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供施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拉德”((?)),拉卜楞寺,欧拉部落,供施关系
供施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罗主索巴[1](2018)在《拉卜楞寺与欧拉部落的供施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拉卜楞与欧拉部落的关系“拉德”((?))为切入点,通过挖掘史料,实地走访,请教专家学者,论文依据对欧拉叁部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历史行程,通过分析部落及部落寺院的组织结构和生存阐述和论证了拉布楞寺院与部落的特殊关系,客观深入的试图填补学术界对欧拉部落在宗教文化和社区发展研究上的空白。1777年,拉卜楞寺院在河曲组建了第一个流管制部落一欧拉部落,形成析支河“政教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欧拉部落同我国安多藏区其他部落相比,不论在形成方式,组织结构还是部落内部制度等方面,都显出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欧拉部落为题,研究寺院与传统部落。欧拉部落的关系藏区部落及藏族传统部落研究的一个补充。国内外对此研究较少,也没有深入的研究。甘南藏区的各部落,主要为拉卜楞寺和卓尼杨土司两大势力控制管辖下的卓尼四十八旗,包括现今迭部县舟曲、文县、临潭的一部分。以及拉卜楞寺所辖的80多个部落。拉卜楞寺管辖部落大多分布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多为牧区,由于自然环境跟生产方式的不同,两大势力集团对所辖部落的管理方式也不同,所辖部落的组织形式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术界在土司研究中对杨土司管辖内的部落组织结构及相关制度研究,有较全面的涉足,而对拉卜楞寺所辖范围内的“拉德”((?))部落研究少之又少。此外对郭哇((?))的权限、职责、待遇,以及他在部落中的作用研究,学界目前没有较详尽的论述。欧拉部落作为拉卜楞寺的直属部落,它的形成与一般意义上的“拉德”((?))部落不同,它不是家族式部落形式,它是周边不同部落组建形成的社区性部落。此部落是由具有是来自不同地区,甚至不同民族的老百姓组成,这些不同的族群被安置在一个地方久而久形成了区域性的部落,由此地缘关系成为这种部落最显着的特点。因此这一部落的组织结构与相关制度都与其他部落不同,它具有突出的特点。对该部落组织结构的考察和研究,是对整个藏族传统部落结构的研究的补充,文章主要从五个部分对拉卜楞寺与欧拉部落“拉德”((?))关系,进行了论述和说明,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第二部分,阐述了拉卜楞寺与欧拉部落的概况,包括了其历史沿革及自然地理环境;第叁部分,主要介绍拉卜楞寺与欧拉部落关系形成及发展;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拉卜楞寺与欧拉部落社区的“拉德”((?))关系。从藏传佛教寺院的历史沿革、寺院组织和学经制度,论述了寺院与部落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论证了拉卜楞寺与欧拉部落供施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五部分,主要分析拉卜楞寺与欧拉的母子寺关系。论文论述了拉卜楞寺的组织结构和目前寺院管理现状。同时论述了欧拉部落传统部落制度下社区的民间结构。体现寺院对牧民和传统部落的影响和作用。文章主要采用藏汉文史料结合分析,以及实地田野调查和走访,分析阐述欧拉部落组织结构、部落制度及其与拉卜楞寺特殊的互动关系。文章以“拉德”((?))关系研究这一新的视角,论述了寺院与传统部落的特殊关系,阐释了在甘南地区不同的地理、文化、社会背景下,拉卜楞寺与欧拉部落特殊的供施关系,论文通过分析论证此特殊性,说明这是一种宗教与社会互动互依的生存方式和互动模式。同时,互动中体现寺院对牧民对传统部落的影响和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期刊2018-05-15)
周智生,王丽萍,李灿松[2](2015)在《云南藏区寺院与乡村聚落传统共生关系初探——以供施关系为线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藏区基层社会的传统本底形态,寺院与乡村社区之间的共生关系,是解析并认知藏区传统社会发展特性的重要脉络。寺院与乡村之间的共生关系,因地域类型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着不同形态而互有特色的共生关系。本文以云南藏区为空间背景,以寺院与社会社区之间的供施关系为线索,对二者间的共生关系进行了解析和探索,从中发现寺院与乡村之间悠久而深厚的供施缠联关系,是一种互惠性双向共生关系。交换双方从现实层面看虽进行的是不对等交换活动,但也获得了各自所需,彼此之间是一种精神和物质需求之间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这也正是这种看似带有强烈世俗性和功利性的不对等交换关系在藏区长期维系并不断巩固,最终积淀成为藏区基层社会本底特色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5年06期)
李志荣[3](2012)在《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社会互动的个案研究——《贡本与贡本措周——塔尔寺与塔尔寺六族供施关系演变研究》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安多藏区寺院林立,现存藏传佛教寺院以清代寺院为主,有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觉囊派等。寺院类型也较为复杂,有一般性寺院,也有形成区域性政教合一统治的寺院。形成过区域性政教合一统治的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信众通常结成牢固的供施关系,在"供"与"施"的交换模式中将社会生活编制在一张无形的权力文化网络中,对所在地区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青海民族大学民(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敖举·嘉样成来,扎扎[4](2009)在《藏蒙民族之间宗教供施关系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末元初,藏蒙两族通过佛教文化建立了宗教"供施关系"为形式的民族关系。直至元朝,藏传佛教各派为着各自利益分别与各大王公建立政教联系,相互依托,往来频繁,关系密切,藏族高僧受到蒙元政府的崇高礼遇。随着元朝灭亡,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一时受阻,两族互动暂断。明代中叶,达赖叁世索南嘉措与土默特部俺答汗在青海会晤作为起点,格鲁派为代表的藏族与蒙古族的关系得以全面发展。藏蒙关系的纽带是佛教文化,而佛教文化的传播则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两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同时彼此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创造了具有显明民族宗教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本文来源于《西部蒙古论坛》期刊2009年02期)
白延营[5](2009)在《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全面施政——兼批达赖集团歪曲历史鼓吹“供施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西藏地方正式纳入元中央王朝的管辖,元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进行了全面施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西藏地方的治理,西藏地方与元中央政府的关系是属领的政治关系。自此,西藏地方始终在中国中央政府的治理之下,对西藏地方拥有完全的国家主权。(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张海云[6](2009)在《贡本与贡本措周》一文中研究指出塔尔寺被誉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塔尔寺六族是分布在塔尔寺周围的六大藏蒙部落,供施关系是塔尔寺与塔尔寺六族的根本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渊源可追溯至1379年。供施关系具体体现在塔尔寺和六族之间的政教关系与经济关系上,在塔尔寺与塔尔寺六族长达四百年的供施关系发展中,二者之间的政教关系和经济关系也在发生嬗变。1958年后,塔尔寺与塔尔寺六族间传统意义上的供施关系随塔尔寺政教合一制的终结而结束,塔尔寺与六族之间的互动呈现出新的图景,六族不再承担对塔尔寺的宗教、经济义务,塔尔寺也不再享有对六族的政教、经济权力。本文从权力的角度研究塔尔寺与塔尔寺六族供施关系的演变,并在权力网络中分析塔尔寺与塔尔寺六族在政教、经济方面的权力资本的转移,分析现代情境中的六族与塔尔寺的互动情状。论文共计七章内容。第一章绪论对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缘由及其意义加以说明,对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本论文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作了说明与界定。第二章概述了塔尔寺的特殊地理位置、塔尔寺的权力结构及现在的变化、六族在塔尔寺的职权及塔尔寺僧人的语言使用状况;概述了六族的名称、来源、地理环境、分布、人口及语言使用状况,分析了塔尔寺与六族产生供施关系的契机。第叁章分析国家场域中塔尔寺与塔尔寺六族的权力网络,简述罗卜藏丹津事件前各种政治力量在塔尔寺地方的博弈,研究罗卜藏丹津事件中六族与塔尔寺的应对措施,分析清政府善后事宜对塔尔寺和六族地方社会的影响;研究1911年之后塔尔寺、六族地方社会与国家的互动情状,展现1958年之后塔尔寺与六族的发展状况。第四章研究塔尔寺与六族的政教关系演变,从僧源、赤钦、堪布、昂索、六族干巴、六族出身的僧人精英、六族活佛系统等方面分析1958年之前和之后六族在塔尔寺的政教权力,用田野资料说明六族的宗教信仰变迁和汉文化及汉族民间信仰对六族文化的影响,进而展现当代社会中塔尔寺与六族的关系。第五章研究塔尔寺与六族的经济关系演变,分析1958年之前塔尔寺寺院经济和六族传统生计方式以及六族对塔尔寺的经济义务,分析1958年之后塔尔寺经济来源和六族经济分配及用度,说明塔尔寺和六族经济关系的变迁。研究结论是六族与塔尔寺传统的供施关系是一种“礼物的赠与”,相互各取所需,传统供施关系终结后,六族不再承担对塔尔寺的经济义务。第六章用田野资料和文本资料研究塔尔寺六族末代昂索、土司及其后裔与塔尔寺的往来关系及昂索后人、土司后人的现代处境。研究结论认为现代情境中昂索不再是塔尔寺与六族之间的枢纽,祁土司与塔尔寺的渊源关系也被终止,当代社会的六族对塔尔寺文化表现出日趋失忆的状态。第七章是结语,也是本论文的研究思考,分析塔尔寺与六族供施关系变迁的轨迹,探讨供施关系变迁的动因及塔尔寺与六族社会互动的新趋势,并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和困惑探讨民族志书写和历史人类学方法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9-03-01)
张云[7](2007)在《舅甥关系、贡赐关系、宗藩关系及“供施关系”——历代中原王朝与西藏地方关系的形态与实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藏、汉文资料,对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中存在的舅甥关系、贡赐关系、宗藩关系及供施关系分别予以讨论,重点探讨这几组关系的产生、形态、内涵、演变及实质,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治藏思想和策略简要分析,进而以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存在的上述关系为例,分析古代历史时期内地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关系的一般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期刊2007年01期)
汤池安[8](1985)在《评夏格巴《西藏政治史》中所谓“供施关系”的政治涵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九七八年,夏格巴先生在印度出版了他的《西藏政治史》第一卷,该书发行后,颇引世人注目。最近,我有机会拜读这部大作。阅毕释卷,倒也觉得选述的史料,较之以往这类藏文典籍,甚有独到之处,堪称精练。但是议论中,其言却有似是而非之感。因此,想写点评论文章。在这里,我暂时撇开该书的前言,并且仅就十章中的一章,略述管见。说这是据理而言,倒不如说它是抛砖引玉。的确,全面评论该书的是非,那将有待于见仁(本文来源于《西藏研究》期刊1985年01期)
供施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藏区基层社会的传统本底形态,寺院与乡村社区之间的共生关系,是解析并认知藏区传统社会发展特性的重要脉络。寺院与乡村之间的共生关系,因地域类型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着不同形态而互有特色的共生关系。本文以云南藏区为空间背景,以寺院与社会社区之间的供施关系为线索,对二者间的共生关系进行了解析和探索,从中发现寺院与乡村之间悠久而深厚的供施缠联关系,是一种互惠性双向共生关系。交换双方从现实层面看虽进行的是不对等交换活动,但也获得了各自所需,彼此之间是一种精神和物质需求之间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这也正是这种看似带有强烈世俗性和功利性的不对等交换关系在藏区长期维系并不断巩固,最终积淀成为藏区基层社会本底特色的根本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供施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罗主索巴.拉卜楞寺与欧拉部落的供施关系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8
[2].周智生,王丽萍,李灿松.云南藏区寺院与乡村聚落传统共生关系初探——以供施关系为线索[J].学术探索.2015
[3].李志荣.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社会互动的个案研究——《贡本与贡本措周——塔尔寺与塔尔寺六族供施关系演变研究》评介[J].青海民族研究.2012
[4].敖举·嘉样成来,扎扎.藏蒙民族之间宗教供施关系述略[J].西部蒙古论坛.2009
[5].白延营.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全面施政——兼批达赖集团歪曲历史鼓吹“供施关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6].张海云.贡本与贡本措周[D].兰州大学.2009
[7].张云.舅甥关系、贡赐关系、宗藩关系及“供施关系”——历代中原王朝与西藏地方关系的形态与实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
[8].汤池安.评夏格巴《西藏政治史》中所谓“供施关系”的政治涵义[J].西藏研究.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