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余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九寨沟地震,初至P震相,重新定位,震源深度
地震余震论文文献综述
曾宪伟,闻学泽,龙锋[1](2019)在《由初至P震相重新定位2017年九寨沟地震序列的主震与M_L≥3.0余震并分析发震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利用区域台站和流动台站(近台)的记录,基于初至P震相重新测定了2017年九寨沟序列M_S7.0主震和M_L≥3.0余震的震源位置,并利用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分析余震分布与地震构造的关系,解释发震断裂带的结构.获得的新认识有:(1)九寨沟主震震源深度为16km,位于余震带中段的南缘;余震主要分布深度为4~17km.(2)沿余震带的走向,余震分布与主震同震位错大小的分布明显相关.余震带中段8~16km深度存在的余震稀疏区与同震位错的高值区相吻合,应是发震断裂带主凹凸体的部位,也是主震时应变释放较充分的部位;余震带南东段10~18km深度的余震密集区对应了同震位错的亏损区之一,叁次M_L≥5.0余震都发生于此;余震带西北段在5~10km之下既缺少余震,又属同震位错的亏损区,可能与那里多条断裂的交汇或合并造成的构造复杂性有关;余震带中-北西段3~5km深度的也缺少余震,也对应了浅部的同震位错亏损区.(3)证实了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为虎牙断裂带北段,同时新揭示出发震断裂带表现为由主断裂和分支断裂构成的、向上分叉的花状结构,尺度约为4.5km宽(最大)、35km长,主断裂朝SW陡倾.这些反映主震破裂可能不只受控于单一的断裂,而有可能是沿主断裂发生主破裂,而沿分支断裂发生次要破裂.另外,本文对发震断裂带结构的分段解释,是遵循构造地质学原理去综合震源排列、震源机制解、地表断层已知位置、相邻剖面断层解释结果等信息的分析结果,而不仅仅依据余震的密集分布进行推断.(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张梦然[2](2019)在《简单地震预警系统可指示余震规模》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10月10日电(张梦然)据英国《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项地球科学研究,欧洲科学家团队报道了一种简单的交通信号灯颜色分类系统,可用于指示某次地震后发生更大规模地震的可能性,这种方法或有助于管理震后响应。人类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10-11)
向元,聂晓红[3](2019)在《2016年1月4日新疆轮台M5.3地震余震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中国地震台网(CENC)测定,2016年1月14日5时18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发生M5.3地震,USGS也给出了这次地震的震源参数(表1)。截止2016年1月21日,新疆轮台单台共记录到余震序列462次,其中,ML2.0—2.9地震16次,ML3.0—3.9地震4次,ML4.0—4.9地震1次,最大余震为1月20日19时08分的ML4.5地震。(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徐钦,王文才,田秀丰,潘漳容,郭安宁[4](2019)在《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及余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地震获取的273条主余震加速度记录进行格式转换、基线校正和滤波等常规处理,分析该地震主震(M_S6.6)和余震(M_S5.6)两次地震记录的幅值、持时以及反应谱特征,发现M_S6.6主震记录的PGA范围在0.728~177.5 gal间,M_S5.6余震记录的PGA范围在0.732~69.3 gal间;将观测数据与霍俊荣和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动衰减关系进行对比,发现霍俊荣衰减关系更吻合于此次地震的主余震加速度衰减;绘制主余震5%~95%重要持时分布图,并针对主震62MXT反应谱和本地设计谱以及近些年国内主要强震震中反应谱开展比较分析;最后研究土层台、基岩台、相同台站各个震级反应谱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梁岩,闫佳磊,牛欢,李杰[5](2019)在《考虑主余震作用的近海桥墩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OpenSEES平台,以某近海刚构桥桥墩为例,选取符合场地类型的地震波,并根据地震记录构造主余震序列。运用"能力需求比"分析方法建立不同服役时间节点桥墩控制截面在不同损伤状态条件下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氯离子侵蚀和主余震序列对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损伤状态的超越概率随着服役时间延长和PGA增大而不断变大,且随着损伤状态等级提高,超越概率逐渐降低。轻微损伤状态下,主余震序列对桥墩易损性影响较小;中等损伤、严重破坏和完全倒塌状态下,同一服役期,考虑主余震序列作用下桥墩的超越概率相比于仅考虑主震作用明显增大。(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胡晓辉,盛书中,万永革,梁姗姗,李泽潇[6](2019)在《由余震分布确定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经过重定位的4 035个余震数据,利用小震确定大震断层面方法,得到该地震的断层面参数,以余震稀疏区为界将余震分为南北两段进行分段拟合,最后判定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表明: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层面走向151.3°、倾角84.0°,该结果可视为发震断层参数的一级近似;南、北两段的走向和倾角分别为147.4°和88.3°,162.9°和76.8°,南、北两段较大的差异可能是余震稀疏区的成因;结合周边地质构造特征,推测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虎牙断裂NW向延伸的隐伏部分。(本文来源于《地震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盛利[7](2019)在《专家:珙县5.6级地震属长宁6级地震余震》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成都7月4日电 (盛利)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7月4日10时17分,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北纬28.41度,东经104.74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4日,四川省地震局相关专家表示,该地震发生在长宁6.0级地震的余震区内,属于长宁6.0(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7-05)
付真卿[8](2019)在《震区做好强余震防范工作十分重要》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22日22时29分,宜宾珙县发生5.4级地震,省地震局立即组织专家进行震情紧急会商。综合分析认为:此次珙县5.4级地震属长宁6.0级地震的余震正常起伏活动,震区做好强余震防范工作十分重要。同时,四川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杜方对此次长宁6.0级(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9-06-24)
李艳[9](2019)在《四川长宁地震余震较多 近期不会有大型地震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组织相关专家对本次地震开展研究分析,其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为走滑型地震。余震频繁,但近期不会有6级以上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6-19)
王伟平,杨建思,王彦宾,姜旭东,郑钰[10](2019)在《2017年米林6.9级地震震源区速度结构与余震重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的固定地震台站与南迦巴瓦流动测震台站在2017年11月18日至2017年11月24日记录到的430个余震的直达波走时数据反演得到了震源区的叁维P波速度、S波速度结构,并利用叁维速度结构对余震进行了重定位.成像结果显示,米林地震震源区在0~5km深度内存在低地震波速度异常;在5~15km深度内,存在高地震波速度异常,该高速异常致使震源区西南侧的地震波速度高于东北侧.重定位结果中,余震呈条带状以NW-SE走向展布,震源深度具有西南方向深、东北方向浅的特征.主震位于11km深度处、高地震波速异常体顶部,余震主要分布在高地震波速度与低地震波速度过渡的区域.对成像结果的分析表明,震源区浅部的低速异常具有低泊松比的特性,与富石英的沉积变质杂岩体-东久杂岩单元的岩性特征有关;深部的速度结构特征则可能反映了发震断层上盘地震波速度高,下盘地震波速度低的介质特性.余震重定位结果与成像结果联合表明:此次地震发震断层从11km深度处,东久杂岩体下方的高地震波速度异常顶部开始破裂,继而在5~15km深度内发生后续破裂,后续破裂的发生区域正处于喜马拉雅构造单元与冈底斯构造单元接触的形变区内.此外,根据地震波速度计算的泊松比反映了震源区持续的低泊松比特征,暗示此次地震与流体活动并无直接关系.(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地震余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0日电(张梦然)据英国《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项地球科学研究,欧洲科学家团队报道了一种简单的交通信号灯颜色分类系统,可用于指示某次地震后发生更大规模地震的可能性,这种方法或有助于管理震后响应。人类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余震论文参考文献
[1].曾宪伟,闻学泽,龙锋.由初至P震相重新定位2017年九寨沟地震序列的主震与M_L≥3.0余震并分析发震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2019
[2].张梦然.简单地震预警系统可指示余震规模[N].科技日报.2019
[3].向元,聂晓红.2016年1月4日新疆轮台M5.3地震余震序列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19
[4].徐钦,王文才,田秀丰,潘漳容,郭安宁.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及余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9
[5].梁岩,闫佳磊,牛欢,李杰.考虑主余震作用的近海桥墩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9
[6].胡晓辉,盛书中,万永革,梁姗姗,李泽潇.由余震分布确定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J].地震研究.2019
[7].盛利.专家:珙县5.6级地震属长宁6级地震余震[N].科技日报.2019
[8].付真卿.震区做好强余震防范工作十分重要[N].四川日报.2019
[9].李艳.四川长宁地震余震较多近期不会有大型地震发生[N].科技日报.2019
[10].王伟平,杨建思,王彦宾,姜旭东,郑钰.2017年米林6.9级地震震源区速度结构与余震重定位[J].地球物理学报.2019