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污泥论文-李书文,周真明,杨思明,刘淑坡,李飞

净水污泥论文-李书文,周真明,杨思明,刘淑坡,李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净水污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底泥,薄层覆盖,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磷释放

净水污泥论文文献综述

李书文,周真明,杨思明,刘淑坡,李飞[1](2019)在《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对底泥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自主研发的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C-WTPS)作为污染底泥活性覆盖材料,室内静态模拟实验研究C-WTPS覆盖强度对控制底泥磷释放效果的影响,分析C-WTPS和底泥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变化,探讨C-WTPS薄层覆盖对上覆水体中pH、DO和ORP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历时40天,在底泥TP释放强度为6.25~10.87 mg/(m~2·d)时,覆盖强度为0.25、0.50、1.00、1.50和2.00 kg/m2的C-WTPS对TP平均削减率分别为59.68%、75.71%、88.75%、92.42%和96.28%,可见覆盖强度为1.00 kg/m~2以上的C-WTPS能控制底泥中90%以上TP释放. C-WTPS吸附的磷主要以无机磷(IP)中的铁铝结合态磷(NAIP)形式存在,有机磷(OP)和钙磷(AP)形式较少. C-WTPS促进了底泥中易释放形态磷迁移到C-WTPS中,并转化较为稳定的形态磷,可见C-WTP覆盖不仅控制了底泥磷释放,而且也削减了底泥磷释放风险. C-WTPS覆盖后,上覆水体中p H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最终维持在p H=7范围波动; C-WTPS覆盖强度越大,上覆水体pH下降也明显; C-WTPS覆盖改善上覆水体中DO和ORP环境的效果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刘启迪,周真明,张红忠,费霞丽,谢保金[2](2019)在《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的除磷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SEM-EDS)技术对净水厂污泥(WTPS)和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C-WTPS)进行表征,运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研究了WTPS和C-WTPS的磷吸附特征,比较了WTPS和C-WTPS的氨氮和总有机碳释放量,分析了C-WTPS对磷的固定形态,结果表明,与WTPS相比,C-WTPS表面出现大量的裂层,碳和氮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减少5.52%、1.36%,铁和铝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增加2.3%、0.54%.C-WTPS对磷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其对磷的吸附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都能较好描述C-WTPS的磷吸附过程,Langmuir拟合参数表明C-WTPS的理论饱和磷吸附量为3.34 mg·g~(-1),是WTPS的1.6倍.WTPS中无机磷(IP)多于有机磷(OP),煅烧改性使得WTPS中的OP存在向IP转化的趋势. C-WTPS吸附的磷主要以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的形态存在,说明C-WTPS中的铁、铝元素在磷吸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WTPS比较,C-WTPS的氨氮和有机物释放风险显着减少.因此,C-WTPS是一种更优良的除磷材料.(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02期)

崔荣煜,周天水,祁浩,王东田,冯芳[3](2018)在《利用净水污泥和废硅藻土制备复合陶粒》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利用净水污泥和啤酒厂废硅藻土制备复合陶粒,探索了不同配比和不同煅烧温度对产物性能的影响,评估了利用净水污泥和废硅藻土制备陶粒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将净水污泥和废硅藻土按不同比例混合,通过加入一定量的CaO有助于改善产物的各项性能。比较分析优化条件发现,在1 000℃时煅烧的净水污泥、硅藻土、CaO配方质量比例为8∶2∶1的陶粒的成型、1 h吸水率等均表现良好。通过进一步增加粘结剂和陶粒骨架成分比来优化原料配比,从而提高烧结体的抗压强度。(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祝成成[4](2018)在《改性净水污泥处理含磷废水的效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经过浓硫酸改性后的净水污泥,与外加添加剂混合,焙烧制备成陶粒用于含磷废水的吸附特性的研究,通过静态实验考察了投加量、吸附时间、pH值、废水含磷浓度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酸改性净水污泥制备的陶粒比未改性前对除磷效果好,可以作为污水的磷吸附材料。(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19期)

江宇,朱加豆,李荣,王东田[5](2018)在《净水污泥负载零价纳米铁去除水中Cr(VI)》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净水污泥为原料,采用NaBH_4液相还原Fe(NO_3)_3·9H_2O的方法制备了净水污泥负载零价纳米铁(WS-nZVI)吸附剂,并用于去除含铬废水中的Cr(VI)。考察了Cr(VI)溶液的pH值、WS-nZVI投加量、Cr(VI)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WS-nZVI去除Cr(VI)的效果影响,同时与还原铁粉、原泥进行了去除Cr(VI)的对比实验。采用SEM、BET、XRD和FTIR对WS-nZVI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WS-nZVI去除Cr(VI)的效果要好于还原铁粉和原泥,当作用时间为3.5 h,WS-nZVI投加量为10 g/L时对Cr(VI)的去除效果最佳。利用净水污泥的吸附性能和零价纳米铁的还原性能协同作用,可将溶液中Cr(VI)还原为Cr(III)后吸附去除。(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涂惠芳[6](2018)在《浅谈净水场污泥脱水单元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泥脱水单元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对污泥脱水流程进行阐述,并重点列出整个控制系统中的报警,联锁等监控信号。(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李佳[7](2018)在《用“基因魔法”让细菌“吃掉”污泥》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动画《千与千寻》中,面目恶臭的腐烂神,进到“汤屋”被洗出一堆人类的垃圾后,才被发现原来是清亮的河神。现实中,科学家用神奇的基因手段,让专吃污水的“腐烂神”变身。近日,长江日报采访了中科院水生所邱东茹研究员团队,他们在解决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这个世界(本文来源于《长江日报》期刊2018-05-06)

刘启迪,周真明,张红忠,费霞丽,谢保金[8](2018)在《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制备除磷材料工艺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净水厂污泥(WTPS)直接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除磷过程中存在向水体释放氨氮和有机物的问题,研究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C-WTPS)制备除磷材料的可行性,考察C-WTPS的氨氮和有机物的释放情况,优化煅烧工艺参数.等温吸附试验和去离子水浸渍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50~400℃,煅烧时间为0.5~4.0h范围内,最佳煅烧温度为400℃,最佳煅烧时间为2.5h;与WTPS相比,C-WTPS对磷的吸附量增长48.2%,氨氮和总有机碳(TOC)的释放量分别削减79.5%,71.9%,铵态氮和有机物的质量比分别削减80.5%,91.6%;C-WTPS制备除磷材料具有可行性,煅烧改性工艺不仅提高WTPS的磷吸附能力,而且大为削减了WTPS氨氮和有机物的释放量.(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于胜楠[9](2017)在《净水污泥制备除磷基质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自来水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净水污泥产生,如对这些污泥处置不当,很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净水污泥配以辅料制成吸磷陶粒,在降低对环境破坏的同时变废为宝,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依据净水污泥性质分析的结果,综合考虑制陶原理对成陶物质化学成分的要求,选定膨润土、贝壳粉、淀粉为辅料以此来制备陶粒。以磷吸附量和比表面积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配比:净水污泥:膨润土:贝壳粉:淀粉=80:10:7:3;最佳制陶工艺为:预热温度为300℃、预热时间为20min、灼烧温度为700℃、灼烧时间为15min。同时由正交实验极差分析可知灼烧温度>预热时间>原辅料配比>预热温度>灼烧时间。采用最佳烧制工艺制得的陶粒在性能上符合CJ/T 229-2008《水处理用人工陶粒滤料》的标准;由SEM分析图可知吸附效果好的陶粒表面存在聚集态的微孔结构;由XRD分析图可以看出存在增加陶粒强度并且提供更多吸附位点的钙体活性成分;陶粒浸出重金属含量远低于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标准的限值。本研究在静态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考察吸附反应时间、初始溶液浓度、陶粒投加量、溶液pH对水中磷的吸附效果。结果发现:反应时间到15h时,吸附达到平衡;初始浓度的增加对吸附性能有提升的作用;投加量增加,吸附容量逐渐减小但去除率在递增;在酸性条件下,除磷效果更好。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来阐述该过程更贴切。在308K时,净水污泥陶粒最大吸附量可达6.881mg/g。吸附热力学的结果表明,反应是自发的,吸热的,并且系统的自由度增加。温度升高可以提高吸附性能和吸附后的紊乱程度。动态吸附除磷试验结果表明净水污泥吸附柱吸附磷的穿透时间、耗竭时间与吸附床高度成正比;随着磷溶液进入吸附柱的流速逐渐增加,穿透时间越短。用Thomas和Yoon-Nelson模型进行拟合得到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5以上,对动态过程能进行很好地描述,且两个模型的速率常数(k_T和k_(YN))与吸附柱内填料高度成反比,与液体流速成正比。通过再生实验可知,它是一个可重复利用的吸附材料。同时关于陶粒的经济和环境社会效益、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在研究中都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应用建议,用于改善水质,既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又为污泥处理提供一条可行的措施。(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7-12-01)

庄贤泉,陈薇,戴家乐,邱晓雨,张域[10](2017)在《利用藻类和厌氧污泥构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产电净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效率低、处理污水效果差的现状,提出并详细介绍了一种在藻类和厌氧污泥协同作用下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该装置利用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厌氧污泥净化污水的作用,既能高效产电又能净化城市黑臭水。同时,通过实验研究了该装置的产电性能和COD降解效果。结果显示该装置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可达到1.83 m W/m~2,COD总降解效率约为64.0%,表明了在藻类和厌氧污泥的协同作用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效能和净化黑臭水的效果远大于传统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市政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净水污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SEM-EDS)技术对净水厂污泥(WTPS)和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C-WTPS)进行表征,运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研究了WTPS和C-WTPS的磷吸附特征,比较了WTPS和C-WTPS的氨氮和总有机碳释放量,分析了C-WTPS对磷的固定形态,结果表明,与WTPS相比,C-WTPS表面出现大量的裂层,碳和氮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减少5.52%、1.36%,铁和铝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增加2.3%、0.54%.C-WTPS对磷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其对磷的吸附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都能较好描述C-WTPS的磷吸附过程,Langmuir拟合参数表明C-WTPS的理论饱和磷吸附量为3.34 mg·g~(-1),是WTPS的1.6倍.WTPS中无机磷(IP)多于有机磷(OP),煅烧改性使得WTPS中的OP存在向IP转化的趋势. C-WTPS吸附的磷主要以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的形态存在,说明C-WTPS中的铁、铝元素在磷吸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WTPS比较,C-WTPS的氨氮和有机物释放风险显着减少.因此,C-WTPS是一种更优良的除磷材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净水污泥论文参考文献

[1].李书文,周真明,杨思明,刘淑坡,李飞.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对底泥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J].湖泊科学.2019

[2].刘启迪,周真明,张红忠,费霞丽,谢保金.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的除磷特性[J].环境化学.2019

[3].崔荣煜,周天水,祁浩,王东田,冯芳.利用净水污泥和废硅藻土制备复合陶粒[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祝成成.改性净水污泥处理含磷废水的效能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5].江宇,朱加豆,李荣,王东田.净水污泥负载零价纳米铁去除水中Cr(VI)[J].环境工程.2018

[6].涂惠芳.浅谈净水场污泥脱水单元的控制[J].石化技术.2018

[7].李佳.用“基因魔法”让细菌“吃掉”污泥[N].长江日报.2018

[8].刘启迪,周真明,张红忠,费霞丽,谢保金.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制备除磷材料工艺参数优化[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于胜楠.净水污泥制备除磷基质及其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

[10].庄贤泉,陈薇,戴家乐,邱晓雨,张域.利用藻类和厌氧污泥构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产电净水性能研究[J].市政技术.2017

标签:;  ;  ;  ;  

净水污泥论文-李书文,周真明,杨思明,刘淑坡,李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