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升机制论文-吴雪梅

抬升机制论文-吴雪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抬升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阶地,新构造运动,抬升机制,演化过程

抬升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梅[1](2013)在《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新构造运动及抬升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西乌旗位于内蒙古东部,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之间的古亚洲洋构造域的东部。靠近大兴安岭主脊,受大兴安岭抬升的影响,新构造运动比较强烈,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构造地貌中的阶地、沉积物、火山活动和断裂活动,这些较好地记录了研究区的新构造运动特征。阶地的抬升是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中段西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光释光测年,发现研究区发育有一古夷平面和两级阶地。古夷平面、Ⅱ级阶地和Ⅰ级阶地的相对河拔分别为50米、10米、4米,形成时间分别为31.8±1.4ka、15.5±0.6ka、7.8±0.4ka,夷平面和阶地的平均抬升速率分别为1.57m/ka、0.65m/ka、0.51m/ka。根据阶地、古夷平面的发育及抬升等情况,结合光释光年龄,将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起始时间定在晚更新世晚期,即以古夷平面的形成后,Ⅱ级阶地开始抬升的时间。将研究区新构造运动演化划分为叁个阶段:古夷平面形成阶段、Ⅱ级阶地形成阶段以及Ⅰ阶地形成阶段。研究区新生代断裂主要为先期断裂的再次复活或伴随着的一些新生断裂。由于区域上南东向北西的掀斜作用,导致第四纪沉积中心向北西迁移,再加上区域上发育有阶梯状正断层和高角度正断层,形成箕状盆地。考虑到区域上阿巴嘎玄武岩的存在,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形成机制,是在继承了古亚洲洋构造地貌格局和古太平洋构造地貌格局的基础上,更新世以来发生了岩石圈拉薄,地壳沿着先期断裂及上地幔对流调整作用,地幔抬升,地表伸展,岩浆上涌,阿巴嘎玄武岩喷发,从而导致研究区地壳差异抬升,形成现今的地貌格局。根据区域资料,对比大兴安岭中南段东西坡阶地发育情况和抬升时间的差异,引发对整个大兴安岭更新世以来抬升演化过程及机制的思考。研究认为,更新世以来,大兴安岭的抬升是区域性伸展的产物,是地壳差异升降的结果。大兴安岭是在继承了古亚洲洋构造地貌格局和太平洋构造域的基础上,更新世以来发生了岩石圈拉薄,地表伸展,上地幔软流圈物质上涌,岩浆沿地壳断裂喷发,导致大兴安岭以地堑-地垒的形式分阶段抬升。(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3-05-01)

张备,尹东屏,严雯莲,孙燕[2](2012)在《2008年江苏持续性降雪中的水汽和动力抬升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1月下旬江苏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暴雪过程,研究发现,降雪量的大小与低空急流的日变化相对应,暴雪过程中700 hPa西南急流对水汽的输送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尺度天气系统,700 hPa急流的加速发生在降雪量增大之前,其值阈大小与6 h降雪量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急流减弱在暴雪结束以后;降雪的发生和发展与南北风的增大和冷暖平流有关,低层偏北风作为冷垫对暖湿气流的抬升和水汽的凝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江苏降雪过程中水汽主要来源于700~500 hPa,低层东风气流对黄海南部的水汽输送非常有限;强降雪的发生与700 hPa水汽通量散度相对应,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增大,降雪量增大;在降雪过程中垂直运动对降雪量的大小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2年02期)

侯艳娟,张顶立,陈峰宾[3](2011)在《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注浆抬升机制及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建筑物沉降恢复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注浆抬升机制,提出地层充填密实、止浆围护形成、抬升力形成及建筑物结构抬升的四阶段作用模式,并相应总结建筑物稳定抬升的施工技术要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厦门市成功大道工程隧道穿越104#,105#试验楼注浆抬升进行预测分析,得到建筑物单次抬升量为2.1~3.7 mm,且不同抬升力和围护刚度对抬升效果具有显着影响,适当增大抬升力和围护刚度对抬升有利,但其作用有限。工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注浆抬升是反复对地层劈裂-充填-再劈裂的过程,当注浆压力达到0.7~1.0 MPa时楼房即开始出现明显抬升,且单次最大抬升量为2.2~3.1 mm,这与数值分析预测结果基本吻合。所得结论有助于科学认识城市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性控制的内涵,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崔建军,胡健民,刘晓春[4](2009)在《桐柏地区高压变质地体在地壳中的抬升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桐柏杂岩位于秦岭与大别造山带之间,南北两侧为NWW-SEE向延伸的含榴辉岩高压变质地体,其构造就位过程及其与高压变质地体的构造关系为地质学家们所关注。本文研究表明,所谓的桐柏杂岩实际上是一个早白垩世花岗质片麻岩杂岩体,其内包裹一定数量的叁迭纪中高级变质岩石。桐柏杂岩南北两条边界韧性剪切带具有相反的运动学指向,分别为大型右行和左行韧性剪切带,其形成时代为131Ma。这两条韧性剪切带中的剪切面理分别朝SSW和NNE向倾斜,韧性剪切带及杂岩体内部发育的拉伸线理均稳定地朝SEE方向缓倾伏。而在杂岩体的东端发育低角度近南北向韧性剪切变形带,其糜棱面理朝SEE方向低角度缓倾斜,矿物拉伸线理也朝SEE方向低角度缓倾伏,运动学标志指示东侧地质体朝295°~310°的方向逆冲。因此,桐柏杂岩实际上被一个顺造山带的韧性剪切带所围限,这个韧性剪切带及杂岩体内部韧性变形运动学指示了一个早白垩世由东向西的低角度抬升过程,而这一过程直接导致了含榴辉岩高压变质地体沿着造山带的方向从地壳深部抬升到近地表。这一研究结果对理解和认识桐柏-大别-苏鲁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晚期抬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09年09期)

温德顺,苏龙,孙国强,郑建京,胡慧芳[5](2006)在《前陆盆地的沉降和抬升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前陆盆地的概念,结构要素和构造特征,详细论述了前陆盆地抬升和沉降机制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沉降和抬升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研究前陆盆地沉降和抬升机制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06年03期)

刘祥,吴新伟,戴亚丽[6](2006)在《大陆下部地壳变形、变质特征及其抬升机制分析——以内蒙古中部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中部下地壳出露较好,主要以麻粒岩相变质岩石为主,形成于地壳较深层次,华北克拉通北缘出露的下地壳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主要由于挤压逆冲作用使下地壳岩石逆冲到一定高度,再经长期剥蚀得以出露。本文对内蒙中部地区出露的下地壳岩石物质组成和变质、变形特征的分析,确定其形成条件为:温度610℃~850℃、压力0.5~1.03GPa、深度18~39km、地热梯度(21~35.4)℃/km。(本文来源于《吉林地质》期刊2006年01期)

高俊,何国琦,李茂松,肖序常,汤耀庆[7](1996)在《新疆南天山高压变质岩石的抬升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南天山蓝片岩的变质作用p-T-t轨迹、蓝片岩和相关岩石的构造变形特征以及区域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表明,南天山高压变质岩石经历了两个抬升阶段。早期阶段,蓝片岩在增生楔下部的下地壳深处滞留了约100Ma,仅因浮力作用发生轻微抬升,速率约0.05—0.1mm/a。晚期阶段,推覆作用和剥蚀作用快速抬升蓝片岩浅构造层次,速率可能大于1—2mm/a,以致保存蓝闪绿片岩相矿物组合。(本文来源于《地质科学》期刊1996年04期)

抬升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8年1月下旬江苏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暴雪过程,研究发现,降雪量的大小与低空急流的日变化相对应,暴雪过程中700 hPa西南急流对水汽的输送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尺度天气系统,700 hPa急流的加速发生在降雪量增大之前,其值阈大小与6 h降雪量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急流减弱在暴雪结束以后;降雪的发生和发展与南北风的增大和冷暖平流有关,低层偏北风作为冷垫对暖湿气流的抬升和水汽的凝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江苏降雪过程中水汽主要来源于700~500 hPa,低层东风气流对黄海南部的水汽输送非常有限;强降雪的发生与700 hPa水汽通量散度相对应,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增大,降雪量增大;在降雪过程中垂直运动对降雪量的大小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抬升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吴雪梅.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新构造运动及抬升机制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2].张备,尹东屏,严雯莲,孙燕.2008年江苏持续性降雪中的水汽和动力抬升机制分析[J].灾害学.2012

[3].侯艳娟,张顶立,陈峰宾.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注浆抬升机制及预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

[4].崔建军,胡健民,刘晓春.桐柏地区高压变质地体在地壳中的抬升机制[J].岩石学报.2009

[5].温德顺,苏龙,孙国强,郑建京,胡慧芳.前陆盆地的沉降和抬升机制研究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

[6].刘祥,吴新伟,戴亚丽.大陆下部地壳变形、变质特征及其抬升机制分析——以内蒙古中部地区为例[J].吉林地质.2006

[7].高俊,何国琦,李茂松,肖序常,汤耀庆.新疆南天山高压变质岩石的抬升机制[J].地质科学.1996

标签:;  ;  ;  ;  

抬升机制论文-吴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