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洲题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丽丝·,莱辛,非洲题材,女性形象,伦理困惑
非洲题材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娟[1](2019)在《多丽丝·莱辛非洲题材小说女性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多丽丝·莱辛非洲题材小说女性的形象,作者以《野草在歌唱》及《金色笔记》两部作品为例深刻剖析了故事中女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和社会地位,展现了殖民时期女性所面临的伦理困惑,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多丽丝·莱辛笔下的女性人物提供新的材料和方向。(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1期)
岳峰[2](2018)在《V.S.奈保尔非洲题材小说中丛林形象的解构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在其非洲题材小说中将非洲丛林经历的意义颠覆和重组,描述成与欧洲文明开化之地截然不同的文化语境,显性描写与隐性描写杂糅在非洲丛林书写之中,渗透着其意识形态的非洲丛林已经成为考问西方文明实质的最佳语境。然而奈保尔文化身份的嬗变使得小说的文化逻辑与作者的主观意图已然断裂,最终使得这种"文化救赎"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乌托邦式的,其隐性层面上则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景秀明[3](2017)在《非洲形象的“中国”制造——新世纪以来非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中非关系纪录片注重展现中非合作共赢中崛起的非洲形象以及有担当、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对西方媒体扭曲的中非关系做了有力回应。魅力非洲的建构不回避非洲存在的社会问题与历史问题,而以文化包容性与历史进化论双重视角,策略地对"历史重写本""文化记忆库"的景观与文化历史事件予以解读。对非洲民众生活予以记录有两种类型:一是在中非交往的背景下,关注非洲民众的生存境遇;另一种是以文化消费为逻辑,奇观化展现非洲民众生活。自然生态纪录片以独特叙事技巧以及高超拍摄技术呈现非洲大陆的生物多样性,展示充满野性与活力的非洲形象,同时关注非洲大陆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7年10期)
李杉杉[4](2015)在《多丽丝·莱辛非洲题材作品中的“边缘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意义上,“边缘人”(the "marginal man")很少被写入世界主流史,研究者更强调这些被边缘化了的少数人群的异质性,而对其精神世界的研究则更多地见诸于文学作品。当今社会,边缘人存在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被认为处于某个偏僻的角落中的一群人,在全球化过程中,他们越来越融入,却也越来越孤单,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还会导致特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更多地对边缘人的精神世界加以关注。纵观莱辛的作品,“边缘人”是其塑造的一类重要人物形象。本文将“边缘人”作为莱辛中早期非洲题材作品的一个切入点,对其笔下独特的边缘人物形象作比较细致与系统的分析,同时从边缘心态、精神内涵、生存状态与出路等因素对边缘人物成因进行探寻,从整体上把握莱辛非洲题材作品中的“边缘人”,并联系莱辛生平经历、信仰转变、文学理念等方面更好地触摸其作品中“边缘人”书写的成因与意义。第一章是导言。概述了莱辛及其非洲题材作品的总体状况,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是“边缘人”概念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领域的“边缘人”概念入手,界定了莱辛非洲作品中“边缘人”的概念、分类以及边缘人的边缘心态。第叁章是“边缘人”群体形象研究。这一章将“边缘人”分为不同文化群体间的边缘人,同一文化内被社会群体孤立的边缘人,主动“自我流放”的边缘人叁类形象,并分析他们“逃避自由”的漂泊人生、追寻精神家园的精神内涵。第四章是“边缘人”的生存抗争与“边缘人”书写成因研究。这一章首先从觉醒与疯癫,回归与同化,死亡与重生角度分析边缘人的存在状态与最终命运。他们有的被同化,即被主导群体所接受、吸纳;有的寻求一种平衡感,即遵从这种边缘性困境,而不去解决它,且不顾及个人内省的进展与焦虑;有的回到原来自己的祖国或文化中去,在遭受了痛苦的打击之后,最终选择了回归的道路;有的则通过深入思考或信仰转变的方式来克服边缘化问题以求达到平衡。然后,本章从莱辛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边缘语境以及苏菲主义对莱辛的影响等方面深入展开探讨,回归到创作主体的分析,探讨莱辛边缘人书写的成因与意义。第五章是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分析了莱辛“边缘人”书写的独特之处和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本论文将莱辛有关非洲的小说、自传、散文等作品全部包含在内,对于莱辛长篇小说中一直被忽略的“边缘人”和一些流传度不广但是很有特色的短篇小说中的“边缘人”均有研究,拓宽了文学“边缘人”的概念,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莱辛小说中的边缘人群体,并对解决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庞大的边缘人群所带来的实际问题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5-10-01)
李雪娇[5](2015)在《康拉德非洲题材小说的文化身份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是一名波兰裔英国小说家。中国作家老舍称之为“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无论在在艺术形式的探索还是在内容思想上,康拉德的作品都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他在小说中对人物的挖掘影响至今。虽然学术界对康拉德及其作品做出了大量研究,但在康拉德及其两部非洲小说的研究上,却很少有系统阐释其作家本人及其两部小说中人物的文化身份在动态上的建构分析。本论文从文化身份建构的角度出发,以康拉德最复杂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和最讽刺幽默的故事《进步前哨》两篇非洲题材作品为研究对象,把对作者的分析和小说中人物分析结合起来。旨在探索康拉德及其两部非洲题材小说中人物的文化身份的建构过程、结果以及对产生的不同结果的原因阐释。在后殖民语境下,通过自我和他者两个概念,对作家康拉德及其两部小说中人物的文化身份在不同环境影响下进行构建的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本人成功地构建了多重文化身份;(2)两部小说中白人被构建为殖民者的文化身份失败;(3)在《黑暗的心》中,以掌舵手为代表的一类当地人被构建成奴隶的文化身份;(4)在《文明前哨》中,以高必拉为代表的当地人仍然保持原有非洲文化身份不变;(5)在《文明前哨》中,以马可拉为代表的当地人被建立起混合文化身份;(6)在《文明前哨》中,马可拉的妻子冲破男性世界对女性的束缚,被成功地建立起一种女性文化身份;(7)在《黑暗的心》中,西方女性没有建立起一种独立的文化身份,仍处于男性世界的束缚之下。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的文化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进行不断地构建。本研究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结合起来促使个人的文化身份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不断建构。由此可见,在文化身份建构的角度下研究小说中重要要素“人物”,赋予了康拉德及其两部非洲题材小说新的阐释维度。本论文以研究康拉德及其两部非洲题材小说为例,在文学批评的文化研究转向下,探索研究小说中人物,尤其是殖民题材和跨文化小说中人物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5-05-01)
赖丽萍[6](2015)在《多丽丝·莱辛非洲题材小说中的反殖民意识与殖民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着名的女作家,她走向文学创作时正值二战后反殖民、反霸权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殖民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名有责任感、有人文主义情怀的作家,莱辛关注时事,作品紧扣历史进程,反映了非洲殖民地的现实状况。她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身份赋予了她独特的视角和立场,使她既有鲜明的反殖民意识,又不可避免地沾上了殖民意识的印迹,矛盾的意识也反映在她的早期非洲题材作品中。(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5年02期)
[7](2014)在《许琪萍非洲题材作品选》一文中研究指出许琪萍,非洲题材主要画家、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她将非洲原始艺术和现代表现主义融入中国画,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开创出现代中国画发展的一条新路。多次举办和参加国际间重要艺术展和文化交流。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多有专题报道。(本文来源于《民主》期刊2014年06期)
蒋丹彤[8](2014)在《中国当代题材电视剧对外传播的跨文化传播解读——以《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传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媳妇的美好时代》作为首部被国家广电总局选定的"中国优秀电视剧走进非洲"的电视剧,在坦桑尼亚热播并获得热烈反响。本文试图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对《媳妇的美好时代》一剧进行解读,从文化通约、文化差异、文化融合、文化认同等角度对该剧成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当代电视剧走出去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现代视听》期刊2014年02期)
刘思宁[9](2013)在《童话般的非洲:《魔法不卖》——浅析莱辛非洲题材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其对社会政治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参与以及独立强烈的女性意识都对其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莱辛丰富的个人经历和其作为女性所固有的独特视角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而这些因素也确实深刻影响了莱辛的小说创作。在其以非洲为背景的小说作品中,反对殖民主义、种族歧视和正确平等自由的社会政治作为两大重要主题结合出现,给予了读者深刻而富有价值的阅读体验。(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3年35期)
刘竹青[10](2013)在《非洲题材小说中的边缘化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维·苏·奈保尔有着多元的文化背景。他出生于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后又移居英国。从事创作后,广泛游历各个地区。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使奈保尔不可避免地被贴上了边缘作家的标签。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以其作品风格多变、视角各异而闻名于世界文坛,她更是因多产的作品和其中涵盖的多元化艺术理念将诺贝尔文学奖纳入囊中。与奈保尔相似,莱辛独特的人生经历与生活环境使她自身具有了边缘人的文化气质,而这一特质又使得她的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边缘化风格。边缘性是两位作家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河湾》和《野草在歌唱》两部作品中的边缘主题。作品的写作背景均设定于地处世界边缘的非洲。重点分析了人物形象、非洲形象以及表现边缘性主题的个性化叙事方式。此外,在后殖民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关照下,比较两位作家在边缘性的把握上所体现的异同,并试图发掘非洲对于两位作家各自的意义所在。作家旨在引起读者对于边缘地区的边缘人的困境的关注,猛烈批判了西方国家对于殖民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压迫和控制,同时,边缘也是移民作家自由言说、写作的理想位置。(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3-12-01)
非洲题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在其非洲题材小说中将非洲丛林经历的意义颠覆和重组,描述成与欧洲文明开化之地截然不同的文化语境,显性描写与隐性描写杂糅在非洲丛林书写之中,渗透着其意识形态的非洲丛林已经成为考问西方文明实质的最佳语境。然而奈保尔文化身份的嬗变使得小说的文化逻辑与作者的主观意图已然断裂,最终使得这种"文化救赎"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乌托邦式的,其隐性层面上则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洲题材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亚娟.多丽丝·莱辛非洲题材小说女性形象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岳峰.V.S.奈保尔非洲题材小说中丛林形象的解构与重构[J].河南社会科学.2018
[3].景秀明.非洲形象的“中国”制造——新世纪以来非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分析[J].当代电影.2017
[4].李杉杉.多丽丝·莱辛非洲题材作品中的“边缘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
[5].李雪娇.康拉德非洲题材小说的文化身份建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6].赖丽萍.多丽丝·莱辛非洲题材小说中的反殖民意识与殖民意识[J].文教资料.2015
[7]..许琪萍非洲题材作品选[J].民主.2014
[8].蒋丹彤.中国当代题材电视剧对外传播的跨文化传播解读——以《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传播为例[J].现代视听.2014
[9].刘思宁.童话般的非洲:《魔法不卖》——浅析莱辛非洲题材小说[J].文教资料.2013
[10].刘竹青.非洲题材小说中的边缘化书写[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