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教育论文-郝宪爱

晋察冀边区教育论文-郝宪爱

导读:本文包含了晋察冀边区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晋察冀,群众卫生运动,宣传教育

晋察冀边区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郝宪爱[1](2019)在《抗战时期群众卫生运动的宣传教育研究——以晋察冀边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为改变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和封建迷信思想,并揭露敌寇细菌战阴谋和消除群众悲观情绪,晋察冀边区政府曾动员各地卫生工作人员、干部、学生、教员、卫生模范、劳动模范、开明士绅等在群众中宣传卫生常识和疾病预防治疗方法。在宣传教育中,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被采用,包括口头宣传、文字宣传和文艺宣传等。在卫生宣教过程中,边区政府积累了丰富的卫生宣传与教育经验。(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任梦楠[2](2019)在《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妇女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抗战之前,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晋察冀地区的妇女终年禁足于家,日日以伺候公婆、服侍丈夫、生养孩子为要,不仅不具备基本的政治、经济权利,连婚姻都不能自主,饱受生活苦楚,有幸接受教育者屈指可数,故而其地女性社会的教育基础极为薄弱。自晋察冀边区建立以来,广大妇女的封闭性有所减弱、自主性开始增强,加上近代以来叁次女子教育思潮的催发和感召,由于此际渐渐参与社会生活事务和支援抗战事业,其地女性悄然萌发的向教意识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和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下,不仅再度催生而且空前强烈起来。其时,晋察冀边区政府为提高妇女素养、推动全民抗战,还从方针政策、管理体系以及组织形式叁个方面,为妇女教育的顺利开展和稳步进行,提供了积极支持与有力帮助,边区的妇女教育即在此背景下开始发生和发展。然而,缘于其时战争形势的复杂、封建思想的遗存以及既往妇女教育经验的缺乏,晋察冀边区的妇女教育于实践推进上并非一帆风顺。鉴此,晋察冀边区政府立足实际,先是通过政策动员、组织动员,对妇女教育进行动员引导,然后通过开办妇女干部训练班、组织冬学、建立民众学校等途径,对妇女教育予以组织实施,之后通过搜集整理、综合分析、总结改进而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妇女教育进行总结提高,使得边区妇女教育于此良性循环中逐步发展起来。晋察冀边区的妇女教育,既是抗战事业的组成部分,呈现着光辉的革命色彩,亦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内容,闪烁着鲜明的性别特色,故而于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属性,在战争烽火中取得了不小的历史成效,在提高妇女文化素养及精神境界、改善家庭内部关系及生活氛围、推动社会民主救亡及妇女解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对当代妇女教育的发展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赵昊[3](2018)在《晋察冀边区初小教科书红色主题教育的图像传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晋察冀边区初小《国语课本》共有51幅插图,这些插图讴歌党、讴歌英雄,展现军民互助情景,讽刺鞭挞敌人,从视觉上对儿童进行生动的红色主题教育,通过人物表现、情节再现和其他视觉符号的有效运用,以白描为主、明暗为辅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图书插图的内涵,在图文互动中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美术》期刊2018年08期)

郎琦,张金辉,肖守库[4](2016)在《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高等教育探研》一文中研究指出1945年8月至1946年10月,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通过迁入、改造、合并和新建等方式共开办与创建了6所主要高等学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和高等人才,成就了张家口"文化城"的美誉,积累了在城市稳定、正规化办学的宝贵经验,使张家口成为中国共产党在省会大城市尝试正规化开办高等教育的试验田。(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李建权,康文浩[5](2015)在《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民众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初期,晋察冀边区的文化教育非常落后,民众的思想觉悟低下。为了动员民众积极参加抗战,边区政府从实际出发,开展了冬学运动。通过举办民校、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来普及民众教育。这些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促进和巩固了边区的发展,使抗战救国思想深入人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民众基础。(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回娅冬,肖守库[6](2015)在《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初等教育实践考察—以张家口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抗战期间,张家口各根据地遵从晋察冀边区教育方针与政策,努力构建教育行政领导机构,大力恢复、创建、推展初等教育,以期普及国民教育和抵制奴化教育,通过艰苦办学和灵活教学,激发了根据地儿童的爱国热情,培养和孕育出一支抗战教师队伍和一批革命干部,其价值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经验富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5年23期)

回娅冬,郎琦[7](2015)在《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初等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1938年1月—1948年9月,以下简称边区)带领根据地人民一方面坚持抗战,一方面艰苦办教,与日伪"奴化教育"相抗争。作为晋察冀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口地区广泛建立了平(北平)北、平西、察(察哈尔)南、察北等抗日根据地,各抗日根据地在坚决执行边区对新民主主义教育总要求的同时,又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初等教育(含初级、高级小学教育),其中,初等教育以期普及国民教育和抵制"奴化教育",且颇富成效,故对此略作研讨。(本文来源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08-06)

赵宇鹏[8](2015)在《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社会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首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成为贯彻其抗战救国政策的战略要地。针对区内民众文化水平落后、文盲众多的实际,边区政府在各地广泛开展社会教育,并始终坚持与生产生活、抗战紧密结合的原则,通过开展文化教育、政治宣教、卫生运动和生产教育等多种内容的社会教育活动,在提高民众文化水平的同时,也激发了其政治参与热情,有效推动了边区抗战事业的进行。长期以来,对于晋察冀边区社会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发展历程、组织形式、内容及其作用等角度进行了一般性的介绍和历史性描述,更多测重对扫盲教育的研究,但就社会教育本身如何推动边区的政治动员等缺乏更为深入的探讨分析。本文对边区社会教育的研究,以晋东北部分县域为切入点进行微观探析,通过个案和专题性研究,梳理和分析边区社会教育在晋东北区域的实践情形。文章在考察社会教育的群众性扫盲运动同时,不局限教育本身,更加突出社会教育在边区发展中所发挥的政治功能。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边区开展社会教育的背景,主要以晋东北部分县域为切入点,从边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抗战建设的现实要求两个角度,来阐释其社会教育开展的背景。第二章论述边区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况,分别从方针政策、组织形式等方面,系统介绍和梳理社会教育开展的概况。第叁四章是全文重点。第叁章分别从社会教育的智识启蒙、与生产的互动以及与边区各项工作相结合叁个方面,来考察和分析边区社会教育的具体实践。第四章重点探讨边区通过社会教育对边区民众意识形态的改造、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以及边区民众政治参与的影响,以此凸显社会教育的政治功能。(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5-06-01)

高晓宇[9](2015)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晋察冀边区党员干部品德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是坚持全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品德教育,锻造纯洁的党员干部队伍,为抗日民主事业提供坚强的保证。共产主义品德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劳动人民的共同美德,是最高尚最先进的品德。它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品德科学揭示了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品德规范体系的内容,阐明了品德教育、品德修养的实质和方法等等,这就为加强品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促进精神文明,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加强党员干部的品德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党的威信的需要,是中国社会有序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对共产党员开展共产主义品德教育。晋察冀边区在吸收苏区干部品德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干部品德教育体系和制度。其中干部教育的形式包括干部训练班教育、干部学校教育、在职干部教育。晋察冀边区党员干部品德教育是随着其抗日形势的发展变化的,为了适应根据地对干部的需要而发展的,历经了兴起和初步发展阶段、完善和高潮阶段、继续发展阶段。而且晋察冀边区党员干部教育的品德保证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具体的政治形势,制定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及侧重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在职干部教育与干部训练班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长期共存、互相配合,培养提高了干部的综合素质,为抗日战争输送了大量的中坚力量,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晋察冀边区的党员干部品德教育为当今乃至今后的干部教育、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启示。本文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品德的论述,从中国古代对品德观的要求、共产主义的品德科学观等方面来看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进行品德教育的伟大意义。第二部分是研究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员干部品德教育的历程,研究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员干部品德教育的原因,从共产主义的科学品德观出发,了解晋察冀边区党员干部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干部品德教育,然后通过总结进一步分析当前党保持良好的道德品格对于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作用。第叁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研究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品德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回顾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党员干部品德教育的历史过程,启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要想领导中国人民顺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就要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品德教育。对晋察冀边区党员干部品德教育的基本历程探究,对当前的党员干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8)

刘涓迅[10](2015)在《一部红色教育史上的显学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红旗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教育事业研究》,通过对抗战胜利后红都张家口1945年8月至1946年10月教育史的深度挖掘,将中国革命史、红色教育史、张家口地方史有机结合起来着成,可谓是“叁史结合”的显学力作。   有明以来,张家口(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5-03-31)

晋察冀边区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面抗战之前,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晋察冀地区的妇女终年禁足于家,日日以伺候公婆、服侍丈夫、生养孩子为要,不仅不具备基本的政治、经济权利,连婚姻都不能自主,饱受生活苦楚,有幸接受教育者屈指可数,故而其地女性社会的教育基础极为薄弱。自晋察冀边区建立以来,广大妇女的封闭性有所减弱、自主性开始增强,加上近代以来叁次女子教育思潮的催发和感召,由于此际渐渐参与社会生活事务和支援抗战事业,其地女性悄然萌发的向教意识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和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下,不仅再度催生而且空前强烈起来。其时,晋察冀边区政府为提高妇女素养、推动全民抗战,还从方针政策、管理体系以及组织形式叁个方面,为妇女教育的顺利开展和稳步进行,提供了积极支持与有力帮助,边区的妇女教育即在此背景下开始发生和发展。然而,缘于其时战争形势的复杂、封建思想的遗存以及既往妇女教育经验的缺乏,晋察冀边区的妇女教育于实践推进上并非一帆风顺。鉴此,晋察冀边区政府立足实际,先是通过政策动员、组织动员,对妇女教育进行动员引导,然后通过开办妇女干部训练班、组织冬学、建立民众学校等途径,对妇女教育予以组织实施,之后通过搜集整理、综合分析、总结改进而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妇女教育进行总结提高,使得边区妇女教育于此良性循环中逐步发展起来。晋察冀边区的妇女教育,既是抗战事业的组成部分,呈现着光辉的革命色彩,亦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内容,闪烁着鲜明的性别特色,故而于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属性,在战争烽火中取得了不小的历史成效,在提高妇女文化素养及精神境界、改善家庭内部关系及生活氛围、推动社会民主救亡及妇女解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对当代妇女教育的发展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晋察冀边区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郝宪爱.抗战时期群众卫生运动的宣传教育研究——以晋察冀边区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

[2].任梦楠.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妇女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赵昊.晋察冀边区初小教科书红色主题教育的图像传达[J].美术.2018

[4].郎琦,张金辉,肖守库.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高等教育探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

[5].李建权,康文浩.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民众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

[6].回娅冬,肖守库.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初等教育实践考察—以张家口地区为例[J].人民论坛.2015

[7].回娅冬,郎琦.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初等教育[C].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5

[8].赵宇鹏.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社会教育[D].山西大学.2015

[9].高晓宇.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晋察冀边区党员干部品德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10].刘涓迅.一部红色教育史上的显学力作[N].光明日报.2015

标签:;  ;  ;  

晋察冀边区教育论文-郝宪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