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卟啉论文-李彦庆,李怡蕙,张丽燕,刘国洪,周莉

氨基卟啉论文-李彦庆,李怡蕙,张丽燕,刘国洪,周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氨基卟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氨基卟啉,相变微胶囊,多壁碳纳米管

氨基卟啉论文文献综述

李彦庆,李怡蕙,张丽燕,刘国洪,周莉[1](2018)在《氨基卟啉和多壁碳纳米管改性叁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石蜡微胶囊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壳材,石蜡为芯材,多羟基超支化多壁碳纳米管和氨基卟啉为改性剂,通过原位-界面聚合法制备了石蜡相变微胶囊。采用了红外光谱、差示量热、紫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微胶囊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氨基卟啉和多壁碳纳米管改性的石蜡相变微胶囊表面光滑,粒径约为0.5~1μm;起始相变温度47.87℃,相变峰52.78℃,潜热达107.06J/g;对可见光有吸收,其中427nm处的强吸收峰为卟啉的Soret带吸收峰,522、564、596和657nm为卟啉的Q带吸收峰。因此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热性能与光敏性质。(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07期)

陈海,吴刘甜甜,李小康,罗国添[2](2017)在《氨基卟啉-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化合物具有大的共轭π电子结构和修饰基团的多样性,独特的光、电、磁性和电子缓冲性,因此卟啉化合物在新材料的开发(如液晶材料、半导体材料、光电材料等)、环境分析检测、光动力学疗法、仿生催化等诸多领域[1-5]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席夫碱(Schiffbase)官能团C=N中的N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可以形成配位键及共轭键,因此席夫碱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色性、机械性、抗菌活性等特殊性质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6]。在性质多样的卟啉环上引入席夫碱官能团可能产生加合作用,从而得到一系列具有独特的卟啉-席夫碱化合物(结构见Fig.1)。本文以吡咯、苯甲醛、2-羟基-1-萘甲醛等为原料经氧化、缩合、硝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氨基卟啉-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用核磁、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氨基卟啉-席夫碱铜(Ⅱ)配合物在657nm处附近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位于可见光的红外光区,有望成为一类新型光敏剂。有关其对肿瘤细胞的光敏活性研究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卟啉与酞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7-06)

王慧东[3](2017)在《β氨基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按经典的Alder合成方法,以吡咯和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5,10,15,20-四苯基卟啉,经过区域选择性硝化反应,得到β-硝基四苯基卟啉,并探讨了在硝化反应合成过程中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之上,在较温和条件下对β-硝基四苯基卟啉进行还原,合成了β-氨基四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本文以β-氨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为原料与β-萘酚、甲醛缩合反应,得到具有新颖结构的恶嗪并四苯基卟啉化合物;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经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中间体和产物进行了光谱分析;并通过单线态氧的测定、凝胶电泳法、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荧光光谱滴定法对目标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试。主要工作如下:(1)以重蒸的吡咯和苯甲醛为原料,丙酸为溶剂,按Alder合成方法,合成了5,10,15,20-四苯基卟啉;(2)以5,10,15,20-四苯基卟啉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与醋酸铜反应,得到中心核金属配位的5,10,15,20-四苯基铜卟啉;(3)以5,10,15,20-四苯基铜卟啉为原料,氯仿作溶剂,与醋酸,醋酸酐,硝酸铜反应,得到β-硝基-5,10,15,20-四苯基铜卟啉;(4)以β-硝基-5,10,15,20-四苯基铜卟啉为原料,与硫酸反应得到β-硝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5)以β-硝基卟啉为原料,与氯化亚锡进行还原反应,得到β-氨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6)以β-氨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为原料,与醋酸铜进行反应得到β-氨基-5,10,15,20-四苯基铜卟啉;(7)以β-氨基-5,10,15,20-四苯基铜卟啉为原料,与甲醛、β-萘酚反应合成具有恶嗪环结构的卟啉金属化合物;并经过去铜反应得到恶嗪环结构的卟啉化合物;(8)产物和中间体经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表征;(9)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其特征吸收峰的变化及特点;通过荧光光谱研究卟啉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10)以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为活性氧捕获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间体和目标产物在光照下产生的单线态氧能力,发现恶嗪环结构的卟啉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单线态氧产生能力;(11)采用凝胶电泳法,考察不同浓度梯度下卟啉化合物在无光照和有光照下对pBR322质粒DNA的切割作用,发现恶嗪环结构的卟啉化合物在光照下具有较好的切割质粒DNA能力;(12)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滴定法测定卟啉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能力及相互作用模式;(13)通过荧光光谱滴定法测定卟啉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能力及相互作用模式。(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7-05-01)

黄明华,黄金兰,罗国添[4](2015)在《新型氨基卟啉-席夫碱的合成、表征与光敏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化合物具有大的共轭π电子结构和修饰基团的多样性,独特的光、电、磁性和电子缓冲性,因此卟啉化合物在新材料的开发(如液晶材料、半导体材料、光电材料等)、环境分析检测、光动力学疗法、仿生催化等诸多领域~([1-5])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席夫碱(Schiff base)官能团C=N中的N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可以形成配位键及共轭键,因此席夫碱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色性、机械性、抗菌活性等特殊性质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6])。在性质多样的卟啉环上引入席夫碱官能团可能产生加合作用,从而得到一系列具有独特的卟啉-席夫碱化合物。本文以吡咯、苯甲醛、萘甲醛等常见的化学原料合成了3种新型氨基卟啉-席夫碱化合物(结构见Fig.1),用核磁、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氨基卟啉-席夫碱在650nm附近均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位于可见光的红光区,符合光敏剂在光学方面的要求,有望成为一类新型光敏剂;与四苯基卟啉(TPP)的荧光量子产率相比,氨基卟啉-席夫碱的荧光量子产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另外,采用DPBF法测定了这些化合物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Fig.2),结果表明:与TPP相比,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有关其对肿瘤细胞的光敏活性研究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15)

黄金兰[5](2015)在《新型氨基卟啉—席夫碱及其铜(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光谱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大环刚性平面结构和大π电子共轭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质和光敏性质。席夫碱具有C=N官能团可以形成配位键及共轭键,具有特殊的物化性质如生色性,以及生化性质如抗菌活性等特殊性质。在富有活性的卟啉环上引入席夫碱可能产生加合作用,得到性能优异的卟啉-席夫碱化合物,因此在光动力学疗法、光电器件、发光材料等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卟啉-席夫碱及相应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和光谱性质,一共有4章:第1章是介绍了卟啉环的结构特点、合成方法以及卟啉化合物的应用;第2章是重点阐述了卟啉-席夫碱以及相应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合成讨论,并利用FT-IR,1H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第3章是卟啉化合物的光谱性质(包括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试和研究;第4章是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料TPP-NH2和Cu-TPP-NH2相比,卟啉-席夫碱化合物的UV-Vis光谱的摩尔吸光系数提高了,说明增强了UV-Vis光谱。与TPP相比,卟啉-席夫碱配体的荧光量子产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具备成为红光发光材料和光敏剂的光学条件。(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期刊2015-06-07)

罗国添,黄金兰,曾居都,练萍[6](2014)在《新型氨基卟啉-席夫碱及其金属化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光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卟啉具有奇异的光、电、磁以及生理活性功能,在光学材料、光动力学疗法、催化、传感器、分子信息存储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日益显示出极其诱人的应用前景[1]。考虑到卟啉化合物和席夫碱化合物均具有优良的光、电、磁以及生理活性功能,在富有活性的卟啉环上引入席夫碱可能产生加合作用,从而得到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合物[2]。为此,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氨基卟啉-席夫碱及其锌(Ⅱ)、铜(Ⅱ)、钴(Ⅱ)配合物(结构见Fig.1),并用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荧光光谱研究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在650~758nm处有强烈的荧光发射,位于红光区,符合光敏剂在光学方面的要求,有望成为一类新型光敏剂。(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期刊2014-08-04)

王欣[7](2011)在《氨基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和金属卟啉化合物具有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大的Stokes位移、相对长的激发和发射波长,而被广泛应用于分子识别中。卟啉作为荧光发色团用于传感器或分子探针可采用两种形式即卟啉和金属卟啉配合物,为此本文学位论文设计合成了叁种氨基卟啉的衍生物:Por-BM、Por-SM、NBPor-N-2Zn2+,并利用NMR. IR、MALDI-TOF-MS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其光物理行为及其与检测物的作用导致的光物理性质的变化进行了分子识别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所合成的化合物Por-BM、Por-SM、NBPor-N-2Zn2+均有很好的稳定性,作为四苯基卟啉的衍生物,同样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大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长的激发和发射波长,且提高了其在常见溶剂中的溶解性2.在分子识别方面的应用是Por-BM和Por-SM均可以作为识别铜离子的荧光探针,其中含有两个识别基团的Por-BM对铜离子有高效的、单一的选择性,并且受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较小,在水体系中铜离子的最低检测限为3.1×10-7mol/L,而含有一个识别基团的Por-SM对铜离子也有很好的选择性,只有个别离子有少量的干扰。3.化合物NBPor-N-2Zn2+连接了两个卟啉锌基团,每个金属卟啉都可以参与向配位,在二氯甲烷溶液中,能和链状二胺有机小分子发生轴向配位,和长度适宜的Tetra ethylenepentamine (5-N)形成了1:1的配位形式,结合常数为1.611×107M-1,和链长短些的triethylenetetramine (4-N)、diethylenetriamine (3-N)形成了1:2的配位形式结合常数分别为4.6×106M-1和1.0856×106M-1。在分子识别方面锌卟啉NPorN-Zn对长度适宜的二胺有机小分子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以上研究结果表明:Por-BM可以作为较好的铜离子荧光探针,有望用于水环境中以及细胞内痕量铜离子的检测,NBPor-N-2Zn2+对二胺小分子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但其选择性不足,还需进一步改进。(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1-06-05)

陈治希[8](2011)在《氨基卟啉衍生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合成了两类氨基卟啉衍生物:一类是以吡咯和对硝基苯甲醛为起始物,经缩合得到了四(4-硝基苯基)卟啉.以此为基础再合成了四(4-氨基苯基)卟啉及带有氨基酸侧链的卟啉类化合物TAPP-Leu-Boc,TAPP-Thr-Boc,TAPP-Leu,TAPP-Thr;另一类是以TPP-NH2为原料合成了TPP-NH-Ala-Ile、TPP-NH-Phe-Thr、TPP-NH-Ala-Ile-Thr、TPP-NH-Phe-Ile-Leu等系列尾式多肽卟啉。两类化合物以及中间体都通过实验数据对卟啉成环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从而确定了反应进行的最性条件和纯化过程的优化。全文主要由叁部分构成:第一章文献综述,对卟啉化学近年的发展进行了总结;第二章为四氨基卟啉衍生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质的研究,第叁章为新型尾式多肽卟啉衍生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质的研究。所合成的化合物都用~1H核磁共振、质谱、红外、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两类氨基卟啉衍生物都具有卟啉类化合物典型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分别在419nm(Soret band);516、551、591、647nm (Q band)附近有较强的吸收;荧光发射峰在位于可见光的红光区652nm附近,符合光敏剂在光学方面的要求,有望成为一类新的具有靶向作用光敏剂。(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期刊2011-03-28)

王武林[9](2010)在《氨基卟啉及其衍生物与环糊精的超分子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是细胞色素、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生物体的必需物质,在生物学进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卟啉—CDs超分子体系的研究在基因免疫印迹分析、药物控制释放、手性识别、分子开关以及模拟酶等多个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卟啉—CDs的包结机理研究日臻完善,该领域的发展必将对生命科学、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本文合成了5-(4-硝基苯基)-10,15,20-叁苯基卟啉(NTPPH2)和5-(4-氨基苯基)-10,15,20-叁苯基卟啉(ATPPH2),对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确认了其结构。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NTPPH2、ATPPH2分别与α-CD、β-CD和γ-CD形成的超分子体系,测定了六种包结物的包结常数和包结比,探讨了推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对包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推电子基团更有利于包结物的形成。设计合成了一种未见文献报道新型卟啉5-(4-苯甲酰亚胺基苯基)-10,15,20-叁苯基卟啉(BATPPH2)及其Zn配合物(BATPPZn),对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确认了其结构。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1H NMR技术研究了BATPPH2以及BATPPZn与不同空腔大小的环糊精形成的超分子体系。研究结果表明BATPPH2和BATPPZn尺寸、几何形状与γ-CD的空腔尺寸和性质更为匹配;Zn2+的配位作用使包结物的稳定性降低,但对包结物的包结比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取代位置和不同官能团数目的氨基卟啉:5-(4-氨基苯基)-10,15,20-叁苯基卟啉(ATPPH2)、5,10-二(4-氨基苯基)-15,20-二苯基卟啉(Cis-DADPPH2)、5,15-二(4-氨基苯基)-10,20-二苯基卟啉(Trans-DADPPH2)、5-苯基-10,15,20-叁(4-氨基苯基)卟啉(Tri-APPH2)以及四(4-氨基苯基)卟啉(TAPPH2),对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确认了其结构。研究了其与环糊精(α-CD、β-CD和γ-CD)超分子体系,探讨了不同数目及不同位置的氨基官能团对包结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氨基苯基取代卟啉对位取代(5, 15位)比邻位取代(5, 10位)更有利于与α-CD、β-CD和γ-CD形成稳定、单一的包结物;氨基官能团数目对包结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数目的增加有利于包结过程稳定、有序的进行。确定了所有包结物的相关系数,寻找其规律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联系生命科学寻求其应用的可能性。该系列超分子体系研究具有系统性,在系列性、系统性研究中寻找规律,理论意义较强。(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0-05-25)

彭博[10](2010)在《氨基卟啉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分析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一般比分光光度法高2-3个数量级,且具有选择性高,方法简便,取样量少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卟啉是一类具有刚性的共轭大环类化合物,在光的照射下,易被激发,产生强荧光。卟啉能与周期表中几乎所有的金属离子和大部分非金属离子配合,可用于测定多种金属离子及生化反应和医学研究工作。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合成新型的不仅检测简便,而且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等方面均有突出优点的卟啉类分子荧光探针,研究其用于水中的双氧水和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并考察其各项性能。又对pH及重金属离子的测定提出了新的思路,制备了相关的荧光传感器。具体包括以下叁个方面:(1)根据荧光分子探针设计原理,结合本组的相关研究经验,合成了一种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安全方便的荧光分子探针四(4-氨基苯基)卟啉TAPP,对其在水中的荧光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溶液pH值及表面活性剂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并用于识别水中的钴离子和镍离子。实验发现当离子浓度为2.0×10-7-1.0×10-5 mol/L范围内,Co(Ⅱ)及Ni(Ⅱ)的浓度和荧光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Ni(Ⅱ)的检测限为4.0×10-8 mol/L,Co(Ⅱ)的检测限为2.0×10-8 mol/L。这个传感体系具有令人满意的灵敏度,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自然水体和污水中Co(Ⅱ)和Ni(Ⅱ)的测定。(2)利用卟啉类荧光探针TAPP来检测环境中H202含量。实验发现当H202含量在2.0×10-6-1.0×10-4%范围内,H202的含量和荧光强度存在着线性关系。H202的检测限为6.0×10-7%,这个传感体系具有令人满意的灵敏度,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自然水体和雨水中H2O2的测定。(3)同时实验还将TAPP制备为荧光传感器,有望用于对pH值和重金属离子的检测。虽然结果不令人满意,但合成产物,及传感器制备方法以后还值得研究与改进,并将其应用于pH值和重金属离子的测定中。(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0-05-19)

氨基卟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卟啉化合物具有大的共轭π电子结构和修饰基团的多样性,独特的光、电、磁性和电子缓冲性,因此卟啉化合物在新材料的开发(如液晶材料、半导体材料、光电材料等)、环境分析检测、光动力学疗法、仿生催化等诸多领域[1-5]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席夫碱(Schiffbase)官能团C=N中的N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可以形成配位键及共轭键,因此席夫碱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色性、机械性、抗菌活性等特殊性质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6]。在性质多样的卟啉环上引入席夫碱官能团可能产生加合作用,从而得到一系列具有独特的卟啉-席夫碱化合物(结构见Fig.1)。本文以吡咯、苯甲醛、2-羟基-1-萘甲醛等为原料经氧化、缩合、硝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氨基卟啉-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用核磁、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氨基卟啉-席夫碱铜(Ⅱ)配合物在657nm处附近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位于可见光的红外光区,有望成为一类新型光敏剂。有关其对肿瘤细胞的光敏活性研究正在进行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氨基卟啉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彦庆,李怡蕙,张丽燕,刘国洪,周莉.氨基卟啉和多壁碳纳米管改性叁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石蜡微胶囊的制备[J].化工新型材料.2018

[2].陈海,吴刘甜甜,李小康,罗国添.氨基卟啉-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质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卟啉与酞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3].王慧东.β氨基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D].武汉工程大学.2017

[4].黄明华,黄金兰,罗国添.新型氨基卟啉-席夫碱的合成、表征与光敏活性研究[C].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5

[5].黄金兰.新型氨基卟啉—席夫碱及其铜(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光谱性质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

[6].罗国添,黄金兰,曾居都,练萍.新型氨基卟啉-席夫碱及其金属化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光学性质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2014

[7].王欣.氨基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延边大学.2011

[8].陈治希.氨基卟啉衍生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质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

[9].王武林.氨基卟啉及其衍生物与环糊精的超分子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

[10].彭博.氨基卟啉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0

标签:;  ;  ;  

氨基卟啉论文-李彦庆,李怡蕙,张丽燕,刘国洪,周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