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质量论文-李魏,王娉,沈俊霖,陆波,戴谦

公共政策质量论文-李魏,王娉,沈俊霖,陆波,戴谦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政策质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创意,营商环境,海洋经济发展,作战方案,国际航运,习近平,战略高地,跨越式发展,区域发展研究,产业变革

公共政策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李魏,王娉,沈俊霖,陆波,戴谦[1](2019)在《辩则明,形成共识创意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年后,再来回顾这段思想碰撞的时光,我们不由得会感叹:这座城市追求卓越的脚步竟如此迫切!辩则明,思则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工作落实年”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部署,开阔视野,放大坐标,提前谋划,聚焦城(本文来源于《青岛日报》期刊2019-06-28)

刘泉圣,韩小威[2](2018)在《论影响公共政策质量的主要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权力机关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公共性方案措施,其不仅有利于约束公共部门的日常工作行为规范,更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书面指示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这也就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评估、执行被社会各界给予了最为广泛的关注。因此,高质量水平的公共政策不仅是政府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工作目标,更是每一位普通公众的基本愿望。本文主要着眼于分析影响公共政策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期能在具体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同时,为高质量公共政策的制定推波助澜。(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07期)

王宝成[3](2017)在《基于CNKI数据库的公共政策质量文献统计分析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取公共政策质量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CNKI数据库文献来源作为分析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从文献数量和文献内容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公共政策质量研究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后续研究应该加强不同研究机构间多元融合,强调跨学科间合作共舞,重视研究团队整合,明晰研究视角,综合研究方法,祛除研究碎片化现状,系统整合研究主题,提升研究整体质量。(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7年07期)

程坤[4](2017)在《公共政策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观点。这是我国政府对就业理念不断深化的结果,是推动新一轮改革的战略要求。就业作为民生之根本,无论是在工业革命时期还是在当今的全球经济、信息、科技一体化的时代,就业质量的高低逐渐被政府、企业和劳动者本身所重视,因为这不仅是衡量劳动者就业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的标准,同时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进入新的调整期以及工业4.0的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日趋严峻。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出现绝对下降的趋势,因此劳动供需缺口变大,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失灵,而公共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之一,对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因果分析法等,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以及科技政策四个方面着手,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对就业质量影响的现状,如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税收政策影响劳动者的收入、社会保障政策可以稳定劳动力市场、科技政策催生新型创业浪潮等;其次归纳总结了当前公共政策对高质量就业存在的问题,如财政在职业教育经费方面投入不足、税收政策对小微企业扶持程度差异大、社会保障政策的保障程度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政策落实程度低等;最后通过借鉴美国、韩国促进就业的公共政策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政策优化措施,如加强职业技术就业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劳动者参保失业保险、政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力度等。由于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政策、体制和教育机制等客观因素都会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然而破解当前的严峻就业形势必须通过国家制定相关公共政策入手,通过财政、税收、社会保障和科技政策综合协调来解决。公共政策作为"看得见的手",可以弥补劳动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不足,从而能够积极引导和促进劳动者更好的就业,因此,公共政策必然会对就业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期刊2017-06-05)

周琦珊[5](2017)在《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质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形式之一,公共政策质量是政府对公共政策规划是否合法和合理、公共政策是否满足社会公民预期,以及公共政策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实际作用与效果的衡量与判断。从公共政策主体、客体和目标叁个维度,可以将公共政策质量的影响因素概括为政府对公共政策标准的把控、公民对公共政策的认可程度、公共政策的实用性叁方面,并将公共政策质量的衡量指标归纳为公共性、权威性、科学性和民主性。公民参与是公民影响公共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指标。公民参与的影响主要包含对公民自身的影响、对政府的影响和对政策质量的影响叁个方面。其中,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质量的影响可以通过其对公共政策四项衡量指标的影响体现出来,而它对于一个国家公共政策质量的实际影响须在具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等背景下进行具体的判断。当前我国的公民参与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公共政策质量产生的影响也愈发深刻和广泛,并已取得一定积极性成果。同时,尚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参与积极性不足,不能充分保障公共政策整体状态;第二,参与能力不成熟,不能充分维护公共政策科学性;第叁,参与范围不均衡,不能适时影响公共政策过程;最后,参与力度不充分,不能有效控制公共政策走向。优化我国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质量的影响,要求我们既不可以忽视公民参与的历史潮流,阻碍公民参与对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积极作用;又应避免过分夸大公民参与的价值,走向公民与政府互动的另一个极端。要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现状,理性认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价值、科学设定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范围与力度、有效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渠道、并全面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在具体的公共政策实践中找到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平衡点。(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3)

费久浩[6](2015)在《网络社会下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嬗变——以“PM_(2.5)纳入国家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体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深度应用带来中国网络社会的强势崛起,它相当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在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权威动员模式之外,网民触发模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许多关乎民众福祉和社会发展的政策议程设置中。PM2.5纳入国家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体系议程的启动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写照,它表明网民触发模式具有不同于其他议程设置模式的作用机理,在中国当下的政治社会生态下内含极为明显的民主意蕴,对推动公共政策民主化具有非常现实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范柏乃,张茜蓉[7](2014)在《公共政策质量的概念构思、测量指标与实际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政策质量是指公共政策的合理程度,具体包括政策是否合情合法、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是否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叁个方面。根据公共政策质量的内涵和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实际,以多源流理论为基础,可逻辑推演出公共政策质量的测量框架与测量指标。公共政策质量的测量指标由政策问题、政策方案、政策价值叁个层面组成。针对公共政策质量测量指标边界模糊、难以定量的问题,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对公共政策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测量。(本文来源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张清俐[8](2014)在《生活质量研究为公共政策提供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范围的生活质量研究成果受到各国公共政策部门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一篇题为 《人口学与生活质量》(刊于 《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11期)的文章引起我国学者对生活质量研究的关注。30多年来,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学科对生活质量问(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4-05-19)

魏建国,陈永杰,张永军,姜春力,陈妍[9](2014)在《加强中国智库建设 提高公共政策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各国各类智库的广泛兴起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智库在影响国家决策、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国家外交、体现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个重视思想与智慧的国家,历朝历代都注重发挥谋士与幕僚的作用,不少思想家、战略家成为朝廷高级智囊,对朝廷决策与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各类智库发展迅速,受到中央领导和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智库的作用与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2辑)》期刊2014-04-01)

吴光芸,李培[10](2014)在《多源流理论视阈下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策略探讨——基于食品质量免检政策终结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公共政策领域长期存在着一个终结的难题,人们更多的关注公共政策的制定,对政策的终结却缺乏热情。然而现实的公共政策实践中,大量过时的、多余的、无效的政策已发挥不了作用,却耗费着政策资源,必须对其进行终结以节省资源、优化政策和提高政策绩效。政策终结需要多方力量的推动,文章以多源流理论为视角,以食品质量免检政策为例来分析公共政策的终结中政策之窗开启的契机,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正耦合,并探究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策略。(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管理》期刊2014年03期)

公共政策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权力机关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公共性方案措施,其不仅有利于约束公共部门的日常工作行为规范,更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书面指示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这也就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评估、执行被社会各界给予了最为广泛的关注。因此,高质量水平的公共政策不仅是政府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工作目标,更是每一位普通公众的基本愿望。本文主要着眼于分析影响公共政策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期能在具体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同时,为高质量公共政策的制定推波助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政策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1].李魏,王娉,沈俊霖,陆波,戴谦.辩则明,形成共识创意发展[N].青岛日报.2019

[2].刘泉圣,韩小威.论影响公共政策质量的主要因素[J].戏剧之家.2018

[3].王宝成.基于CNKI数据库的公共政策质量文献统计分析与展望[J].理论月刊.2017

[4].程坤.公共政策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

[5].周琦珊.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质量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6].费久浩.网络社会下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嬗变——以“PM_(2.5)纳入国家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体系”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

[7].范柏乃,张茜蓉.公共政策质量的概念构思、测量指标与实际测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

[8].张清俐.生活质量研究为公共政策提供依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9].魏建国,陈永杰,张永军,姜春力,陈妍.加强中国智库建设提高公共政策质量[C].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2辑).2014

[10].吴光芸,李培.多源流理论视阈下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策略探讨——基于食品质量免检政策终结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4

标签:;  ;  ;  ;  ;  ;  ;  ;  ;  ;  

公共政策质量论文-李魏,王娉,沈俊霖,陆波,戴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