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列车组合定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列车组合定位系统,定位精度,后处理评估,紧耦合
列车组合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刘丹,王剑,姜维,上官伟[1](2019)在《列车组合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定量、准确地评估列车组合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研究了基于高精度参考系统的列车组合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评估方法,提出实时和后处理定位精度评估策略。选取高精度SPAN-FSAS(Synchronized Position Attitude&Navigation-FSAS)组合导航系统为参考系统,计算瞬时定位误差评估列车组合定位系统的实时定位精度。选取IE(Inertial Explorer)紧耦合和RTKLIB动态模式解算的高精度定位结果为参考,计算多个定位精度评估参数,综合评估列车组合定位系统的后处理定位精度。以环行铁道试验线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直观、定量地观测到列车组合定位系统的瞬时定位精度和后处理定位精度。(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蒋敏建[2](2019)在《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列车组合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列车定位是列车运行控制的关键技术,本文论述了高速列车定位技术的特点和目前常用的方法,并且分析典型单一列车定位方式的局限性。提出一种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系统为主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案,利用随机加权算法实现多信息定位。本文为列车定位技术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18期)
郭展宏,杨志雄[3](2019)在《RFID与GFSINS组合的地铁列车定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能够实时准确地确定地铁列车的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与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GFSINS)的地铁列车定位方法。分析了传统捷联惯导系统的定位误差,介绍了如何在无陀螺仪的情况下获得旋转角速度和捷联矩阵的方法。通过RFID与GFSINS组合进行地铁列车定位,可以提高地铁列车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装备机械》期刊2019年02期)
杨扬,陈光武,王婧雯,李成东[4](2019)在《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列车组合定位方法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列车定位是保障铁路运输和高效运营的关键。针对我国铁路列车定位精度低、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IMU/ODO组合的列车定位系统框架。同时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列车组合定位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列车定位灰色预测模型,利用灰色理论累加求和特性对数据进行粗预测处理,以减小原始数据的噪声,在此基础上引入RBF神经网络对灰色预测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修正。与单一模型校正相比,该方法能充分利用各个模型的优点,在小样本、贫信息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获得很高的定位精度。实验证明该方法实时性好、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期刊2019年02期)
沙聪雪[5](2018)在《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组合定位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如何提高列车测速定位的精度与可靠性,本文对近年来轨道交通领域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组合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说明。本文首先阐述了列车组合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规系统构造,然后将各国在列车组合定位技术方面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成果进行了比对分析,并着重对我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促进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8年21期)
黄苏苏[6](2018)在《一种基于钢轨枕的中低速磁浮列车组合测速定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低速磁浮列车因其特性,无法使用轮轴式传感器测量车轮运动状态,也无法像高速磁浮测速那样通过检测轨面上分布规律的参照物来计算列车的速度与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中低速磁浮钢轨枕的高精度测速定位方法,使用加速度计和涡流传感器检测列车运动状态,再与雷达的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共同计算出列车的速度和位置。通过在长沙中低速磁浮线路上的试验测试,证实这种测速方法的精确度和实时性能够满足需求。(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蔡煊,王长林[7](2018)在《基于抗差估计的BDS/ODO组合列车定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列车定位的实际需求,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里程计构建列车组合定位系统,利用二者的优势进行互补。针对传统的Kalman滤波算法用于列车组合定位融合估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抗差估计理论的列车组合定位方法。对各传感器观测信息应用抗差估计进行融合解算,利用等价权函数自适应地调节各传感器观测值的比重,有效降低粗差观测值对融合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传感器观测值含有粗差的情况下,基于抗差估计的组合定位解明显优于常规Kalman滤波解和扩展Kalman滤波解。抗差估计法能增强系统的鲁棒性,提高滤波实时性,保证列车定位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卫东,张悦[8](2018)在《基于BDS/INS的列车组合定位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准确高效地监测列车的位置及运行情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定位算法,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为基础,在分析了无迹卡尔曼滤波与粒子滤波算法各自的特性以及不足之后,结合蚁群算法的思想设计了蚁群粒子滤波算法(ACO-PF),粒子样本匮乏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最后将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粒子滤波(PF)和ACO-PF应用于列车误差模型,并通过MATLAB进行建模仿真对比,实践测试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的算法测试下,改进后的算法在列车定位误差方面的精度和稳定性均有提高,性能优于传统算法。(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18期)
刘射德[9](2018)在《基于GNSS与图像特征识别的列车组合定位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使列车定位系统面临更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不断发展,利用GNSS技术对传统的列车定位方式,例如轨道电路、里程计等进行优化,可以提高列车的定位精度,改变传统以区间长度为单位的闭塞方式,减少地面设备的使用。由于列车运行环境复杂,将GNSS引入至列车定位领域存在其特殊性,例如,列车运行距离是以每条线路的0公里标为起点的相对位置距离,而非传统地球坐标系下的经纬度信息;列车运行速度更高,位置信息更新频率更高;列车的运行线路更固定等。为实现列车自主定位,本文提出了基于GNSS和图像特征识别的列车组合定位方式。首先介绍了基于GNSS的列车定位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背景,对各种列车定位方式的优劣进行比较,在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NSS/SINS的多源信息融合方式,为保证融合数据结果可靠性,提出了基于WT/SVD的列车定位系统容错设计。由于列车运行环境复杂,针对列车在隧道、路堑、森林等地区卫星信号失锁不可用,导致SINS系统误差迅速发散的问题,联合列车运行一维性特点,利用钢轨对列车的约束力,利用列车运动约束构建UKF的误差模型,抑制误差发散。定位系统的长时间运行不可避免会出现累积误差,为消除累积误差,结合列车轨旁设备的铺设特点,利用轨旁设备的绝对公里标信息,采用图像识别构建列车修正点,修正组合定位结果。最后,本论文设计了基于GNSS/SINS的组合导航系统平台,并利用车载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的适用性。通过仿真和车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框架能有效地提高定位系统的精度,降低定位环境中因多源噪声引起的列车定位性能的下降,对列车定位精度的提高有应用价值,提高了定位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结合列车运行特点所提出的惯导误差抑制算法,在卫星信号缺失的条件下,能有效地提高列车的解算精度,解决惯导误差迅速发散无法完成定位的问题;最后,利用图像识别方式实现的列车位置定点修正功能能为列车定位系统提供精确的绝对位置信息,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组合定位算法能为列车提供精确、连续、实时的位置服务,能充分应用于实际需求。(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8-06-15)
刘影[10](2018)在《基于BDS/INS组合列车定位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任一传统的单导航系统相比,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更高、性能更好,组合导航系统是导航系统中主要研究方向,尤其是以惯性导航系统(INS)为辅的组合导航系统,随着世界各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将组合导航系统应用于铁路列车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组合导航系统在所有国家都具有军事性的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组成的导航系统的数据处理算法。首先阐述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了导致INS和BDS的产生误差的原因,简要介绍了 BDS和INS误差模型,叙述了 SINS与BDS的各自缺点,建立基于位置-速度的BDS/INS组合导航系统模型,并通过仿真证明了 BDS/INS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的可行性。针对北斗信号失效情况,本文引入航位推算(DR)技术实现盲区定位,整个系统采用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BF)优化的联邦卡尔曼滤波器进行滤波估计,能够有效地抑制了由系统噪声统计特性不准确造成的滤波发散,针对组合导航系统的数据融合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BF)优化的联邦卡尔曼滤波器的数据融合方法,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RBF)来实现自适应信息分配并执行数据融合的动态模拟,通过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优化的联邦卡尔曼滤波器可以提高列车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稳定性和容错能力。(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18-06-13)
列车组合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列车定位是列车运行控制的关键技术,本文论述了高速列车定位技术的特点和目前常用的方法,并且分析典型单一列车定位方式的局限性。提出一种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系统为主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案,利用随机加权算法实现多信息定位。本文为列车定位技术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列车组合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丹,王剑,姜维,上官伟.列车组合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评估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9
[2].蒋敏建.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列车组合定位[J].科技风.2019
[3].郭展宏,杨志雄.RFID与GFSINS组合的地铁列车定位方法研究[J].装备机械.2019
[4].杨扬,陈光武,王婧雯,李成东.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列车组合定位方法研究(英文)[J].JournalofMeasurementScienceandInstrumentation.2019
[5].沙聪雪.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组合定位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
[6].黄苏苏.一种基于钢轨枕的中低速磁浮列车组合测速定位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
[7].蔡煊,王长林.基于抗差估计的BDS/ODO组合列车定位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8].李卫东,张悦.基于BDS/INS的列车组合定位算法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8
[9].刘射德.基于GNSS与图像特征识别的列车组合定位算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
[10].刘影.基于BDS/INS组合列车定位系统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