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四川省苍溪文昌中学校628400

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科技时代,学校、社会、家庭都很重视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往往忽视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现在的孩子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无伙伴,再加之单元式结构住房,与外界交往少,只局限于长辈们“众星捧月”似的宠爱,致使相当部分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差、个性强,“娇”、“骄”二气严重,从小只知索取,不懂奉献,不能自觉尊重体谅他人,不能主动与其他集体成员理解沟通、团结合作。在学校集体活动中,有的骄傲蛮横,唯我独尊;有的孤僻内向,待人冷漠……试想,孩子长大后始终要走向社会,独立接受生活的检验,担负起建设祖国、推动社会前进的重任,他们的学识再高、智能再强,但如果不能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又怎么能在社会中与他人和睦相处?怎能在集体中与同志合作共事、对社会作出贡献?

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友伴关系,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探索的课题和责任。教师及家长应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的认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引导学生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与人交往,是人的一种需要,一个人脱离了社会是无法生存的。马克思把交往看作是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乏人际交往,就缺乏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心理沟通,也就难以推动社会的发展。教师应结合身边的许多感人事例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诸多人际关系,并组织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去广泛交往,去认识人、认识社会,使学生理解相互交往、善待他人、关心集体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品格高尚的人。

二、引导学生珍惜友谊,重视友伴关系

喜欢伙伴是学生的天性。孩子进入学校后,增加了与同龄人的交往,提供了结识更多伙伴的机会。学生之间情趣相投,性格相近,追求相仿,因而心理相容,彼此愿意交往接近,成为友伴。教师应创设条件,增加他们的交往机会,促进学生加深了解、联络情感,引导同学之间的友伴关系朝深度发展,真正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珍惜友谊,成为知心朋友。但初中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是非观念还较弱,若交友不慎则易形成不良品质。如:几个“差生”成群结伙,易受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不良影响,互抄作业,考试作弊,犯了错误也相互包庇等等。此时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用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准则,教育学生建立坚持原则、不计报偿、团结友爱、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真正友谊,防止社会上庸俗的“关系学”对学生的正常交往产生消极影响。

三、发挥班集体优势,提高学生交往水平

恩格斯曾说:“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才能的手段。”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证明:班集体是以学习、交往活动为中心的指导、教学、管理三位一体的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学生集体。它是学生成长直接感触、直接体验的一个“小社会”。班集体为学生提供了使自己社会化的机会,也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能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因为班集体是处在不同地位上的同龄人的集体,在人际交往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矛盾,学生自身的矛盾将会充分暴露,从而推动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运动。这一过程既能促进学生群体协调发展,又为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重视人际交往中的个性因素,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特征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个性相似,交往双方感到亲切和吸引;性格迥异,则易排斥。而个性是每个人自己的心理特征,都有其积极与消极的一面。马克思认为:个性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总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学生在交往中,以自己喜爱的同学为“镜子”来对照自己,在交往中自然产生了心理倾向,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相互模仿、彼此影响。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活动,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多沟通理解,学习他人的长处,克服自己个性中的弱点,促使其个性的互容互辅、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五、发挥情感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

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器,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于情感上的融洽。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交友标准往往是“同忧愁、共快乐、互相关心”。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广泛地与同学交往,对他人充满爱心,对不幸的人和事充满同情心。只有情感得到充分交流,才能形成良好的交往动机。

学生的人际交往形式和方法易受最亲近的成人的人际关系的影响,教师与家长的人际交往水平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通过这些“窗户”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中体验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学习与人相处的准则。从教师处获得炽热情感的学生,就可以在他们身上萌发出热爱他人、热爱人生的积极向上的态度,打下与人和睦相处的良好行为基础。家长应正确处理与孩子的交往形式,既要关心爱护孩子,也要培养孩子自强自立,要教育孩子尊敬长辈、体贴父母,主动为家庭分忧解难,并主动、热情、有礼貌地接待家里的来客。

学校应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多参加社会实践,帮助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理解他们的不幸和疾苦,激发其同情心,养成助人为乐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准则的道德规范,提高人际交往的水平!

标签:;  ;  ;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