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减影造影术论文-廖重五,郑晨,白正忠,马苏

数字减影造影术论文-廖重五,郑晨,白正忠,马苏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减影造影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老年高危胆囊炎,胆囊穿刺引流术,彩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造影术论文文献综述

廖重五,郑晨,白正忠,马苏[1](2019)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在老年高危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彩超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指导胆囊穿刺引流术在老年高危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治的行胆囊穿刺引流术的老年高危胆囊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患者在彩超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引导下行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对照组患者在DSA引导下建立PTGBD,之后所有患者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次数、透视时间、穿刺时间、辐射暴露剂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病死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穿刺次数、穿刺透视时间、总穿刺时间以及辐射暴露剂量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高危胆囊炎患者效果显着,安全可靠,可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朱光斌,杜国新,刘燕,邓义,欧阳中敏[2](2019)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①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比分析。②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DSA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MSCTA影像资料,研究动脉瘤的位置、形态以及动脉瘤瘤颈开口与载瘤动脉的连接方式及其分支血管的空间结构关系。③结果 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单发35例,多发7例,共发现56个动脉瘤。按部位分为颈内动脉瘤27个(27/56,48.21%),大脑前动脉瘤14个(14/56,25.00%),大脑中动脉瘤13个(13/56,23.21%),大脑后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按形态分为囊型动脉瘤39个(39/56,69.42%),梭型动脉瘤4个(4/56,0.93%),其他类型动脉瘤13个(13/56,23.21%);MSCTA重建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8.14%、92.86%、97.54%。④结论 MSCTA能够显示颅内动脉瘤数目、形态、结构及其分支开口的空间结构关系,并能够显示动脉瘤周围神经解剖学结构,为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庭德,邵辉,司宏伟[3](2019)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施术者受照剂量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DSA术者受照剂量的影响因素,为优化辐射防护提供思路。介入手术施术者的受照剂量与手术难度、检查或治疗类别、手术熟练程度和工作量等诸多因素有关,透视时间与入射点空气比释动能和剂量面积乘积相关性较差。缩小照射野、降低脉冲频率、手动设定管电压均可有效降低施术者的受照剂量。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虽能有效降低施术者受照剂量,但对眼晶体(特别是左眼)和手部的防护效果欠佳。因此,除进行针对性辐射安全培训外,还应常规监测这些部位的受照剂量。(本文来源于《辐射防护通讯》期刊2019年02期)

韦扬韬,韦玉鲁,韦建华[4](2019)在《叁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叁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脑血管病治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经颅多普勒检查以及叁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情况,探讨叁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叁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的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狭窄致脑缺血检出率分别为43.06%、37.50%、6.94%,均显着优于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叁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检查并辅助治疗,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黄睿,董莹莹,陶涛涛,陈娅[5](2018)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4例处理经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有创的血管内治疗新技术,随着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展,相关并发症也在不断增加,充分认识发生这些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才能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7年1月共完成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165例,其中发生并发症4例(2.4%):脑栓塞、因缝合器导致股浅动脉闭塞、划破股动脉、右侧椎动脉夹层各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例1患者男,39岁。因"左眼睑下垂、复视2天"(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8年10期)

张宏祥[6](2017)在《叁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旨在探讨叁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3D-DSA)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患者均进行3D-DSA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等,比较3D-DSA及TCD检查对不同脑血管病疾病的检出率。结果:本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中,动脉瘤45例共67个,颅内动静脉畸形36例,血管狭窄致脑缺血19例。TCD检查对动脉瘤检出率为50.74%,颅内动静脉畸形检出率为83.33%;血管狭窄致脑缺血检出率为68.42%,明显小于3D-DSA检查97.01%、100.00%、94.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164、6.545、4.378,P均<0.05)。结论:叁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对脑血管病检出率高,可立体显示脑血管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7年23期)

张振帅,周欣,白金平,任宝龙,赵致平[7](2017)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在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血液系统疾病等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月在武威医学科学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2周,在治疗期间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分析患者血管病变类型和部位。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治疗+3.0T核磁MRA检查。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血管异常率为88.0%,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形成血管局部狭窄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C1段和锁骨下动脉最多(19例,76.0%)。对照组25例患者血管变异率为48.0%,均为血管局部狭窄有12例。观察组血管变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在既往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缺血性卒中病因诊断上具有重要作用,明显优于3.0T核磁MRA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颅内动脉血管的分布、管腔狭窄程度及侧枝循环建立情况,对确定病变部位,预后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期刊2017年11期)

李倩云,赖小玲,岑晓婷[8](2017)在《应用流程图对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状况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流程图对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状况影响。方法采用等组实验法将2015-03—2016-03间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138例行DS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试验组患者在入院后参照流程图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术后DSA相关知识知晓度、术中舒适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DSA相关知识知晓度得分分别为(9.42±0.67)分和(6.49±0.94)分,术中舒适度得分分别为(40.89±3.45)分和(67.26±3.48)分,试验组DSA相关知识知晓度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舒适度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DS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43)和13.95%(6/43),两组DS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88,P=0.115)。结论应用流程图对DSA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加深患者及家属对DSA知识的知晓度,提升术中舒适度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7年04期)

徐振州,陆大军,张向阳,马超,岳天华[9](2017)在《CT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术(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时高度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A、DSA和MRA检查,参考诊断金标准,判断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误诊率。结果 1本次入选的高度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98例患者经金标准最终确诊为95例,3例被筛除。23种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及误诊率比较:CTA、DSA、MRA灵敏度分别为91.6%、95.8%、71.0%,CTA、DSA的灵敏度均明显高于MR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SA和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与CTA特异度均为66.7%,高于MRA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DSA误诊率均为33.3%,显着低于MRA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种检查方式显示颅内动脉瘤的空间关系清晰程度比较:CTA、DSA均优于MRA,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时可首选CTA和(或)DSA检查。MRA可作为前2者的一种辅助检查。(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戴爱兰,孟令磊,郭婷婷,丁思莲[10](2017)在《123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123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等)、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股动脉穿刺处的观察、穿刺肢体活动情况的观察、药物护理、饮水指导、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认为切实有效的护理在数字造影全脑血管造影术中具有重要意义,脑卒中单元的建设和神经内外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是护理管理的努力方向。(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7年01期)

数字减影造影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①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比分析。②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DSA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MSCTA影像资料,研究动脉瘤的位置、形态以及动脉瘤瘤颈开口与载瘤动脉的连接方式及其分支血管的空间结构关系。③结果 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单发35例,多发7例,共发现56个动脉瘤。按部位分为颈内动脉瘤27个(27/56,48.21%),大脑前动脉瘤14个(14/56,25.00%),大脑中动脉瘤13个(13/56,23.21%),大脑后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按形态分为囊型动脉瘤39个(39/56,69.42%),梭型动脉瘤4个(4/56,0.93%),其他类型动脉瘤13个(13/56,23.21%);MSCTA重建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8.14%、92.86%、97.54%。④结论 MSCTA能够显示颅内动脉瘤数目、形态、结构及其分支开口的空间结构关系,并能够显示动脉瘤周围神经解剖学结构,为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减影造影术论文参考文献

[1].廖重五,郑晨,白正忠,马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在老年高危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9

[2].朱光斌,杜国新,刘燕,邓义,欧阳中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照分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3].张庭德,邵辉,司宏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施术者受照剂量的影响因素[J].辐射防护通讯.2019

[4].韦扬韬,韦玉鲁,韦建华.叁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5].黄睿,董莹莹,陶涛涛,陈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4例处理经验总结[J].中国乡村医药.2018

[6].张宏祥.叁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

[7].张振帅,周欣,白金平,任宝龙,赵致平.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

[8].李倩云,赖小玲,岑晓婷.应用流程图对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状况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7

[9].徐振州,陆大军,张向阳,马超,岳天华.CT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

[10].戴爱兰,孟令磊,郭婷婷,丁思莲.123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

标签:;  ;  ;  ;  

数字减影造影术论文-廖重五,郑晨,白正忠,马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