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动力机制论文-张向涛,杜家元,丁琳,黄鑫,贾培蒙

沉积动力机制论文-张向涛,杜家元,丁琳,黄鑫,贾培蒙

导读:本文包含了沉积动力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惠州地区,珠江组,水动力机制,沉积响应

沉积动力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向涛,杜家元,丁琳,黄鑫,贾培蒙[1](2019)在《不同水动力机制下砂体沉积响应及岩性圈闭形成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是岩性圈闭勘探的有利区之一,具有水动力多变、沉积微相类型丰富的特点,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砂体沉积响应及岩性圈闭发育模式也不同。在精细解剖已钻岩性圈闭基础上,采用岩心、测井、地震等地质与地球物理手段,对惠州地区珠江组典型砂体沉积水动力条件、沉积微相展布及岩性圈闭形成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3类水动力作用下的沉积体系:珠江组五段海侵早期发育沿岸流、潮流水动力作用为主的滨岸砂坝体系;珠江组四段海侵期发育以河流水动力作用为主的叁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近端、远端与河口坝复合体系;珠江组四段高位晚期则发育以潮汐水动力作用为主的陆架砂脊体系。根据砂体尖灭特征,可将岩性圈闭发育模式划分为3种,即侵蚀尖灭型、缓慢尖灭型、快速尖灭型。勘探实践表明,惠州地区岩性圈闭勘探地质成功率近75%,已在多个砂体尖灭模式下的岩性圈闭中发现油气。因此,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有利砂体沉积响应及岩性圈闭发育模式分析是岩性圈闭精细勘探的关键环节,对于深度挖掘类似地区岩性圈闭的勘探潜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李忠,刘嘉庆[2](2009)在《沉积盆地成岩作用的动力机制与时空分布研究若干问题及趋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成岩作用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系统认识已经成为国际成岩作用研究的学术热点,而对沉积盆地尤其是化石能源盆地成岩作用重要性认识的加强,使得对成岩作用时空属性及其界定的精度要求愈来愈高。为此本文明确提出了在盆地动力学演化框架内,基于盆地沉积层序(岩石—矿物—化学体系配置)、埋藏、构造、流体格架分析,开展成岩作用时空分布研究的思路。进一步讨论了成岩作用的动力机制与时空分布研究若干问题和发展趋向,提出了应重视和开展地表温度变化对埋藏成岩作用,沉积结构及其矿物—化学体系对后期成岩改造的制约机理,断裂相、变形条带及其与碎屑岩储层裂缝或强压实改造关系,构造—流体活动耦合机制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效应等的研究建议。(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严立文[3](2008)在《浅海区海带养殖的沉积环境效应及动力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整合大量表层沉积物、悬浮体(大面和垂直站位)、短柱状样品、水文站水文观测资料、生态环境调查资料、遥感影像、水深图及前人文献资料等,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较为系统地研究黑泥湾海带养殖海区的表层沉积物分布规律、悬浮泥沙输移扩散、水下沉积过程信息的历史记录、海带养殖活动对黑泥湾海区水动力条件与环境条件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规模海带养殖使黑泥湾湾内底床趋于稳定,海带养殖架群区外边界紊流作用加强导致该处底床变化较大。大规模海带植被体的充填使海区的悬浮泥沙运移路径和空间分布形态发生改变,养殖边界处悬浮体浓度梯度较大,外围高浓度的悬浮体对海带养殖筏架区影响较小。自1980’s大规模海带养殖活动以来沉积物粒度呈细化趋势,LOI揭示的有机质含量则呈增长趋势,海带养殖繁盛期(春季)黑泥湾营养盐DIN损耗明显。SWAN模式结果表明,海带架群的消浪作用显着,其消浪作用强弱与海带筏架数量、入射波强度等密切相关,黑泥湾养殖区的消浪系数(Cd)约在0.2~0.4之间。(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08-05-01)

鲜本忠,王永诗[4](2004)在《断陷湖盆持续型陡坡带沉积动力机制与沉积层序发育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断陷盆地是世界上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在中国东部大陆及近海地区,分布着近300个各具特色的中、新生代陆相伸展断陷盆地,总面积达200×10~4km~2以上。当前,在断陷盆地的隐蔽油气藏勘探中,位于断陷盆地陡坡带地区的砂砾岩体勘探越来越得到油气勘探家的重视。随着探井的密度和叁维地震覆盖面积的增加,资料日益增多,地质工作者对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体的认识程度的逐渐深入;同时,地质理论的创新、测井、物探等领域科技的进步又为结构复杂、成因多样、非均质性严重的砂砾岩体的勘探创造了条件。(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4-09-01)

陈沈良,张国安,谷国传[5](2003)在《长江口南汇边滩的演变及其沉积动力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汇边滩是长江口、杭州湾以及外海叁者交互作用的特殊地带。根据不同时期海图对比分析发现 ,南汇边滩北冲南淤 ,逐渐向东南方向伸展 ,平均速率为 30m/a。通过初步的机制探讨认为 ,南汇边滩有径流输沙和涨潮回输泥沙的双重补给 ,加上适宜盐度的絮凝 ,沉积速率较大 ,在滩面淤高的同时向水平方向扩展 ,但北侧受南槽落潮水流南偏的作用而不断冲刷 ,东侧突出的沙嘴受外海风浪的强烈作用难以东扩 ,南侧受杭州湾口近东西向的涨落潮流作用 ,在这些动力泥沙的综合作用下 ,导致南汇边滩向东南方向伸展(本文来源于《上海地质》期刊2003年04期)

蔡锋,黄敏芬,苏贤泽,张海峰[6](1999)在《九龙江河口湾泥沙运移特点与沉积动力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九龙江河口湾的泥沙运动特点与沉积动力机制。结果表 明:(1)泥沙主要来源于河流输沙和潮流输沙;潮流输沙量明显大于河流输沙量;涨潮 输沙量通常大于落潮输沙量;潮流输沙在枯水期尤为显着,而河流输沙则集中在洪水 期。(2)底沙推移运动主要发生在水道床面,系局部冲刷所致;推移质输沙表现为沙洲 推移,沙嘴延伸或水下沙体游移;研究发现,在涨潮流占优势的鸡屿北水道有反向(向 西)推移质输沙的迹象。(3)自60年代以来,九龙江河口上方各河道相继建闸截水,加 强了河口湾潮流势力,使得悬移质泥沙运动呈现较强的规律性,即具有洪出枯进、上 出下进和南出北进的明显趋势,以致在湾内新形成两对较大泥质淤积区。(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1999年04期)

陈代钊,陈其英[7](1995)在《黔南地区早、中泥盆世沉积演化的动力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盆纪时,黔南地区为一相对稳定的台地,早泥盆世晚期,海水开始漫漫其上.初始发育陆源碎屑沉积体系,中泥盆世发育陆源碎屑~碳酸盐混合体系.空间配置有下列几种类型:滨岸障壁~泻湖~河流体系,碳酸盐缓坡~滨岸障壁~泻湖体系,镶边型碳酸盐台地~泻湖叁角洲(潮坪)体系,碳酸盐缓坡~叁角洲体系。基底断裂限定了台地和台间沟的延限范围和演化进程,这两种不同沉积背景的沉积演化旋回可能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控制。(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符文侠[8](1986)在《北黄海淤泥质潮滩沉积作用的动力机制与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带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广阔的潮间浅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潮滩的经济地位日益提高。这就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对这一地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此,本文在辽宁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并借助前人的工作,对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大沙河口南侧老鹰咀的潮间浅滩沉积机制和动态进行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1986年02期)

沉积动力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成岩作用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系统认识已经成为国际成岩作用研究的学术热点,而对沉积盆地尤其是化石能源盆地成岩作用重要性认识的加强,使得对成岩作用时空属性及其界定的精度要求愈来愈高。为此本文明确提出了在盆地动力学演化框架内,基于盆地沉积层序(岩石—矿物—化学体系配置)、埋藏、构造、流体格架分析,开展成岩作用时空分布研究的思路。进一步讨论了成岩作用的动力机制与时空分布研究若干问题和发展趋向,提出了应重视和开展地表温度变化对埋藏成岩作用,沉积结构及其矿物—化学体系对后期成岩改造的制约机理,断裂相、变形条带及其与碎屑岩储层裂缝或强压实改造关系,构造—流体活动耦合机制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效应等的研究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积动力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向涛,杜家元,丁琳,黄鑫,贾培蒙.不同水动力机制下砂体沉积响应及岩性圈闭形成模式[J].石油学报.2019

[2].李忠,刘嘉庆.沉积盆地成岩作用的动力机制与时空分布研究若干问题及趋向[J].沉积学报.2009

[3].严立文.浅海区海带养殖的沉积环境效应及动力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

[4].鲜本忠,王永诗.断陷湖盆持续型陡坡带沉积动力机制与沉积层序发育特征[C].第叁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

[5].陈沈良,张国安,谷国传.长江口南汇边滩的演变及其沉积动力机制[J].上海地质.2003

[6].蔡锋,黄敏芬,苏贤泽,张海峰.九龙江河口湾泥沙运移特点与沉积动力机制[J].台湾海峡.1999

[7].陈代钊,陈其英.黔南地区早、中泥盆世沉积演化的动力机制[J].沉积学报.1995

[8].符文侠.北黄海淤泥质潮滩沉积作用的动力机制与动态[J].海洋环境科学.1986

标签:;  ;  ;  ;  

沉积动力机制论文-张向涛,杜家元,丁琳,黄鑫,贾培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