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氏假单胞菌论文-周萌,柴晓利

德氏假单胞菌论文-周萌,柴晓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德氏假单胞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反硝化脱氮,施氏假单胞菌,NapA,NapB,蛋白免疫印迹

德氏假单胞菌论文文献综述

周萌,柴晓利[1](2019)在《施氏假单胞菌胞内NapA/NapB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探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手段测定施氏假单胞菌胞内关键酶NapA和NapB表达量的可行性。选取多肽片段合成免疫抗原,并用其免疫兔子获得相应的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第叁次免疫后两周的兔抗血清的效价,并将最终免疫产生的抗体用于施氏假单胞菌样品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制备的多肽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NapB免疫原效果甚佳,血清效价大于1∶160000,NapA的效价也可达到1∶14000。免疫印迹试验结果的发光图像中内参条带清晰整齐,在目标蛋白条带区域也可以看到明显反应带。本研究制备出的抗体可用于施氏假单胞菌胞内NapA和NapB蛋白的免疫印迹分析,后续还可以改变实验条件通过内参蛋白进行半定量。(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20期)

李庆元,肖微微,张本旭,邢翔[2](2019)在《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对食用油脂的利用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筛选具有利用食用油脂功能的菌株,为废弃食用油脂的资源化应用开展基础性前期研究。利用油脂中性红平板筛选法筛选到1株具有脂类降解能力的菌株鉴定为蒙氏假单胞菌。通过菌株形态特征扫描、生理生化特性,进而利用分光光度法探索了该菌株最适温度、最适pH等生长条件。并研究其在最适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及其在不同油脂作唯一碳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该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7. 0、最适盐度为2g/L,达到最大培养生物量的时间为7h。对玉米油、动物油、花生油、芝麻油、椰子油、橄榄油共7种食用油脂具有相应的利用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物与营养》期刊2019年08期)

刘靓,聂麦茜,白雪蕊,第五振军,樊昕[3](2019)在《施氏假单胞菌N2代谢邻/间/对甲酚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施氏假单胞菌N2为受试菌株,研究了N2菌对邻/间/对甲酚及其混合物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N2菌能以邻/间/对甲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但对3种异构体的降解速率各异.完全降解600 mg·L~(-1)的对甲酚仅需6 h,间甲酚则需24 h,但对邻甲酚的降解明显减缓;200 mg·L~(-1)邻甲酚48 h的降解率仅为11.38%.GC-MS结果分析发现,N2菌代谢甲酚途径主要为甲基氧化、芳环羟化,随后脱羧、开环裂解、降解转化至矿化,但3种甲酚的降解途径及酸性代谢产物的形成次序不一致.3种甲酚混合存在时可促进N2菌对其降解,这主要是因为混合碳源的协同作用减少了体系中因产酸过多引起的毒性,从而促进了N2菌对甲酚的降解矿化.(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08期)

伍玲丽,张晓雪,刘小红,司友斌[4](2019)在《AgNPs对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毒性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银(AgNPs)与传统的银颗粒相比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抗菌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个人护理品和其他消费品中。然而,AgNPs的广泛使用增加其释放到环境中的风险,环境中AgNPs颗粒通过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垃圾填埋等方式最终汇集于土壤。土壤微生物在维持土壤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AgNPs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目前,AgNPs的环境毒性已经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研究了不同剂量AgNPs (3.125、6.25、12.5 mg/L)对土壤反硝化模式菌株-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毒性。通过扫描电镜-能谱(SEM-EDS)观察AgNPs对P. stutzeri形态影响,发现AgNP能吸附在菌体表面,使细菌形态改变并出现明显孔洞,导致细胞内含物泄露,影响细菌生长。利用酶标仪测定P. stutzeri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指示AgNPs对细胞膜的损伤程度,高剂量AgNPs使LDH的释放量比对照处理高30%左右。通过细胞破碎分离技术,测定P. stutzeri细胞壁(膜)和细胞质内的Ag含量,显示Ag更多分布在细胞质内,AgNPs能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利用Zeta电位仪检测AgNPs对P. stutzeri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发现AgNPs能吸附在菌体表面,不同浓度AgNPs加入后使细胞膜电位降低10.0 mV左右,这可能由于AgNPs与户P. stutzeri相互作用,使得细胞膜表面发生界面电位的变化。进一步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物质(ROS)的产生量发现,随着AgNPs剂量的増加,ROS的水平升高,活性氧的产生破坏了细胞膜的稳定性,使得菌体表面负电位向中性转移。外源添加NaNO_3,研究不同剂量AgNPs暴露对P. stutzeri反硝化过程中NO_3~-、NO_2~-、N_20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gNPs使反硝化过程受到抑制,NO_3~-转化过程减弱,NO_2~-出现累积现象,N_2O的产生量减少,且随着AgNPs剂量的増加抑制效果更显着。进一步检测P. stutzeri反硝化过程中关键的NAR、NIR酶活性,发现AgNPs使NAR、NIR酶活性降低,且对NAR酶的抑制程度强于NIR酶。荧光定量PCR检测AgNPs对P. stutzeri反硝化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AgNPs抑制反硝化基因的表达,且对napA、niyS的影响大于cnorB和norZ。综上所述,AgNPs-方面直接与P.stutzeri作用,改变细胞膜电位,造成细胞膜损伤。另一方面促进活性氧的累积,对细胞造成氧化损伤,导致反硝化过程关键酶失活,反硝化功能基因表达受到抑制,进而使得NO_3~-转化过程减弱,NO_2~-出现累积现象,N_2O产生量减少,反硝化过程受阻,且AgNPs对P.stutzeri的毒性大小表现出剂量效应。(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杨智敏[5](2019)在《固氮施氏假单胞菌碳代谢物抑制蛋白Crc的全局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种碳源存在条件下,微生物优先利用优势碳源,而抑制非优势碳源的代谢以达到最佳生长状态,这种调控现象称之为碳代谢物抑制(CCR)。不同微生物中,CCR的调控系统及机制存有差异。假单胞菌(Pseudomonas)CCR系统主要由碳代谢物抑制蛋白Crc、双组份系统CbrAB及非编码RNA CrcZ等组成。全局性调控蛋白Crc在CCR调控中发挥核心作用。当优势碳源存在时,Crc蛋白与非优势碳源代谢途径靶基因mRNA结合抑制其表达;当优势碳源消耗殆尽时,非编码RNA与Crc结合解除CCR作用。目前,关于Crc蛋白的作用机制仍存有争议,其是否参与固氮调控也未见报道。施氏假单胞菌A1501(Pseudomonas stutzeri A1501)为一株根际联合固氮模式菌,其分离自碳源丰富、氮源缺乏的水稻根际环境。A1501基因组携带一套以Crc蛋白为核心的CCR调节系统,但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施氏假单胞菌A1501的Crc蛋白在碳代谢物抑制、固氮及根际定殖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并分析了Crc蛋白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Crc蛋白介导的碳代谢物抑制现象。生长能力测定发现,A1501菌在LB丰富培养基和以琥珀酸、乳酸钠为唯一碳源条件下生长迅速,而以葡萄糖、苯甲酸为唯一碳源时生长缓慢,表明琥珀酸、乳酸钠为A1501的优势碳源,葡萄糖、苯甲酸为非优势碳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LB加苯甲酸和乳酸钠加葡萄糖混合培养条件下野生型A1501和Δcrc突变株对非优势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显示,以LB加苯甲酸混合培养6 h,野生型对苯甲酸的代谢速率为8.111μmol/OD/h,而Δcrc对苯甲酸的代谢速率为23.278μmol/OD/h;以乳酸钠加葡萄糖混合培养12 h,A1501对葡萄糖的代谢速率为27.776μmol/OD/h,Δcrc对葡萄糖的代谢速率为73.418μmol/OD/h。可见,施氏假单胞菌A1501具有典型的CCR现象,Crc蛋白失活则显着缓和这种抑制作用,其在该菌的CCR过程中发挥关键调节功能。2、crc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对非优势碳源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qRT-PCR分析发现,当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时,crc的转录水平显着低于以乳酸钠、琥珀酸、葡萄糖为唯一碳源时的表达;而在丰富型LB培养基中,crc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相反,与有乳酸钠和LB存在的条件相比,非编码RNA CrcZ/Y的表达在以苯甲酸或葡萄糖为唯一碳源时受到强烈诱导。并且Dual-crcZ/Y双突变株不能利用葡萄糖生长。此外,以LB加苯甲酸混合培养时,Δcrc中苯甲酸降解途径特异激活子BenR翻译水平为野生型的2倍,苯甲酸降解基因benA与转运体编码基因benK转录水平显着提高;在乳酸钠加葡萄糖混合碳源条件下,Δcrc葡萄糖代谢关键酶的编码基因(edd、zwf)及其调节子GltR表达水平与野生型相比显着上调;暗示着当优势碳源存在时,Crc蛋白可能通过调控特异调节子、关键代谢酶及转运体等编码基因的表达以多层次、多靶点的策略抑制A1501对非优势碳源的吸收。以上结果说明该菌的CCR系统能够响应营养信号调控碳代谢网络的表达,同时胞内自由Crc蛋白库的水平可能受非编码RNA CrcZ/Y浓度变化的调节。3、Crc蛋白对氮代谢和竞争定殖相关生理过程的影响。固氮酶活结果显示,以乳酸钠为唯一碳源条件下,Δcrc固氮活性仅为野生型A1501的50%。通过q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发现,与野生型相比,Δcrc中固氮基因nifHDK转录水平与蛋白水平均显着下调。以上结果表明Crc蛋白失活导致A1501固氮能力显着降低。其次,研究发现crc基因缺失显着影响了A1501的反硝化能力,在绝对厌氧、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条件下,Δcrc生长能力显着低于野生型;而以亚硝酸盐为唯一氮源时,突变株不能生长。此外,水稻根表竞争定殖实验显示,Δcrc根表定殖菌落数不足野生型的1/2。同时,crc基因的缺失导致菌体运动能力、氧化胁迫和渗透压胁迫抗性严重受损。由此可知,除了介导CCR机制,Crc蛋白在氮代谢、根表定殖、趋化运动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正调控作用。4、Crc蛋白对相关基因调控的作用机制。序列分析发现,与苯甲酸代谢、葡萄糖代谢、固氮、反硝化、运动及氧化抗性相关的一些基因mRNA序列存在Crc蛋白保守结合序列AANAANAA。但保守识别序列位置分布有差异:Crc蛋白负调控的碳代谢靶标保守结合序列位于翻译起始位点附近,其正调控的氮代谢等途径靶序列位于基因内部。利用微量热涌动技术(MST)未检测到Crc蛋白与靶RNA的体外结合,但Crc蛋白可与RNA分子伴侣蛋白Hfq、靶RNA形成紧密的叁元复合体。Hfq蛋白与crcZ、benA及nifH的亲和力分别为14.2 nmol/L、36.9 nmol/L及365.0 nmol/L,而Crc蛋白的加入可提高亲和力至7.9 nmol/L、12.6 nmol/L及66.5 nmol/L。以上结果表明,在Hfq蛋白辅助下,Crc蛋白可与苯甲酸代谢基因、葡萄糖代谢基因及固氮基因等相关靶mRNA结合调节靶标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相应代谢途径的活性。综上所述,Crc蛋白是施氏假单胞菌A1501碳代谢物抑制作用的关键调控因子,其可通过与Hfq蛋白协同结合于靶标RNA的AANAANAA保守识别序列抑制靶基因的翻译从而调控靶标代谢途径的活性,以保证A1501在复杂多变的根际环境中高效利用碳源满足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同时,该蛋白可能通过直接作用正调控A1501的固氮、反硝化、运动、定殖等过程。本研究提出了施氏假单胞菌A1501以Crc蛋白为核心的碳代谢物抑制调控机制及全局调控的理论模型,有助于理解该菌在竞争激烈的根际环境如何保持代谢高效性、获得竞争优势,为进一步研究假单胞菌的碳氮偶联与全局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Muhammad,Ali,Rasheed[6](2019)在《施氏假单胞菌A1501双组分调节系统GacS/GacA参与固氮及生物膜形成的功能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组份调控系统gacS-gacA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其中gacS编码一个信号感应激酶,gacA编码转录调控因子。关于GacS-GacA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肠道细菌和假单胞菌中。以模式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例,gacS-gacA系统作为全局调节因子参与调控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生物膜形成和生态适应性等生理过程。施氏假单胞菌A1501分离自水稻根际,是目前报道的少数几株具有固氮能力的假单胞菌,该菌能在水稻根部定殖形成生物膜并固氮生长。基因组分析表明,该菌中具有一套编码GacS-GacA系统的基因,但其是否参与生物膜形成和固氮调控尚不明确。本研究中,我们对gacS-gacA基因的表达特性、在生物膜形成及生物固氮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分析了不同非生物胁迫及生物膜形成条件下施氏假单胞菌A1501中gacS和gacA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gacS和gacA基因的表达水平受外界温度、氮源、盐浓度、氧浓度等环境信号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生物膜形成能力强的环境下gacS和gacA基因的表达高水平诱导。此外,gacA基因在微好氧条件(氧气浓度0.5%)高表达,比正常培养条件下的表达量明显提高30%以上。进一步对A1501菌中参与氧感应调控的Fnr-型转录因子Anr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nr基因的表达特异响应外界氧信号,其突变导致固氮酶活下降80%以上,生物膜形成能力下降25%左右,固氮及生物膜相关基因的表达显着下调。2.分别构建了gacS和gacA基因的缺失突变株并测定了基因缺失对菌体生长、固氮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gacS和gacA基因的突变并不影响菌体生长,但gacA基因突变株固氮酶活相比野生型下降40%以上,gacS突变株酶活下降30%以上,实时定量分析表明,gacA基因突变株中nif基因(nifA,nifH,nifD,nifK)的表达量下调明显,而gacS突变株中nif基因的表达量上调。gacA突变株生物膜形成量明显减少(高达69%),而gacS突变株的生物膜形成量则无明显变化。此外,两个基因突变均导致编码生物膜合成相关的小RNA(rsmX1,rsmX2,rsmY,rsmZ)及参与一般胁迫调控因子RpoS的基因表达显着下调。3.转录组分析了A1501野生型与gacA突变株在对数期和稳定期的表达谱差异。gacA突变导致对数期64个基因表达显着下调,29个基因表达上调;稳定期246个基因表达下调,211个基因表达上调。这些基因的功能可能与碳氮代谢、生物膜形成、运动及趋化、物质转运、逆境胁迫等相关。启动子分析表明,42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含有保守的GacA识别序列,暗示GacA可能直接调控这些基因的转录表达。综上所述,施氏假单胞菌A1501中gacS和gacA基因可响应外界氧、温度等环境信号,参与固氮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本研究为全面了解固氮细菌的生物膜分子调控与生物固氮的协同调控及环境适应机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宋大伟[7](2019)在《摩氏假单胞菌BS011抗水稻白叶枯病菌活性成分的鉴定及相关基因簇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叶枯病是导致水稻减产的重要细菌性病害,由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引起。目前白叶枯病的防治多为抗性品种选育和化学药剂防治,但抗性品种会因病原菌菌系的进化而失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化学防治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型可持续的方法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微生物抑菌代谢物因其防效高、选择性强、对人畜及环境安全等优点受到各国普遍关注。本研究分离筛选出抑制白叶枯病的水稻根际微生物,对其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相关机制进行初步研究,取得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从稻田采集土壤和稻根部样本,分离得到1052株水稻根际微生物;经平板抑菌实验,筛选到4株可显着抑制水稻相关病害病原菌的微生物;16S rRNA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JP2-270属于伯克霍尔德菌,JP2-207和BS011属于摩氏假单胞菌,JP2-74属于稻根色杆菌,其中BS011能显着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生长。2.对BS011发酵、酸沉淀初步分离,粗提物在20μg/ml浓度下显着抑制白叶枯病菌生长(平均抑菌直径为1.6 cm);制备型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出纯的活性化合物4-H,平板抑菌实验和盆栽实验证明4-H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平均抑菌直径为1.7 cm)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μg/ml;经高分辨率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4-H被鉴定为xantholysinA。3.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BS011基因组由一个环形染色体组成,其大小为5.75 Mb,编码5170个基因,共包含23个rRNA和78个tRNA操纵子;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S011基因组有七个潜在的代谢物合成基因簇,其中c-xtl、c-pms、c-pvd1、c-pvd2属于NRPS类型基因簇,c-ppyS、c-mbo属于Bacteriocin类基因簇,c-hcn属于其他类型基因簇;c-xtl基因簇与xantholysin生物合成基因簇高度同源性,推测c-xtl基因簇负责合成xantholysinA。4.基因敲除实验构建的缺失突变株BS011Δc-xtl(基因簇c-xt1,缺失片段430746 bp-476301bp)失去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能力,证实基因簇c-xt1是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所必需的;进一步敲除实验显示,基因簇c-xt1中xtlA基因是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的重要基因,回补实验证实导入基因xtlA的突变株BS011ΔxtlA恢复抑制白叶枯病菌的活性。BS011ΔxtlA粗提物的液相色谱分析证实缺失基因xtlA不能产生代谢物xantholysinA,表明P.mosselii BS011中的xtlA基因与xantholysin A的合成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任莉[8](2018)在《感染性心内膜炎分离出的一株施氏假单胞菌及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施氏假单胞菌在临床的检出率很低,即使被分离出来,也有可能是定植或者污染。尽管如此,还是有少量的临床研究专题报道。施氏假单胞菌感染多见于有免疫缺陷的病人。本文就1例由施氏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治过程进行总结报道,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本文来源于《第九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集》期刊2018-09-20)

黄义,刘伟,陆超,陆伟,战嵛华[9](2018)在《施氏假单胞菌固氮调控蛋白NifA调节电子传递体rnf1基因簇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施氏假单胞菌A1501中电子传递体基因簇rnf1位于固氮基因岛上,该基因簇的突变造成固氮酶活显着下降。在rnf1基因簇的启动子区含有固氮调控蛋白Nif A的保守结合序列,实时定量qRT-PCR分析证实了nif A突变株中rnf1基因簇的表达量与野生型相比急剧下调,暗示着Nif A直接参与rnf1基因簇的表达调控。细菌单杂交系统的体内互作实验表明,在大肠杆菌体内Nif A与rnf1基因簇启动子存在直接相互作用;进一步的凝胶阻滞试验证明原核表达纯化的Nif A蛋白与rnf1基因簇启动子序列存在体外直接结合。上述结果从分子水平上给出了两者间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为深入研究联合固氮基因的表达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18年08期)

路俊玲,陈慧萍,肖琳[10](2018)在《低温反硝化菌——施氏假单胞菌N3的筛选及脱氮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微生物连续富集分离,筛选得到1株低温下具有反硝化能力的细菌N3,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并对其脱氮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3在C/N=8,硝酸盐负荷为70 mg·L~(-1)时,能实现硝酸盐的完全去除.此外,N3对低温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C/N=8,4℃条件下,36 h内即可将15 mg·L~(-1)硝酸盐完全去除;反硝化基因nar G和nir S的表达与30℃下的表达量处于同一个数量级,能够高效表达.利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对N3进行固定化,在10℃下考察固定化N3长期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N3能够在3 d内将15 mg·L~(-1)的硝酸盐完全去除,且连续运行54 d后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去除效果.菌株N3具有的高效反硝化脱氮及低温适应性表明其在冬季硝酸盐水体脱氮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德氏假单胞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筛选具有利用食用油脂功能的菌株,为废弃食用油脂的资源化应用开展基础性前期研究。利用油脂中性红平板筛选法筛选到1株具有脂类降解能力的菌株鉴定为蒙氏假单胞菌。通过菌株形态特征扫描、生理生化特性,进而利用分光光度法探索了该菌株最适温度、最适pH等生长条件。并研究其在最适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及其在不同油脂作唯一碳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该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7. 0、最适盐度为2g/L,达到最大培养生物量的时间为7h。对玉米油、动物油、花生油、芝麻油、椰子油、橄榄油共7种食用油脂具有相应的利用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氏假单胞菌论文参考文献

[1].周萌,柴晓利.施氏假单胞菌胞内NapA/NapB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J].山东化工.2019

[2].李庆元,肖微微,张本旭,邢翔.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monteilii)对食用油脂的利用效率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9

[3].刘靓,聂麦茜,白雪蕊,第五振军,樊昕.施氏假单胞菌N2代谢邻/间/对甲酚的特性研究[J].环境化学.2019

[4].伍玲丽,张晓雪,刘小红,司友斌.AgNPs对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的毒性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5].杨智敏.固氮施氏假单胞菌碳代谢物抑制蛋白Crc的全局调控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6].Muhammad,Ali,Rasheed.施氏假单胞菌A1501双组分调节系统GacS/GacA参与固氮及生物膜形成的功能解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7].宋大伟.摩氏假单胞菌BS011抗水稻白叶枯病菌活性成分的鉴定及相关基因簇的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8].任莉.感染性心内膜炎分离出的一株施氏假单胞菌及文献复习[C].第九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集.2018

[9].黄义,刘伟,陆超,陆伟,战嵛华.施氏假单胞菌固氮调控蛋白NifA调节电子传递体rnf1基因簇的表达[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8

[10].路俊玲,陈慧萍,肖琳.低温反硝化菌——施氏假单胞菌N3的筛选及脱氮性能[J].环境科学.2018

标签:;  ;  ;  ;  ;  

德氏假单胞菌论文-周萌,柴晓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