的风采,也成为不可复制的艺术样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京派刊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刘淑玲.林徽因与京派的叁个刊物(二)[J].书屋.2014

[2].刘淑玲.林徽因与叁个“京派”刊物(一)[J].书屋.2014

[3].张杨静.朱光潜文学批评及其主编刊物的京派特征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4].郝秀霞.“京派”刊物在“京派”发展史上的意义[D].厦门大学.2008

[5].邱晓明.试谈京派刊物与京派散文建设[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

标签:;  ;  ;  ;  

京派刊物论文-刘淑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