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色B超检查心肌致密不全的临床价值

心脏彩色B超检查心肌致密不全的临床价值

兰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大连1163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色B超在心肌致密不全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10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彩色B超检查,分析彩色B超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经彩色B超检查显示均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特征,且表现为左室受累,左室内径在55-70mm之间,左房内径在25-57mm之间,其病变部位包括心尖部、侧壁及下壁,检查结果同时显示左室未受累心肌显著高于受累心肌的运动幅度和收缩期增厚率(P<0.05),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2例,二尖瓣反流患者3例,室间隔缺损1例。结论心脏彩色B超检查方便、快捷、可靠,是临床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特异性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彩色B超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200-01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一种与遗传基因相关的心肌病,临床表现为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交错的深隐窝,因此临床将NVM又称为海绵状的心肌或胚胎样心肌等,目前尚未治疗NVM的特效药物或方法,但早期发现可介入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起到预防并发症和延缓疾病进程的作用,为此临床诊断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通常诊断NVM采用超声和心电图,近年来病理学检查和MRI等检查手段也被广泛应用,但彩色B超由于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的特性,仍是NVM临床诊断最主要的手段[1],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NVM患者彩色B超检查结果,探讨彩色B超在NVM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例NV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在13-52岁之间,平均年龄(37.9±2.5)岁,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呼吸不畅及疲乏等症状,其中4例患者伴有一定程度的下肢浮肿,合并心律失常患者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2例,二尖瓣反流患者3例,室间隔缺损1例。

1.2检查方法采用彩色B超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调整在2-4MHz之间,患者取仰卧位,确保检查部位能充分暴露,探查患者心房和心室内径,心肌收缩期增厚率及运动幅度,观察心室内膜厚度和心内结构,同时监测并记录瓣膜血流量、流速及瓣膜反流情况,各计数值反复测量三次以上,取平均值。

1.3诊断标准心肌致密化不全表现为心肌疏松性增厚,并呈现海绵状或蜂窝状病理改变,但心脏无其他畸形改变,心肌病变部位致密的心肌明显变薄,收缩期致密化心肌与非致密化心肌之间的比例大于1/2,心尖段肌的小梁长宽比大于4,中间段肌的小梁长宽比大于2,病变心肌部位的室壁运动明显减弱,彩色B超检查会显示隐窝内低速血流与心腔相同[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例患者经彩色B超检查显示均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特征,且表现为左室受累,左室内径在55-70mm之间,左房内径在25-57mm之间,其病变部位包括心尖部、侧壁及下壁,检查结果同时显示左室未受累心肌显著高于受累心肌的运动幅度和收缩期增厚率(P<0.05),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2例,二尖瓣反流患者3例,室间隔缺损1例;10例患者彩色B超的具体检查表现见表1。

表1NVM患者心脏彩色B超检查表现

病例心脏大小心肌受累部位瓣膜反应EF(%)FS(%)E/A心肌厚度例1LA、LV增大LV乳头肌下后壁TR3014>23-6mm例2正常LV心尖部MR2619>1<26mm例3LA、LV增大LV乳头肌心尖MR、TR3315<14-5mm例4RA、RV增大RV游离壁MR5426单峰3-4mm例5全心增大LV乳头肌水平以下心肌MR6030>24-6mm例6RA、RV增大LV乳头肌下后壁、心尖TR3122>1<24mm例7LA、LV增大RV游离壁MR2925>25mm例8正常LV乳头肌心尖无5435<13-6mm例9RA、RV增大LV心尖部TR4318>1<23-5mm

标签:;  ;  ;  

心脏彩色B超检查心肌致密不全的临床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