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验仪论文-任延宇,马永和,霍雷,冯启春,唐圭新

教学实验仪论文-任延宇,马永和,霍雷,冯启春,唐圭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学实验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核物理,放射源,探测器

教学实验仪论文文献综述

任延宇,马永和,霍雷,冯启春,唐圭新[1](2016)在《核物理多功能教学实验仪的教学应用与功能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教学要求自主设计了核物理多功能教学实验仪,该仪器集高压、低压、放大、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IVC、VFC、定时、定标、控制与显示于一体,利用主机的公共资源,通过切换不同种类的探测器,选配不同种类、不同能量的放射源和不同几何配置的被探测样品,实现多功能的实验教学任务.(本文来源于《物理实验》期刊2016年05期)

麻焕锋,崔方敏,陈倩倩,李文晶,师静利[2](2016)在《通过相对论教学实验仪建构学生核安全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放射性、核辐射,人们几乎可以说"谈核色变"。如何在教学中利用近代物理实验中有关放射性的实验设备,使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和切身体会感受放射性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各种射线同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学生在专业书面知识学习之外的另一种收获。一方面学生可以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建立良好的关于辐射安全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使学生知道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商丘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的实验教学实践活动,在"用快速电子验证相对论效应"的实验中通过拓展实验加深学生对放射性的了解,理解核辐射物理本质,培养有关核物理知识的科学素养。(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6年01期)

梁宏倩[3](2015)在《基于DSP与FPGA的雷达教学实验仪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DSP与FPGA的雷达教学试验仪,对其提出了具体设计目标和技术指标,并描述了设计目标的具体实现过程,最后简要叙述其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案。该试验仪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设计灵活等特点。实验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能够满足雷达日常教学需要。(本文来源于《经贸实践》期刊2015年11期)

杨晓冬,许鸿儒,陈美华,谭锦业,刘定文[4](2011)在《高斯光束教学实验仪》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测量高斯光束输出特性的实验教学仪。该仪器基本原理:利用刀口法测量高斯光束经凸透镜变换后,在凸透镜后方所形成的束腰两侧不同位置的光斑半径,然后对测量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与计算,可确定光束经凸透镜变换后的光束的束腰半径、束腰位置、衍射倍率因子及远场发散角;根据上述测量所得的光束经过凸透镜变换后的光束特性参数及高斯光束变换规律,可确定光束经凸透镜变换前的光束束腰半径和位置。(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1年02期)

杨晓冬,许鸿儒,陈美华,谭锦业,刘定文[5](2010)在《高斯光束教学实验仪》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测量高斯光束输出特性的实验教学仪。该仪器基本原理为:利用刀口法测量高斯光束经辅助透镜变换后,在透镜后方所形成的辅助束腰两侧不同位置的光斑半径,然后对测量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与计算,可确定光束经透镜变换后,光束的束腰半径、束腰位置、衍射倍率因子及远场发散角;根据上述测量所得光束经过透镜变换后的光束特性参数及高斯光束变换规律,可确定光束经透镜变换前的光束束腰半径和位置。(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0-08-14)

邹永宁,蔡玉芳[6](2009)在《工业CT教学实验仪图像重建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CT教学实验仪被应用于物理和放射医学专业的教学,图像重建是教学实验仪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阐述了CT的物理原理和第一代CT重建算法,描述了工业CT教学实验仪的扫描过程;分析了旋转中心偏移的伪影,实现了中心偏移校正方法,设计了图像重建软件,实际应用表明此软件重建图像清晰质量较高。(本文来源于《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2009年05期)

程森林,罗文广[7](2009)在《基于单片机的CT教学实验仪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CT教学实验仪使用不便与技术落后的现状,开发了以P89V51RD2单片机为核心完成数据采集、运动控制及USB通信等功能的新一代增强型CT教学实验仪。该仪器除具有完善的CT功能外,还能完成四个相关的辐射物理实验。讨论了仪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给出了其主要硬件电路和软件结构。实际应用表明,该仪器在性价比、使用方便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2009年05期)

张平,杨琳佳[8](2009)在《γ 射线CT教学实验仪数据采集电路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一种小型的CT教学实验仪,以满足大学物理教学实验及科研开发的需要,介绍了CT教学实验仪系统设计原理,在设计中考虑到小型化及安全性的要求,采用了低能的137Cs作为射线源,使用单探测器的系统结构。在数据传输可靠性上采用了USB接口技术,大大提高了设备通用性、方便性。在整个设计中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决定了CT教学实验仪的稳定性,以及图像重建数据的精度,他是整个系统研制的重点之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09年17期)

樊辉娜[9](2009)在《“基于EDA技术《数字电路》综合教学实验仪的设计与制作”》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培养“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在教学中实验及实训的主要载体是实验设备,由于内地经济基础薄弱,而且受近年来扩大招生的影响,使本来就有限的实验室资源更加紧张,在这种背景下为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江西面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院级课题的形式开展了学科教学实验设备设计与研究。本院级课题的主要内容是着手研制成本低实用性强的EDA实验板,并将成果在学院范围内进行推广。按《EDA实用技术》VHDL语言部分的教学要求,并按项目教学改革的需要,电路板硬件以项目“数字钟”所需硬件要求设计,同时在一定的成本范围内,并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对实验板设计进行功能拓展,尽量利用学院的技术资源,以低成本投入来实现EDA技术实验硬件要求。本文主要应用EDA技术,实现对实验电路板的设计。包括Protel技术及CPLD可编程技术。课题的内容包括市场调研、设计思路确定、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成品电路的制作及产品推广各个层面的工作。本实验板的设计达到了低成本及实用性强的产品设计要求,各项技术参数及性能参数稳定,实用性强,此实验板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9-06-30)

罗文广[10](2008)在《CT教学实验仪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CT技术作为一种先进实用的无损检测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航天、航空、军工、材料、钢铁、地质等领域,它涉及核物理、电子技术、精密机械、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CT教学实验仪正是为了清晰地体现CT技术的原理而研制的功能完整的小型CT设备,不仅可用于高校的教学实验,也可用于小型工件的无损检测。它由射线源、探测、控制、机械及图像处理等系统组成。控制系统需要完成机械系统运动的控制、探测系统数据的采集等功能,是整个仪器的神经中枢。控制系统的性能将直接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它的研究与设计是整个仪器研制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CT教学实验仪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基本原理,分析了新一代CD50BGA+型CT教学实验仪的扫描检测模式、结构组成和主要性能指标,并探讨了影响仪器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及噪声来源。根据CD50BGA+型CT教学实验仪对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分析计算了控制系统应达到的技术指标,讨论并确定了运动控制、数据采集和传输的设计方案,并对运动控制部分关键元器件的选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CD50BGA+型CT教学实验仪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硬件部分详细论述了控制电路板各模块电路的设计,包括微控制器、CPLD电路、步进电机驱动与控制、USB接口电路等。软件设计分为上位机的采集控制软件、单片机的底层控制软件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协议叁个部分,并讨论了单片机软件中的定位控制算法。最后对控制系统及整个仪器进行了调试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功能完善、性能稳定;仪器的整体性能指标有所提高,解决了以往CT教学实验仪体积大、成本高、功能少、使用及维护不便等问题。目前,该仪器已应用于国内数所高校的教学实验中。(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8-04-01)

教学实验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放射性、核辐射,人们几乎可以说"谈核色变"。如何在教学中利用近代物理实验中有关放射性的实验设备,使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和切身体会感受放射性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各种射线同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学生在专业书面知识学习之外的另一种收获。一方面学生可以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建立良好的关于辐射安全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使学生知道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商丘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的实验教学实践活动,在"用快速电子验证相对论效应"的实验中通过拓展实验加深学生对放射性的了解,理解核辐射物理本质,培养有关核物理知识的科学素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学实验仪论文参考文献

[1].任延宇,马永和,霍雷,冯启春,唐圭新.核物理多功能教学实验仪的教学应用与功能开发[J].物理实验.2016

[2].麻焕锋,崔方敏,陈倩倩,李文晶,师静利.通过相对论教学实验仪建构学生核安全意识[J].大学物理实验.2016

[3].梁宏倩.基于DSP与FPGA的雷达教学实验仪设计[J].经贸实践.2015

[4].杨晓冬,许鸿儒,陈美华,谭锦业,刘定文.高斯光束教学实验仪[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5].杨晓冬,许鸿儒,陈美华,谭锦业,刘定文.高斯光束教学实验仪[C].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10

[6].邹永宁,蔡玉芳.工业CT教学实验仪图像重建的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

[7].程森林,罗文广.基于单片机的CT教学实验仪设计与实现[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

[8].张平,杨琳佳.γ射线CT教学实验仪数据采集电路的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

[9].樊辉娜.“基于EDA技术《数字电路》综合教学实验仪的设计与制作”[D].南昌大学.2009

[10].罗文广.CT教学实验仪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重庆大学.2008

标签:;  ;  ;  

教学实验仪论文-任延宇,马永和,霍雷,冯启春,唐圭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